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神經損傷
概述
尺神經損傷是指腕部和肘部損傷所造成的神經性損傷。尺神經是上肢重要的周圍神經之一,由腋窩沿著內側走行至手部,主要負責上肢特定肌肉的運動及局部皮膚的感覺。尺神經走行過程中任何部位收到外力的擠壓、拉、撕裂等,都可導致尺神經損傷。尺神經損傷後,由於受傷部位不同,麻痹的肌肉不同,所產生的畸形也不同。主要表現為感覺障礙、手內肌廣泛癱瘓、手指不能內收,外展;可伴有肌肉萎縮、肢體局部的皮膚顏色和溫度改變、關節疼痛等併發症。
- 就診科別:
- 骨科
- 英文名稱:
- Injury of radid nerve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肌肉萎縮、肢體局部的皮膚顏色和溫度改變、關節疼痛
- 治療周期:
- 1個月
- 臨床症狀:
- 感覺障礙、手內肌廣泛癱瘓、手指不能內收、外展
- 好發人群:
- 青少年、老人
- 常用藥物:
- 貝諾酯膠囊、珊瑚七十味丸、腺苷鈷胺片
- 常用檢查:
- X線、掌短肌反射、Froment征檢查
病因
尺神經損傷主要由外傷所致,包括牽拉傷、擠壓傷、割傷等,手術失誤、脫臼、頸肋或前斜角肌症候群也可導致尺神經損傷。尺神經損傷不具有傳染性,好發人群為青少年及老人。
牽拉傷
如肘部肱骨內髁、前臂尺橈骨、腕掌骨等骨折都可直接牽拉尺神經致傷。
擠壓傷
最為常見病因,多為直接暴力致傷且神經損傷往往比較嚴重,伴有神經缺損等症狀。
割傷
如腕部及肘部切割傷,較嚴重時也可導致尺神經損傷。
手術失誤
如全身麻醉時,若不注意保護,使病人手臂懸垂於手術台邊,可因壓迫而引起尺神經損傷。
脫臼
直接外傷或骨折脫臼可合併尺神經損傷。
頸肋或前斜角肌症候群
種原因引起前斜角肌水腫、增生、痙攣並上提第一肋,導致斜角肌間隙狹窄,卡壓穿行其間的臂叢神經及鎖骨下動靜脈可引起尺神經損傷。
骨折
肘部骨折、脫位是尺神經損傷的重要原因。
- 從事容易牽拉、壓迫尺神經,以及腕部容易受切割的工作容易誘發尺神經損傷。
- 運動員經過劇烈運動,未得到有效保護或者用力過度容易導致尺神經損傷。
尺神經損傷較為常見,好發人群為青少年、老人,常發部位為腕部和肘部,無性別、地區、季節等的發病差異。
青少年
青少年活動幅度大,易造成損傷。
老人
老人行動不便,易骨折受傷。
症狀
尺神經損傷的病人主要表現為感覺障礙、手內肌廣泛癱瘓、手指不能內收或外展;可伴有肌肉萎縮、肢體局部的皮膚顏色和溫度改變、關節疼痛等併發症。
感覺障礙
表現為手的尺側半皮膚感覺缺失,深部感覺缺失僅限於小指。
手內肌廣泛癱瘓
表現為小魚際肌、骨間肌及第3、4蚓狀肌、拇內收肌及屈拇短肌內側頭均癱瘓。
手指不能內收、外展
小指處外展位,不能內收,夾紙力減弱或消失,嚴重者可導致爪形手(手指狀似鷹爪,一般僅限於小指與無名指)。
Froment征
正常拇、示指用力相捏時,由於手內肌的協同作用,拇指指間關節及掌指關節均呈微屈曲位。尺神經損傷後,拇短屈肌深頭及拇收肌萎縮致拇指掌指關節屈曲減弱,故拇、示指用力相捏時,拇指呈掌指關節過伸、指間關節過屈。
爪形手畸形
手內肌麻痹後,由於伸指肌腱的作用,使環、小指的掌指關節過伸,同時又因環、小指指深屈肌肉張力的影響,使環、小指指間關節產生屈曲,即出現爪形手畸形。
屈腕能力下降
表現為病人屈腕困難或不能進行屈腕動作。
手部精細活動受限
由於神經損傷,使手部捏、捻、搓等精細運動障礙。
肌肉萎縮
由於手部活動受限,可產生肌肉萎縮症狀,主要體現在小魚際肌,骨間肌。
肢體局部的皮膚顏色和溫度改變
表現為手部或腕部疼痛、感覺異常、血管和運動功能失調。
關節疼痛
關節受損或骨折病人可出現關節疼痛、紅腫等症狀。
看醫
病人手部或肘部受到外傷情況下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出現手部感覺障礙情況及時就醫;出現手部運動障礙、爪型手情況應立即就醫。優先建議病人去骨科,如產生神經功能失調症狀去神經科。醫生通過病人臨床症狀及X線、掌短肌反射、Froment征等檢查結果可確診本病。
- 手部或肘部受到外傷情況下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出現手部感覺障礙情況及時就醫。
- 出現手部運動障礙、爪型手情況應立即就醫。
- 優先考慮去骨科就診。
- 出現神經壓迫症狀去神經科就診。
- 出現外傷去外科就診。
- 肢體運動怎麼樣?可以運動多大幅度?
- 目前都出現什麼症狀?
- 出現這種症狀多久了?
- 有無外傷?
- 之前有無進行相關治療?
X線檢查
檢查目的為判斷病人是否有肌肉拉傷或骨折情況,便於醫生確診。
掌短肌反射檢查
掌短肌為尺神經淺支支配,在豌豆骨橈側按壓尺神經,可引起該肌收縮,稱之為掌短肌反射。當尺神經在腕關節以近損傷時,沒有此反射,利於醫生判斷病情。
Froment征檢查
Froment征正常情況下,拇、示指做用力相捏動作時,由於手指內在肌的協同作用,拇指指間關節及掌指關節均呈微屈曲位。當尺神經損傷後,拇收肌及拇短屈肌部分麻痹,使拇指屈掌指關節力量減弱,此時再做拇、示指用力相捏動作時,拇指會出現掌指關節過伸,指間關節過度屈曲的現象,即Froment征。便於醫生判斷病人神經損傷情況。
醫生通過病人出現感覺障礙、手內肌廣泛癱瘓、手指不能內收或外展等,以及X線檢查可能發現肌肉拉傷或骨折,結合掌短肌反射消失、Froment征陽性等檢查結果可確診本病。
正中神經損傷
表現為感覺支配區感覺障礙(尤其是示、中指中末節)和由正中神經支配的大魚際肌麻痹並有肌肉萎縮,可通過患病部位與本病進行鑑別。
橈神經損傷
主要表現為垂腕、垂指、虎口背側感覺異常等,可通過患病部位與本病進行鑑別。
肌皮神經損傷
主要表現為患處皮膚麻木,疼痛、肢體無力、感覺障礙等症狀,可通過患病部位與本病進行鑑別。
治療
尺神經損傷主要依靠手術治療和術後功能重建治療,如神經修復術、骨間肌重建術、靜態固定技術等,也可使用藥物作為輔助治療。一般治療周期較短,一個月左右即可,神經損傷嚴重者可能需要更久。
貝諾酯膠囊
用於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牙痛、肌肉痛、神經痛等,常見不良反應有噁心、胃燒灼感、消化不良、便秘,以及嗜睡、頭暈、定向障礙等神經精神症狀。
珊瑚七十味丸
適用於癲癇、高血壓、多發性神經炎、腦血栓、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嚴重不良反應可出現器官或功能損害。
腺苷鈷胺片
主要用於巨幼紅血球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妊娠期貧血、多發性神經炎、神經根炎、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神經麻痹。不良反應及禁忌暫無研究表明。
神經修復術
尺神經臂部顯露同正中神經。肘及前臂部顯露,於肱骨內上踝與尺骨鷹嘴之間做弧形切口,沿尺側腕屈肌橈側向腕部做直線延長,肘部分離皮下時注意保護臂內側及前臂內側皮神經,切開深筋膜後即可顯露肘管內的尺神經,追蹤到前臂,分離開尺側腕屈肌與指淺屈肌間隙,即可顯露前臂段尺神經及尺血管。腕掌部顯露﹔於腕部沿尺側腕屈肌腱至小魚際肌橈側做「S」形切口,切開腕掌部深筋膜、掌短肌、腕掌側橫韌帶及尺側腕屈肌腱擴張部後,即可顯露尺神經。尺神經修復時,較其他神經容易克服缺損,如肘部尺神經損傷可將尺神經從肘管內移位到肘前皮下吻合、腕部尺神經深支損傷可充分游離遠近端並從尺側切開腕橫韌帶後,在腕管內吻合。
蚓狀肌功能重建術
可採用改良Bunnell法(指淺屈肌為動力)、Brand法(橈側腕短伸肌為動力)、Fowler法(示指及小指固有伸肌為動力)和Zancolli法(關節囊及掌板成形術)等手術重建蚓狀肌功能。
示、小指固有伸肌移位術(fowler法)
於示、小指掌指關節背側切口作小橫切口,顯露並切斷示、小指固有伸肌腱止點,分別劈成兩股,於腕關節背尺側作橫切口,將兩根動力肌腱抽出。在第二至第五指近節橈側作縱切口,顯露側束。將四股動力肌腱的末端通過掌骨間隙及蚓狀肌管引人指切口與側束作編織縫合。該術注意事項為切斷肌腱止點時,可將連同的部分腱帽組織一起切取以增加動力肌腱長度,否則有可能不夠縫合。
骨間肌重建術
即動力性重建;是利用移位的肌腱控制掌指關節過伸,通過指總伸肌腱的作用伸直兩指間關節。包括用環指及中指指淺屈肌腱移位重建此功能(Bunnell法)、用固有示指伸肌腱及固有小指伸肌腱(Fowler法)、用橈側腕短伸肌腱(Brand法)。
靜態固定技術
是通過縮短掌側關節囊形成「疆繩」韌帶或腱固定等方法防止掌指關節過伸。
掌指關節關節囊掌板緊縮術
利用掌指關節關節囊掌板短縮的方法矯正爪形指畸形,屬於靜力的矯正方法。掌指關節關節囊掌板緊縮術,手術操作有一定困難,縫合固定易鬆弛,有部分爪形手術後復發。
預後
尺神經損傷治癒率較高,症狀較輕者預後較好,不會影響正常活動,情況嚴重者恐難以治癒,預後較差。
本病一般情況下可治癒,情況嚴重者恐難以治癒。尺神經損傷修復後,手內肌功能恢復較差,特別是高位損傷,嚴重時可影響正常生活。
本病一般不影響病人的自然壽命。
病人應選擇合適時間及頻率去醫院複診復健,可進行手功能及腕功能鍛煉,以儘快恢復正常。
飲食
尺神經損傷得病人飲食要講究質與量的搭配,宜食用富含鈣的食物,如魚蛋肉奶等;宜食用富含維他命及蛋白質類食物;忌吃辛辣刺激及油膩類食物。
宜食用富含鈣的食物
鈣是骨的主要成分,所以要充分攝取,鈣還有使精神安定的作用可以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如魚蛋肉奶等宜多食。
宜食用富含維他命及蛋白質類食物
如新鮮蔬菜水果,富含維他命,雞蛋白富含優質蛋白質,以及各種微量營養素,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對病人的恢復有幫助。
忌吃辛辣刺激及油膩類食物
如胡椒是屬於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影響胃腸道對維他命B1、維他命B12等營養神經的營養物質的吸收,不利於身體的恢復。
照護
對於尺神經損傷病人的護理,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對病人手部、肘部進行按摩,防止出現肌肉萎縮的情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傷及肌肉;注意保暖,防止患處受涼引起其他併發疾病。
- 注意對病人手部、肘部進行按摩,防止出現肌肉萎縮的情況。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傷及肌肉。
- 注意保暖,防止患處受涼引起其他併發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記錄患處不適情況,出現不適及時就醫。
家屬注意多與病人溝通,消除病人不良情緒,鼓勵病人積極樂觀面對生活,保持愉快心情,避免情緒過度波動。
術後患肢抬高應超過心臟水平位,對患肢進行按摩,防止出現功能障礙和肌肉萎縮的情況。
預防
尺神經損傷暫無有效預防措施。注意健康,做好安全防護,減少和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及意外傷害;另外,受傷後出現功能障礙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就診,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發病時應積極治療,主動干預,防止併發症的出現。
如病人受傷後出現輕度功能障礙應及時就診,初期進行篩檢治療。
- 注意健康,做好安全防護,減少和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及意外傷害,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 受傷後出現功能障礙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就診,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發病時應積極治療,主動干預,防止併發症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