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乳腺纖維瘤

概述

乳腺纖維瘤是乳腺良性腫瘤比較常見的一種,是由於乳腺小葉受到雌激素刺激,過度生長從而引起瘤樣改變的情況。本病多見於年輕女性,預後一般較好,發生癌變的風險較低。

就診科別:
乳腺外科、一般外科
英文名稱:
Broadminded of breast
疾病別稱:
乳房纖維腺瘤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乳癌
治療周期:
視病情而定,手術切除後可治癒
臨床症狀:
乳房腫塊、乳房疼痛
好發人群:
20~30歲女性
常用藥物:
逍遙散、小金丸
常用檢查:
乳腺超音波、乳腺鉬靶X線攝片、乳腺磁振造影(磁共振)、病理學檢查
疾病分類

普通型纖維瘤

此種類型屬於是最多見的一種,瘤體比較小,生長速度也比較緩慢,通常在3公分以下。

青春型纖維瘤

一般都是發生在月經初潮期,在臨床上比較少見,特點是生長速度比較快、瘤體也比較大,病程大概在一年左右便可以占滿全乳房,腫塊最大直徑是1~13公分。

巨大纖維瘤

此種類型在中年婦女中會比較多見,可以發生在妊娠、哺乳以及閉經前後的婦女,主要特點是生長體積比較大,可以達到10公分以上或者是更大,偶爾會有肉瘤變。

病因

女性卵巢功能旺盛、雌激素水平過高、調節失衡,加之病人對雌激素反應敏感,在雌激素的長期刺激下,可引起乳腺上皮組織和纖維組織過度增生、結構失調形成腫瘤。由於乳腺纖維瘤與性激素分泌旺盛有關,故此多發生在青年女性,月經來潮前或停經後婦女少見。

主要病因

普通型纖維瘤

女性情緒激動、生活壓力大、卵巢功能旺盛、雌激素水平過高、調節失衡,可導致此類病變。

青春型纖維瘤

該類型的腫瘤主要原因是雌激素的刺激,可能和青春期女性卵巢功能旺盛、雌激素水平較高有關。另外,飲食結構不合理,攝入過多含雌激素的食物,同樣也可增加乳腺纖維腺瘤發生的機會。

巨大纖維瘤

如果女性乳腺纖維瘤生長緩慢,可以數年沒有變化,在妊娠、哺乳期或停經前期可以突然迅速增長,纖維瘤直徑超過7公分以上者稱巨大纖維瘤。本病的形成與卵巢功能旺盛,機體和乳房局部組織對雌激素過度刺激的敏感性有關,雌激素水平過高,乳腺組織對其發生局部反應,從而導致本病。

誘發因素

本病的發生與雌激素的過度刺激有關,故多見於20~25歲性功能旺盛期女性,妊娠、哺乳期或停經前期由於雌激素大量分泌,可使腫瘤迅速生長。動物實驗亦證實,大量的雌激素可誘發腫瘤生成。女性乳腺如果對雌激素過于敏感,以及平常食用過多含雌激素高的食物等,也可誘發此病。

流行病學

乳腺纖維瘤是青年女性常見的腫瘤,發病年齡以20~30歲最多,好發於乳房外上象限,約75%為單發,少數屬多發,男性患乳房腫瘤者極少。

好發人群
  • 乳腺纖維瘤是青年女性常見的腫瘤,以20~30歲最多。
  • 長期高雌激素食物攝入過多者。
  • 生活壓力過大者。
  • 長期內分泌失調者。

症狀

乳腺纖維瘤的典型症狀為腫塊,除腫塊外,病人常無明顯自覺症狀,腫塊增大緩慢,質似硬橡皮球的彈性感,表面光滑,易於推動,月經周期對腫塊的大小並無影響。

典型症狀

乳腺纖維瘤好發於乳房外上象限,約75%為單發,少數屬多發,病人常無明顯自覺症狀,腫塊增大緩慢,有彈性感,表面光滑,易於推動,並偶伴有疼痛。巨大纖維瘤多見於青春期或40歲以上的女性,瘤體較大,其直徑多在7公分以上,呈球形,基本結構類似管內型纖維瘤。由於上皮下結締組織從多點突入高度擴張的管腔,又未完全充滿後者,故在標本肉眼觀察和顯微鏡檢查時呈明顯分葉狀。

併發症

乳腺良性疾病與乳癌的關係尚有爭論,乳癌最常見的首發症狀是乳腺內無痛性腫塊,大多是病人自己在無意中發現的,10%~15%的腫塊可能伴有疼痛,發生於乳房外上象限較多,腫塊質地較硬、邊界不清、逐步增大,如腫塊侵犯韌帶(連接腺體與皮膚纖維束)使之收縮,常引起腫塊表麵皮膚出現凹陷,即稱為酒窩征。

看醫

乳腺纖維瘤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病人改善症狀、預防併發症很重要,尤其對於高危人群,如年齡在20~30歲女性、有家族遺傳史的女性等要定期進行乳腺檢查。

就醫指征
  • 對於高危人群,定期體檢非常有必要,無論是否為高危人群,一旦體檢中查出有乳腺纖維瘤,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在體檢或其他情況下發現乳腺纖維瘤,並出現乳房脹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 已經確診的乳腺纖維瘤病人,如果感覺乳房不適加重或者腫塊變大,應立即就醫,避免病情加重。
就診科別
  • 大多病人優先考慮去乳腺外科就診。
  • 若病人所在醫院沒有分明確科別,可以去一般外科。
醫生詢問病情
  • 什麼時候感覺乳房有腫塊的?
  • 腫塊是否會引起不適甚至疼痛?
  • 腫塊是否在持續增大,或是一直處於穩定狀態?
  • 近期是否出現腫塊突然增大?
  • 目前除腫塊外,還有什麼其他症狀?
  • 家族中是否有患過乳房疾病?是什麼疾病?
需要做的檢查

乳腺超音波

對實質性和囊性腫塊的鑑別診斷尤為準確。纖維腺瘤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實性、邊界清楚的塊影。

乳腺鉬靶X線攝片

利用X線的物理特性及人體乳房組織不同的密值,將乳房的圖像投影X光膠片上並進行觀察的診斷方法。

乳腺磁振造影(磁共振)

組織解析度高,3D成像,多角度、多層面、多參數顯示,對病灶大小、形態、數目和位置定位準確,能做到多中心病灶、多灶性病變及深部病變發現。

病理學檢查

當大於35歲的病人,合併有乳房腫瘤家族史,應引起重視,及時進行病理學檢測,臨床常用空心針穿刺切片檢查,切取活體組織或切除活體組織檢查,針吸細胞學檢查。針吸細胞學檢查對乳房腫瘤的診斷準確率較高。

診斷標準

乳腺超音波

BI-RADS分類多數為2~3類。

乳腺鉬靶X線攝片表現

青年婦女無痛性乳房腫塊,質地中等、捫之可動、表面光滑,X線表現為邊界清楚、銳利,圓形或類圓形腫塊。查體或X線檢查可見乳房皮膚無增厚、乳頭無內陷、無血管增粗徵象及腋窩淋巴結腫大。

乳腺磁振造影表現(磁共振)

T1WI上腫瘤多表現為低信號或等信號,在T2WI上依腫瘤內細胞、纖維成分及水的含量不同而表現為不同的信號強度,纖維成分含量多的纖維性纖維腺瘤信號強度低,而水及細胞含量多的黏液性和腺性纖維腺瘤信號強度高。

鑑別診斷

乳腺增生

兩者均可摸到乳腺內腫塊,單發或多發,質地韌。乳腺纖維瘤的腫塊以單側單發者較為多見,多呈圓形或卵圓形,邊界清楚、活動度大、腫塊無痛感及觸痛,與月經周期無明顯關係,發病年齡以30歲以下者多見。乳腺增生的腫塊以雙側多發者較為常見,可呈結節狀、片塊狀或串珠顆粒狀,質地略韌、腫塊常有觸痛,可隨經周期而發生變化,月經前常有脹感,發病年齡以30歲以上者多見。

乳房纖維囊腫

兩者均為無痛性的乳腺腫塊,多為單側單發,邊界清楚、表面光滑。但乳腺纖維瘤的腫塊質地較囊腫稍硬韌,活動度較囊腫大,發病年齡以18~25歲最為多見。乳房纖維囊腫的腫塊有囊性感,活動度比纖維瘤小,且多發於妊娠、哺乳期,乳腺單純囊腫則除囊腫外尚有乳腺增生的臨床特徵,可行超音波檢查,超音波對於囊性腫物和實性腫物的鑒別有很大的優勢。

外傷或感染造成的腫塊

乳腺組織由於受到外傷導致附近神經損傷,治癒後有可能會出現脂肪壞死,進而表現為乳房腫塊。乳腺組織感染形成膿腫後,也有可能會出現腫塊,通過乳腺超音波檢查即可對脂肪壞死、膿腫、纖維瘤做出區分。它們的影像學表現各不相同,同時結合有無外傷或感染史,即可明確診斷。

乳腺葉狀腫瘤

乳腺葉狀腫瘤屬於良性腫瘤,與乳腺纖維瘤均屬纖維上皮性腫瘤。乳腺葉狀腫瘤好發於40~50歲人群,可表現為在短期內迅速增大,超音波檢查可見腫物內部有囊性腔隙,X線可見腫物周圍有透亮暈環。而乳腺纖維瘤發病的高峰年齡為20~25歲,一般也不會短期內迅速增大,超音波檢查可見實性有包膜低回音,X線檢查可見軟圓形邊界清晰的等密度或高密度影。

乳癌

乳癌多指乳腺惡性腫瘤,好發於中老年女性,臨床表現為質地硬、不光滑、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晰的腫塊,短期內可以快速增大,乳房表麵皮膚可出現「橘皮樣」改變,穿刺病理學檢查可見癌細胞。而乳腺纖維腺瘤大多表現為光滑、質韌、活動度好的無痛性腫塊,穿刺病理學檢查僅有上皮和間質細胞。

治療

乳腺纖維瘤是常見的良性腫瘤,較少惡變,發展緩慢,不影響生活和工作,可以密切觀察、定期隨診,如果纖維瘤發展應採用手術切除治療,以防止進一步惡變。

治療周期
視病情而定,乳腺纖維瘤無發展趨勢者需長期觀察,若有發展趨勢,一般經手術治療後多可痊癒。
藥物治療

該病一般無需藥物治療。

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是治療乳腺纖維瘤唯一有效的方法,由於妊娠可使纖維瘤增大,所以在妊娠前或妊娠後發現的纖維瘤一般都應手術切除,應將腫瘤連同其包膜整塊切除,以周圍包裹少量正常乳腺組織為宜,腫塊必須常規做病理檢查。常用的纖維瘤切除手術有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兩大類,微創手術又包含超音波引導下微創旋切術與消融術。

傳統手術

  • 切開法纖維腺瘤切除術:需在病人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狀態下,在環乳暈做一弧形切口,該手術方式適用於纖維腺瘤距離乳頭3公分以內的病人。或在纖維腺瘤附近皮膚表面做一個小切口,將纖維腺瘤完整切除。
  • 傳統手術適用於纖維腺瘤較大的病人,當病人出現有和疾病無關的體溫升高或月經來潮情況時需考慮延期手術。

微創旋切術

微創旋切術適用於切除大小在3公分以內的纖維腺瘤。手術需在局部麻醉狀態下進行,醫生在乳房表面做一長約5mm的切口,在超音波引導下,將旋切刀刺入纖維腺瘤下方,通過負壓吸引進行完全切除,切除後對手術部位進行壓迫止血,超音波確定完全切除後,對局部組織進行加壓包紮。術後72小時後拆除壓力繃帶並換藥。

微波射頻消融術

微波射頻消融術需要在超音波引導下,先對纖維腺瘤進行定位,然後再使用消融針,經皮穿刺至病灶部位,利用微波在短時間內使周圍組織溫度升高,使纖維腺瘤細胞發生壞死,從而達到治療效果。微波射頻消融術不適用於治療月經期、妊娠及哺乳期、凝血功能異常、嚴重糖尿病、乳腺內置假體的病人。

冷凍消融術

冷凍消融術與微波射頻消融術相同,都需要首先在超音波引導下對纖維腺瘤進行定位。冷凍消融術是將冷凍探針經皮穿刺至纖維腺瘤部位,在短時間迅速將纖維腺瘤組織凍結,從而達到使纖維腺瘤細胞壞死的目的。

中醫治療

從中醫角度講,本病是由郁怒傷肝、思慮傷脾、肝脾兩傷、痰氣互結而成,肝鬱氣滯、痰濁阻絡為本病最常見的病機。疏肝理氣為治療本病最基本治法,配合化痰散結、養血和絡,則氣行、痰消、絡通,局部腫塊自然可以得到消散,可選用柴胡、白芍、夏枯草、香附、鬱金、橘核、青皮以疏肝解郁,三棱、莪朮、貝母、全瓜簍、牡蠣、海藻、昆布、絲瓜絡,以通經活絡、攻堅破積,還可加用當歸、丹參、玄胡,以行氣、活血、止痛。

預後

乳腺纖維瘤病人預後較好,切除後不再復發。青春期發生的纖維腺瘤有多灶性或在靠近手術部位有再發的傾向。

能否治癒

乳腺纖維瘤經過治療,目前可以治癒。

能活多久

乳腺纖維瘤病人如果護理得當、治療及時,病情控制較好,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複診

乳腺纖維瘤手術後,至少每三個月複查一次,之後可適當延長至半年。

飲食

乳腺纖維瘤病人的飲食應注意膳食多樣化、少食多餐、定時定量,避免不規律進食、暴飲暴食等不良飲食習慣。

飲食調理
  • 少吃含雌激素多的食品,乳腺纖維瘤的發病與雌激素密切相關,飲食應該避免含有雌激素的食品,否則會加重病情。
  • 飲食要定時定量、少食多餐、宜清淡,多食新鮮的水果、蔬菜,如胡蘿蔔、芹菜、奇異果、椰子等。 
  • 乳腺纖維瘤的女性應多食高蛋白、低脂肪的飲食,如奶製品、魚類、豆類、雞蛋等,高蛋白可以多補充胺基酸增加病人的營養和抵抗力,低脂飲食是為了避免脂肪攝入過多堆積在乳房,加重乳房的負擔,從而加重病情,要少吃油膩食品,如肥肉、豬油等。
  • 多吃粗糧、雜糧,如粗米、玉米,少吃精米、精面,常吃富有營養的乾果、種子類食物,如葵花子、芝麻、南瓜子、西瓜子等。
  • 戒除有害的菸酒嗜好。

照護

乳腺纖維瘤病人的護理以促進病人身體恢復正常為主,避免發生感染,或在感染發生時能被及時發現和處理。

日常護理

注意生活規律

乳腺纖維瘤病人需要注意生活規律,不要熬夜,每天保持6~8小時的睡眠,要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經常熬夜容易讓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保持心情舒暢

患有乳腺纖維瘤者需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儘量避免生氣,要學會疏導自己的不良情緒,這樣才有利於自己的健康。

參加體育鍛煉

患有乳腺纖維瘤者需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運動可以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對疾病有預防作用。

預防

女性要在平時自我觀察有無乳房出現異常不適或者腫塊的現象,要及時發現問題並就醫解決,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疾病發生或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

初期篩檢

女性可脫去上衣,身體坐位放鬆,雙手自然下垂,自己先觀察一下兩側乳房是否對稱,兩側乳頭高度是否一致,然後以乳頭為中心劃一道十字,按外上、外下、內上、內下、正中(乳頭)的順序輕輕觸摸,注意手掌放平,用四指按摩、搓揉,不要用手抓捏,以免將抓捏起的乳腺組織誤認為腫塊,若檢查時發現腫塊,則應及時到醫院請醫生做進一步診斷和治療。我國每年都會有1~2次的育齡婦女的兩癌篩檢,如果沒有這種體檢的方式,可以定期去醫院做最簡單的超音波檢查,頻率一般是3~6個月檢查一次,如果近期沒有變化,可以延長到1年一次。

預防措施
  • 愛護乳房、堅持體檢,每個年齡段的女性都應堅持乳房自查,在每個月月經乾淨後進行。3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到乳腺專科進行一次體檢,40歲以上的女性每半年請專科醫生體檢一次。
  • 少穿束胸或緊身衣,合理使用文胸型號,合適的文胸對乳房健康很重要,最好能選用柔軟、透氣、吸水性強的棉質文胸,平時能不戴文胸時儘量不戴,不要戴文胸睡覺。
  • 保持良好心態和健康生活節奏,克服不良的飲食習慣和嗜好,有規律的工作、生活是預防乳腺疾病發生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