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玫瑰疹
概述
幼兒玫瑰疹又稱嬰兒玫瑰疹,是人類皰疹病毒6型、7型(HHV-6/7)感染導致的嬰幼兒期發疹性熱病,多發於6~18月齡小兒,3歲後少見,無性別差異,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多因與無症狀的病毒帶原者接觸傳染。特徵為起病急,高熱持續時間長,一般3~5天熱退疹出,疹出特點為紅色斑丘疹,程度輕重不同。
- 就診科別:
- 兒科、小兒皮膚科
- 英文名稱:
- exanthema subitum,ES
- 疾病別稱:
- 嬰兒玫瑰疹
- 併發疾病:
- 高熱驚厥、心肌炎、腦病、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
- 治療周期:
- 5~7天
- 臨床症狀:
- 高熱、皮疹
- 好發人群:
- 6~18個月嬰幼兒
- 常用藥物:
- 布洛芬
- 常用檢查:
- 血液常規、病毒抗原檢測、病毒抗體檢測、病毒核酸檢測
病因
幼兒玫瑰疹又稱嬰兒玫瑰疹,主要是人類皰疹病毒感染導致的嬰幼兒期發疹性熱病。
幼兒玫瑰疹通常是由人類皰疹病毒6型(HHV-6)感染導致,同時人類皰疹病毒7型(HHV-7)、腺病毒、卡薩病毒、埃可病毒等也可引起幼兒玫瑰疹。
幼兒玫瑰疹多發生於春秋季節,6~18月齡小兒多發,3歲後少見,無性別差異。本病患兒多能順利復健,病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由於嬰幼兒活動範圍較小,故一般不易造成流行。
幼兒玫瑰疹可以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
幼兒玫瑰疹多發於6~18個月嬰幼兒。
症狀
幼兒玫瑰疹的症狀以高熱、皮疹為特點,特徵為起病急、高熱持續時間長,一般3~5天,熱退疹出,疹出特點為紅色斑丘疹,程度輕重不同。
在感染病毒後,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容易忽略,在感染後1-2週,這些症狀和體徵才會表現出來。
高熱
發熱一般持續3~5天,體溫多達39.0℃或更高,並且發熱會是突然開始,嚴重時可出現驚厥。
皮疹
皮疹一般在發熱緩解後12~24小時出現,皮疹為紅色斑丘疹,一般不癢,順序為先出現在頸部、胸部,甚至腹部,進而擴展到臉部、四肢,可持續3~4天,也可能在幾小時以後消失。
部分病人可出現眼瞼水腫、前囟隆起、咳嗽、腹瀉、驚厥等,有些患兒還會有頸部淋巴結腫大。
高熱驚厥
因為幼兒玫瑰疹引起的體溫一般較高,故容易導致兒童發生高熱驚厥,可表現為突然全身或局部肌肉發生強直性、陣攣性抽搐,可能伴有意識喪失。
腦病
極少偶見報導可出現人類皰疹病毒腦病,可以表現為小兒腦性麻痺、記憶力下降、智力下降等。
心肌炎
比較少見人類皰疹病毒還可以侵犯兒童的心肌細胞,從而導致胸悶、心悸等不適,症狀輕的病人可以無自覺症狀,但嚴重時可表現為心臟衰竭、休克,甚至猝死。
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
兒童患有幼兒玫瑰疹以後,還會導致兒童體內血小板計數的下降,偶有血小板減少導致的凝血功能障礙,此時的凝血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兒童雙下肢的紫斑症。
看醫
幼兒玫瑰疹的預後一般良好,只要患兒精神狀態好,吃奶、玩耍正常,可以居家觀察。但是在兒童發生高熱驚厥、煩躁、嗜睡、精神差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 兒童出現高熱持續不退,需要及時就診。
- 在兒童發生高熱驚厥、煩躁、嗜睡、精神差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幼兒玫瑰疹一般去兒科或小兒皮膚科就診。
- 發熱幾天了?
- 體溫最高多少度?
- 精神狀態、吃奶、玩耍情況怎麼樣?
- 有沒有抽搐、紫斑症、心慌?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血液常規
幼兒玫瑰疹病人血液常規的特點是白血球總數減少,淋巴球相對增多,通過血液常規檢查可以對幼兒的身體狀況進行初步了解,並可以對後期的治療起到指導作用。
病毒抗原檢測
用免疫螢光法檢測鼻咽部分泌物中人類皰疹病毒抗原,可初期快速幫助診斷,抗原陽性可以作為確診的依據。
病毒抗體測定
採用免疫螢光方法測定人類皰疹病毒的IgM和IgG抗體,是最常用和最簡便的方法。
病毒核酸檢測
採用PCR方法可以檢測人類皰疹病毒核酸,可以比較簡單、準確、快速地判斷兒童是否感染了人類皰疹病毒。
- 發病年齡多在2歲以內嬰幼兒,尤多見於6~12個月嬰兒。
- 突然高熱,體溫常達39~40℃或更高,全身症狀輕微,高熱3~4天後驟然熱退,隨即出現玫瑰紅色皮疹,以軀幹、腰、臀部皮疹較多,臉部及肘膝關節分布較少。皮疹出現1~2天後消退,疹退後無脫屑及色素沉澱。
- 血液常規:外周血白血球總數偏低,淋巴球增高。
- 人類皰疹病毒的IgM陽性,人類皰疹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感冒
幼兒玫瑰疹發熱與感冒初期發熱常不易鑑別,感冒較少出現持續高熱,且咳嗽、流涕等症狀較明顯;幼兒玫瑰疹持續高熱而其他症狀不多,熱退時出現皮疹,應該考慮此病,所以兩者可以根據高熱後是否出現皮疹進行鑑別。
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根據潛伏期與初期症狀、出疹與發熱的關係、周圍血象以及病原學檢查進行鑑別。
治療
幼兒玫瑰疹主要是對症支持治療為主,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
發熱超過38.5℃的患兒,給予口服普拿疼或布洛芬降溫及物理降溫,口服藍芩口服液或蒲地藍口服液等清熱解毒藥物;伴咳嗽等呼吸系統症狀,加用布地奈德噴霧劑,減輕黏膜水腫及口服止咳藥物對症處理;伴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者,給予益生菌調理腸胃對症治療;伴抽搐者,確診為高熱驚厥,進行鎮靜、抗驚厥對症治療。
除了對症採用解熱鎮痛藥物控制熱勢治療外,在發熱期和出疹期分別採用疏風清熱和養陰清熱法,用三字經推拿法治療幼兒玫瑰疹,療效較好,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輔助治療手段。
預後
本病患兒多能順利復健,病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通常預後較好,不會對患兒造成較大危害。
幼兒玫瑰疹絕大多數可以治癒。
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飲食
該病與飲食相關性不大,建議病人合理飲食即可。
照護
通常情況下,皮疹無需特殊處理,若患兒存在皮膚損害或感到搔癢,要在醫生指導下正確、適量用藥。此外,應注意對皮疹的護理,避免感染。
- 兒童患病期間宜休息、保暖,多飲水。
- 持續高熱者可用物理降溫,必要時暫用退熱劑。
- 注意做好隔離措施,避免將幼兒帶到人多的地方,特別是流行病高發的季節。還要注意室內通風,保持空氣清新和適宜的溫、濕度。
- 要注意鍛煉身體,以增加患兒的抵抗能力。
- 皮疹部位不可沾水,特別是不要用熱水或是肥皂水清洗,避免對皮膚造成刺激,勤為患兒擦拭身上的汗漬,注意保持皮膚乾爽、清潔,不要讓幼兒搔抓。
體溫監測
可使用水銀柱體溫計或者紅外體溫計在家進行兒童體溫監測,出現異常需要及時就診。
預防
幼兒玫瑰疹無明確的發病時間,但春、冬季的發病率較高,因此家長應注意做好隔離措施,避免將幼兒帶到人多的地方,特別是流行病高發的季節,以免傳染。
目前尚未研發出可以預防幼兒玫瑰疹的疫苗,所以家長應監督孩子的個人衛生。
- 遠離患病兒童,尤其自身抵抗力較弱的孩子更應避免接觸患兒。
- 引導孩子保持自身衛生,平時應勤洗手、勤洗臉。
- 提高孩子自身抵抗力,帶孩子適當鍛煉身體,並注意飲食營養。
- 本病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外出應注意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