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帶結節
概述
聲帶結節又稱為歌者小結、教師小結、喊叫小結等。典型的聲帶結節為雙側聲帶前、中1/3交界處對稱性結節狀隆起。此病多見於職業用聲或用聲過度的人,如歌唱演員、教師以及經常需要喊叫的職業和喜歡喊叫的兒童。目前認為長期用聲過度或用聲不當是本病的重要原因,臨床表現主要為聲嘶,初期程度較輕,為聲音稍粗或基本正常,僅用聲多時感疲勞,時好時壞,間歇性。初期聲帶結節通過禁聲,讓聲帶充分休息,可自行消失,兒童的聲帶結節多在青春發育期自行消失。也可進行相應的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預後良好,可以治癒。
- 就診科別:
- 耳鼻喉科
- 英文名稱:
- Vocalnodules
- 疾病別稱:
- 歌者小結、教師小結、喊叫小結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焦慮、憂鬱
- 治療周期:
- 視具體情況而定
- 臨床症狀:
- 發音乏力、用聲疲勞、聲音嘶啞
- 好發人群:
- 教師、歌手、演員、用聲過度人群
- 常用藥物:
- 喉片、 Cimetidine
- 常用檢查:
- 體格檢查、纖維(或電子)喉鏡檢查、間接喉鏡檢查
按年齡分類
成人聲帶結節
多與病人職業相關,多見於用聲較多的職業,如教師、歌唱者和演員等。
兒童聲帶小節
又稱為喊叫小結,此類聲帶結節在聲帶鬆弛時呈廣基隆起,緊張時才可看到結節狀突起。具有自限性,一般無需治療,到青春期即可消失。
按發病部位分類
單側聲帶結節
單側發病,另一側正常。
雙側聲帶結節
一般雙側對稱,也可表現為其中一側較大或較小。
病因
聲帶結節多見於職業用聲或用聲過度的人,如歌唱演員、教師以及喜歡喊叫的職業人和兒童,目前認為長期用聲過度或用聲不當是聲帶結節的重要病因。典型的聲帶結節為雙側聲帶前、中1/3交界處對稱結節狀隆起,由炎性病變形成,發生於兒童者稱喊叫小結,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慢性喉炎。
聲帶結節多見於職業用聲或用聲過度的人,如歌唱演員、教師以及需要經常喊叫的職業和喜歡喊叫的兒童,目前認為長期用聲過度或用聲不當是本病的重要原因。聲帶前2/3是膜部,後1/3是軟骨部,即杓狀軟骨,膜部的中點即聲帶前、中1/3交界處。該處在發聲時振幅最大,用聲過度或用聲不當會導致該處形成小結,或因該處血管分布與構造特殊,上下交錯,發聲時可出現捻轉運動,使血供發生極其複雜的變化。
上呼吸道感染
如感冒、鼻竇炎、急慢性咽喉炎、支氣管炎等上呼吸道疾病等,此時聲帶已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如持續發聲,容易誘發聲帶小節。
胃食道疾病
如胃食道逆流、咽喉逆流的病人容易患此病,可能跟胃酸的刺激有關。
有害物質的長期刺激
如粉塵、刺激性氣體、煙、酒精等物質的刺激,也可能誘發此病。
- 聲帶結節主要多發於用聲過度的人群,多為教師、歌手、演員患此病。
- 兒童發病人群中男孩較女孩多見。
- 20~50歲的女性更容易患此病,50歲以上病人較少見。
聲帶結節好發於教師、歌手、演員等用聲過度的人群。
症狀
聲帶結節病人多表現為聲音嘶啞,用聲多時會感到疲勞,初期症狀較輕,呈進行性加重的趨勢,由間歇性轉為持續性。聲音的音頻及音調也會產生相應的變化,較為嚴重的病人還會表現出焦慮、憂鬱及表達障礙等症狀。
- 主要為聲嘶,初期程度較輕,為聲音稍粗或基本正常,僅用聲多時感疲勞,時好時壞間歇性,呈逐漸加重的趨勢,由間歇性發展為持續性。
- 小結可以阻止聲帶正常振動,改變病人的音頻和音調。各種常見的聲音改變包括嘶啞聲和粗糙聲、氣息聲、發音顫抖、聲音粗重刺耳、喘鳴聲、發音無力、音域變窄、音量變小等。
焦慮
焦慮症是指在日常情況下,出現強烈、過度和持續的擔憂和恐懼,可在幾分鐘之內達到頂峰。這種症狀會干擾日常活動,難以控制。
憂鬱
憂鬱症是憂鬱障礙的一種典型情況。憂鬱症是一種患病率高、治癒率低且復發率高的精神障礙,它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部分病人有存在自傷、自殺行為,可伴有妄想、幻覺等精神病性症狀,嚴重時可能發生憂鬱性木僵。發作時一般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精力缺乏等。
表達障礙
此病造成的表達障礙就是由於無法發聲或發音含糊不清導致,無法與人進行正常的交流。
看醫
如病人出現長期的聲音嘶啞及間歇性的發音乏力需及時就醫於耳鼻喉科。醫生會進行相應的問診、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等,如喉鏡檢查等。根據病人症狀、職業及輔助檢查結果即可做出正確診斷。聲帶結節還應與聲帶癌、喉白斑、聲帶息肉、聲帶囊腫、喉乳頭狀瘤等做鑑別診斷。
- 如病人出現長期的聲音嘶啞,並進行性加重及伴有發音音質的變化,需及時就醫。
- 如病人出現間歇性的發音乏力,需及時就醫。
病人應優先就診於耳鼻喉科。
- 哪裡不舒服?
- 從事什麼職業?
- 這個症狀持續多久了?
- 之前有看過其他醫生嗎?
- 在家服用過什麼藥物嗎?
- 以前得過什麼疾病嗎?
- 以前做過手術嗎?
- 對什麼藥物和其他過敏嗎?
纖維(或電子)喉鏡檢查
纖維(或電子)喉鏡檢查是將一種軟性的內鏡通過鼻腔或口腔導入,觀察鼻咽、喉咽和喉腔內情況的檢查方法。由於在檢查前會在鼻腔口腔和咽喉部黏膜做表面麻醉,能夠有效緩解疼痛及噁心的反射,所以這種檢查方法不會太痛苦,且亮度高,視野廣,能夠觀察到整個喉腔,有的時候對聲門下的病變也能夠做到及早發現。
間接喉鏡檢查
為聲帶結節確診的重要手段,間接喉鏡是帶有長柄的小鏡子,醫生拉著病人舌頭,把鏡子放到口腔,利用平面鏡反射原理,可以查看到舌根部以及會厭、聲門等。
體格檢查
注意病人的聲音特點,是否有聲音嘶啞及其他音調、音色的異常。
聲音評估
可對聲音進行感知評估,如描述為氣息聲、緊張聲等。
頻閃喉鏡檢查
評估聲帶振動的特徵,疾病後期若病人小結質硬,可表現為黏膜波輕度不對稱。
了解病史
發現病人聲音嘶啞及發音音色及音調異常。
喉鏡檢查
喉鏡檢查見雙側聲帶前、中1/3交界處有對稱性結節狀隆起,粉紅色息肉狀即為病程短的初期小結,白色結節狀小的隆起則為病程較長的表現,表面光滑。發聲時兩側的小結互相靠在一起使聲門不能完全閉合。
聲帶息肉
聲帶息肉是一種聲帶常見良性病變,常發生於一側或雙側聲帶前中部邊緣,為半透明、白色或粉紅色腫物,表面光滑。可藉助喉鏡予以鑑別。
聲帶囊腫
多見於成年人,病變位於聲帶任克氏層內,聲帶表面找不到囊腫開口。臨床多表現為聲音嘶啞,可通過頻閃喉鏡幫助鑑別。
喉白斑
喉白斑在臨床上稱聲帶白斑,可表現為咽喉部異物感、聲音嘶啞等。其病因複雜,一般多與吸菸、說話多、胃酸逆流等有關。檢查喉部時,可見聲帶表面有白色斑塊樣物,有的光滑,有的粗糙、較厚等。
喉乳頭狀瘤
喉部乳頭狀瘤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如果乳頭狀瘤比較小往往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如果比較大會出現咽部異物感,甚至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一般通過纖維喉鏡鑑別。
聲帶癌
聲帶癌是喉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多數分化良好,但呈浸潤性生長,即使是腫瘤表面形態規則也是如此,需通過喉鏡檢查。
治療
兒童聲帶結節無需治療,青春期即可自愈。成人聲帶結節治療首先應進行禁聲,如病人不同意禁聲可以通過藥物及發聲訓練來緩解症狀,如病人追求短期徹底治癒可進行手術治療,切除聲帶結節。
初期聲帶結節通過禁聲,讓聲帶充分休息,可自行消失。
喉片
具有疏風清熱、解毒利咽、芳香辟穢的作用,用法用量謹遵藥物說明書和醫囑。
Cimetidine
此藥屬於H2受體阻斷劑,主要用於治療胃食道逆流,此藥與組織胺競爭胃壁細胞上H2受體並與之結合,抑制組織胺刺激胃壁細胞的分泌酸的作用,減少胃酸的分泌。用法用量謹遵藥物說明書和醫囑。
經纖維或電子鼻咽喉鏡行聲帶結節切除
需在鼻腔和咽喉的表面麻醉後從鼻腔進入,操作時需慎重,避免損傷聲帶組織。
喉顯微手術
需在全麻下進行,在顯微鏡下進行小結切除。此操作的優點是精準、損傷較小,適用於對嗓音要求較高及想儘快治癒的病人。
間接喉鏡下聲帶結節切除術
主要針對一些在間接喉鏡下咽部暴露良好且咽反射不太敏感的病人,可在表面局麻下通過間接喉鏡摘取小結。
發聲訓練指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改正病人的不良發音習慣,使聲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受到的傷害減小一些,通常經過4~6個月的發生訓練後,病人的聲帶結節可減小或消失。
預後
聲帶結節預後較好,兒童的聲帶小節不需治療,青春期即可自愈。成人聲帶結節通過休息、發音訓練及藥物和手術的治療可治癒,預後良好,一般不會影響病人的生存時間。
聲帶小節可以治癒。
聲帶結節不會影響病人的生存時間。
飲食
聲帶結節病人需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菸酒,飲食其他方面可照常,也應多吃含維他命豐富的食物,新鮮蔬菜及適量蛋白質、營養豐富的食物,日常需多飲水。
- 忌辛辣、刺激食品,辛辣、刺激食品會對咽喉部造成刺激,可能會使本病症狀加重。
- 忌酒,喝酒對身體毫無益處,並且還會對咽喉部造成刺激。
- 宜多食用含維他命豐富的食物,例如小麥、高粱、蜂蜜、水果和新鮮蔬菜等,對疾病治療和身體健康都有幫助。
- 宜多食豆腐、雞肉、牛奶、魚肉等營養豐富食品。
照護
病人應通過發聲訓練學會正確發聲,適當的禁聲、避免刺激性氣體等。如病人進行手術,術後應禁聲两週,並且進行噴霧吸入治療。
- 遵醫囑正確服用藥物。
- 病人應進行適當的禁聲,如從事發聲較多的職業,需停止工作。
- 病人應進行發聲訓練,學會正確的發聲方法。
- 應注意遠離刺激性氣體,如二手菸及一些化學製品。
如病人進行手術,術後應禁聲两週,並且進行噴霧吸入治療。
預防
病人應學會正確的發音方式、減輕工作負荷、減輕用音強度及時長,合理佩戴擴音器講話、忌煙、忌酒、遠離粉塵及化學性刺激,這些措施均可有效預防此病。
- 學會正確發聲方式,避免不良的發聲習慣,如大喊大叫、嘶吼等。
- 如病人從事需過度發聲的職業,應注意按時休息,如從事教師可佩戴擴音器進行講話。
- 生活及工作中應遠離刺激性氣體及粉塵,如不可避免,需佩戴防毒面罩。
- 應忌煙、忌酒,也應儘量避免吸二手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