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眼球顫抖

概述

眼球顫抖是一種不自主、有節律性、往返擺動的眼球運動,是一種常見病,可以急性起病,也可以慢性起病,常由視覺系統、眼外肌、內耳迷路及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引起,可以導致弱視、斜頸、失明等。眼球顫抖不是一個獨立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臨床表現,因此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眼球顫抖不能自愈,目前也沒有完全治癒、根除的方法。

就診科別:
眼科
英文名稱:
nystagmus,NY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白內障、全色盲、梅尼爾氏症、中耳炎、腦炎
治療周期:
長期間歇性治療
臨床症狀:
異常頭位、視力減退、屈光不正、眩暈、復視
好發人群:
有家族遺傳史的嬰幼兒、黃斑功能減退成年病人、脊髓病變病人
常用藥物:
Gabapentin 、 Baclofen 、肉毒桿菌毒素
常用檢查:
視力檢查、眼底檢查、眼震電流圖檢查
疾病分類

眼球顫抖根據疾病原因可分為眼源性眼球顫抖、前庭性眼球顫抖、中樞性眼球顫抖、先天性特發性眼球顫抖等。

病因

眼球顫抖的病因及機制較為複雜,尚不確切,可能是先天性遺傳因素所致,也可能是其他眼源性、耳源性、中樞性疾病的臨床表現。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共同參與其發病。

主要病因

眼源性眼球顫抖

指黃斑部中心視力障礙,使注視反射形成困難而形成的眼球顫抖。

前庭性眼球顫抖

由於前庭核或其與小腦或腦幹的聯繫通路發生病變而引起的眼球顫抖。

中樞性眼球顫抖

多見於延髓病變,腦橋病變,中腦病變及小腦病變。

先天性特發性眼球顫抖

一種先天性疾病,目前病因不詳,有待進一步研究。

其他

可能與遺傳有關,以X連鎖隱性遺傳最常見,表現為父母患病者,兒女發病風險大。有些眼震可因藥物或者有毒物質引起。

誘發因素
  • 平常愛眨眼,導致眼部肌肉神經疲勞麻痹,可以先天性誘發眼球顫抖。
  • 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導致眼部肌肉神經疲勞麻痹,可以先天性誘發眼球顫抖。
  • 先天性弱視,本身眼部發育不完善,極易出現先天性眼球顫抖。
流行病學

先天性眼球顫抖國外患病率為0.005%~0.288%,我國尚缺乏明確的流行病學統計資料。

好發人群

有家族遺傳史的嬰幼兒

先天性眼球顫抖病人多是家族遺傳性病人,且多在出生視或出生後六個月內發病。

黃斑功能減退的成年人

黃斑功能減退,使注視反射形成困難而容易形成的眼球顫抖。

延髓病變的病人

延髓病變使病人不能很好地控制眼球運動,容易形成的眼球顫抖。

前庭核病變的成年人

由於前庭核或其與小腦或腦幹的聯繫通路發生病變,使得顱神經對眼球運動的支配出現故障,容易誘發眼球顫抖。

症狀

眼球顫抖病人主要表現為眼睛無法控制的運動,但不同病人的雙眼運動形式、方向、幅度和速度會有差異,同時可伴有異常頭位、視力減退、屈光不正、眩暈、復視等症狀。

典型症狀

無法控制的眼球運動

病人無法自主的隨意運動眼球。

復視

指兩眼看一物體時感覺為兩個物像的異常現象。

斜視

指兩眼不能同時注視目標。

視力減退

視力多用於分辨細小的或遙遠物體,視力低於1.0為視力減退。

明適應和暗適應異常

部分病人可到明亮的光敏感或在暗處很難視物。

物體晃動感

看外界物體時有動盪感,眩暈、噁心、嘔吐,常把不動的物體感覺為不停地往返移動。

代償頭位

為了看清物體,採用偏頭、側臉等特殊頭位來克服視物時的不適,有時候伴隨不由自主的搖頭或點頭。

伴隨症狀
  • 眼源性眼球顫抖可能伴隨視力障礙、屈光不正、復視。
  • 耳源性眼球顫抖可能伴隨眩暈耳鳴、耳痛、耳脹等。
  • 中樞神經源性眼球顫抖可能伴有頭痛,小腦萎縮症、噁心、嘔吐等。
併發症

視力障礙

眼功能包括形覺色覺和光覺。視力是比較精確地表示形覺的功能,可分為中心視力和周邊視力,中心視力是通過黃斑中心獲得的,周邊視力指黃斑以外的視網膜功能。故視力是視功能的具體表現之一。視力發生障礙,雖然很輕微,也說明視力功能受到了影響。眼球顫抖會產生很多不良的影響,擁有很多不同的併發症,最明顯的也是最可能發生的併發症,是視力消失或者減低。

外展神經麻痹

外展神經麻痹常見於顱腦外傷、高血壓、糖尿病的成人,顱內腫瘤的初期體徵也常表現為外展神經麻痹。由於一條眼外肌或多條眼外肌麻痹或運動受限所致,通常見於一條或兩條外直肌麻痹,或雙側的外展神經麻痹,也可能是眼內側壁骨折等引起的內直肌的損傷,Duane後退症候群,引發眼球顫抖。

看醫

若眼球出現不受控制的顫抖表現,請及時到眼科就診,醫生會通過詢問病史、全身檢查、眼科相關檢查完善相關診斷,並給予個體化治療,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就醫指征
  • 眼球顫抖伴有復視、視力障礙、眩暈、耳鳴、頭痛、噁心、嘔吐等情況,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出生就有眼球顫抖或伴有視力障礙者,及時就醫。
  • 服用藥物或飲酒過多後突然出現眼球顫抖者,立即就醫。
就診科別
  • 首診科別為眼科。
  • 若伴隨眩暈、頭痛、耳部流膿等症狀,可去耳鼻喉科咨間。
  • 若出現頭暈、噁心、運動障礙等症狀可去神經內科就醫諮詢。
  • 因中毒導致眼球顫抖者,應立即去急診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第一次出現出現症狀是什麼時候?
  • 每次出現症狀大概要持續多長時間?
  • 大概過多久症狀可以緩解,還是一直不能緩解?
  • 家人有沒有出現過類似的症狀?
  • 接受過什麼治療、效果如何?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檢查

體格檢查

檢查有無視力異常,如視力障礙、屈光不正、復視、小腦萎縮症等。

神經系統檢查

觀察有無神經系統定位異常、共濟運動是否協調。

誘發眼震

判斷眼球顫抖的性質、速度、方向、大小等,有無眼球運動障礙等。

眼震圖

用眼震圖記錄眼球顫抖的各種特點。

眼科檢查

如視力測試、驗光、視檢查等,用於排查眼部疾病。

影像學檢查

如腦CT或磁共振成像檢查、腦電圖等,幫助排除腦部疾病,如腦血管疾病、腦腫瘤、脫髓鞘疾病等。

診斷標準

醫生通過典型臨床表現,如不自主眼球運動、復視、視力下降等,結合輔助檢查的陽性結果,可明確為眼球顫抖。

鑑別診斷

眼瞼痙攣即眼皮跳,正常人偶爾會出現,如果出現持續頻繁的眼皮跳,須警惕控制眼瞼開合的神經肌肉是否有病變。眼球顫抖是眼球不受控制的往復運動,是控制眼球向各個右前旋轉的肌肉神經疾病導致,通過典型症狀易於鑑別。

治療

眼球顫抖並不是一個獨立疾病,在針對原發病因進行治療無效後,可以選擇改善臨床症狀的治療方法。

治療周期
眼球顫抖目前不能治癒,為終身疾病,需要長期治療並複查。
一般治療

屈光矯正

散瞳後如有明顯屈光不正,應配鏡矯正。接觸鏡與眼球同步運動,能夠使鏡片的光學中心始終與眼周保持致,屈光矯正效果較好。也可配戴負度數鏡片刺激調節性集合,減強眼震改善視力。

三稜鏡

同向三稜鏡

先天性眼球顫抖可存在靜止眼位中間帶即在向某方向注視時,眼球顫抖的幅度及頻率明顯減輕,因此在中間帶位置的視力較佳。治療時,病人雙眼配戴同向三稜鏡利用三樓鏡的折射將靜止眼位由側方移向正前方,從而消除代償頭位、提高正前方視力。

異向三稜鏡

病人雙眼配戴基底向外的三稜鏡,可誘發輻輳以刺激調節性集合,從而減輕眼震,改善視力。

藥物治療

目前尚無明確安全有效的專門藥物供臨床使用,可應用抗癲癇藥、肌肉鬆弛劑,如 Gabapentin 、 Baclofen 、肉毒桿菌毒素等進行對症治療,但兒童禁用。

手術治療

中間帶移位術

可通過手術將中間帶由側方移向中央正前方,使正前方獲得較好的視力。從而能改善或消除代償頭位。但手術不能根治眼球顫抖。

本體感受器切除術

對伴有斜視的眼球顫抖,醫生可能在移動中間帶或者切除體感受器的同時把斜視矯正計算到手術量內,再進行手術。建議6~10歲是最適合進行手術的年齡,部分幼兒年齡較小,手術以後視功能還在發育階段,需要進行視覺功能的復健訓練。若先天性眼震患兒,等成人後再手術,此時視力損害已經形成,手術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中醫治療

目前臨床上也有通過中藥、針灸治療眼球顫抖者,但療效尚缺乏大樣本數據統計。

預後

眼球顫抖不能自愈,目前也沒有完全治癒、根除的方法。經過規範治療,眼球顫抖幅度、頻率可以減輕,相關伴隨症狀可以減輕,但目前眼球顫抖不能完全治癒,只能減輕症狀或者減緩疾病進展。

能否治癒

眼球顫抖尚不能治癒。

能活多久

眼球顫抖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複診

眼球顫抖術後住院3~5天,3~4週複查,3月複查,以後每3月定期複查。

飲食

眼球顫抖病人通常考慮正常飲食,不需要吃過多的營養補品,尤其是避免各種高能量、高脂肪食物,需要增加各種纖維素,多吃優質蛋白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目的主要是防止便秘。

飲食調理
  • 忌各種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易引起便秘。因為便秘以後會導致腹內壓增高,有可能會引起眼壓的波動,如果是內眼手術以後容易影響傷口的恢復,不利於病情的好轉。
  • 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菸酒,防止大量飲酒以後導致血管擴張,容易引起術後出血,不利於傷口的恢復。
  • 宜增加各種纖維素,多吃優質蛋白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防止便秘,補充維他命,提高機體免疫力。

照護

眼球顫抖注意用眼衛生,避免眼疲勞,保證充分的休息。術後要注意傷口的護理,保持傷口清潔,防止術後感染等併發症的發生,合理飲食促進傷口癒合。

日常護理
  • 在安靜、整齊、陽光充足的環境進行休養。
  • 減少眼部疲勞,條件允許時堅持做眼保健操。
  • 外出戴防風防紫外線眼鏡,減少眼部刺激,減少眩光。
  • 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和全麥食品、堅果等。
  • 避免在黑暗的屋裡待很久,保證照明良好。
病情監測

視力測定

監測病人的視力是否有所恢復,如果視力急劇惡化需要進一步檢查治療。

一般檢查

查體監測眼球顫抖的恢復情況,如長時間不見好轉或出現惡化,應及時進行相關檢查治療。

特殊注意事項
  • 注意用眼衛生,防止眼疲勞,減少電視、電腦、手機的使用。
  • 部分病人難以參加某些對視力有特殊要求的活動或職業,如駕車。
  • 定期做眼保健操,緩解眼疲勞。
  • 注意眼部衛生,防止眼部感染。
  • 眼球顫抖病人如果存在明顯的屈光不正,應去正規單位進行系列眼部檢查,進行驗光配鏡。

預防

先天性眼球顫抖無法預防,而繼發性眼球顫抖可以採取適當的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補充維他命A等,促進眼部的新陳代謝。定期做眼保健操,防止眼疲勞,定期查體視力測量。

預防措施
  • 兒童及青壯年最好半年做一次眼底檢查,而老人以及「三高」人群三個月就需要檢查一次。老人在檢測眼底前,最好先做眼壓測試。
  • 避免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手機,或者一直盯著某處造成眼部疲勞,可以適當做眼保健操等眼部按摩。
  • 注意眼部清潔,能有效避免眼部感染,預防眼部疾病的發生。
  • 有眼球顫抖家族史的人群,及早注意眼部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