老人的鬆動牙多是由於牙周炎的問題造成的。牙周炎是牙周組織的一種疾病,主要臨床表現是牙齦流血、牙齒鬆動。牙周炎的發病率很高,是目前造成牙列缺損、牙列缺失的主要疾病之一。
牙周病引起的牙齒鬆動,如果是輕度鬆動,可以通過牙周治療的方式,減輕牙齒鬆動的快速發展。牙周治療主要分為齦上潔治和齦下刮治。對於重度牙周炎還需要相應的牙周手術治療。對於外傷造成的鬆動牙,可採取暫時性的夾板固定,短期內避免患牙咬食物、咬硬物。
牙齒鬆動如果不及時治療,相鄰的牙齒很快也會受到牽連。牙齒的移位容易造成繼發性咬合創傷,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全口牙齒逐漸都鬆動。如果是重度鬆動的牙則需要儘早的拔除。
老人牙齒鬆動最常見原因即牙周炎、牙周病,牙周炎影響牙槽骨吸收,易使牙齒發生鬆動,還可能為根尖周炎、咬合創傷等因素,均有可能引起牙齒鬆動。普通群眾尤其是老人,需加強口腔衛生教育,牙周炎可防、可控。若有牙齦炎、牙周炎時,需定期去口腔科檢查與治療,包括洗牙、牙周刮治等。
症狀嚴重者可以行牙周翻瓣等牙周手術等,明顯鬆動的牙可能需拔除。若有一定鬆動度,但還未到拔牙指征時,可進行牙弓夾板或矯正牙齒托槽固定,再進行系統牙周治療。
若病人有加重牙周病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需積極控制血糖,只要能夠系統治療牙周病,牙周病可控制,可減緩牙齒鬆動速度。目前存在8020計劃,即80歲老人還爭取保留20個牙齒,所以老人牙齒不一定必須為鬆動,若控制良好,牙齒可得到較好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