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神經性頭痛

概述

神經性頭痛多由精神緊張、生氣引起,主要症狀有持續性的頭部悶痛、沉重感,有的病人也會出現緊箍感。一般為兩側顳部、後枕部、頭頂部疼痛為主。輕度頭痛不會對病人有影響,重度頭疼病人幾乎不能做任何工作。通過藥物治療,輔以物理治療是治療本病較好的方法。

就診科別:
神經內科、急診科
英文名稱:
Nerve headache
疾病別稱:
緊張性頭痛、肌收縮性頭痛、功能性頭痛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精神心理障礙、視物不清
治療周期:
1週或更長
臨床症狀:
持續性頭部悶痛、壓迫感、沉重感、緊箍感
好發人群:
25~30歲的女性
常用藥物:
普拿疼、阿斯匹靈、雙氯芬酸、酮洛芬、布洛芬
常用檢查:
頭部CT、頭部核磁共振、腦血管影像學、經顱都卜勒

病因

神經性頭痛主要是由於焦慮、緊張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通常女性好發,可能與女性生理周期以及女性心態有關。

主要病因
  • 既往多認為疼痛是由於頭頸部肌肉不自主收縮和頭皮動脈收縮引起缺血所致。
  • 當前多認為神經性頭痛發病涉及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和環境中的多種因素,不同亞型的頭痛所涉及的因素也不同。
誘發因素

吸菸、飲酒

香菸燃燒後會產生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其中一氧化氮是誘發頭痛的因素之一;飲酒過度也會引發頭痛,因此嗜好菸酒者容易出現神經性頭痛。

過多飲用咖啡、濃茶

過量攝入含咖啡因的咖啡、濃茶以及巧克力等食物,容易誘發頭痛。

失眠、勞累

失眠、勞累、緊張等因素也容易誘發神經性頭痛。

流行病學

神經性頭痛的全球患病率是38%,終身患病率是46%,占頭痛病人的70%~80%,約半數病人會遭遇到影響日常活動的發作。

好發人群

男性與女性的患病之比為4:5,發病年齡高峰在25~30歲,患病年高在30~39歲,以後隨年齡增長而稍有減少,患病率隨教育程度升高而增高。

症狀

神經性頭痛是頭痛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症狀為持續性的頭部悶痛、壓迫感、沉重感,疼痛部位多為兩顳側、後枕部、頭頂部或全頭部。

典型症狀
  • 病人通常有持續性的頭部悶痛、壓迫感、沉重感、緊箍感。
  • 多數病人伴有頭暈、煩躁易怒、焦慮不安、心慌、氣短、恐懼、耳鳴、失眠多夢、腰酸背痛、頸部僵硬等症狀,部分病人在頸枕兩側或兩顳側有明顯的壓痛點。
併發症

精神心理障礙

病人由於頭痛導致煩躁、情緒低落,甚至可以引起焦慮和憂鬱的情緒,進而出現精神心理障礙。

視物不清

病人頭痛劇烈可能是頭部血管缺血導致,如果涉及眼部血管缺血,可同時導致視物不清的情況。

看醫

如果病人出現持續性的頭部悶痛、沉重感,緊箍感,建議及時前往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疼痛一般以兩側顳部、後枕部、頭頂部疼痛為主。

就醫指征

病人出現以下症狀儘快就醫:

  • 當病人出現持續性的頭部悶痛、壓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訴為頭部有「緊箍」感。大部分病人為兩側頭痛,多為兩顳側、後枕部及頭頂部或全頭部。
  • 頭痛性質為鈍痛、脹痛、壓迫感、麻木感和束帶樣緊箍感,可一陣陣地加重,無持續搏動感,無噁心及嘔吐,不會同時伴有畏光和畏聲。
  • 頭痛的強度為輕度至中度,很少因頭痛而臥床不起或影響日常生活。
  • 因為激動、生氣、失眠、焦慮或憂鬱等因素常使頭痛加劇。
  • 還有一部分病人,不僅具有肌緊張性頭痛的特點,而且還有血管性頭痛的臨床表現,主訴雙顳側搏動性頭痛。既有緊張性頭痛,又有血管性頭痛的臨床表現,稱為混合型頭痛。
就診科別
  • 大多病人優先考慮就診神經內科。
  • 也有部分病人症狀發作急,可以就診急診科。
醫生詢問病情
  • 因為什麼來就診?
  • 症狀什麼時候出現?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頭痛位置、性質、持續時間等)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 有做過什麼治療嗎?
需要做的檢查

頭頸部CT和頭頸部核磁共振

排除腦部、頸部疾病如顱內占位性病變、炎症、外傷以及頸椎病等。

經顱都卜勒檢查

可排除血管異常導致的頭痛。

診斷標準
  • 每次頭痛發作持續30分鐘至數天,或長期持續無緩解。
  • 頭痛至少具有以下2項特徵:雙側性;壓迫感或者緊束感(非搏動性);輕或中度疼痛;常規體力活動不會加重頭痛。
  • 以下兩項均符合:畏光、畏聲和輕度噁心三者中最多一項;既無中度或重度噁心,也無嘔吐。
鑑別診斷

偏頭疼

偏頭疼也是一組反覆發作的頭痛疾患,主要和遺傳、飲食、內分泌以及精神因素等有一定的關係。偏頭痛的致殘率較高,疾病負擔較重,一般病人可以表現為反覆發作的搏動樣的頭痛,多呈單側疼痛,常伴有噁心和嘔吐,少數典型病人發作前有視覺、感覺和運動障礙等先兆,可以有家族史。

叢集性頭痛

頭痛通常是每年一次或兩次在春季和(或)秋季發作,通常持續3~6週,有較長的緩解期。發作頻度從隔日一次至每日發作數次。每次頭痛發作持續數10分鐘至2小時,發作常有規律地在同一時間出現。頭痛往往在夜間入睡後突然發作而無先兆,疼痛多位於一側眼眶或球後、額顳部,為尖銳劇痛,痛處皮膚發紅、發熱,痛側常有結合膜充血、流淚、鼻溢,不伴有噁心、嘔吐。

治療

目前神經性頭痛主要的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藥物治療能夠消除神經性頭痛的症狀,維持正常的生活質量。另外,還可以採用物理治療的方法。

治療周期
神經性頭痛一般需要1週或更長的時間來治療,和病人的病程長短、年齡大小、用藥史以及基礎疾病情況等都有關。
藥物治療

Doxepin

適用於憂鬱、焦慮引發的頭痛,可出現低血壓、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青光眼、排尿困難者禁用。

Flunarizine

可抑制細胞鈣離子內流,擴張血管,改善腦部微循環和神經元代謝,緩解頭痛。不良反應有嗜睡、頭暈,長期應用還可使體重增加。

Clonazepam

屬於鎮靜催眠藥,能夠緩解病人焦慮等異常精神狀態,過敏者、青光眼病人禁用,妊娠期婦女禁用。

普拿疼

普拿疼是—種常用的鎮痛藥,能夠有效緩解病人頭痛,還可選用布洛芬、阿斯匹靈、 Naproxen 等藥物。

中醫治療
  • 中醫治療神經性頭痛需要辨證用藥,痰濁者用半夏白朮天麻湯;肝火者用天麻鉤藤飲;血虛者用加味四物湯;腎虛者用大補元煎。
  • 還可通過針灸取合谷穴、太沖穴、百會穴、太陽穴等進行治療。
其他治療

本病還可通過生物反饋治療以及心理治療來緩解病情,改善症狀。

預後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神經性頭痛病人都能治癒,且治療效果良好,能夠恢復正常的生活質量,通常不影響病人壽命,並注意治療後複查。

能否治癒

神經性頭痛的病人經過積極治療可以治癒。

能活多久

神經性頭痛一般不影響病人的壽命。

複診

藥物治療的病人建議1週、2週、4週、8週複查CT,對頭痛進行疼痛分級評估,在醫生指導下再作治療。

飲食

神經性頭痛的病人應該保持規律合理的飲食,多飲水,多食新鮮的蔬菜、水果,少喝咖啡以及濃茶,不宜飲酒和吸菸。

飲食調理
  • 忌煙、酒,禁止食用太過寒冷、寒涼或者辛辣、刺激類的食物。
  • 儘量少食或忌食肥甘厚膩的食物,忌進食過油或過鹹的食物等,建議以清淡飲食為主。
  • 多食用新鮮蔬菜,無糖尿病的病人建議多進食水果或高纖維類的食物等。
  • 平時建議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建議食用易吸收、營養較豐富的食物。
  • 三餐時間要規律,避免飢餓等刺激。

照護

神經性頭痛病人應該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的時間,避免過度勞累,要進行心理護理,幫助病人消除緊張焦慮的情緒,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的參加體育鍛煉。

日常護理
  • 保持充足的睡眠,必要時進行調整睡眠治療。
  • 幫助病人克服緊張、焦慮以及恐懼心理,必要時輔助心理輔導。
  • 養成規律的運動時間和方式,比如太極、瑜伽、慢跑等。
特殊注意事項

病人用藥期間可出現頭暈、嗜睡、口乾、乏力、低血壓、便秘等不良反應,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狀嚴重,應及時告知醫生。

預防

預防神經性頭痛的發作應該積極通過飲食、運動、保持心態等方式進行,平時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和不良情緒。

預防措施
  • 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健康飲食,不要吸菸、酗酒。
  • 生活中避免生氣、著急、上火等不良情緒刺激誘發偏頭痛發作。
  • 注意個人衛生,防止感染,女性若服用避孕劑時頭痛發作頻繁,並逐漸加重,可改用其他避孕方式。
  • 適當鍛煉身體,培養興趣愛好,舒緩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