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常規尿酮體異常怎麼辦?
2024/12/09共3個回答
代英* 醫師#1
尿液中酮體檢測是尿液常規的一項指標,正常成年人尿液中酮體應該是陰性。尿液中的酮體是肝臟在分解體內脂肪時,產生脂肪酸作為一種能量,輸送到心臟、骨骼肌等等部位。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中間產物,其中就包括酮體,酮體有三種分別是指乙醯乙酸、β-羥基酸和丙酮三種物質。正常情況下,血液中含有少量酮體,但是尿液當中應該為陰性。但當體內糖供應能量不夠時,肝臟分解脂肪就會增加,分解脂肪增加,就會導致中間產物酮體增多,酮體增多血液中酮體增多,就會導致尿液中出現酮體。
正常人來講,如果比較長時間禁食,比如早起為了體檢,禁食水,但是拖了很長時間沒有吃飯,這時要幾個小時之後才做尿液常規檢測,也會發現有酮體,有時會有陽性的情況,這個只要吃飯、正常進食,酮體就會消失,因為能量已經補充上來。但也有一些是病理情況導致,比如糖尿病病人,因為胰島素功能低下,糖粒不能夠提供人體足夠能量,這時肝臟就會大量分解脂肪,導致血液中酮體含量、濃度迅速增加,尿液中也會濺出大量酮體。過多酮體就會出現酮酸中毒情況,因為酮體中乙醯乙酸、β羥基酸都是酸性的。酮體升高可以是由於短期禁食引起,這個時候只要補充飲食就可以降到正常。但如果尿酮體總是增高,這個時候就要小心,是不是有糖代謝異常,也就是有沒有糖尿病可能。想要降低酮體,就要對糖尿病進行篩檢,治療糖尿病的情況,才能夠把酮體降下來。
高喜* 醫師#2
尿液常規酮體異常可能是營養不良、腹瀉、糖尿病等原因導致。
正常情況下尿液常規檢查時是沒有酮體,一般用陰性,也就是減號來表示,如果出現酮體一個加號一個減號,表示酮體可疑,也就是指酮體輕度升高,但是還沒有達到一個加號的程度。這種情況臨床意義並不大,多數都是生理性的原因導致。比如在做常規檢查前沒有吃東西,出現飢餓或者本身有營養不良、腹瀉、發熱等情況都會引起這個指標的出現。注意調整一下個人的身體狀態之後再去複查尿液常規,如果尿酮呈陰性,就不必過於在意。但是如果出現尿酮可疑的時候,尿液常規中的尿糖也有明顯升高,則需要考慮有糖尿病的可能性,應該進一步做血糖檢測。
在臨床上,根據單純的尿液常規酮體陽性不能明確的判斷疾病的危險程度,尿液常規酮體陽性最常見於糖尿病酮酸中毒的病人。在糖尿病酮酸中毒時,由於糖的利用減少,分解脂肪產生酮體增加而引起酮症,糖尿病出現酸中毒或者昏迷時,尿酮體檢驗更有價值。另外,非糖尿病性的酮症,比如感染性疾病,如傷寒、肺炎、敗血症、結核等,以及嚴重的嘔吐、劇烈運動、腹瀉、長期飢餓、禁食等均可出現酮尿。在鹼中毒、乙醚麻醉後,尿液酮體也可以陽性,另外服用降糖藥時,由於藥物有抑制細胞呼吸的作用,也可以出現尿酮體陽性的現象。
病人平時飲食需要注意控制好血糖、血脂,以及低鹽、低脂、優質低蛋白飲食,不能過多的攝入高蛋白食物,減輕腎臟負擔。同時需要注意規律的進食,避免暴飲暴食,需要定時、定量的進餐。
王南* 醫師#3
尿酮體異常,即正常陰性的酮體指標變成了陽性。酮體陽性提示機體葡萄糖代謝不能供應機體一定的能量,機體動用脂肪產生能量。機體動用脂肪主要是機體利用脂肪分解產生的酮體來進行供能,因為酮體是可以通過血-腦屏障為大腦細胞供應能量的,酮體包括丙酮、β-羥丁酸、乙醯乙酸,酮體的進一步代謝是在肝臟完成,如果酮體生成過多,超過肝臟的代償能力,這時尿中就可以出現酮體。
尿酮增高常見於飢餓性酮症和糖尿病代謝所導致的酮症,飢餓性酮症多見於減肥的病人、妊娠期婦女,噁心、嘔吐頻繁,葡萄糖不能及時供應造成飢餓性酮症,這時應該給予葡萄糖緩解酮症的發生。如果是糖尿病導致的酮症,提示病人糖代謝發生嚴重的異常,這時應該輸液並對水、電解質、酸鹼平衡進行調整,並且加用一定量的胰島素,發生酮體陽性時應該到醫院進行就診,因為酮體過高對機體損傷比較大。酮體生成過多首先是對肝臟造成的損傷比較嚴重,因為肝臟是對酮體進行進一步代謝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