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滑囊炎怎麼治療?
2024/12/09共3個回答
馬曉* 醫師#1
肩峰下滑囊炎是由於肩部的急性或慢性損傷,產生的炎症刺激肩峰下滑囊,從而導致的肩部活動受限和疼痛為主要臨床症狀的一種疾病。
其病因可能是由於直接或間接外傷,長期的刺激和擠壓所導致的岡上肌腱退化性病變或損傷。肩峰下滑囊炎的主要症狀為疼痛,局限性壓痛和運動受限。疼痛一般逐漸加重,夜間疼痛較白天加重,在肩關節時疼痛也會加重,尤其在外旋和外展時。疼痛主要分布於肩部和三角肌的止點等位置,還可能向頸部、肩胛部、手部等處放射。
肩峰下滑囊炎治療方法包括查明原發疾病並加以處理,急性期治療,如休息、制動、冰敷、抗炎止痛藥物,如 Loxoprofen 、塞來昔布,物理治療可將患肢置於外展外旋位,針灸或局部類固醇注射治療,封閉藥物選擇鹽酸利多卡因和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的混合製劑,同時要不增加疼痛的逐步運動,使肩關節在三個軸上的運動逐漸得到恢復。如保守治療無效,則需要通過關節鏡手術切除炎性滑囊。
高林* 醫師#2
肩峰下的滑囊是全身最大的滑囊之一,各種原因引起肩峰下滑囊炎症的反應,導致是以肩部疼痛、活動受限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症,稱為肩峰下滑囊炎。治療肩峰下滑囊炎,應該遵循對因治療的原則,給予有針對性治療。
糾正病因如控制感染、減少損傷、調節自身免疫等。然後針對性治療,急性期病人應適當休息,減少患肢活動,對症使用消炎止痛藥物,如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物。也可以考慮使用類固醇激素局部注射治療,對炎症止痛的臨床效果也較為顯著,理療可作為輔助治療手段。慢性期除應用上述療法之外,也要引導病人在不增加疼痛的基礎上,進行復健鍛煉、復健治療,主要是恢復肩關節的運動功能。保守治療無效,就要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扈明* 醫師#3
肩峰下滑囊又稱肩峰下結構,因為它在三角肌的下面又稱為三角肌下滑囊,肩峰下滑囊具有潤滑肩關節,減少磨損,不易勞損的作用,肩峰下滑囊位於活動頻繁運動範圍又大的肩關節的肩峰和肱骨之間,長期反覆摩擦容易損傷。
在急性炎症期腫脹疼痛,時間長了形成慢性炎症,不斷刺激容易相互沾黏,以滑囊內最為嚴重,慢慢失去了正常的緩衝能力,從而影響關節的旋轉運動出現活動痛和壓痛,並且常與鄰近組織的慢性炎症並存。
肩峰下滑囊炎的治療,主要選擇以手術為主,選擇手術為主的原因要看關節下滑囊炎形成原因。由於肩關節活動,活動以後肩峰對周圍的韌帶或軟組織造成一定的摩擦,摩擦以後導致周圍的滲出而形成肩峰下滑囊炎,保守治療對這種疾病作用比較有限。可以多熱敷,必要的時候可以多燙洗,也可以局部的理療,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一般只是緩解症狀,不能根除。根治肩峰下滑囊炎,建議選擇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