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卵管積水
概述
輸卵管積水是慢性輸卵管炎的常見併發症,主要是由於慢性感染致傘端沾黏阻塞,輸卵管液及炎性滲出液積聚而成,與臨近組織無沾黏或輕度沾黏。因流產、引產、不潔性交、骨盆腔感染等導致輸卵管壁沾黏、充血、水腫而阻塞,導致精子與卵子不能夠結合,最終可導致不孕症。臨床多表現為下腹部疼痛、腰骶部酸痛、性交痛、白帶增多。治療上多採用抗感染、腹腔鏡下輸卵管造口術或輸卵管切除術、超音波引導下輸卵管積水穿刺抽吸等方式。
- 就診科別:
- 婦產科、急診科
- 英文名稱:
- Hydrosalpinx
- 疾病別稱:
- 輸卵管積水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子宮積水、子宮內膜損傷、子宮外孕
- 治療周期:
- 短期治療
- 臨床症狀:
- 腹痛、陰道分泌物增多、月經失調
- 好發人群:
- 分娩、流產等經宮腔操作後感染者、性衛生不良者、下生殖道感染者
- 常用藥物:
- 青黴素類、克拉黴素、甲硝唑、氧氟沙星
- 常用檢查:
- 陰道及子宮頸分泌物抹片檢查、超音波檢查、宮腹腔鏡檢查
病因
臨床上很多因素可以引起輸卵管積水,較常見微生物感染、分娩、人工流產、性衛生不良、婦科手術後發炎或周圍器官炎症波及等。輸卵管妊娠、子宮內膜異位症、輸卵管腫瘤等疾病也可能併發輸卵管積水。
分娩或人工流產
由於分娩或人工流產後,對子宮腔造成傷害,病原體可能會經外陰、陰道、子宮切口等侵入骨盆腔結締組織及內生殖器其他部分,由此引起生殖道上行感染的發生,引發生殖道炎症、沾黏,輸卵管的積水形成。部分病人因不全流產,如胎盤殘留或因長期帶宮內節育器而繼發慢性輸卵管炎。因未及時、徹底進行治療而導致炎症,長期炎性刺激使輸卵管增粗、變硬,進而管腔狹窄,甚至與周圍組織沾黏,最終導致輸卵管在不同部位發生沾黏、閉鎖從而引起積水。
反覆宮腔操作造成的感染
婦科手術如放置宮內節育器、人工流產、輸卵管通液、造影、腹腔鏡節育術穿透子宮壁等均可導致發生炎症。炎症可波及輸卵管,結構損害,炎症滲出致輸卵管阻塞,或因傘端沾黏形成輸卵管積水。而反覆多次的宮腔操作,也可促使原來局限於下生殖道的感染蔓延至上生殖道。
鄰近器官炎症感染
由於腹腔內鄰近器官感染出現炎症蔓延而波及,如子宮頸炎、闌尾炎或腹、骨盆腔感染波及輸卵管,在輸卵管炎後,或因沾黏閉鎖,黏膜細胞的分泌液積存於管腔內,或因輸卵管炎症發生峽部及傘端沾黏,阻塞後形成輸卵管積膿,膿液被吸收後,成為清亮渗出性液體。
性衛生不良
不注意經期衛生,月經期性交或性交過於頻繁等導致感染,甚至部分病人因性夥伴較多,導致性傳播性疾病沿黏膜上行蔓延而致輸卵管炎症,發生積水。
慢性輸卵管炎
輸卵管傘端因發炎而沾黏、閉鎖,所以造成了管腔內漏出液、滲出液積聚,形成輸卵管積水。女性病人一旦發生輸卵管炎應積極治療,以免引起其他病症,增加基本治療難度,帶來更大困擾。
手術因素
輸卵管腔在手術過程中損傷或者醫院消毒處理不嚴格等,病人也會出現輸卵管積水。年輕女性多次進行人工流產易發生輸卵管積水,因此年輕育齡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應積極做好避孕,以免因人流手術不當而危害健康,影響以後生育。
輸卵管積膿
管腔內的膿細胞以及壞死組織被分解後,膿液逐漸被吸收,轉為清亮水樣液體,演變為輸卵管積水。
長期輸卵管結紮
部分輸卵管積水並不是輸卵管炎導致,而是在絕育術後出現,所以長期輸卵管結紮會引發輸卵管積水。
避孕措施不當
避孕措施不當引起輸卵管阻塞、輸卵管阻塞或者通而不暢,很容易導致輸卵管積水,從而導致不孕。
- 世界衛生組織報導,全球育齡婦女輸卵管積水的發病率約為8%~12%,在女性不孕的病因中,輸卵管積水占重要地位。
- 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結果顯示,輸卵管積水導致的不孕中,約有40%為輸卵管近端阻塞,約35%為輸卵管遠端阻塞。
性生活頻繁的年輕女性
年輕女性容易發生骨盆腔炎性疾病,可能與性生活頻繁、生理性子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子宮頸黏液機械防禦功能較差有關。性生活太多,可能感染而發生輸卵管炎,從而導致輸卵管積水。
不良性行為者
初次性交年齡小、有多個性伴侶、性生活過頻及性伴侶有性傳播疾病者。
宮腔操作後存在感染史女性
如刮宮術、輸卵管通液術、子宮輸卵管造影術、子宮鏡檢查等,因手術損傷生殖道黏膜,導致下生殖道內源性致病菌逆行感染,最後導致輸卵管炎症,形成輸卵管積水。
經期衛生不良者
經期性生活、使用不潔的月經墊等都易於使病原菌侵入而引起炎症,從而發生輸卵管積水。
症狀
輸卵管積水程度較輕時一般無明顯症狀表現,或出現輕微的下腹痛,有下墜感。但如果積水嚴重時,疼痛可發散至腰骶部,此外可伴有月經規律改變、經痛、白帶增多等症狀,更嚴重者可能併發異位妊娠,甚至不孕症。
腹痛
下腹有不同程度疼痛,多為隱性不適感,腰背部及骶部酸痛、發脹,有下墜感,常因勞累而加劇,由於骨盆腔沾黏,可能有膀胱、直腸充盈痛或排空時痛,或其他膀胱直腸刺激症狀,如頻尿、里急後重等。
陰道分泌物增多
很多輸卵管積水病人表現出陰道分泌物增多、水樣白帶等。這是由於輸卵管積水時,輸卵管擴張部和未擴張部的管腔仍可相通,病人常有間斷性陰道排液。
月經失調
輸卵管積水可因引發出的月經失調,致使病人發生月經量過多,或月經次數比較頻繁等症狀,對病人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經痛
輸卵管積水可直接引發強烈的經痛症狀,經期越近,疼痛越強烈,直到月經來潮。
水樣白帶
陰道部位呈水樣白帶,白帶中帶有血絲或是有異味,白帶量一直很多,無法消退。
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統感染時可出現頻尿、急尿、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狀。
腹脹、身體乏力
輸卵管積膿吸收轉變液體後,病人還會出現腹脹、噁心、身體乏力等表現。
高熱、寒戰
輸卵管積水嚴重時會伴有發熱、寒戰等臨床症狀。
不孕
輸卵管積水可因輸卵管管腔發生梗阻、阻塞、沾黏等現象,致使卵子無法排放,直接危害到女性病人正常的生育功能,導致病人生育困難或直接不孕。
流產
輸卵管積水中所含的微生物、碎屑及毒性物質影響胚胎著床,降低胚胎種植率及妊娠率,增加流產率。
異位妊娠
輸卵管積水可影響受精卵的正常運行,使其不能到達宮腔內,而著床於輸卵管發生異位妊娠。
其他
輸卵管積水對胚胎移植有嚴重的影響,積水可倒流入宮腔,可能會干擾胚胎或對胚胎有毒性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胚胎萎縮。
看醫
輸卵管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控制疾病、改善症狀、預防併發症極其重要,對於有疑似輸卵管炎臨床表現的病人更應該及時就診以明確診斷。如果輸卵管積水比較嚴重,往往在輸卵管區會有隱約疼痛,有時候可以出現月經失調,影響正常懷孕。建議確診輸卵管積水病人,應該儘快做治療。
- 病人持續出現白帶增多,尤其是水樣白帶、腹痛、月經失調等症狀,需要儘早到醫院就診明確病情。
- 病人進行婦科檢查後,檢查結果顯示異常時需進一步治療。
- 病人出現不明原因泌尿系感染,藥物治療無效,應及時進一步就診,避免延誤病情。
- 多數病人應優先考慮去婦產科就診。
- 當因為輸卵管積水導致的子宮外孕後,如果出現大出血、昏迷、高熱、寒戰等情況,應儘快去急診科就診。
- 白帶量有無增多?性狀是否正常?
- 以前有沒有得過骨盆腔炎症,或者腹膜炎?
- 有無宮腔操作史?(如子宮鏡檢查、分娩、流產等)
- 月經正常嗎?有無經痛?
- 這些症狀多長時間了?(如白帶增多、腹痛等)
體格檢查
醫生會先仔細詢問病人體徵及情況來大概了解,然後再通過婦科檢查、超音波檢查等幫助具體診斷,觸及病人下腹部可有輕壓痛及腫塊感。
子宮輸卵管造影
此檢查具有簡單、直觀的特點,根據顯影劑彌散情況提示輸卵管是否通暢和骨盆腔病變的信息。一般在月經乾淨後3~7天進行檢查,陰道炎病人需治癒後再進行子宮輸卵管造影,避免炎症向骨盆腔擴散。子宮輸卵管造影可以幫助了解子宮頸管是否病變、宮腔有無畸形、輸卵管長度及其走形,並對輸卵管積水有定位作用。
陰道或子宮頸分泌物抹片檢查
醫生會用棉棒從病人陰道或子宮頸取少量分泌物,製成切片後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判斷是否有病原體感染。
超音波檢查
超音波是最常用的無創檢查方法,無性生活的女性首選經腹超音波或經直腸超音波,除此之外無特殊要求者首選經陰道超音波檢查。一般選擇在月經乾淨後3~7天檢查,檢查前需排空膀胱。輕度積水者輸卵管直徑<1.5公分,中度積水輸卵管直徑1.5~3公分,重度積水者輸卵管直徑>3公分。
宮腹腔鏡檢查
宮腹腔鏡檢查可直接觀察到輸卵管形態以及積水的情況。腹腔鏡下可直觀看到子宮、輸卵管形態、輸卵管積水的部位、積水的直徑及周圍骨盆腔情況,子宮鏡檢查可直視子宮頸及宮腔有無病變、畸形及雙側輸卵管口是否異常。
造影檢查
可檢查出輸卵管部分或完全阻塞,阻塞部位多在遠子宮段。粗細不一致,壁略不光整,壺腹及傘端擴大呈油珠或團塊狀,疑似輸卵管積水。
實驗室檢查
如有支原體、衣原體、淋球菌陽性,血球、嗜中性白血球升高,可提示有輸卵管積水。
超音波檢查
顯示患側可見卵巢回聲,囊性腫塊多與卵巢界限清。輸卵管增粗腫大,管壁薄、光滑,內透聲好,囊內可見不完整分隔,呈彎曲管道狀或囊袋狀。
腹腔鏡檢查
傘端閉鎖,輸卵管擴張,外形呈曲頸瓶狀,管壁變薄、半透明。管內含有大量的渗出性透明液體,偶爾在輸卵管表面有纖維性沾黏,可確診為輸卵管積水。
黃素囊腫
輸卵管積水應注意與卵巢非贅生性囊腫相鑑別,尤其是帶有分隔的輸卵管積水,聲像酷似黃素囊腫。但濾泡囊腫一般較小,可隨月經周期發生變化。黃素囊腫多併發於葡萄胎或絨毛膜上皮癌,血、尿HCG水平升高,所以二者主要依賴與實驗室檢查進行鑑別。
治療
輸卵管積水對病人子宮危害很大,很大概率會造成不孕,一般是輸卵管受病原體感染以後導致,而此病一旦確診後,建議積極初期治療。目前治療此病的方法也較多,建議根據醫囑選擇合適治療方法。
口服或肌內注射抗生素
病人一般情況好、症狀輕,能耐受口服抗生素,有隨訪條件,可在門診給予口服或肌內注射抗生素治療。
青黴素類
對革蘭陽性球菌如鏈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抗菌作用較強,對革蘭陰性球菌及革蘭陰性桿菌有抗菌作用,但容易產生耐藥。
克拉黴素
是一種具有殺菌消炎作用的抗生素藥物,對於輸卵管疾病,如積水、炎症、囊腫等,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此藥副作用要低。
氧氟沙星
對革蘭陽性菌及革蘭陰性菌作用較強,但無抗厭氧菌作用。
甲硝唑
主要用於厭氧菌感染。
靜脈滴注抗生素
病人一般情況差,病情嚴重,伴有其他症狀,或門診治療無效、診斷不清等,均應住院給予靜脈滴注抗生素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
輸卵管造口術
輸卵管造口術是治療輸卵管傘端閉鎖和輸卵管積水的手術方法。可以通過開腹顯微手術或腹腔鏡手術完成。輸卵管造口術的臨床效果主要取決於輸卵管病變狀況。輸卵管積水薄壁病變者臨床妊娠率可以達到58%~77%,異位妊娠率達2%~8%。輸卵管積水厚壁病變者術後的預後差,臨床妊娠率0~22%,異位妊娠率為0~17%。因此,必須充分評估輸卵管的病變狀況,結合病人年齡、不孕年限、卵巢儲備功能等因素,決定行輸卵管造口術、輸卵管切除或近端結紮,術後體外受精聯合胚胎移植技術。
體外受精聯合胚胎移植技術前輸卵管積水的手術處理
重度輸卵管積水的手術治療效果差,多採用體外受精聯合胚胎移植技術治療。但術後臨床妊娠率、胚胎種植率下降,異位妊娠率和流產率則增加。目前,主要的方法有積水輸卵管切除術、輸卵管近端結紮術或封堵以及超音波引導下輸卵管積水抽吸。其中輸卵管結紮術適用於輸卵管積水較嚴重病人,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前預處理的首選方法。而輸卵管結紮術可用於病變輕且積水直徑小於三厘米或骨盆腔沾黏無法手術者,也可用於病變嚴重但強烈要求保持輸卵管者,具有損傷小、耗時短、操作簡單的優點,可替代輸卵管切除術治療。
輸卵管插管術
通過宮腹腔鏡聯合檢查或放射線引導下,應用同軸導管系統完成。如果輸卵管近端梗阻,導絲插入會出現明顯阻力,亞甲藍或顯影劑通過受阻。如果受阻部位在輸卵管峽部,可以考慮腹腔鏡下切除阻塞部位,行輸卵管吻合術,輸卵管插管術在輸卵管近端阻塞的手術治療中的療效較好。
沾黏分解術
可以分解骨盆腔和輸卵管卵巢的沾黏,恢復骨盆腔和卵巢輸卵管周圍以及卵巢和輸卵管之間的正常解剖結構。以往,沾黏分解術通過開腹完成。目前,手術主要通過腹腔鏡完成。輸卵管傘端沾黏和包裹松解對於臨床妊娠的成功是關鍵,單純沾黏松解術的臨床效果與沾黏的程度相關。
輸卵管吻合術
輸卵管吻合術是輸卵管兩斷端的吻合手術,主要應用於輸卵管中段阻塞部分切除後的斷端吻合,或是輸卵管絕育術後的再通。手術可以採用開腹顯微外科手術,或是腹腔鏡手術完成,兩者的手術步驟相同。輸卵管峽部和峽部的吻合由於近、遠端的管腔大小差別不大,吻合較容易。
紅外線理療
紅外線可以透過衣服作用於治療部位,可穿過皮膚,直接使肌肉、皮下組織等產生熱效應。加速血液物質循環,增加新陳代謝、減少疼痛、增加肌肉鬆弛、產生按摩效果等。是由於其能從不同水平調動人體本身的抗病能力而治療疾病。
短波透熱電療
短波透熱電療是利用電流磁場的變化在人體內產生感應電流,從而使組織產生發熱反應,達到治療疼痛的目的。
超音波引導穿刺
超音波引導穿刺可穿刺陰道,抽取輸卵管內積水來達到治療目的,適用於不願接受手術的病人,此法安全、易行,且不妨礙妊娠,是很好的微創治療方式,但容易復發,需多次抽取。
預後
輸卵管積水對育齡婦女的生育能力有嚴重的影響,且可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產生負面影響,會明顯影響受精卵的著床,降低妊娠率,增加異位妊娠甚至流產的風險。因此初期、積極治療是改善預後的唯一途徑。
本病能治癒。
一般不影響自然壽命,但會造成不孕或自然流產。
不孕症
因為輸卵管積水常合併輸卵管阻塞,導致精子和卵子不能相遇,不能行成胚胎,輸卵管積水如果流回宮腔,不停沖刷,干擾胚胎和子宮內膜的接觸,影響胚胎種植,導致不孕。
習慣性自然流產
輸卵管積水會影響胚胎發育造成胚胎萎縮,因為女性輸卵管積水的濃度越高,對胚胎發育的抑制作用越明顯,會阻礙卵泡發育、生長。輸卵管積水流入子宮腔隙內會破壞胚胎正常生長環境,造成胚胎萎縮或者流產。
抗生素治療兩周後複診,術後出院一個月後複診,治療過程中隨時根據病情隨診。
飲食
輸卵管積水病人應該重視飲食調理,食物儘量做到多樣化。多吃有營養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吃太多油膩、刺激性的高脂食物。
- 飲食以清淡食物為主,可多吃高纖維食物。
- 補充維他命,可以多食用蘿蔔、辣椒、馬鈴薯、菠菜等蔬菜,以及柑桔、香蕉等水果。
- 同時進食動物肝以及瘦肉、豆類等其他食物,可以確保自身對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其他物質的需求。
照護
輸卵管積水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平時注意個人衛生,並加強營養、增強體質。遵醫囑定期複查,讓醫生了解治療效果,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防止出現併發症、後遺症。
- 注意衛生、保持陰部的乾燥清潔,避免炎症感染。穿寬鬆的純棉內褲,內褲在陽光下暴曬或者高溫燙洗,避免細菌滋生,減少對局部皮膚的刺激,減少陰道炎和外陰炎發生的機率。經期避免性生活、性生活前男女雙方仔細清洗外生殖器、防止病菌的入侵,是預防輸卵管積水的重要措施。
- 加強月經期、人工流產後、分娩後的營養,注意多吃高營養、易消化,富含維他命的食品。注意營養合理,食物儘量做到多樣化,多吃清淡營養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太多油膩、刺激、高脂食物。
- 術後注意觀察有無出血或繼發感染,如有感染症狀出現,應儘快進行治療。
- 術後出現疼痛症狀要多注意休息,不要過早進行劇烈運動,若疼痛反應比較明顯,建議儘快來院就診,以免發展為更危險的併發症。
預防
輸卵管積水病人應定期進行婦科檢查,發現婦科疾病應積極治療,避免造成交叉感染,而且一定要治療徹底,以免轉成慢性。注意外陰衛生及個人的清潔衛生,注意自身保養,飲食均衡營養和作息規律,適當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增強免疫力,減少患病的機會。
篩檢對象
輸卵管積水病人的發病年齡主要集中育齡期女性,但是不少青春期少女由於缺乏性知識而罹患生殖道炎症、性病,也是輸卵管積水的高發人群。所以需對青春期少女、育齡期女性進行篩檢。
篩檢方法
超音波
作為篩檢項目,可粗略看到輸卵管的形態,判斷是否有病變。同時病人花費小,損傷小,適合篩檢。
- 預防支原體、衣原體、淋球菌的感染,預防輸卵管炎的形成。
- 女性在過性生活時,應注意自己及性夥伴的個人衛生。行房事前,需清洗男女雙方的外生殖器,防止病菌的順利入侵。女性當陰道有出血症狀時,應自我克制禁止性生活。女性應注意自己的外陰衛生及個人清潔衛生,注意防止來自潔具及衛生間內的感染。
- 廣大婦女應注意自身的營養保健,加強月經期、人工流產後、分娩後的營養。增強自身體質,增加抵抗力、免疫力,減少患病的機會。
- 患有急性輸卵管損傷病症的女性病人,要取半臥位休息,防止和限制炎性液體因體位變化而流動。女性一旦患有附件疾病,應遵守治療原則,採取積極態度,徹底治療,儘快控制病情,防止轉為慢性。
- 女性生活中一定要防止濫用抗生素、消炎藥,抗生素使用會擾亂陰道的自然生態平衡,改變陰道的微環境使得致病細菌病原體繁殖,最終導致念珠菌陰道炎發作,進而分泌出炎性液體而引起輸卵管積水。
- 重視婦科體檢,有性生活的女性至少一年要做一次婦科檢查,做到婦科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