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葡萄膜炎

概述

眼球分三層,平常能看到的眼白,屬於外層。如果把眼球的外殼去掉後,會發現眼球像一個紫黑色的葡萄,這一層即為葡萄膜,也叫色素膜。因為裡面含有大量黑色的色素顆粒,所以為紫色。葡萄膜炎是指發生在虹膜、睫狀體、脈絡膜的炎症,發病機制較為複雜,疾病分類較多,可由感染、損傷或免疫等多種因素引起,是眼科一種常見的疾病。

就診科別:
眼科
英文名稱:
uveitis
疾病別稱:
色素膜炎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繼發性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剝離
治療周期:
長期間歇性治療
臨床症狀:
眼部疼痛、畏光流淚、視物模糊、視力下降
好發人群:
20~50歲的青壯年、身體內有細菌或病毒等病原體感染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患有眼部外傷者
常用藥物:
Dexamethasone 、吲哚美辛、胺甲蝶呤、阿托品、普賴鬆
常用檢查:
眼部檢查、裂隙燈檢查、眼壓檢查
疾病分類

根據病因分類

感染性葡萄膜炎

由於身體其他部位患有細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蟲等引起的感染所導致的葡萄膜炎。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由於物理或化學物質損傷,或者自身對變性組織、壞死組織所做出的免疫反應而導致的葡萄膜炎。

根據解剖部位分類

前葡萄膜炎

為累及虹膜和(或)前部睫狀體的炎症性疾病,臨床上分為虹膜炎、虹彩炎和前部睫狀體炎三種類型。

中間葡萄膜炎

中間葡萄膜炎是一組累及睫狀體平坦部、玻璃體基底部、周邊視網膜和脈絡膜的炎症性和增殖性疾病,典型表現為睫狀體平坦部的雪堤樣病變。

後葡萄膜炎

可累及脈絡膜、視網膜、視網膜血管和玻璃體,往往不出現疼痛,僅僅表現為視力下降和眼前黑影。

全葡萄膜炎

累及虹膜、睫狀體及脈絡膜,且三者同時或者先後發病。

病因

葡萄膜炎疾病種類繁多,病因與發病機制相當複雜,受感染、外傷、自身免疫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原因兩大類,好發於20~50歲的青壯年、身體內有細菌或病毒等病原體感染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患有眼部外傷者。

主要病因

感染性因素

由於細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蟲等病原體侵襲人體導致感染所致。

非感染性因素

分為外源性與內源性兩種原因。

外源性因素

由於外傷、手術等物理損傷和酸、鹼及藥物等化學物質損傷所致。

內源性因素

由於免疫反應以及對變性組織、壞死腫瘤組織的反應所致。

流行病學

葡萄膜炎在各個年齡段均可發病,好發於20~50歲的青壯年,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在葡萄膜炎的各類分型中,前葡萄膜炎最為常見,約占病人總數的50%,中間葡萄膜炎多見年輕人,男女發病率相當。

傳播途徑

大多數葡萄膜炎無傳染性,因感染性因素獲得的葡萄膜炎可通過接觸病人的眼部分泌物傳播給他人。

好發人群

20~50歲的青壯年

葡萄膜炎可發生於各個年齡段,但多見於20~50歲的青壯年。

身體內有細菌或病毒等病原體感染者

感染細菌、病毒或其他病原體的病人,病原體可通過血行播散或其他方式轉移至眼部,引起葡萄膜炎。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

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人,對某些有毒物質有特殊的親和力,可以導致葡萄膜炎的發生。

患有眼部外傷的人

機械性或化學性眼部外傷的刺激也可以引起葡萄膜炎。

症狀

葡萄膜炎主要有眼部疼痛、畏光、流淚、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等臨床表現,具體分型因人而異,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發病特點,該病可併發繼發性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剝離等疾病。

典型症狀

前葡萄膜炎

主要表現為眼部疼痛、畏光、流淚及視力減退,眼科檢查時可見睫狀體充血、房水混濁、虹膜紋理不清等改變。

後葡萄膜炎

主要有眼前閃光、黑影、視力下降等表現,可有玻璃體混濁、眼底出現瀰漫性病灶等改變。

全葡萄膜炎

可同時或先後出現眼部疼痛、畏光、流淚、眼前閃光、眼前黑影、視力下降等前葡萄膜炎和(或)後葡萄膜炎的全部症狀。

中間葡萄膜炎

病隱匿,多不能確定確切發病時間。輕者可無任何症狀或僅出現飛蚊症,重者可有視物模糊。暫時性近視、黃斑受累或出現白內障時,可有明顯視力下降,少數病人可出現眼紅、眼痛等表現。

其他症狀

病人因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的葡萄膜炎,還可伴有紫斑症、代謝失調等機體免疫系統對自身成分發生免疫反應的表現。

併發症

繼發性青光眼

患有葡萄膜炎時,炎症刺激可以使房水黏稠度增加,使房水發生引流障礙引起眼壓升高,引發青光眼。

白內障

患有葡萄膜炎時可以出現睫狀體萎縮,房水質量變差,從而使晶狀體發生混濁性改變,導致白內障。

視網膜剝離

炎症反覆刺激,可以引起睫狀體增殖膜形成,收縮與牽拉的過程導致視網膜剝離,嚴重時可引起失明。

看醫

葡萄膜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控制病情進展、改善症狀、預防併發症尤為重要。對於高危人群,應多注意自己的眼部情況,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對於有疑似葡萄膜炎的臨床表現的病人,更應該及時就診以明確診斷。

就醫指征
  • 對於高危人群,定期體檢起重要作用,應該重視體檢中的眼科檢查,無論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體檢中出現眼科的異常檢查結果,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在體檢或其他情況下發現眼部疼痛、視力下降、眼前閃光等表現,高度懷疑葡萄膜炎時,應及時就醫。
  • 已經確診葡萄膜炎的病人,若出現眼部劇痛、視力下降甚至失明,應立即就醫。
就診科別
  • 大多數人群優先考慮去眼科。
  • 若普通人群突然出現視力下降、失明等症狀,應考慮去急診科。
醫生詢問病情
  • 因為什麼來就診的?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眼部疼痛、視力下降等)
  • 平時用眼情況如何?
  • 既往有過其他病史嗎?
  • 都做過哪些治療?
需要做的檢查

眼部檢查

注意眼睛瞳孔的大小、顏色、對光反射是否正常,觀察是否有明顯的外觀改變。

裂隙燈檢查

注意角膜後沉著物的形狀、顏色及分布等情況,觀察玻璃體是否存在混濁現象,注意觀察前房的深淺及滲出物的性質。

眼壓檢查

眼壓的正常範圍為10~21mmHg,超出或低於此範圍均為異常現象。

診斷標準

根據眼部疼痛、畏光、流淚、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等臨床表現,結合既往病史及檢查結果綜合分析,可作出診斷。

鑑別診斷

急性結膜炎

多為急性發病,也可有眼部疼痛,多有結膜充血、眼瞼腫脹等表現,可通過裂隙燈檢查進行鑑別。

急性青光眼

多為隅角閉鎖性青光眼,也可表現為眼壓升高,發病較急,多為突然性的視力下降,並伴有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治療

病人應早發現、早診斷葡萄膜炎,需儘早就醫,進行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並對疾病進展情況進行日常監測,病人應早發現、早診斷葡萄膜炎,需儘早就醫,進行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並對疾病進展情況進行日常監測。同時葡萄膜炎病人及高發人群或家屬應掌握葡萄膜炎的基礎健康知識。

治療周期
因大部分葡萄膜炎病人無法根治,所以需要長期間歇性治療,具體治療方式需要根據檢查結果以及醫生判斷而定。
一般治療
  • 注意休息,避免用眼過度,保證充足的睡眠。
  • 增強體質,補充營養。
  • 注意用眼衛生,不用髒手揉眼睛。
藥物治療

睫狀肌麻痹劑

常用的藥品有阿托品、托吡卡胺,適用於臨床確診後的病人,可以使瞳孔散大,解除肌肉痙攣,減輕疼痛。

糖皮質類固醇

如 Dexamethasone 、普賴鬆等,激素是西醫治療葡萄膜炎的主要藥物,易反覆,使用時應嚴格遵循醫囑,不能自己隨意更改藥量及療程。

非類固醇抗炎藥

如雙氯芬酸鈉、吲哚美辛等,為攝護腺素抑制劑,起消炎作用,適用於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疾病的止痛治療,使用時應注意藥物的毒副反應,老人及兒童慎用。

免疫抑制劑

如胺甲蝶呤,可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

抗生素

因細菌、病毒或其他感染因素引起的葡萄膜炎,確診後可遵醫囑選用合適的抗生素,如頭孢類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手術治療

適用於化膿性葡萄膜炎或者出現玻璃體混濁變性的葡萄膜炎病人,切除病變的玻璃體組織,可以緩解病情或預防視網膜剝離的發生。

預後

葡萄膜炎經過早發現、早診斷、初期干預,一般預後較好。本病在自身免疫力較差或者過度勞累時容易復發,遵醫囑定期到醫院進行眼部的複查,有利於延緩疾病的進展及預防併發症。

能否治癒

葡萄膜炎病人合理正確治療可以治癒,免疫因素導致的可以復發。

能活多久

葡萄膜炎病人經過早發現、早診斷,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預防併發症,一般對壽命影響較小。

後遺症

激素是治療葡萄膜炎的常用藥物,病人可能會有體重劇增、激素臉等副反應,影響自身美觀。

複診

葡萄膜炎病人治療前期應至少每周複查一次,達到預期時,可每月複查一次,病情穩定後可每年複查一次。

飲食

葡萄膜炎病人的飲食調理以維持病人的正常健康狀態為主,促使病人保持營養均衡,對減輕病人眼部症狀及病情恢復有很大的幫助。

飲食調理
  • 補充營養,多食用檸檬、奇異果等富含維他命C及檸檬酸的消炎、明目的食物。
  • 多吃高熱量及可以增加免疫力的食物。
  • 禁忌食用狗肉、餅乾等溫補性、燥熱性、乾性的食物。

照護

葡萄膜炎病人的護理旨在減輕病人的症狀,促進疾病恢復,還需避免發生併發症或在發生時能夠及時發現並處理。

日常護理
  • 建立良好生活習慣,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用眼過度,減少對眼球的不良刺激,避免誘發因素。
  • 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如佩戴有色眼鏡、佩戴遮陽帽等,再進行戶外活動,同時應避免運動過度,有利於保持身心健康。
病情監測

病人要定期到醫院進行眼科檢查,如有眼部不適應及時就醫。

心理護理
  • 平常要注意精神愉悅、心情舒暢,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 放鬆心情,調整心態,對葡萄膜炎此種疾病有正確的認識,積極檢查,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儘早干預。
特殊注意事項

病人使用激素時,應該嚴格遵循醫囑,按療程、劑量用藥。

預防

葡萄膜炎病人通過干預措施,一般可有效的改善症狀,但易反覆發作,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用眼衛生,對預防疾病的發生或避免疾病進一步加重有益處。

初期篩檢

篩檢人群

對於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高危人群,應儘早開始進行眼部篩檢,兒童宜從第一次進行眼科檢查開始,儘早干預,規避風險。對於患有眼部外傷、感染性疾病等其他致病因素的高危人群,有條件下也應儘早進行篩檢。一般通過視診可初步判斷,結合既往病史及檢查結果即可確診。

篩檢方法

一般通過詢問病史,結合眼科檢查結果即可確診,其中裂隙燈檢查可直接觀察到角膜及玻璃體的改變,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檢查方法。

預防措施
  •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長時間用眼,並做好眼部防護,防止外傷。
  • 做好手衛生,不用髒手揉眼睛,避免用力揉壓眼部皮膚。
  • 選擇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避免併發症。
  • 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 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如有臉部癤腫、毛囊炎等疾病,應先治癒後再進行眼部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