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鼻癤

概述

鼻癤是鼻前庭、鼻尖和鼻翼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膿性炎症,以鼻前庭最為常見。病因多為挖鼻、拔鼻毛、外傷致鼻前庭或外鼻皮膚附屬器損傷所致,繼發細菌感染,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要的致病菌,也可繼發於鼻前庭炎,機體抵抗力低時易患本病。主要症狀為鼻孔周圍劇烈疼痛,局部紅、腫、熱,嚴重時可以出現全身不舒服和低熱,通過局部治療後一般恢復良好,可以治癒。

就診科別:
耳鼻喉科
英文名稱:
furuncle of nose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鼻翼或鼻尖部軟骨膜炎、頰部及上唇蜂窩性組織炎、眶蜂窩性組織炎
治療周期:
短期治療
臨床症狀:
鼻內或鼻外出現小癤腫、鼻痛、發熱
好發人群:
青年
常用藥物:
FUSIDIC ACID 、10%魚石脂、苯唑西林鈉
常用檢查:
體格檢查、血液常規檢查、細菌培養

病因

鼻癤病因多為致病菌感染,如挖鼻孔、拔鼻毛、外傷等因素造成感染,主要致病菌為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鼻癤好發於青年人,機體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誘發。

主要病因

鼻癤多因挖鼻、拔鼻毛或外傷致鼻前庭或外鼻皮膚附屬器損傷所致,繼發細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要的致病菌,也可繼發於鼻前庭炎。

誘發因素

機體免疫力低下,如患有糖尿病、進行化學治療,均可能會誘發鼻癤。

流行病學

目前無此病的準確流行病學調查。

好發人群

鼻癤一般多好發於青年人。

症狀

當病人患有鼻癤時,一般多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局限性隆起,觸痛明顯。有些病人還會伴有全身不適、低熱、下頜淋巴結腫大疼痛等症狀。多在1周後成熟冒頭,頂部出現黃色膿點,可自行破潰,排膿後逐漸癒合。但也有個別病人會出現炎症擴散,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典型症狀
  • 因鼻前庭處皮膚缺乏皮下組織,皮膚與軟骨膜直接相連,故發生鼻腫時,疼痛劇烈。
  • 局部紅、腫、熱、痛,局部跳痛,觸痛明顯,呈局限性隆起,有時伴低熱和全身不適。
  • 下頜下或須下淋巴結腫大,有壓痛。
  • 約在1週內疳腫成熟後,頂部出現黃白色膿點,自行破潰排出膿栓而愈。
  • 但如果臨床處理不當,炎症將向周圍擴散,可引起上唇和面頰部蜂窩性組織炎,表現為同側上唇、面頰和上瞼紅、腫、熱、痛等。
併發症

海綿竇栓塞性静脉炎

海綿竇栓塞性静脉炎是一種嚴重的海綿竇化膿性炎症,不及時治療,死亡率極高。主要感染途徑為鄰近部位化膿性感染的膿毒栓子經血流引流致海綿竇。

鼻翼或鼻尖部軟骨膜炎

當鼻癤炎症向深層擴損,波及軟骨膜,會引起軟骨膜炎。當病人患上軟骨膜炎會出現鈍痛、腫脹、發紅,甚至有些人還會出現發燒的現象。

眼眶蜂窩性組織炎

眼眶蜂窩性組織炎是眼科的一種眼眶軟組織的急性炎症,會嚴重的危害人體的健康,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延誤後,有可能會出現視力的下降,甚至失眠,有些嚴重的還會危及到生命。在發病的急性期,眼瞼會出現明顯的充血水腫、紅痛明顯,嚴重的病人的眼球轉動受限,或者會有不同程度的突出或移位。

頰部及上唇分蜂窩性組織炎

蜂窩性組織炎是一種化膿性的炎症,致病菌常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者溶血型鏈球菌等等。好發的部位在皮膚以及皮下組織,炎症較重的時候可以波及到肌肉組織及深部的蜂窩組織。病人臨床表現為感染部位出現紅腫、疼痛,局部有壓痛,炎症進一步發展可以導致膿腫的形成,需要行抗炎治療,以及膿腫切開引流術。

看醫

當病人出現鼻部癤腫,呈發熱、紅腫、疼痛等症狀,需及時就醫於耳鼻喉科。醫生會做相應的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此病還需與鼻前庭炎和鼻部丹毒等進行鑑別。

就醫指征

如病人鼻孔內或鼻尖、鼻翼處出現癤腫,局部發熱、紅腫、疼痛等,觸摸和按壓時疼痛明顯,建議病人及時就醫。

就診科別

病人出現鼻孔內或鼻尖、鼻翼處出現癤腫,局部發熱、紅腫、疼痛時,應優先就診於耳鼻喉科。

醫生詢問病情
  • 哪裡不舒服?
  • 這個症狀持續多久了?
  • 之前有看過其他醫生嗎?
  • 在家服用過什麼藥物嗎?
  • 對什麼藥物和其他過敏嗎?
需要做的檢查

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主要為視診和觸診,視診應注意病人皮損位置、大小、顏色、形狀等。觸診應注意病人患部輕觸及按壓的感覺,觸診也應注意病人頜下淋巴結是否腫脹和疼痛。

血液常規檢查

血液常規是最普遍、最基本的血液檢驗。血液由液體和有形細胞兩大部分組成,血液常規檢驗的是血液的細胞部分。通過觀察數量變化及形態分布,判斷疾病。

細菌培養

細菌培養是一種用人工方法使細菌生長繁殖的技術。培養出來的細菌用於研究、鑑定和應用。

鼻內鏡檢查

鼻內鏡以其多角度、視野廣的特點,可完成對鼻腔內各個部分及鼻咽部的檢查。

診斷標準

當病人出現以下症狀及輔助檢查結果時即可確診:

體格檢查

  • 可發現發現鼻患處皮膚充血腫脹,丘狀隆起,周圍浸潤發硬,患處發紅。
  • 頜下淋巴結腫脹疼痛。
  • 癤腫尖部可見黃色膿栓。

血液常規檢查

  • 血液常規白血球計數增高。

細菌培養

  • 實驗室結果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陽性。

鼻內鏡檢查

  • 鑑別診斷出是夠存在鼻前庭炎、鼻前庭膿皰疹等疾病。
鑑別診斷

鼻前庭炎

鼻前庭炎是鼻前庭皮膚的瀰漫性炎症,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多由於鼻腔分泌物增多,反覆刺激鼻前庭皮膚引起,主要症狀為鼻前庭處疼痛,皮膚紅腫、發癢、糜爛或皸裂等。

鼻部丹毒

丹毒是急性炎症性疾病,感染是主要的病發因素,致病菌主要為β溶血性鏈球菌,病人的皮損紅腫,色如塗丹因而命名為丹毒。

治療

鼻癤的治療一般為短期治療,以外用藥物治療為主,多使用 FUSIDIC ACID 、10%魚石脂軟膏。嚴重者可全身使用苯唑西林鈉,也可配合手術治療。可挑破膿頭,協助排膿,禁止擠壓患處。也可配合物理治療,如熱敷、紅外線照射和雷射治療等。

治療周期
鼻癤的治療周期為短期治療。
藥物治療

FUSIDIC ACID

FUSIDIC ACID 對與皮膚感染有關的各種革蘭氏陽性球菌,尤其對葡萄球菌高度敏感,對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效。對某些革蘭氏陰性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與其它抗生素無交叉耐藥性,用法用量請謹遵藥物說明書和醫囑。

10%魚石脂軟膏

魚石脂軟膏為酚類防腐藥,有抑菌、消炎、止癢、抑制分泌及消腫等作用,主要用來治療未出頭的膿腫,如癰等。皮膚破潰時不可使用,用法用量請謹遵藥物說明書和醫囑。

苯唑西林鈉

苯唑西林鈉屬於耐酶青黴素類,主要用於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用法用量請謹遵藥物說明書和醫囑。

手術治療
  • 可用手術刀挑破膿頭後,用小鑷子鉗出膿栓,或用小吸引器吸出膿液。
  • 切忌擠壓患部,以免傷害周圍浸潤組織。
物理治療

熱敷

可用熱毛巾敷於患處,熱敷療法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局部代謝的作用,有益於疾病的恢復。

紅外線照射

紅外線能量較低,組織吸收後主要產生熱效應,有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營養、促進炎症消退、加快組織修復等作用。

雷射理療

氦氖雷射和砷化鎵半導體雷射可促進炎症吸收和創傷修復。

預後

鼻癤具有自限性,一般經過一週左右患處可冒頭破潰,自行排出膿腫,可以治癒,一般不影響病人自然壽命。痊癒後無需複診,有進行性加重的病人需及時就診。

能否治癒

鼻癤可以治癒。

能活多久

鼻癤一般不影響病人生存壽命。

複診
  • 鼻癤病人若一周後已痊癒或轉歸狀況良好,可不進行複診。
  • 若病人一周後症狀並無見好轉或進行性加重,病人需及時複診。

飲食

鼻癤一般無特殊飲食調理,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煙、忌酒,營養均衡豐富即可。應多吃水果、蔬菜、雞肉、魚肉、牛奶等。

飲食調理
  • 忌辛辣、刺激、油膩食品,辛辣、刺激、油膩食品多吃會使皮膚油脂分泌增加,可能會使本病症狀加重。
  • 忌菸酒,吸菸、喝酒對身體毫無益處,所以應戒菸戒酒。
  • 宜多食用含維他命豐富的食物,例如小麥、高粱、蜂蜜、蘋果、橘子、鳳梨、番茄、黃瓜、南瓜、胡蘿蔔等,對疾病治療和身體健康都有幫助。
  • 宜多食豆腐、雞肉、牛奶、魚肉等營養豐富食品。
  • 多飲水,保持腸道通暢。

照護

鼻癤護理時應注意患處衛生、保持乾燥潔淨、不要過分緊張、指導病人用藥、禁止病人拔鼻毛,禁止病人搔抓擠壓患處。病人應積極與醫生報備病情,以便調整治療方案。特殊注意禁止擠壓患處,嚴重者會造成顱內感染。

日常護理
  • 口服用藥,了解各類藥物的作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指導病人正確服用。
  • 保持患處皮膚衛生潔淨。
  • 禁止病人搔抓及擠壓患處。
  • 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作息,及時休息,按時休息。
  • 禁止病人拔鼻毛。
病情監測

積極監測病人病情,按時查房,如病人未住院,應積極及時與醫生進行電話聯繫,報備病情。以便衡量病人是否符合手術指征,及調整相應的治療方案。

特殊注意事項

病人應特別注意,不可擠壓患處,癤腫沒冒頭或者癤腫已冒頭都不可以擠壓。因癤腫多處於臉部危險三角區,此處靜脈無靜脈瓣,擠壓後帶細菌的膿液會隨靜脈血流感染腦內,容易對生命造成威脅,後果不堪設想。

預防

鼻癤病人鍛煉身體,防止感冒、合理三餐、忌食辛辣食品、避免處於亞健康生活狀態,保證身體良好免疫力,都可對此病的預防起到效果。病人也應積極治療鼻部感染,積極治療糖尿病等。

預防措施
  • 合理膳食,三餐規律,少吃辛辣刺激油膩食品。
  • 積極鍛煉身體,每天運動一小時,對於提高身體免疫力很重要,也可降低此病的發病率。
  • 避免用不衛生的物品及手指挖鼻孔,避免拔鼻毛。
  • 若患有鼻部感染症狀,應積極治療。
  • 如伴發其他致使身體免疫力降低的疾病,應積極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