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膜瘤
概述
脊膜瘤是椎管內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屬於良性脊髓腫瘤,起源於蜘蛛網膜內皮細胞或硬脊膜的纖維細胞。絕大多數脊膜瘤位於硬膜下髓外,與硬膜關係密切,其中部分發生在胸椎位置的硬膜下,採用外科手術治療預後良好。
- 就診科別:
- 神經外科
- 英文名稱:
- spinal meningioma
- 是否常見:
- 否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無
- 治療周期:
- 手術短期治療
- 臨床症狀:
- 疼痛、下肢無力、酸脹、麻木、大小便失禁
- 好發人群:
- 40~70歲女性、有脊膜瘤家族史的病人
- 鑑別診斷:
- 神經鞘瘤
- 常用檢查:
- 顱腦磁振造影檢查、CT檢查
病因
脊膜瘤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雌激素升高以及相關理化因素有關。
遺傳因素
即胚胎發育不良假說,腫瘤發生於異位的胚胎細胞,導致了脊膜瘤的發生。
激素
脊膜瘤多發於女性,提示可能與雌激素有關,腫瘤組織中發現了雌激素受體及孕酮受體,且妊娠期腫瘤生長加快,因此脊膜瘤可能與雌激素水平有關。
物化因素
有報導稱射線、微波、慢性炎症等可能誘發腦膜惡性腫瘤,但與脊膜瘤發生的因果關係目前難以確定。
脊膜瘤約占椎管內腫瘤的25%~45%,90%位於硬膜內,5%位於硬膜外,5%同時位於硬膜內和硬膜外。
女性
尤其是40~70歲女性,可能是雌激素缺乏提高了含壞死成纖維細胞區域的鈣化。
有脊膜瘤家族史的病人
本病具有遺傳傾向,具有相應家族史的人群發病率升高。
症狀
多數脊膜瘤病人以疼痛為始發症狀,繼之出現下肢運動障礙、感覺障礙,如發冷、酸脹、麻木,肌力和括約肌功能減退等神經傳導束受壓表現。
疼痛
脊膜瘤進行性壓迫脊髓以及神經根,導致下肢及脊柱區域疼痛。
下肢無力
神經傳導束受壓,支配腿部肌肉的脊髓或神經受壓,使其支配的肌肉運動功能受損,從而出現下肢無力表現。
肌肉萎縮
由於肌肉運動功能下降,長期可導致失用性萎縮。
部分病人由於控制排尿和排便功能的神經受壓迫,導致括約肌功能減退,可出現排便困難,大小便失禁的表現。
看醫
脊膜瘤通常為椎管內良性腫瘤,瘤體壓迫脊髓可導致下肢運動以及感覺障礙,病人若不及時就診,甚至可出現大小便失禁、癱瘓等併發症,建議病人及時就診進行手術治療。
出現脊柱區疼痛及下肢疼痛應及時就醫;出現下肢無力甚至大小便失禁,應立即就醫。
病人可以到神經外科就診。
- 現在都有什麼症狀?
- 最開始出現的症狀是多久?
- 症狀是逐漸加重的嗎?
- 以前有沒有過神經系統腫瘤患病史?
- 家裡人有沒有患過該病?
磁振造影檢查
T1WI、T2WI中表現與脊髓相等信號,部分瘤體血供豐富的在T2WI上表現出瘤體內流空信號,但瘤體邊界清晰,沒有向周圍神經組織侵犯的表現,增強核磁檢查可作出定位及定性診斷,為首選。
CT檢查
能較好的顯示脊柱的骨質情況,但是非增強掃描不容易與脊髓區分,表現為與脊髓組織接近的密度,而引入對比劑後與脊髓同樣強化,因此不作為首選檢查。
病人出現脊柱區及下肢疼痛、肌肉萎縮、大小便失禁、運動功能下降,CT平掃腫瘤密度與脊髓密度相仿或高於硬膜囊,瘤體實性,多呈圓形或橢圓形,CT值接近於骨組織,可見鄰近椎管骨質有硬化改變,而脊膜瘤的鈣化灶往往呈斑點狀,大面積鈣化罕見。無明顯鈣化時,平掃T1WI呈等信號,T2WI呈等或略高信號,增強掃描呈明顯均勻強化;鈣化時增強掃描無強化,骨化時呈均勻或不均勻輕度強化,包膜可見明顯強化。
神經鞘瘤:是由周圍神經的神經鞘所形成的腫瘤,亦稱之為神經瘤,為良性腫瘤。常生長於脊神經後根,可通過影像學檢查鑑別。
治療
手術切除為脊膜瘤的首選治療方式,即使是老年病人或較重殘疾的病人亦主張積極手術,絕大部分病人術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預後良好。
本病無有效的藥物治療。
脊膜瘤切除術
在顯微鏡下或直視下將脊膜瘤及其周圍病損組織完整切除。
腦室-腹腔分流術
目的是降低顱內壓力,適用於脊膜瘤合併腦積水病人,為手術治療提供良好的條件。
軟組織修補術
為避免發生腦脊髓液漏,在進行腫瘤切除後,重建,修補手術切口,使其更加良好的癒合。
預後
絕大多數脊膜瘤病人在進行手術切除後預後良好,對生活質量和壽命無明顯影響,因此建議病人儘早手術治療。
絕大多數脊膜瘤能夠治癒。
手術切除成功的病人,且術後無復發,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根據醫囑進行隨訪跟蹤治療,定期行增強磁振造影檢查。
飲食
脊膜瘤病人在術後恢復期間,注意清淡、易消化飲食,合理均衡的分配各種營養物質,避免油膩、辛辣、高鹽飲食。
- 忌辛辣食品,辛辣飲食可影響傷口癒合。
- 戒菸戒酒。
- 宜多食用含維他命B豐富的食物,如各種水果和新鮮蔬菜。
- 宜多進食高蛋白飲食,如瘦肉、魚肉、牛奶等,可加速手術切口的癒合,促進機體的恢復。
照護
脊膜瘤病人手術後根據醫囑初期下床活動,傷口癒合前切勿沾水,有感染徵象可服用抗生素。
- 術後初期注意手術切口的衛生清潔,注意觀察有無紅腫滲液的情況,有感染徵象及時就診服用相應抗生素。
- 遵醫囑儘早下床活動,避免形成下肢血栓。
- 循序漸進的恢復運動,對於下肢無力、肌肉萎縮進行積極的復健訓練,以早日恢復運動功能。
手術治療後根據醫囑規律行增強磁振造影檢查。
預防
脊膜瘤的發病機制不明,病因不確定,因此無明顯有效的預防措施。
脊膜瘤病因不明,因此無明顯有效的預防措施。平時注意適當鍛煉,避免熬夜、勞累,遠離腫瘤的危險因素,如輻射、雷射、毒性化學物質等;定期體檢,尤其是40歲以上中老人以及有相關家族史的人群,每年進行健康查體,可在疾病初期發現腫瘤,及時治療,預防嚴重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