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泌乳激素血症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主要包括生理性、藥理性、病理性及某些未找到原發灶的特發性高泌乳激素血症。在生理情況下,泌乳激素的調控以抑制性調節占優勢。任何干擾下丘腦多巴胺合成與向垂體輸送以及多巴胺與其受體作用的因素均可減弱抑制性調節,而引起高泌乳激素血症。其發病機制較為複雜,主要與促泌乳激素釋放因子的升高和泌乳激素釋放抑制因子的降低有關。
高泌乳激素血症在女性主要可以表現為月經失調、閉經、不育、溢乳,女性還可以出現陰道的乾燥、陰道壁變薄或者萎縮。男性病人可以出現乳房發育、勃起功能的障礙、性功能的改變,以及性慾的減退,高泌乳激素血症的病人還可以出現頭痛、眼花,以及視覺障礙。
高泌乳激素血症的病人還可以出現伴隨症狀,比如多毛、肥胖、嗜睡、骨質疏鬆、尿崩症、青春期延遲以及食慾的改變。一旦病人出現上述的症狀應該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相應的臨床症狀,以及相關檢查幫助病人進行治療。首先要明確高泌乳激素血症的病因,然後根據病因進行對症治療。
高泌乳激素血症有生理性病理性和藥理性三種誘因,對於泌乳激素高需分析病因,並不是所有的均為病理性因素導致,均需要治療。部分病人可為生理性因素導致,如青春期前,來月經前後擔心存在內分泌失調,檢查泌乳激素高,而青春期前泌乳激素高可不進行處理。哺乳期女性泌乳激素高,無需進行檢查。停經後女性泌乳激素同樣較高,所以對於生理性高泌乳激素血症完全可以不進行處理。
而對於藥物性高泌乳激素血症而言,在臨床上有很多藥物,如降壓藥 Reserpine 、口服避孕藥等均會引起泌乳激素增高。目前較多的抗焦慮藥,抗精神病藥會導致其增高。曾有高中生因為嚴重的憂鬱症而服藥,導致停經合併泌乳激素高,這種情況則屬於藥物性高泌乳激素血症。
而病理性高泌乳激素血症,如垂體微腺瘤,垂體腺瘤分泌泌乳激素,則會出現泌乳激素異常增高。中樞的垂體發生病變、嚴重的腎臟疾病,腎衰竭病人的泌乳激素也高。而假如病人合併神經炎、肋間神經炎,這些病人檢查泌乳激素均較高。
高泌乳激素血症的症狀主要和泌乳激素有關。
女性病人的症狀包括泌乳、月經失調,甚至還有閉經,引起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最終導致不孕,因雌孕激素降低,還會有陰道乾燥、萎縮,容易誘發陰道炎。
男性病人表現為乳房發育,也有可能雙側乳房擠出乳白色或者透明液體,出現性功能障礙、勃起功能異常。伴發症狀由激素失調導致,多表現為多毛、肥胖、嗜睡等,還可以引發骨質疏鬆、青春期延遲,還可出現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等。
若是由垂體腫瘤引起,還會出現頭痛、視力變差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