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

概述

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是由巨細胞病毒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巨細胞病毒具有潛伏活動的生物學特徵,多為潛伏感染,可因妊娠而被激活,可出現疲乏無力、頭痛、咽痛、白帶增多,肌肉、關節酸痛等表現。巨細胞病毒容易發生垂直傳播,能引起胎兒嚴重損害,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後遺症,甚至死亡。巨細胞病毒的致病力較弱,正常人感染後大多無明顯症狀。

就診科別:
婦產科、感染科
英文名稱:
pregnancy combined with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疾病別稱:
類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流產、死胎、間質性肺病、肝炎、視網膜炎
治療周期:
短期治療
臨床症狀:
疲乏無力、頭痛、咽痛、肌肉關節酸痛、白帶增多
好發人群:
免疫力低下的孕婦、有多個性伴侶的女性、既往感染過巨細胞病毒的女性
常用藥物:
Acyclovir 、膦甲酸鈉、干擾素
常用檢查:
細胞學檢查、巨細胞病毒DNA檢測、血清學檢測、電鏡檢查
疾病分類

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分為原發性感染、復發感染和再發感染。

原發性感染

指初次感染,可以為顯性感染,也可能是隱性感染。

復發感染

潛伏於在人體內的巨細胞病毒再度激活引起的感染。

再發感染

指攜帶巨細胞病毒抗體的個體再次感染外源性不同的病毒株所引發的感染。

病因

巨細胞病毒感染是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的最常見病因,可以引起流產、死胎等嚴重併發症,主要傳播途徑有母嬰傳播、醫源性傳播、性傳播。本病好發於年齡小、免疫力低下的孕婦,以及有多個性伴侶的女性。

主要病因

巨細胞病毒感染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巨細胞病毒是一種皰疹病毒組DNA病毒,亦稱細胞包涵體病毒。由於感染的細胞腫大,並具有巨大的核內包涵體,病人和不顯性感染者可長期或間歇從唾液、淚液、子宮頸分泌物、尿液、精液、糞便、血液或乳汁中排出此病毒,孕婦或健康者接觸便會因此感染。

誘發因素

巨細胞病毒是一種皰疹病毒,屬於DNA病毒,巨細胞病毒廣泛分布,因此人在機體免疫功能低下的情況下,會導致巨細胞病毒的感染,例如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的接觸性感染、中樞神經系統的傳播性感染,有HIV感染者,長期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很容易導致機會性的巨細胞病毒感染。

流行病學

本病尚無確切流行病學數據。

傳播途徑

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主要有母嬰傳播、胎兒先天性感染、醫源性感染、性傳播等傳播途徑。

先天性感染

胎兒宮內感染可來自母親的原發或復發感染,後者常由於潛在感染的再活動,偶爾由於不同巨細胞病毒株的再感染。母體發生巨細胞病毒感染後,病毒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先天性感染的發病率與感染時孕齡有關。

接觸感染

巨細胞病毒可存在於唾液、尿液等體液中,性伴侶經過密切接觸可能引起感染,性交傳播以青年多見。隱性感染的孕婦,在分娩過程中巨細胞病毒從尿道和子宮頸排出,嬰兒經過產道時可能受到感染,產婦乳汁中亦能查到巨細胞病毒,產婦乳汁中的巨細胞病毒的排出率約為13%。

醫源性感染

通過輸血及器官移植亦能感染巨細胞病毒,每輸入一單位新鮮血液,其感染的危險估計為5%~7%。

好發人群

免疫力低下的女性

人是巨細胞病毒的唯一宿主,機體對巨細胞病毒的易感性取決於年齡、免疫功能狀態、社會經濟情況等因素,年齡小、免疫力低下者易感染巨細胞病毒。

有多個性伴侶的女性

本病的傳播途徑之一是性傳播,不潔性生活易導致該病的發生。

既往確診感染巨細胞病毒的婦女

感染過該病毒的女性在懷孕期間容易發生復發感染。

症狀

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多呈無症狀的隱性感染,一小部分的孕婦會發生低熱、疲乏無力、頭痛、咽痛、肌肉關節酸痛、白帶增多等症狀,同時會有部分孕婦出現流產及死胎等表現。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的病人可以出現流產、死胎、間質性肺病等併發症。

典型症狀
  • 一般多為亞臨床表現,部分出現低熱、疲乏無力、頭痛、咽痛、肌肉關節酸痛、白帶增多、頸部淋巴結腫大、多發神經炎等。
  • 孕婦在妊娠期間的巨細胞病毒感染多為隱性感染,無明顯症狀和體徵,能長時間呈帶病毒狀態,可經涎液、尿液、子宮頸分泌物排出巨細胞病毒。40%~50%孕婦將巨細胞病毒傳播給胎兒,孕初期可發生流產、死胎。
  • 若胎兒存活,有症狀的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表現為低體重、黃疸、發紺、視網膜脈絡膜炎、腦內鈣化、小頭症、智力低下、癲癇等。患復發性巨細胞病毒感染孕婦分娩出的胎兒較患原發性巨細胞病毒感染孕婦分娩的胎兒獲得感染的危險性小,通過產道、乳汁獲得感染的胎兒危險性也較小。
併發症

流產、死胎

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是導致流產、死胎以及先天性殘障兒的一個重要原因。

間質性肺病

是以瀰漫性肺實質、肺泡炎和間質纖維化為病理基本改變,以活動性呼吸困難、X線胸部X光片示瀰漫陰影、限制性通氣障礙、彌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為臨床表現。

肝炎

主要臨床表現有厭食、乏力、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腹脹、黃疸、發熱、關節痛等。

視網膜炎

以視網膜組織水腫、滲出和出血為主,引起不同程度的視力減退,一般繼發於脈絡膜炎,導致脈絡膜視網膜炎症。

運動障礙

主要指自主運動的能力發生障礙,動作不連貫、不能完成,或完全不能隨意運動。

腦性癱瘓

是因感染巨細胞病毒所致腦部損害的綜合病症,表現為錐體束受損,同時也可侵及錐體外、小腦,甚至腦幹和脊髓。此病臨床上主要表現運動功能障礙,常伴有智能低下和癲癇發作。

看醫

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往往無特異性,當出現低熱、疲乏無力、頭痛、咽痛等感染症狀時,應及時去醫院婦產科、感染科就診,並進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孕婦子宮頸脫落細胞或尿液抹片等檢查。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的病人需要與先天性風疹、人類皰疹病毒、先天性弓形蟲等疾病相鑑別。

就醫指征
  • 孕婦有接觸巨細胞病毒史,需要及時就醫。
  • 若在產前羊水檢查中發現巨細胞病毒感染,需要立即就醫。
  • 孕婦出現低熱、疲乏無力、頭痛、咽痛、肌肉關節酸痛、白帶增多、頸部淋巴結腫大、多發神經炎等表現,需要就醫。
  • 該病易導致出現流產死胎的情況發生,故當出現陰道突然出血的情況時立即撥打119。
就診科別
  • 當病人出現陰道出血、白帶異常增多、腹痛的情況時,應立即前往婦產科就診。
  • 當孕婦出現低熱、疲乏無力、頭痛、咽痛、肌肉關節酸痛、頸部淋巴結腫大、多發神經炎等表現時,應及時前往感染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因為什麼來就診的?
  • 目前是否有發熱、疲乏無力、頭痛、咽痛、白帶增多的表現?
  • 末次月經是什麼時候?
  • 最近是否有接觸過確診攜帶巨細胞病毒的人?
  • 既往有無其他病史?
需要做的檢查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檢測孕婦血清是否有巨細胞病毒IgG、IgM。

孕婦子宮頸脫落細胞或尿液抹片

行Giemsa染色後,在光鏡下檢測脫落細胞核內嗜酸性或嗜鹼性顆粒,見到巨大細胞包涵體,這種特異細胞稱貓頭鷹眼細胞,具有診斷價值。

DNA分子雜交技術

可以檢測巨細胞病毒DNA,此法簡便、快速、敏感。

PCR技術(聚合酶鏈式反應)

通過擴增巨細胞病毒DNA,可在短時間內獲得與巨細胞病毒感染相關的結果。

B型超音波檢查

可以隨訪觀察胎兒生長發育情況,對於可疑先天巨細胞病毒感染,中孕期可見顱內鈣化。

診斷標準
  • 孕婦感染巨細胞病毒史。
  • 孕婦無特異性症狀,或出現低熱、疲乏無力、頭痛、咽痛、肌肉關節酸痛、白帶增多等症狀。
  • 根據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孕婦子宮頸脫落細胞或尿液抹片、DNA分子雜交技術等試驗結果可以確診。
  • 若為宮內感染,新生兒血中可檢測出巨細胞病毒IgM。
  • 若為產道感染,新生兒出生2周後可從尿液中檢出巨細胞病毒包涵體。
鑑別診斷

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應與以下疾病相鑑別:

人類皰疹病毒

人類皰疹病毒感染臨床表現與巨細胞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差異性,如人類皰疹病毒感染可導致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以小孩多見,也可以伴有心肌損傷,孕期感染也可以導致流產以及胎兒畸形,故應注意鑑別。

先天性風疹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表現包括發熱、皮疹、耳後淋巴結腫大等,一般病程短,症狀輕。若孕婦感染風疹病毒,會傳播給胎兒,引起嚴重的先天性風疹症候群,導致流產、早產、先天畸形、死胎等不良後果。

先天性弓形蟲感染

感染弓形蟲的孕婦和新生兒可無明顯臨床症狀,部分胎兒可能有出生體重較輕、黃疸、肝脾臟腫大,心臟、肺、眼的炎症等,嚴重者直接影響胎兒發育,可致流產、死胎和胎兒畸形等嚴重後果。取病人體液、組織懸液做鏡檢或培養,可找到病原體,以此鑑別。

治療

對於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的孕婦來說,積極治療是正確之選。巨細胞病毒感染者多無臨床症狀,此類無症狀病人無需抗病毒治療。而對於有症狀感染者的治療可應用各種抗病毒藥物,但這些藥物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往往停藥後病毒又潛伏地回升。

治療周期
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抗病毒治療時間大約為4個月,為短期治療。
藥物治療

核苷類似物抗病毒製劑

Acyclovir 進入體內轉化為三磷酸化合物,後者干擾病毒DNA聚合酶的作用,抑制 DNA的複製。 Cytarabine 和阿糖腺苷抗病毒作用比 Acyclovir 弱,屬於妊娠期C類用藥,孕婦用藥安全性尚未確定,靜脈滴注,用於治療部分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兒,有抑制巨細胞病毒排出的作用。 Ganciclovir 抗巨細胞活性強於 Acyclovir 10~100倍,初期用藥效果好。

非核苷類廣效性抗病毒藥物

膦甲酸鈉,其作用是抑制活動性病毒感染,不能治癒,但可為有先天嚴重感染的病兒爭取神經系統發育時間,對耐 Acyclovir 的巨細胞病毒感染也有效。該藥有腎毒性、電解質失衡等不良反應,為防止發生低血鈣,應補充維他命D和鈣劑。妊娠期婦女不推薦使用,哺乳期婦女服用本品應當停止哺乳。

干擾素

大劑量干擾素能抑制病毒血症,使病情稍見好轉,孕婦慎用。

轉移因子

有增強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對治療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有一定效果。

手術治療

產科處理妊娠初期確診孕婦巨細胞病毒感染,立即行人工流產終止妊娠或等待至妊娠20周時抽取羊水或臍靜脈血,檢測巨細胞病毒SIgM抗體,若為陽性,則應行妊娠中期引產中斷妊娠,以免出生先天性缺陷兒。妊娠後期感染,視胎兒有無畸形而定,妊娠足月後,可經陰道分娩,因胎兒可能已在宮內感染巨細胞病毒。

預後

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病人一般無法治癒,可能會復發,但積極治療後不影響壽命,建議病人每4個月複查一次。

能否治癒

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無法治癒,感染者應用各種抗病毒藥物治療後,一旦停藥,病毒又潛伏地回升。

能活多久

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病人如果護理得當,治療及時,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複診

遵醫囑按期複查,抗病毒治療4個月後如期到醫院複查。

飲食

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注意健康飲食,飲食要保持均衡,搭配合理,日常需要多進食含有蛋白質、維他命的食物。

飲食調理
  • 保持食物多樣性,以穀類為主,每天吃奶類、豆類或其製品,經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海洋生物製品。
  • 適當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如蘋果、梨、香蕉等。
  • 忌食油膩食物,如油炸食品、糕點等。
  • 忌食生冷、寒涼食物,如雪糕、冷飲等。

照護

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病人應嚴格聽從醫生的醫囑安排,定時定量用藥;注意保持衛生,避免再次感染;積極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身體免疫力。

日常護理
  • 保持衛生習慣,飯前便後常洗手,減少與幼兒的接觸。如果家中有養寵物,需減少與寵物的接觸。
  • 合理工作,勞逸結合,保證充足休息時間。
  • 注意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物。
  •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如慢走、瑜伽等,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 注意性生活衛生,潔身自好,避免不潔性交。
  • 保持心情愉悅,減少疾病造成的心理壓力。
病情監測

妊娠中、末期感染者須進一步檢查胎兒有無畸形。

特殊注意事項

母親為病毒感染者的情況下,不應進行母乳餵養,以及應親吻孩子。

預防

對妊娠合併巨細胞病毒感染病人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應徹底消毒,同時加強衛生宣傳,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及公共衛生習慣。指導高危人群正確使用保險套,可有效預防巨細胞病毒的傳播。

初期篩檢

核酸檢測

巨細胞病毒感染是隱形感染,少數有臨床症狀,但多數可長期帶毒成為潛伏感染,無症狀感染者也能檢測出巨細胞病毒DNA。

預防措施
  •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衛生,不與幼兒共用食物、飲料、餐具或牙刷。避免親吻幼兒,減少接觸。
  • 及時更換尿布,餵養幼兒或擦拭幼兒鼻涕、唾液時,避免皮膚接觸幼兒糞便及分泌物,之後使用肥皂和水徹底洗手15~20秒。
  • 孕婦儘量避免與貓、狗等寵物接觸。
  • 適當加強鍛煉,可進行羽毛球、瑜伽、跑步等運動。
  • 巨細胞病毒感染可通過性傳播,故不要有不潔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