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痔瘡病人在急性發作時處於懷孕期的話,長期的痔瘡出血是有可能影響胎兒的。尤其是當痔瘡出血時間較長或者出血量增大時,孕婦體內的血容量會出現不足,甚至嚴重下降的情況,從而導致孕婦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而當病人出現了重度貧血時,有可能引起腹腔胎兒的血容量不足,從而進一步影響腹腔胎兒的正常發育和生長。
所以,當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了痔瘡出血時,一定要儘早進行積極的對症止血治療。為了避免口服用藥對胎兒有影響,建議病人可以選擇局部外用藥物,主要是以肛塞痔瘡栓或者局部使用按壓止血為主。出血嚴重或者有痔瘡大出血時,也可以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出血點的縫扎止血。
懷孕期間痔瘡如果出血量少,及時治療止血,對胎兒沒有影響。如果持續出血,出血量大,引起貧血,會影響孕婦的身體狀況,也會影響胎兒。懷孕期間得痔瘡與懷孕期間骨盆腔、腹腔壓力增加,身體激素水平的變化,生活習慣改變等因素都有關係。
如果懷孕前本身就有痔瘡,懷孕後痔瘡的症狀會加重,懷孕期間的痔瘡更要重視,不能大意。因為孕期的生理特殊性,要從孕婦和胎兒兩方面來考慮治療,孕婦不能隨意用藥,使治療成為一件相對困難的事。懷孕期間注意飲食調整,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吃油膩的食物,不要大量食用肉類,不要暴飲、暴食,要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鮮的瓜果、蔬菜,保持大便柔軟通暢,避免久、久站,減少長期站立或坐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