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伴有出冷汗一般考慮與食物中毒、急性腸胃炎以及細菌性痢疾等原因有關。
食物中毒一般是指病人由於食用有毒的食物後出現的反應,常見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等,部分病人可伴有面色發白或者是出冷汗的現象。食物中毒的病人可用食指或中指刺激咽部,通過催吐的方式將有毒的食物吐出,但若病人中毒時間較長,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洗胃治療。
急性腸胃炎是由於感染、進食刺激性食物等原因造成的一種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症,病人可出現腹瀉、腹痛以及噁心嘔吐等症狀,部分病情嚴重的病人還可伴有出冷汗的情況。急性腸胃炎的病人可遵醫囑使用止瀉藥物進行治療,例如 Loperamide 或者是蒙脫石散等,若病人還存在細菌感染的情況,還需口服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藥物。
細菌性痢疾大多是由於志賀菌感染引起,常見症狀有發熱、腹痛、腹瀉等,常伴有頭痛、乏力或者是出冷汗等。對於細菌性痢疾的病人,可採取藥物治療,常用藥物為抗生素,包括 Ciprofloxacin ,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病人可遵醫囑口服,但若口服抗生素的治療效果不佳,可選擇靜脈滴注抗生素。
拉肚子冒冷汗是腹瀉嚴重導致身體出現脫水的症狀,需要及時給予體液補充治療,並配合抗生素、止瀉藥、益生菌等藥物進行對症性治療。首先可以選用水電解質平衡調節藥劑,以口服或靜脈肌注的形式對其進行體液補充治療,預防病人因過度脫水出現休克症狀,常用藥物類型有口服補液鹽溶液、氯化鈉注射液、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等。
其次消化道感染是引起腹瀉症狀的常見病因,所以可以通過病菌培養分析,確診具體致病菌類型後,再選用針對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性治療,如甲硝唑、羅紅黴素、頭孢哌酮鈉等。最後可以配合止瀉澀腸、益生菌類藥物進行聯合用藥治療,緩解改善病症引起的腹瀉、大便稀溏等不良症狀表現,具體藥物有瀉立停顆粒、和胃整腸丸、枯草桿菌二聯活菌片等。另外治療期間,良好的護理措施對於病人病情加速恢復,也具有積極性作用,如清淡飲食結構、規律充足休息等都有利於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