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部不自覺抽搐是什麼原因?
2024/12/09共3個回答
楊仁* 醫師#1
臉部不自主抽搐是半面痙攣的症狀,原因並不完全明確,可以由異常的動脈或靜脈壓迫,也可以是由於罕見的基底動脈瘤、聽神經瘤或腦幹梗死及多發性硬化導致。有可能還是顏面神經麻痹的後遺症的表現,半面痙攣的發病機制推測是面神經的異位興奮,或偽突觸傳導所致。
主要表現為眼輪匝肌間歇性抽搐,後逐漸擴散至一側臉部其他肌肉,以口角肌肉抽搐最為明顯,嚴重時可累及同側頸闊肌,緊張、疲倦、自主運動時抽搐加劇,入睡後停止。一般做面肌肌電圖可以顯示特徵性的高頻放電,影像學頭部磁共振掃描可以見到面神經明顯受壓,治療方法主要可以應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一般有效期3-6個月,可重複注射,口服藥物可以選擇鎮靜藥 Diazepam 或 Gabapentin 、 Carbamazepine 以及 Baclofen 等。如果注射無效,血管壓迫導致的半面痙攣,可以應用面神經微血管減壓術進行治療。
韓東* 醫師#2
臉部不自主抽搐是因為支配臉部肌肉運動的神經受到了刺激引起的,這條神經叫做面神經,這種現象叫做半面痙攣。如果只是偶爾的抽搐幾下,症狀越來越輕可以暫時觀察,不需要特別的處理,要注意休息。如果臉部抽搐的現象持續存在,就要引起重視。首先需要做頭顱的磁共振檢查,目的是了解下顱內的情況。因為半面痙攣主要的原因是由於小腦橋腦角部位的血管,壓迫了面神經的根部引起的。一小部分原因是由於顱內的腫瘤、炎症或者顏面神經麻痺引起的。
對於面神經受壓的情況,根治的方法就是做微血管減壓術,需要在顯微鏡下面把壓迫的血管和面神經之間用特殊的材料隔墊開。如果不願意動手術或者不能夠耐受手術,也可以採用藥物治療的方法,常用的藥物有 Carbamazepine 、 Oxcarbazepine 、 Gabapentin 、 Topiramate 等。藥物治療只是臨時的緩解症狀,不能夠根治,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還可以採用肉毒桿菌局部注射的方法,一般注射一次的療效可以維持3-4個月的時間。
鄭萬* 醫師#3
臉部肌肉不自主的抽搐,也叫半面痙攣。其分為生理情況和病理情況,生理情況一般可自愈,而病理性情況需要及時到神經內科就診,不會自愈。
生理情況下,比如疲勞過度、受寒、受涼、緊張、失眠的病人,都會偶爾發生臉部肌肉的不自主抽搐,經過一定的適當處理以及休息,可以達到自愈,這是很輕的生理的變化。但如果出現器質性病變,比如面神經痙攣,其是顏面神經麻痺的後遺症或者是中樞性病變造成的半面痙攣,這不會自愈,應該治療原發病基礎上再進行對症的處理。若經過保守治療、藥物治療以及針灸、按摩、理療後效果不好,就應該採用肉毒桿菌的注射。最後還可以考慮做一個微創方面的手術,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用藥物和肉毒桿菌毒素注射來治療半面痙攣通常是短期有效,長期效果差。如果確診為臉部肌肉痙攣的血管原因後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且注射肉毒桿菌毒素無效,則可以進行微血管減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