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尾炎
概述
闌尾炎是由多種因素形成的闌尾炎性病變,是一般外科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按照病程分為急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急性闌尾炎一般較慢性闌尾炎多見,一般以青年男性好發,男性發病比例多於女性。
- 就診科別:
- 一般外科、胃腸外科、急診
- 英文名稱:
- appendicitis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腹腔膿腫、內外瘺形成、化膿性門靜脈炎
- 治療周期:
- 短期治療
- 臨床症狀:
- 腹痛、噁心、嘔吐、食慾缺乏、上腹部不適
- 好發人群:
- 青年男性
- 常用藥物:
- 慶大黴素、氨苄西林、甲硝唑
- 常用檢查:
- 腹部超音波檢查、腹部X線檢查、X線鋇餐
急性闌尾炎
根據急性闌尾炎的臨床過程和病理解剖學變化,可分為四種病理類型,包括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壞疸性及穿孔性闌尾以及闌尾周圍膿腫。
慢性闌尾炎
包括反覆發作的輕度或亞急性闌尾炎,闌尾周圍因過去的急性炎症而遺留的慢性病變產生的臨床表現較常見。
病因
闌尾為一細長而管腔狹小的盲管,闌尾腔的機械性梗阻是誘發闌尾急性炎症的主要病因。闌尾腔阻塞後黏液分泌增多,腔內壓力升高致血運發生障礙,闌尾壁充血、水腫,甚至壞死、穿孔。
急性闌尾炎
闌尾管腔阻塞
闌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闌尾炎最常見的病因,導致闌尾管腔阻塞的常見原因有:
- 淋巴球明顯增生,約占60%,多見於年輕人。
- 糞石,約占35%。如經常進食高脂肪、高糖和缺乏纖維食物者,可因腸蠕動減弱、菌群改變、糞便黏稠而易形成糞石。
- 異物、炎性狹窄、食物殘渣、蛔蟲、腫瘤等,較少見。
- 闌尾管腔細長,開口狹小,繫膜短致闌尾捲曲,屬闌尾解剖結構異常。
細菌入侵
闌尾管腔阻塞後,內容物排出受阻,細菌繁殖並分泌內毒素、外毒素,損傷黏膜上皮,引起或加重感染;也可由腸道炎性疾病蔓延至闌尾所致;致病菌多為腸道內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和厭氧菌。
慢性闌尾炎
大多數慢性闌尾炎由急性闌尾炎轉變而來,少數也可開始即呈慢性過程。
急性闌尾炎是最常見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多發生於20~30歲的青年人,男性與女性的比例是2~3:1,誤診率約在20%,死亡率為0.1%~0.5%。
多發生於20~30歲的男性。
症狀
急性闌尾炎的症狀是腹痛、胃腸道症狀、全身症狀。慢性闌尾炎的症狀是腹痛、胃腸道功能障礙,急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的最常見症狀是腹痛。
急性闌尾炎
腹痛
典型的腹痛發作始於上腹,逐漸移向臍部,數小時(6~8小時)後轉移並局限在右下腹。此過程的時間長短取決於病變發展的程度和闌尾位置。約70%~80%的病人具有這種典型的轉移性腹痛的特點。部分病例發病開始即出現右下腹痛。不同類型的闌尾炎其腹痛也有差異,如單純性闌尾炎表現為輕度隱痛;化膿性闌尾炎呈陣發性脹痛和劇痛;壞疽性闌尾炎呈持續性劇烈腹痛;穿孔性闌尾炎因闌尾腔壓力驟減,腹痛可暫時減輕,但出現腹膜炎後腹痛又會持續加劇。
胃腸道症狀
病程初期常出現噁心、嘔吐,骨盆腔位闌尾炎可刺激直腸、膀胱,引起腹瀉、尿痛症狀,瀰漫性腹膜炎時可致麻痹性腸阻塞。
慢性闌尾炎
腹痛
常為慢性右下腹痛,腹痛可為間歇性發作或持續性隱痛或不適,間歇性腹痛多見且常有典型的急性闌尾炎發作史,以後有多次右下腹痛發作,劇烈活動、飲食不節可誘發腹痛。
胃腸道症狀
上腹部不適、食慾缺乏、腹痛、便秘、排便次數增加。
初期乏力,炎症重時出現中毒症狀,如心率增快、發熱,達38℃左右。闌尾穿孔時體溫會更高,達39℃或40℃。如發生門靜脈炎時可出現寒戰、高熱和輕度黃疸。當闌尾化膿壞疽穿孔並腹腔廣泛感染時,併發瀰漫性腹膜炎,可同時出現血容量不足及敗血症表現,甚至合併其他臟器功能障礙。
腹腔膿腫
腹腔膿腫是闌尾炎未及時治療的後果,臨床表現有麻痹性腸阻塞的腹脹症狀、壓痛性腫塊和全身感染等,超音波和CT可協助診斷,已經診斷即應在超音波引導下穿刺抽出膿液或置管引流。闌尾膿腫非手術治療後其復發率很高,因此在治癒3個月後應擇期切除闌尾。
內外瘺形成
闌尾膿腫周圍如未及時引流,可穿破周圍器官(小腸、大腸、膀胱、陰道或腹壁)形成各種內外瘺,X線鋇劑或外瘺置管造影檢查可明確瘺管走行。
化膿性門靜脈炎
臨床表現為寒戰、高熱、肝大、劍突下壓痛、輕度黃疸等,延誤治療可引發細菌性肝膿瘍,行闌尾切除並應用大劑量抗生素治療。
看醫
一旦發現右下腹不適、腹膜刺激征(壓痛、反跳痛、肌緊張),應考慮為闌尾炎,需就醫,避免出現穿孔、休克等併發症。
- 不明原因的腹痛,應及時就診。
- 近期有無出現反跳痛、肌緊張、腸鳴音減弱或消失,應及時就診。
- 近期有無出現噁心、嘔吐、食欲不振,應及時就診。
- 查體時右下腹出現硬塊,應及時就診。
- 大多病人優先考慮去一般外科、胃腸外科就診。
- 若病人出現其他嚴重不適反應或併發症,如穿孔、疼痛和壓痛的範圍可波及全腹等,可到相應科別就診,如急診科、一般外科等。
- 腹痛出現了多長時間?
- 具體是哪一部位疼痛?
- 疼痛的性質是什麼?(隱痛、刺痛、鈍痛、陣痛)
- 還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覺嗎?(如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查體
右下腹壓痛
是急性闌尾炎最常見的重要體徵,通過按壓或叩擊麥氏點可初步判定疾病。
腹膜刺激徵象
反跳痛(Blumberg征),腹肌緊張,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等,提示闌尾炎症加重,出現化膿、壞疽或穿孔等病理改變。
右下腹腫塊
如體檢發現右下腹飽滿,捫及一壓痛性腫塊,邊界不清,固定,應考慮闌尾周圍膿腫的診斷。
實驗室檢查
多數病人的白血球計數和嗜中性白血球比例增高,白血球(4~10)×10^9/L是正常值,嗜中性白血球的正常值是50%~70%,正常情況下白血球總數不超過10×10^9/L,輕度闌尾炎或者慢性闌尾炎可以在10×10^9/L上下波動,嗜中性白血球比例超過75%,幫助鑑別疾病。
腹部X線檢查
對不典型急性闌尾炎有一定幫助,可表現為迴腸末端反射性腸腔積氣、積水,闌尾區條索狀氣影,部分病人可發現闌尾結石,闌尾穿孔後部分病人可產生腸管擴張,積氣、積水明顯。
腹部超音波檢查
用加壓超音波探頭檢查可發現急性闌尾炎的闌尾呈低回音的管狀結構,壓之形態不改變、僵硬,橫切面呈同心圓似的靶樣結構圖像,並以此特徵作為急性闌尾炎的超音波診斷標準。
X線鋇餐
具有意義的表現為透視下顯示闌尾有明顯壓痛,或闌尾未顯示,但在盲腸有局限性壓痛,且壓痛點隨盲腸位置的改變而移動。
腹腔鏡檢查
可以直觀觀察闌尾情況,也能分辨與闌尾炎有相似症狀的其他臟器疾病,對明確診斷具有決定性作用,明確診斷後,同時可經腹腔鏡做闌尾切除術。
- 轉移性腹痛是急性闌尾炎的重要特點,因內臟轉位盲腸和闌尾位於左下腹時,出現轉移性左下腹痛,也應考慮到左側闌尾炎的可能。
- 右下腹有固定的壓痛區和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特別是急性闌尾炎初期,自覺腹痛尚未固定時,右下腹就有壓痛存在。
- 白血球總數和嗜中性白血球計數可輕度或中度增加,大便和尿液常規可基本正常。
- 青年女性和有停經史的已婚婦女,對急性闌尾炎診斷有懷疑時,應請婦科會診以便排除子宮外孕和卵巢濾泡破裂等疾病。
卵巢濾泡破裂
多發生在青年婦女,右側卵巢濾泡破裂出血刺激腹膜可引起右側腹痛,但無轉移性右下腹痛,腹痛為突然發生伴陰道流血,疼痛部位先開始於一側,很快擴散到整個下腹部,出血量大時發展至全腹痛,腹腔穿刺可抽出新鮮血液。症狀多發生在兩次月經之間,即前次月經後12~14天。
卵巢囊腫蒂扭轉
突然發生,上腹部及臍周痛,伴噁心、嘔吐,壓痛部位較闌尾位置低,多在恥骨上偏右或偏左,婦科檢查示腫塊與子宮相連,子宮頸觸痛劇烈。
急性輸卵管炎(輸卵管積膿或積水破裂)
多發生於已婚婦女,疼痛位於左、右下腹部,位置偏低,無轉移性腹痛。發病多在月經前,白帶過多,陰道內有膿性分泌物,通過輔助檢查可以鑑別。
右下肺肺炎、肋膜炎
初期體溫升高,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病人咳嗽、胸痛、呼吸急促,聽診有濕囉音、肋膜摩擦音,右下腹壓痛輕微,全身症狀明顯,X線胸部X光片具有鑑別價值,通過輔助檢查可以鑑別。
急性腸胃炎
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噁心、嘔吐,便後腹痛減輕,壓痛範圍廣泛,無肌緊張,便常規有紅血球、膿球,通過輔助檢查可以鑑別。
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
可有潰瘍病史,急腹痛一開始就劇烈且持續存在,主要位於上腹部及右上腹部,右下腹雖有壓痛但不如穿孔部位壓痛明顯,肝濁音界消失,腹部X線片可見膈下有游離氣體。
急性膽囊炎
當膽囊位置較低或闌尾位置較高時,急性闌尾炎與急性膽囊炎相混淆。發病前有高脂餐史,無轉移性右下腹痛,疼痛向肩部放射,如伴有膽石,可伴有陣發性絞痛、黃疸及尿中膽紅素陽性,通過輔助檢查可以鑑別。
治療
闌尾炎病人一經確診應儘早進行手術切除闌尾,大部分闌尾炎病人以手術治療為主,但部分單純性闌尾炎可經非手術治療而獲得痊癒。
適應症
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有其他手術禁忌者,闌尾周圍膿腫已有局限趨勢,並中毒症狀不重者,待膿腫消散後3個月,再考慮闌尾切除。
治療方法
臥床休息,流質飲食或禁食、補液,應用有效抗生素(慶大黴素、氨苄西林)及甲硝唑聯合治療。右下腹熱敷或局部理療,促進炎症消散和吸收。
- 絕大多數急性闌尾炎一旦確診應及早施行闌尾切除手術,闌尾切除術可以通過開腹或者腹腔鏡途徑完成,按照闌尾解剖位置選擇順行或逆行切除。
- 切口第一期縫合,術後一般不常規置管引流,對於局部有膿液或闌尾殘端處理不滿意及處理困難者可考慮置管引流。
- 術後繼續應用抗生素(廣效性抗生素聯合抗厭氧菌抗生素)治療。
- 對於病程超過3~5天,在腹部發現可觸及腫物,考慮闌尾周圍膿腫的病人,原則上應保守治療,即應用廣效性抗生素、靜脈補液、休息等治療,待炎症消退(一般3個月左右)後再行闌尾切除手術。如腫物逐漸增大、保守治療無效、病人感染症狀加重,可考慮超音波引導下穿刺抽膿、沖洗或置管引流以及手術切開引流,術後加強支持治療,合理應用抗生素。
預後
闌尾炎可以治癒,進行手術治療能夠減輕疼痛症狀,通常預後良好。但若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引起嚴重後遺症,甚至造成死亡。
闌尾炎積極進行系統治療,一般可以治癒。
闌尾炎病人如果治療及時,進行手術治療,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沾黏性腸阻塞
闌尾術可能會出現沾黏性腸阻塞,故病人術後後應初期離床活動,必要時再次手術治療。
闌尾殘株炎
闌尾殘端保留超過1公分時或糞石殘留,術後殘株可導致炎症復發,仍表現為闌尾炎症狀,必要時再次手術治療。
糞瘺
很少見,闌尾殘端單純結紮,結紮線脫落,盲腸原為結核、癌症等,盲腸組織水腫脆弱,術中縫合時裂傷,如為非結核或腫瘤病變等,經非手術治療糞瘺可閉合自愈。
闌尾炎病人做完手術後半個月複查一次。
飲食
闌尾炎病人應注意膳食多樣化、少食多餐,避免不規律進食、暴飲暴食。多食用粗纖維食物,如穀物、麥片等,術後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 非手術時忌脹氣之物,如牛奶、黃豆、馬鈴薯、豌豆等。
- 非手術時忌長纖維食品,如芹菜、菠菜、大白菜、香椿、韭菜、冬筍、石筍、鳳梨等。
- 非手術時忌油膩食品,如母雞湯、羊湯、肥肉、排骨湯、魚、火腿等。
- 術後24小時內應禁食,忌粗糙食物,手術後如肛門排氣,提示腸道功能開始恢復,此時可給予少量流質飲食,5~6天後給予少渣、半流質飲食,忌食雞肉、火腿、各種蔬菜和湯類。
- 宜食清熱、解毒、利濕之品,如綠豆、豆芽、苦瓜等。
- 術後進食流質飲食或半流質飲食,如牛奶、豆漿、米湯、肉湯或粥、細軟麵條。
- 宜飲用瓜果汁,如梨汁、橙汁、蘋果汁、藕汁、西瓜汁等。
照護
闌尾炎病人的護理應密切觀察生命體徵和病情變化,還需避免發生感染或在感染發生時能被及時發現和處理。
- 了解治療闌尾炎的藥物作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遵醫囑用藥。
- 闌尾炎病人避免飯後劇烈運動。
- 術後避免劇烈咳嗽、大笑,若疼痛劇烈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止痛藥。
密切觀察體溫、脈搏、血壓,並準確記錄,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徵的變化,及時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並配合治療。
慶大黴素是抗生素,需要皮試,否則會有嚴重的不良反應。
預防
由於闌尾炎病人近期飲食不規律,導致病情的發作,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預防疾病的發生有益。病人應鍛煉身體,增加機體的抵抗力,注意勞逸結合和合理飲食,避免劇烈運動。
闌尾炎篩檢的年齡和頻率
闌尾炎篩檢的年齡是20~30歲,對於成年人的闌尾炎高危人群宜及早開始進行闌尾炎的篩檢,首次篩檢結果正常者,宜每年至少篩檢一次。
闌尾炎篩檢的方法
闌尾炎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發病時不分男女老幼,檢查方法一般是血液常規、尿液常規、腹部超音波、腹腔鏡檢查、X線鋇劑灌腸。
- 合理飲食,不暴飲暴食,避免飢一頓飽一頓和飲食不規律。
- 注意季節、氣候變化,適時調節自身機體與自然界關係,天熱減衣、天寒添衣,尤其是保證腹部免受寒冷刺激,維護胃腸道的正常功能狀態。
- 保持樂觀的精神,避免憂愁、鬱悶、惱怒、悲傷等不良情志刺激,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樂觀開朗,避免劇烈的情緒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