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是人體的腹部,有很多條經脈通過,如任脈、督脈、肝經、脾經、腎經的經脈。艾灸腹部就是在腹部選用穴位,透過艾灸刺激以上的穴位,達到平衡陰陽、調理臟腑的目的。
一方面,艾灸可以降低人體的食慾,減少脂肪的攝取,同時可以刺激胃腸的蠕動,加速毒素及脂肪的排泄。另一方面,艾灸可以加速人體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脂肪的燃燒,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
艾灸腹部減肥效果較慢,需要長時間的艾灸治療。同時對於脾胃虛寒性的肥胖效果要好,對減肥具有輔助的治療效果。同時要進行合理的飲食,多吃清淡的蔬菜和水果,忌食油膩、生冷、油炸的食物,堅持運動、降低體重。
必要時可以服用具有健脾化痰、益食降脂的中藥,如參苓白朮散、二陳丸、降脂丸等藥物,才能達到較好的減肥效果。
艾灸腹部是否能減肥因人而異,對於部分脾虛濕盛的患者,肥胖時透過艾灸腹部,配合艾灸背部,可以達到減肥的輔助治療作用。
中醫認為肥胖的成因較多,有胃火熾盛與脾虛濕盛等。胃火熾盛患者食慾十分旺盛,老是吃不飽、老是想吃。還有脾虛濕盛的患者,吃得並不多但變胖,主要是脾的運化功能下降,導致濕濁內停,而出現經脈不暢的肥胖體質。
脾虛濕盛的患者可以用艾灸治療,而健脾、益氣、化濕,在腹部存在較好的穴位,如神闕穴、氣海穴等。
神闕穴不能扎針,只能做艾灸,氣海穴又能扎針又能艾灸。這兩個穴位做艾灸,有較好的健脾益氣的作用。在後背部也有較適宜的穴位,如脾俞穴,健脾化濕更加直接。所以採用艾灸的方式治療減肥是否有效,或艾灸腹部治療減肥是否有效,其實是辨證肥胖的類型。
根據辨證類型不同,選取不同方式,如果脾虛比較明顯、濕濁內停的病人,可能會採取艾灸的方式治療。其中也可能選取部分穴位位於腹部,還有穴位位於背部,甚至是下肢的足三里都可能會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