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慢性咽炎

概述

慢性咽炎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慢性炎症,典型症狀是咽部異物感、乾燥感或刺激感、分泌物不易咯出、咽痛。慢性咽炎包括慢性單純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縮性咽炎,本病多見於成年人,病程長、症狀頑固,不易治癒。

就診科別:
耳鼻喉科、五官科、呼吸內科
英文名稱:
chronic pharyngitis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扁桃腺炎、急性中耳炎
治療周期:
短期治療
臨床症狀:
咽部異物感、咽干、分泌物不易咯出、咽痛
好發人群:
吸菸飲酒者、免疫力低下者、粉塵環境工作者、反覆上呼吸道感染者
常用藥物:
複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碘喉片、薄荷含片
常用檢查:
口咽檢查、鼻咽檢查、喉鏡檢查、X線頸側位片
疾病分類

慢性單純性咽炎

咽黏膜層慢性充血,黏膜下結締組織及淋巴組織增生,黏液腺肥大,分泌亢進。

慢性肥厚性咽炎

黏膜慢性充血、肥厚,黏膜下有廣泛的結締組織及淋巴組織增生,形成咽後壁顆粒狀的隆起,有時甚至融合化膿。若咽側索淋巴組織增生,則該處呈條索狀增厚。

萎縮性咽炎

臨床少見,病因不明。病人常伴有萎縮性鼻炎,主要病理變化為腺體分泌減少,黏膜萎縮變薄。

病因

慢性咽炎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極為複雜,急性咽炎的反覆發作是導致慢性咽炎的主要原因。此外,引起本病的原因較多,有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而誘發因素包括環境、身體素質以及職業因素,本病好發於吸菸、飲酒、抵抗力較弱、嗜食辛辣食物的病人。

主要病因

局部因素

  • 急性咽炎反覆發作所致。
  • 各種鼻病及呼吸道慢性炎症,長期張口呼吸及炎性分泌物反覆刺激咽部,或受慢性扁桃腺炎、牙周炎的影響。
  • 菸酒過度、粉塵、辛辣食物、有害氣體或過敏原的刺激等都可引起本病。

全身因素

多種慢性病,如貧血、消化不良、咽喉逆流、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內分泌功能失調、維他命缺乏及免疫功能低下等亦可引發。

誘發因素
  • 吸菸飲酒:長期菸酒過度,呼吸道受菸酒刺激,容易產生炎症。
  • 受粉塵、有害氣體刺激:污染氣體通過呼吸道吸入,破壞正常生理保護屏障。
  • 職業因素:如教師、歌唱者經常過度使用聲帶、喉部,易對咽喉有損傷。
  • 過敏因素:過敏原會使敏感者的咽喉部受刺激,發生炎症反應。
流行病學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在我國慢性咽炎有著較高的發病率,空氣品質較差的大城市發生率較高,可能與城市生活節奏快、空氣品質差有一定的關係。

好發人群

吸菸飲酒者

因菸酒會刺激咽部,減弱咽喉反射,易發生感染。

免疫力低下者

因咽喉的防護屏障變弱,對外界的應激能力變差,易發生感染。

粉塵環境工作者

因暴露在高污染環境中,呼吸系統常年受到刺激,易發生感染。

反覆上呼吸道感染者

因呼吸道黏膜變得脆弱,易被細菌侵襲,易發生感染。

症狀

慢性咽炎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但可能出現咽部異物感、癢感、灼熱感、乾燥感或微痛感等局部症狀。常有黏稠分泌物附著於咽後壁,使病人晨起時出現頻繁的刺激性咳嗽,伴噁心。

典型症狀

慢性咽炎全身症狀多不明顯,以局部症狀為主。各型慢性咽炎症狀大致相似且多種多樣,如咽部不適感、異物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癢感、燒灼感、乾燥感或刺激感,還可有微痛感,常在晨起時出現刺激性咳嗽及噁心。由於咽部異物感可表現為頻繁吞咽,用力咳嗽或清嗓子可引起咽部黏膜出血,造成分泌物中帶血,咳嗽無痰或僅有顆粒狀藕粉樣分泌物咳出,萎縮性咽炎病人有時可咳出帶臭味的痂皮。

其他症狀

部分病人可長期無症狀,僅在用嗓過度、氣候突變、環境溫度與濕度變化時有所表現。

併發症

急性中耳炎

慢性咽炎感染向上蔓延,波及耳、鼻,可導致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等,急性中耳炎可出現耳痛、耳道流膿,伴有聽力下降等症狀。

扁桃腺炎

慢性咽炎炎症向周邊蔓延累及扁桃腺形成扁桃腺炎,主要表現為發熱、咽部疼痛、吞咽困難,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

看醫

慢性咽炎正常情況下不會影響生活,若僅感到咽干,無咽痛不適症狀,可進行觀察。一旦出現咽部有異物感、咽痛、咽乾等不適症狀,需要及時就醫。優先考慮去耳鼻喉科就診,醫生可根據病人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查來察看病情,對症治療。

就醫指征
  • 在體檢時,若查出有咽部的慢性炎症,要及時就醫。
  • 如果出現咽部有異物感、咽痛、咽乾等不適,需要及時就醫。
就診科別
  • 大多病人優先考慮去耳鼻喉科就診,若醫院沒有此科別,可選擇五官科就診。
  • 若病人出現其他不適反應或併發症,如咳嗽、咳痰,可去呼吸內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咽不適多久了?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咽干、咽痛、噁心、咳嗽等)
  • 既往有沒有咽炎病史?
  • 對什麼東西過敏?最近有沒有接觸?
  • 最近飲食方面怎麼樣?是否吃過辛辣刺激食物?
需要做的檢查

口咽檢查

受檢者端坐、放鬆,自然張口,用壓舌板輕壓舌前2/3處,觀察口咽黏膜有無充血等異常,了解疾病症狀,初步診斷疾病。

鼻咽檢查

間接鼻咽鏡檢查

常用而簡便,咽反射較敏感者可經口噴用1%丁卡因,使咽部黏膜表面麻醉後再進行檢查,便於疾病的診斷。

鼻咽內鏡檢查

分硬質鏡和纖維鏡兩種,硬質鏡鼻腔導入,纖維鏡是一種軟性內鏡,其光導纖維可彎曲,從鼻腔導入後能隨意變換角度,全面觀察鼻咽部,診斷疾病。

喉鏡檢查

喉部位置深,生理結構複雜,不能直接窺及,喉部檢查時需要藉助一些特殊的檢查方法,如間接喉鏡、直接喉鏡、纖維喉鏡、電子喉鏡、動態喉鏡。

間接喉鏡

間接喉鏡是最常用的喉部檢查方法,簡便易行,容易掌握及病人痛苦小等優點。其局限性包括:咽反射敏感的病人不能耐受;舌根肥厚及會厭抬舉欠佳的病人喉部檢查不滿意;兒童因喉部解剖發育的特點難以觀察到喉部的病變。

直接喉鏡

屬於喉部檢查中有創的檢查方法,通常需要住院在全身麻醉條件下進行。直接喉鏡能詳細了解喉部結構的異常,明確病變的部位及範圍,必要時對病變組織進行切片檢查。頸椎病變,如脫位、結核、外傷等,均不適宜施行此術。重病、重度衰弱和妊娠後期雖非絕對禁忌證,但應十分謹慎。

纖維喉鏡

纖維喉鏡是目前在耳鼻咽喉科應用最廣泛的導光纖維內鏡,對咽部過度敏感、牙關緊閉、張口困難、頸椎強直、頸短、舌體過高、舌繫帶過短、會厭遮蓋喉入口等原因造成間接喉鏡及直接喉鏡檢查困難者尤為適宜。可發現隱蔽的病變和初期微小的病變,並能開展局部病變切片檢查及對較小的聲帶結節及息肉進行手術。對於上呼吸道有急性炎症伴有呼吸困難者、心肺有嚴重病變者、對地卡因過敏者、不明原因的重度喉梗阻者可視為相對禁忌證。

電子喉鏡

電子喉鏡外形和纖維喉鏡類似,也是軟管纖維內鏡,近年來廣泛應用於臨床,可以獲得更高清晰的圖像。其適應證、優缺點及檢查方法同纖維喉鏡。

咽部影像學檢查

一般臨床檢查和內鏡檢查只能發現咽部表面病變,而要診斷咽部側壁和後壁深部結構病變,則需要進行影像學檢查,如X線頸側位片、顱底側位片、CT和磁振造影檢查。

診斷標準
  • 病人有連續咽部不適感三個月以上的病史。
  • 咽部黏膜慢性充血,表面有少量黏稠分泌物,咽後壁多個顆粒狀濾泡隆起,呈慢性充血狀。
  • 檢查可見咽側索淋巴組織增厚呈條索狀,或咽黏膜乾燥、變薄,其上覆蓋膿性干痂。
鑑別診斷

初期食道癌

初期食道癌可無吞咽障礙,和慢性咽炎都有咽部不適的症狀和咽部異物感,可通過食道鋇劑造影或食道鏡可確診。

莖突症候群、 舌骨症候群或咽異感症

莖突症候群、舌骨症候群或咽異感症臨床症狀與慢性咽炎相似,可有咽部疼痛、咽部異物感。可通過莖突及頸椎X線拍片、舌骨X線拍片、CT掃描或觸診等與咽炎鑑別。

慢性扁桃腺炎

慢性扁桃腺炎多無明顯症狀,有急性發作病史,可出現咽部不適,有異物感等,慢性扁桃腺炎和慢性咽炎常相伴存在,前者主要表現為扁桃腺腫大,多伴有頜下淋巴結腫大。可通過觀察咽喉部鑑別。

治療

治療慢性咽炎需要先找出病因,針對病因治療,積極治療鼻炎、氣管支氣管炎等呼吸道慢性炎症及其他全身性疾病,也可局部治療,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案,必要時全身用藥。此外,還要避免長期處於高危險的環境,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

治療周期
慢性咽炎多需進行短期治療。
病因治療
  • 戒除煙、酒。
  • 改善工作和生活環境(避免粉塵及有害氣體)。
  • 積極治療鼻和鼻咽部慢性炎症。
  • 有胃食道逆流者服用抑酸製劑。
  • 糾正便秘和消化不良、治療全身性疾病,以増強抵抗力。
藥物治療

慢性單純性咽炎

常用複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複方氯己定含漱液等含漱。含漱時頭後仰、張口發「啊」聲,使含漱液能清潔咽後壁。亦可含服碘喉片、薄荷喉片及中成藥含片。

慢性肥厚性咽炎

除上述治療外,可用雷射、低溫等離子等治療,若淋巴濾泡增生廣泛,治療宜分次進行。亦可用藥物(硝酸銀)、冷凍或電凝固法治療,但治療範圍不宜過廣。

萎縮性咽炎

用2%碘甘油塗抹咽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腺體分泌。服用維他命A、維他命B2、維他命C、維他命E,可促進黏膜上皮生長。

手術治療

慢性咽炎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中醫治療

中醫根據病機可分為陰虛火旺、肝邪痰阻、氣滯血瘀,治宜根據證型辨證論治,處以益氣養陰、滋陰降火、化痰利咽等。可用金銀花、野菊花、生甘草、玄參、麥門冬、胖大海等,用保溫杯開水泡代茶飲,每日不定時飲用。

預後

慢性咽炎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慢性炎症,多見於成人,病程長,症狀頑固,不易治癒,但預後良好,不會對病人的生活質量和壽命產生影響。

能否治癒

本病可治癒。

能活多久

本病的病人如果護理得當,治療及時,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複診

本病臨床治癒後的第2週複查一次,若症狀徹底消除,後續則不需要複診。

飲食

慢性咽炎症狀持續較久,難以治癒,病人除了要積極治療外,還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飯後要及時漱口,以促進疾病復健。

飲食調理
  • 注意避免過熱、過辣的飲食刺激。
  • 在生活中不抽菸、不喝酒。
  • 病人宜食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並輔助攝入多汁柔嫩、去火清爽的食物,如廣柑、橘子、甘蔗、鳳梨、橄欖、蘋果、鴨梨等。
  • 多飲用清涼的飲料並多喝水,但不能飲用太濃的飲料。
  • 忌食酒、煙、椒、姜、蒜、芥等辛辣的食物。

照護

慢性咽炎病人的護理以保持喉部健康舒適為主,保證空氣新鮮、濕潤,還需避免發生感染或在感染發生時能被及時發現和處理。

日常護理

口服用藥

嚴格按照方案服用藥物,定期複查。部分慢性咽喉炎常和消化不良、胃酸逆流造成的胃食道逆流、逆流性咽喉炎有關係,需要適當的服用抑酸劑。

環境

遠離粉塵、霧霾的環境,保持室內空氣清潔濕潤。

個人

注意避免過多說話、用嗓過度,儘量避免重複感冒。

特殊注意事項

慢性咽炎病人需要保證空氣新鮮、濕潤,到了乾燥的冬季,家裡用暖氣取暖時,應注意室內不要太乾燥,可用加濕器保持室內濕度。

預防

由於慢性咽炎難以治癒,目前還沒有特異而有效的治療方法。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預防疾病發生,或避免疾病進一步加重有益處。

初期篩檢
  • 對於高危人群(如教師、歌唱者等),要進行定期的體檢篩檢。
  • 首次篩檢結果正常者,宜每三年重複篩檢一次。
  • 易過敏人群可以去醫院做一下過敏原篩檢,平時注意避免接觸這些物質。
預防措施
  • 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勞逸結合,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 注意口腔、鼻腔衛生,保證飲食均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戒菸、戒酒,避免刺激咽喉。
  • 需要經常大聲講話的人,要掌握一定的發聲技巧,保護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