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病
概述
葡萄膜又稱色素膜或血管膜,為眼球壁的中層組織。葡萄膜病是常見眼病,其中最多見者是葡萄膜炎,分為前葡萄膜炎、中間葡萄膜炎、後葡萄膜炎,致病原因複雜,許多全身病可通過血流來影響葡萄膜而使其致病,反之葡萄膜病也可向全身轉移。此病多發生於青壯年,常累及雙眼,會反覆發作,可產生嚴重的併發症和後遺症,是致盲眼病之一。治療時需要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劑等綜合方法治療。
- 就診科別:
- 眼科
- 英文名稱:
- uveal diease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併發性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黃斑囊樣水腫
- 治療周期:
- 視病情而定
- 臨床症狀:
- 畏光、眼前黑影飄動、閃光感
- 好發人群:
- 30~50歲左右的青壯年、眼睛曾經受過傷或有眼部手術史的人
- 常用藥物:
- 散瞳劑、糖皮質類固醇滴液、布洛芬
- 常用檢查:
- 裂隙燈檢查、雙眼散瞳檢查、測量眼壓
葡萄膜炎
通常臨床上將發生在葡萄膜、視網膜、視網膜血管及玻璃體的炎症,統稱為葡萄膜炎。主要發生在青壯年,容易合併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經常反覆發作,並可能引起一些嚴重的併發症,是一種常見且重要的致盲眼病。
腫瘤
常見的葡萄膜良性腫瘤包括虹膜囊腫、虹膜痣、脈絡膜痣和脈絡膜血管瘤;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虹膜惡性黑色素瘤、脈絡膜惡性黑色素瘤、脈絡膜轉移癌等。
先天性葡萄膜異常
包括先天虹膜缺損、虹膜缺損、先天虹膜囊腫;先天性瞳孔殘跡和先天性瞳孔異形、多瞳孔;睫狀體發育異常及先天性脈絡膜缺損等。
病因
葡萄膜病的病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如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非感染性為由外源性因素引起的變態反應,和由壞死腫瘤或變性組織等內源性因素引起的反應。葡萄膜病好發於30歲以上的中青年人、眼睛受過傷的人、頭臉部出現帶狀皰疹的人等。
感染性因素
葡萄膜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包括感染因素,如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立克次體等,可通過直接侵犯葡萄膜、視網膜、視網膜血管及眼內容物引起炎症。
非感染性因素
自身免疫因素
正常眼組織中含有多種致葡萄膜炎的抗原,在機體免疫系統失調時可出現對這些抗原的免疫應答,引起葡萄膜炎。
免疫遺傳機制
已經發現多種類型的葡萄膜炎與特定的人類白血球抗原相關,如強直性脊椎炎伴發的葡萄膜炎與人類白血球-B27抗原密切相關,小柳原田病以及白塞氏病都與這些抗原密切相關。
創傷及理化因素
有機械性、化學性、熱性損傷、毒性刺激(昆蟲的毒液等)以及眼內異物引發的非感染性化膿性葡萄膜炎。
繼發於眼晴本身的炎症和眼睛周圍組織感染
如鞏膜炎、視網膜炎、眼眶膿腫、鼻旁竇炎等。
眼腫瘤
如淋巴瘤、惡性黑色素瘤等。壞死腫瘤的毒素或反覆出血等引起的炎症。
感冒、身體過勞或精神壓力過大等均使易感體質者患病或復發。
根據資料顯示,世界各地的葡萄膜病發病率約占15~25/10萬。多發生於30~50歲的青壯年人群,男性病人的發病率高於女性。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各種致盲眼病中,約4%~10%是由葡萄膜炎所致。
- 多發生於30~50歲左右的青壯年。
- 眼睛曾經受過傷或有眼部手術史的人,可能使眼部抵抗力低,發生病變,易引起葡萄膜病。
- 機體的免疫狀態低下或過強,內分泌的失調,有眼周組織炎性感染病灶的人群易發生。
症狀
葡萄膜病的典型症狀是結膜有睫狀充血或混合充血、眼前黑影飄動、視物模糊,不同病期有不同表現,可呈局限性、播散性、瀰漫性組織損傷。同時還伴隨著併發症,嚴重時可導致盲。
葡萄膜炎典型症狀
前葡萄膜炎
結膜有睫狀充血或混合充血;房水有閃輝細胞;前房積膿、纖維絮狀滲出;角膜後沉著物(KP);虹膜水腫、沾黏、結節、萎縮、膨隆、新生血管;瞳孔縮小、閉鎖、膜閉;晶狀體表面色素沉積;玻璃體渾濁等。
中間部葡萄膜炎
視物模糊、視力減退, 玻璃體「雪球樣」渾濁,睫狀體平坦部「雪堤樣」滲出,周邊視網膜靜脈周圍炎。
後葡萄膜炎
玻璃體炎性濁加重,可有出血、機化等;眼底脈絡膜因不同類型病因、不同的時期有不同表現,可呈局限性、播散性、瀰漫性組織損傷。可引起視網膜血管炎,出血血管迂曲、閉塞或出血;可出現視網膜水腫、滲出甚至脫離等。
葡萄膜囊腫和腫瘤典型症狀
虹膜囊腫
囊內液體透明,晶狀體可有不全脫位等表現。
脈絡膜血管瘤
眼瞼、結膜和表層鞏膜血管擴張或血管瘤,可有圓形或橢圓形輕度隆起、橘紅色局限性脈絡膜隆起病變。
脈絡膜惡性黑色素瘤
病人可有視力下降或喪失、閃光感、視野缺損、眼底可有穹隆狀或蘑菇狀腫物。
脈絡膜轉移癌
可無症狀或有眼紅、眼痛、畏光、視物模糊或視力下降等情況。
葡萄膜先天性異常典型症狀
病人可虹膜缺損、虹膜缺損、瞳孔殘膜或脈絡膜缺損,視網膜和視神經異常。
併發性白內障
由於長期炎症刺激,影響晶體的營養及代謝,而引起晶體後囊及後皮質發生混濁,多見於慢性前葡萄膜炎和中間葡萄膜炎。
繼發性青光眼
急性期前房水黏稠度增高,滲出物阻塞前房角,引起眼壓升高;由於瞳孔閉鎖,後房的房水無法經瞳孔區進入前房,引起後房壓力升高,眼壓急劇上升;後期往往是虹膜周邊前沾黏,阻塞房角,使濾過功能減退,導致眼壓升高。
黃斑囊樣水腫
後葡萄膜炎常有嚴重的視網膜和黃斑水腫,視網膜變為灰白色混濁,黃斑可形成瀰漫性或囊樣變性,如持續時間久,可造成嚴重的視力減退。
角膜水腫
由於炎症累及角膜內皮細胞,破壞角膜的屏障作用所致。角膜帶狀混濁,多見於兒童的前葡萄膜炎,更多見於伴有青年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慢性虹彩炎病人。
視網膜剝離
為滲出性脫離,隨炎症消退而視網膜恢復原位。
眼球萎縮
嚴重炎症後期可形成睫狀膜牽引引起視網膜剝離、睫狀體萎縮、房水分泌減少,眼壓低下,眼球萎縮變小,視力完全喪失。
看醫
葡萄膜病病人出現眼疼、畏光流淚、眼紅、視力減退、閃光感、玻璃體渾濁等表現時,建議到眼科就診,並進行裂隙燈檢查、雙眼散瞳檢查、測量眼壓等檢查。同時該疾病還需要與急性青光眼、眼內異物等疾病進行鑑別。
- 中壯年人,凡曾經有眼部外傷、眼部手術史的,全身免疫異常、內分泌失調體質者,機體患腫瘤者等,均須定期眼科體檢。
- 一旦發現視力減退、眼紅、眼疼、畏光、流淚、眼紅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 已經確診過葡萄膜病的病人,若感到眼閃光感、玻璃體混濁、視物模糊、變形、暗點等疑似葡萄膜炎發作的情況應立即就醫。
大多病人優先考慮去眼科就診。
- 病人是否出現眼疼、畏光、眼紅、視力減退等情況?
- 此症狀持續多長時間?
- 是否用過藥物對症治療?
- 既往有無葡萄膜炎史?
- 有無眼部外傷史或手術史?
裂隙燈檢查
通過用裂隙燈注意角膜後沉著物的大小、形狀、顏色、數量和分布,前房深淺、房水閃光、滲出物性質,虹膜、瞳孔有無沾黏及玻璃體混濁程度。
雙眼散瞳檢查
散瞳檢查就是擴大瞳孔後,進行一些眼科的檢查,瞳孔散大以後檢查視網膜、視神經、黃斑區、視網膜上血管有沒有異常等,散大瞳孔可以看清眼底的周邊部,防止漏診。
測量眼壓
明確眼壓的情況,輔助診斷疾病。
葡萄膜病包含多種葡萄膜相關疾病,每種疾病診斷標準不同。
葡萄膜炎
根據病人結膜充血、玻璃體改變以及眼底脈絡膜的改變,結合裂隙燈檢查可明確診斷,區分病人為前葡萄膜炎、中間葡萄膜炎、後葡萄膜炎三者中哪一種。
葡萄膜囊腫和腫瘤
病人虹膜改變、脈絡膜隆起,利用超音波和螢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檢查可見囊腫與腫瘤存在,可對該疾病進行診斷。
葡萄膜先天性異常
病人虹膜缺損或虹膜缺損、瞳孔為絲狀或膜狀、脈絡膜缺損可通過菲薄的視網膜透見白色鞏膜,可對該疾病進行診斷。
急性青光眼
急性發作眼疼、頭痛、噁心、嘔吐、角膜水腫、前房淺,但是沒有角膜後沉積物和炎性細胞,瞳孔散大,眼壓急劇升高。而前葡萄膜炎有角膜後沉積物和房水混濁、滲出及瞳孔沾黏等,眼壓正常或偏低。
眼內異物
眼球貫通傷後持續性炎症,或有虹膜異色,通過間接檢眼鏡、超音波、超音波生物顯微鏡或者眼球CT診斷。通過病人病史可以初步進行診斷,葡萄膜病病人往往沒有明確外傷史。
治療
葡萄膜病病人針對具體的病因進行治療,選擇局部藥物對症治療,包括全身藥物,如抗生素的治療及併發症的治療。
充分散瞳
用1%阿托品軟膏塗眼,必要時結膜下注射散瞳合劑。
糖皮質類固醇類藥物
滴糖皮質類固醇眼液或者局部眼晴周圍注射,也可口服糖皮質類固醇片。如果局部用藥不能控制病情進展,下一步可能是全身靜脈注射糖皮質類固醇。
非類固醇類抗炎藥
如雙氯芬酸、 Pranoprofen 、布洛芬等。
抗菌或抗病毒藥物
如果葡萄膜炎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抗生素。
影響免疫系統破壞細胞的藥物
如果病人的葡萄膜炎影響雙眼且伴有全身症狀者,或者糖皮質類固醇治療無效且病情嚴重者,可考慮使用免疫抑制劑。
通常葡萄膜炎不需要手術治療,但葡萄膜病病人可能會併發白內障,患眼病情靜止3個月以上,可根據病情慎行白內障摘除術。
預後
大多數葡萄膜病的病人在經過治療後,眼部情況可以緩解和穩定,不會影響壽命,建議病人治療結束後定期複查,避免炎症復發或出現其他併發症。
葡萄膜病經積極治療大部分人能得到緩解和穩定,但本病易反覆發作。
葡萄膜病本身不會影響自然壽命,但是有的葡萄膜炎有全身病變,其中有的全身病變(如腫瘤)疏於防治對身體傷害較大。
葡萄膜病治療結束1~4周後應該追蹤觀察,查看愈後情況和是否發生其他的併發症。
飲食
葡萄膜病病人需促進症狀減輕,合理營養物質分配,合理餐次分配,忌食辛辣溫熱食物,慎食肥油膩之品。
葡萄膜病病人飲食上並無特殊注意事項,合理分配營養物質,清淡飲食即可。
照護
葡萄膜病病人注意用眼衛生,避免接觸煙塵環境,按時用藥,避免復發,服用激素時,治癒後儘快停藥,避免副作用。
- 保持良好心情,保暖,勿感冒,適當鍛煉,提升自身機體抵抗力。
- 避免接觸煙塵環境,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
- 避免用眼過度,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睛。
- 遵醫囑按時用藥,並堅持按療程用藥,不要私自停藥。
- 在急性發病的時候,如僵直性脊椎炎相關的葡萄膜炎,應該立即就醫,及時的散瞳消炎,避免虹膜的沾黏引發的一系列併發症。
- 病變緩解時遵醫囑酌情停藥,避免激素的藥物副作用,多數疑難的葡萄膜病,治療周期在一年以上甚至更長。多種藥物都有副作用,但一定要堅持治療,定期的複查肝腎功能,不能隨意的停藥、減量。及時複診,調整用藥,定期複查。
- 葡萄膜病的病人也要注意保存門診和住院的病歷和有關的檢查結果,就診時要帶上以前的檢查資料和使用的有關藥物。
預防
葡萄膜病主要多發於青壯年,一定要在發病初期進行檢查,及時徹底的治療,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心態和充足睡眠,注意用眼衛生是預防的主要措施之一。
- 葡萄膜病常常是慢性病,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稍不注意就容易復發,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充足的睡眠。
- 日常要注意用眼衛生,避免用眼過度或感染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