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
概述
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是由於感染或者是非感染性因素導致的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本病臨床上以慢性咳嗽、咳痰或喘息為主要臨床表現,一般病人每年發病持續三個月,連續兩年或者以上的時間。本病病程比較長,氣道慢性的炎症反應會使氣道受到損傷,容易發展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階段,出現活動後呼吸困難,甚至引起右心功衰竭,出現腹脹、乏力等症狀,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 就診科別:
- 呼吸內科、急診科
- 英文名稱:
- Chronic bronchitis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 治療周期:
- 長期間歇性治療
- 臨床症狀:
- 慢性咳嗽、咳痰、喘息、氣促、胸悶
- 好發人群:
- 中老人、長期吸菸者、空氣污染嚴重地區居民
- 常用藥物:
- 青黴素、 Dextromethorphan 、異丙托溴銨
- 常用檢查:
- 血液常規、胸部X線、痰液檢查、肺功能檢查
根據疾病發展過程可分為三期
急性發作期
1週內病情突然加重,咳嗽、咳痰加劇,痰量增加,痰轉成膿性或黏液性,或伴有其他炎症表現;或1週內任何一種症狀加重至重度;或重症病人的症狀明顯加劇者.
慢性遷延期
病人的咳、痰、喘等症狀遷延不愈,或發作1個月以上仍未恢復到發作前水平。
臨床緩解期
經過治療或自然緩解,病情穩定,各項症狀明顯減輕或消失,維持時間達2月以上者。
病因
慢支氣管炎病因尚不明確,是多種環境因素和機體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主要包括感染和其他因素。
感染
病毒、支原體、細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氣管炎發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毒感染以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融合病毒為常見。細菌感染常繼發於病毒感染,常見病原體為 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和葡萄球菌等。這些感染因素同樣造成氣管、支氣管黏膜的損傷和慢性炎症。
吸菸
吸菸是慢性支氣管炎最主要的病因,吸菸者的慢性支氣管炎發病率比不吸菸者高4~5倍,並且發病率隨吸菸的年限及吸菸量的增加而升高。菸草的煙霧中含有多種有害成分,如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糠醛等,這些有害物質可以直接或間接損傷支氣管黏膜上皮,甚至引起鱗狀上皮化生;抑制或損害支氣管黏膜纖毛運動,使其倒伏、變短,甚至脫落;刺激黏液腺增生、黏液過度分泌,分泌物稽留易繼發微生物感染;抑制肺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吸菸還可引起支氣管痙攣。
過敏因素
內原或外源性抗原可以引起遲發或速髮型變態反應,使支氣管痙攣並導致組織損害和炎症。尤其是對於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過敏因素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大氣污染
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如氧化氮、二氧化硫、氯等對支氣管黏膜有刺激和細胞毒性作用,可引起黏膜的炎症;大氣中有害的有機和無機粉塵,如二氧化矽、煤粉、棉屑、蔗塵等也可以引起肺纖維組織增生,使肺清除功能受損,為病原微生物入侵創造條件。
氣象因素
氣候變化,特別是寒冷、乾燥、高熱,都可以損害纖毛功能和呼吸道黏膜血液循環,使局部屏障功能下降而易繼發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其他
自主神經功能失調也可能是本病的一個內因;維他命缺乏,尤其是維他命C、維他命A的缺乏可以降低機體抵抗力而易患慢性支氣管炎;老人性腺及腎上腺皮質功能衰退、喉頭反射遲鈍、呼吸道防禦功能退化、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功能衰退、營養不良等都可以使慢性支氣管炎發病率增加。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多發性疾病,成年人中發病率可以達到3.4%~22%。一般好發於45歲以上長期吸菸者,生活或者工作在空氣污染相對嚴重的地區的人群,而且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人以及有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更容易發生慢性支氣管炎。
- 中老人。
- 長期吸菸者。
- 空氣污染相對嚴重地區的居民。
症狀
慢性支氣管炎起病非常緩慢,病程非常長,一般總體每年發病持續三個月,甚至超過三個月以上的時間,連續兩年或者兩年以上。大多數病人的症狀包括慢性咳嗽、咳痰、喘息、氣促、胸悶等。部分病人症狀比較輕微,僅出現呼吸不順的症狀。
咳嗽
慢性支氣管炎病人一般逐漸有慢性咳嗽,以早晨起來和夜間睡覺時咳嗽最為顯著,隨著病情發展,後期一直伴有咳嗽、咳痰不停,冬春加重。
咳痰
慢性咳痰會出現有白色的泡沫痰或者渗出性的痰液,或者是青色的痰液,少數病人會出現痰中帶血,一般在早晨起來的時候痰液相對比較多。部分病人的發作以呼吸道急性感染為前驅,此時可能出現發熱、上呼吸道卡他症狀等,繼而咳嗽、咳痰顯著加重,痰量增加,痰變黏稠或黃色膿性,少數還可見痰中帶血。
喘息、氣促、胸悶
由於氣道痰液比較多時會使氣道受阻,出現有喘息、氣促、胸悶的症狀,尤其是活動後更加明顯。當病人伴隨有支氣管氣喘時喘息更為明顯,而發展到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氣促的症狀更為顯著。
呼吸衰竭
對於病情比較嚴重的病人,尤其是已經發展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可出現呼吸衰竭,伴隨有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部分病人會出現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可表現為咳嗽、咳痰、活動後氣喘,有時可出現消化系統症狀,如食慾減退、噁心、腹脹等。
看醫
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原則是以對症治療為主,包括祛痰、平喘、鎮咳。當病人合併感染時,需要進行積極抗感染治療。
- 一旦出現慢性的咳嗽、咳痰,無其他不適,宜在醫生指導下進一步進行檢查和治療。
- 出現較嚴重的咳嗽、咳痰,伴有喘息、氣促、胸悶等症狀,應該及時就診。
- 出現持續的喘息、心慌,安靜狀態下也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應該立即就診。
- 大多數症狀輕中度的病人優先考慮去呼吸內科就診。
- 病人出現喘息持續狀態等比較嚴重的症狀時,宜先到急診科就診。
- 咳嗽、咳痰出現的時間是間斷的,還是持續性的?
- 是否有以下症狀?(有呼吸道疼痛或者搔癢,有咳黃痰、綠痰,胸悶、呼吸困難、心悸等症狀)
- 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這些症狀的?
- 來醫院之前有沒有自行服用過藥物?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血液常規
白血球總數及嗜中性白血球可增高,慢支急性發作期或併發細菌感染時增高更顯著。通過血液常規檢查可以確定有無明顯病原體感染性炎症,比如細菌、病毒等。
胸部X線
初期沒有明顯異常,病人反覆發作時可發現有肺紋增粗等改變,X線片上可以在雙下肺野見到網狀或斑點狀的陰影。
痰液檢查
痰抹片可以鑑別革蘭氏陽性細菌和革蘭氏陰性細菌,痰液可培養出感染的病原體,直接抹片可見大量嗜中性白血球、膿細胞、破壞的杯狀細胞以及革蘭陰性菌和革蘭陽性菌球菌,培養常見細菌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A型鏈球菌及奈瑟球菌等。
肺功能檢查
初期肺功能正常,如果出現有慢性的炎症反應,出現小氣道受阻、肺功能下降,可見病情發展到慢性阻塞性肺病,可以對疾病的發展起到協助作用,對後續治療起到指導作用。
- 典型的慢性支氣管炎症狀,疾病緩慢,病程長,每年發病持續三個月或更長時間,連續兩年或兩年以上,並且排除導致咳嗽、咳痰的其他疾病。部分病人可出現有喘息、氣促、胸悶的症狀。
- 雙肺X光片或CT可以出現肺紋增粗失調,或者伴有條索狀網狀的斑點陰影,以雙側肺下野比較明顯。
肺結核
肺結核有明顯的結核中毒症狀,出現有持續低熱、盜汗、乏力等。痰抹片可找到抗酸桿菌,痰培養出結核分枝桿菌,胸部X線片和或CT有助於鑑別。
支氣管氣喘
遇到一些刺激性因素,比如花粉、油煙、灰塵、冷空氣、蟲蟎等,會出現刺激性的咳嗽,離開這些因素上述症狀可緩解。肺功能支氣管舒張試驗或者支氣管激發試驗有助於鑑別。
支氣管肺癌
支氣管肺癌有反覆咳嗽、咳血的既往病史症狀,通過肺部CT能看到惡性的占位性病變,可以通過病理檢查以及肺部CT進行鑑別。
支氣管擴張症
支氣管擴張症通常會伴隨有大量的膿痰、咳血,症狀非常明顯,雙肺的X線片或者CT能夠鑑別。
嗜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
嗜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臨床表現為慢性咳嗽,多數是乾咳,X線檢查可以顯示正常,痰細胞學檢查可以顯示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增多,比例大於2.5%,兩者可根據痰培養結果進行鑑別。
特發性肺纖維化
特發性肺纖維化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肺間質疾病,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咳痰,有時可伴有全身症狀如食欲不振、關節脹痛,這種現象比較少見,兩者疾病可以通過高解析度CT進行鑑別。
治療
該疾病以對症治療為主,包括鎮咳、祛痰、平喘等。當病人合併感染時,需要進行抗感染治療。
- 去除誘因,比如停止吸菸、熬夜、酗酒,不要前往在人多,空氣污濁的環境,包括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
- 飲食清淡,營養均衡,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保暖,避免受涼,避免感冒。
- 急性期之後可以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比如慢跑、游泳、太極拳、瑜伽,增強心肺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
- 在緩解期可以預防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抗生素類藥物
- 青黴素主要是殺滅部分革蘭氏陽性細菌,比如肺炎球菌等,孕婦也可以酌情使用。
- 阿莫西林主要是殺滅部分革蘭氏陽性細菌和部分革蘭氏陰性細菌,是一種廣效性抗生素,孕婦可以酌情使用。
- 頭孢曲松鈉主要是針對於殺滅部分革蘭氏陰性細菌,效果相對較好。
- 紅黴素是一種廣效性抗生素,不僅抑制多種細菌,而且還可以抑制支原體、衣原體的感染。
鎮咳祛痰類藥物
- Dextromethorphan 是一種中樞鎮咳藥物,主要是針對於無痰的乾性咳嗽有良好的效果。
- 安嗽錠是一種祛痰藥物,能夠稀釋痰液,促進痰液排出。
平喘類藥物
- 硫酸 Terbutaline 是一種β2受體激動劑,能夠擴張支氣管,使氣道暢通,有平喘的功效,此藥有口服製劑,也有噴霧吸入製劑。
- 異丙托溴銨是一種膽鹼能受體阻斷劑,能夠鬆弛支氣管平滑肌,擴張氣道達到平喘的目的,比較多見的是使用噴霧液噴霧治療。
該病多無需手術治療。
輔助按摩
按摩咽喉下邊的天突、華蓋穴,後背大椎、定喘穴,兩乳中間的膻中穴,臍下的氣海、關元穴。可自己按摩,也可由他人協助按摩,每天1次,每次每個穴道按摩2分鐘。
刮痧療法
用刮痧板刮後頸部的最高骨下的大椎、風府、肺俞,刮至起痧,或刮肘部的曲池、尺澤穴,每日1次。
拔罐療法
先拔咽喉下的天突穴、兩乳中間的膻中穴、肩下的中府穴,留罐15分鐘。或者病人呈俯臥位,拔大椎、肺俞、腎俞穴,留罐25分鐘,每日治療1次。
預後
本病初期症狀多輕微,病情進展緩慢,常不引起人們重視,任其發展下去容易成肺氣腫,甚至肺源性心臟病。有資料表明,發病5年內很少併發肺氣腫,5年以上可能併發肺氣腫,10年以上可能併發肺源性心臟病,老年病人的預後要比青壯年差。
該疾病不能治癒,大部分病人通過規範的治療和護理以及預防,能夠防止出現反覆感染症狀的急性發作。
一般通過規範的治療和護理,對自然壽命影響不大。但嚴重者會導致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系統衰竭而死亡。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治療結束3~5天,應該及時複診,可以進行追蹤治療,比如選擇進一步的進行鞏固治療。
飲食
慢性支氣管炎病人的護理可促進症狀減輕並消退,包括合理均衡的分配各種營養物質,如合理控制總熱量,合理營養物質分配,合理餐次分配,忌辛辣、刺激的食物。
- 忌辛辣、刺激的食物,辛辣的食物容易生燥熱,內臟熱毒鬱結,能夠出現呼吸道黏膜的充血、水腫的狀態更加嚴重,從而可以使症狀加重。
- 忌吃海鮮發物、蔥、姜、蒜等,這些食物會助長濕熱,會加重氣道的高反應狀態,不利於氣道炎症的消退。
- 忌食高糖、高鹽的食物,比如奶油蛋糕、鹹菜、泡菜、巧克力等,這些食物有助於濕熱的增加,會增加氣道的分泌物,使咳嗽、咳痰的症狀加重。
- 忌煙、酒,菸草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有害化學物質,能夠刺激氣道黏膜,使氣道黏膜受損,進一步加重症狀。此外,酒會擴張血管,使氣道充血的狀態更加嚴重,不利於病情的減輕。
- 多吃一些含有豐富維他命、礦物質、微量營養素、優質蛋白質類的食物,比如紫甘藍、黃瓜、番茄、芹菜以及高蛋白食物,比如牛奶、豆漿、雞蛋、豆腐、蜂蜜以及瘦豬肉、雞胸肉、鴨胸肉等。
照護
注意保暖,避免受涼。保證室內通風換氣,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適當休息,增強體質。
口服用藥
了解各類抗生素藥物以及止咳、化痰、平喘藥物的作用劑量,以及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
日常護理
需要戒菸,而且還要避免接觸二手菸,保持室內通風換氣。避免到人多、空氣污濁的環境中,避免接觸生活中以及生產中的職業性粉塵。注意保暖,避免受涼,適當臥床休息,增強體質。
觀察生命體徵是否平穩,呼吸系統的症狀是否加重。
因為病程較長,所以呼吸系統的症狀持續時間也較長,肺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需要相應心理安慰和疏導,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對於胸悶、喘息、氣促、呼吸極度困難的病人,應該及時進行肺功能的測試。對於經常受涼,出現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應該要注意,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建議緩解期注射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預防
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應該及時徹底的治療,防止遷延成慢性。注意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心肺功能。接種相關疫苗,提高免疫力,預防感染。
對於出現的呼吸道的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應該徹底治療。定期體檢檢查肺功能以及拍胸部X光片,及時發現並進行治療。
- 平時要注意戒菸,避免接觸二手菸,同時儘量保持在空氣新鮮,不過分乾燥的環境中,不要接觸工作生活環境的刺激性的氣味和污染的空氣。
- 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注意保暖,避免受涼,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 保證良好的睡眠狀態,並且適當的運動健身,做有氧運動,比如慢跑、游泳、太極拳、瑜伽、爬山等,做腹式呼吸和吹氣球的呼吸訓練,增強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
- 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