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散光

概述

散光是臨床常見疾病,眼球在不同子午線上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線在人眼經過屈折後不能在視網膜上形成焦點,而是形成兩條焦線和最小彌散斑的屈光狀態,稱為散光。病人可出現視力下降、視力疲勞,嚴重者可出現眼痛、頭痛等症狀。進行規範治療後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

就診科別:
眼科
英文名稱:
astigmatism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有一定相關性
併發疾病:
頭暈、頭痛、重影、近距離工作不能持久
治療周期:
終身治療
臨床症狀:
視力模糊、視力疲勞、視力下降
好發人群:
兒童、曾患有眼部疾病者,近視、遠視人群
鑑別診斷:
遠視、白內障
常用檢查:
散光表觀察、主觀試鏡驗光、角膜散光檢查、眼散光檢查
疾病分類

單純近視散光

一主子午線聚焦在視網膜上,另一主子午線聚焦在視網膜之前。

單純遠視散光

一主子午線聚焦在視網膜上,另一主子午線聚焦在視網膜之後。

複合近視散光

兩互相垂直的主子午線均聚焦在視網膜之前,但聚焦位置前後不同。

複合遠視散光

兩互相垂直的主子午線均聚焦在視網膜之後,但聚焦位置前後不同。

混合散光

一主子午線聚焦在視網膜之前,另一主子午線聚焦在視網膜之後。

病因

散光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彎曲性散光及指數性散光,另外,角膜疾病、角膜退化性病變、白內障及角膜手術等也可導致散光。

主要病因

遺傳

遺傳是散光產生的主要因素,根據臨床數據統計顯示,父母中任意一方有散光的未成年出現散光的概率,遠高於父母雙方正常的未成年出現散光的概率。

不良習慣

長期保持不良的用眼習慣,如躺著看書,經常揉眼、眯眼,容易壓迫到角膜,使角膜形狀發生改變,進而導致散光的產生。

疾病

某些眼部疾病病人治癒後也可出現散光,如圓錐角膜、角膜潰瘍、角膜炎、翼狀胬肉等。

外傷及手術

當發生角膜損傷,和部分眼部手術操作失誤時,均可能引起圓錐角膜,進而產生散光。

誘發因素

高齡

隨年齡增大出現散光的概率明顯增加,可能與人體自然衰老有關,一般多見於65歲以上老人。

營養不良

當人體營養不良時,角膜的堅硬程度會顯著下降,出現角膜散光的風險增加。

肥胖

相關研究統計,臨床散光病人中,肥胖未成年明顯多於體型正常未成年。

流行病學

角膜形狀從年輕時的橫橢球形逐漸向成年時縱橢球形演變,故兒童和青少年期的眼散光大多為循規性散光。角膜散光有很長時間的穩定,至成年人和老年大部分逐漸轉向為逆規性散光(70%以上)。資料報告2D以內循規性散光,青少年占90%,到老年時占14.3%。而逆規性散光,青少年占7.62%,老年時占85.7%。

好發人群
  • 兒童。
  • 曾患有角膜疾病。
  • 存在近視或遠視。
  • 有眼部角膜手術史。

症狀

散光以視力模糊及視力疲勞為主要症狀。低度散光一般不受影響,中、高度散光則遠、近視力均不好。散光病人常出現眼痛、頭痛,尤以前額部明顯,有重影、近距離工作不能持久。

典型症狀

視物模糊

輕度散光病人

一般視力正常,但若長期在某一距離內視物,有可能會出現視物模糊、眼疲勞。

重度散光病人

視力一般不正常,平時便會出現視物模糊。在長時間近距離視物後,可能會出現眼睛不適、視物重影、閱讀串行,甚至可出現頭痛。

視力疲勞

視力疲勞是散光眼常出現的症狀,表現為眼痛、流淚、重影、視力不穩定、近距離工作不能持久、頭痛等視疲勞症狀。散光眼無論看遠與看近均朦朧不清,常藉助調節功能縮短與注視物的距離以達到自我矯正,因而常出現調節性視疲勞,常見於遠視散光眼。

併發症

散光持續進展可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神經衰弱、頭痛、頭暈等。

看醫

如發現散光,建議病人儘早到醫院進行矯治,以防視力持續下降造成病人困擾。輕度散光病人可選擇眼鏡矯正,高度近視者可根據情況選擇手術治療達到矯治效果。

就醫指征
  • 出現視力下降、模糊、重影等現象的病人應及時就醫。
  • 新生兒以及有家族史的兒童,應儘早到醫院進行檢查。
  • 已存在散光的病人出現症狀加重時應及時就醫。
就診科別

建議病人出現視力下降、模糊等症狀時,優先到眼科進行檢查,如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可同神經內科一起會診。

醫生詢問病情
  • 目前哪隻眼睛看不清東西?
  • 兩隻眼睛看東西的清晰度相同嗎?
  • 視力下降有多久了?
  • 是否有眼痛、頭痛、重影的症狀?
  • 之前是否做過視力檢測?
需要做的檢查

散光檢查主要分主觀檢查、客觀檢查。

主觀檢查

包括散光表檢查、主觀試鏡驗光。

  • 散光眼的主觀檢查可用散光表觀察,初步了解被檢眼的散光子午線在視網膜上朦朧的物像形狀。
  • 主觀試鏡驗光一般都是在客觀驗光之後進行,對單眼矯正鏡片的準確性進行主觀確定,Jackson交叉圓柱鏡校正散光軸向和散光度,達到既有最佳視力又有最舒適的視覺效果。
  • 雙眼視覺平衡試驗,包括對普通視標、紅綠色視標等的雙眼視試驗,達到比較良好的雙眼視覺效果。

客觀檢查

包括角膜散光檢查、眼散光檢查。通過角膜散光檢查,得到角度等全面結果。眼散光檢查客觀測量即為眼屈光不正的測量,即所謂的客觀驗光。臨床上最為普遍使用的客觀驗光為電腦驗光儀驗光和散瞳驗光及檢影鏡檢影驗光。

診斷標準

病人出現視力模糊、重影等症狀,經過主客觀檢查進行驗光,確診是否存在散光。

  • 結合病人病史以及臨床表現,即出現視力下降、視覺疲勞、重影等,初步確診為散光。
  • 結合病史、主客觀檢查進行驗光,可初步判斷是否散光以及類型等。
  • 結合病史及視力檢查、散光表觀察、屈光度檢查(文章中提到的檢查)可確定散光的具體情況。
鑑別診斷

注意鑑別其他原因所致視力模糊、重影。

遠視

會在用眼時出現視疲勞及全身症狀,視疲勞發生的偏頭痛、噁心、嘔吐會在配戴眼鏡矯正後緩解。

白內障

因晶狀體混濁引起看東西重影、視力下降的現象。可在肉眼、聚光燈或裂隙燈顯微鏡下觀察,不同類型的白內障具有其特徵性的混濁表現。

治療

散光臨床多見先天性,若父母有一方有散光,為避免弱視的形成,需在出生後及時進行眼部檢查。若經常出現眼部不適、視物模糊等症狀,應及時至眼科就診。

治療周期
輕度散光需終身治療,高度散光可手術治療,具體治療周期需醫生進行診斷。
保守治療

散光的光學矯正主要是指眼鏡矯正,包括框架散光鏡矯正和接觸鏡矯正。

框架散光鏡矯正

應是散光治療的首選,尤其是兒童、青少年的眼散光配戴接觸鏡的適應性尚不成熟。散光鏡片含有柱鏡成分,當雙眼散光矯正時,兩散光鏡片的柱鏡會產生雙眼空間視覺效果。當兩柱軸均在斜軸位時,就會產生物像空間變形效果,戴鏡者會感到地面傾斜、物體扭曲變形等現象,不能接受矯正。故處方前一定要進行足夠的試鏡調整,原則上是散光度適宜不能過矯,否則容易引起視覺疲勞,乃至嚴重的神經精神性症狀,兒童、青少年易影響學習。

接觸鏡矯正眼散光

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觸鏡(RGP)矯正眼散光越來越普遍,其矯正的原理就是利用接觸鏡與角膜表面的接觸。由於淚液填充了角膜表面的角膜散光,而鏡片表面無散光,從而達到眼散光矯正的效果。這種鏡片矯正散光效果甚好,尤其是斜軸散光或高度散光,可明顯消除雙眼視覺的空間變形問題。對於不規則的眼散光,採用一眼RGP配戴結合雙眼框架鏡矯正,可達到同時矯正雙眼不等像的問題。據報導,RGP矯正還有抑制青少年近視發展的效果。

手術治療

目前主流屈光不正矯正手術術式有角膜雷射類手術及人工水晶體類手術兩大術式:

角膜雷射手術

包括全飛秒、半飛秒及準分子雷射,可以矯正500~600度以內的散光。

人工水晶體類手術

包括有晶體眼或人工水晶體植入術(ICL),通過人工水晶體植入能矯正屈光不正及散光。

角膜楔狀切除術、角膜鬆弛切開術

這類手術現已很少採用。

預後

輕度散光可通過光學矯正幫助病人矯正視力,緩解視力模糊、疲勞、重影等現象。高度散光多數可通過手術得到治癒,但需根據自身情況判定。

能否治癒

散光病人可通過眼鏡得以矯正,也可進行手術治療,多數可治癒。

能活多久

散光進行及時矯正或手術,一般不會影響病人自然壽命。

複診

配戴眼鏡矯正病人建議3~6個月進行複查,手術治療病人需根據具體情況決定。

飲食

散光病人飲食上大部分沒有禁忌,病人可根據自身情況決定,可在日常生活中多補充含有維他命A且對眼睛有益的食物。

飲食調理
  • 進行手術的病人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類食物,海鮮類食物也應儘量避免,以防傷口受到刺激,妨礙癒合。
  • 手術恢復期病人可適量食用含有維他命A的水果、蔬菜,以及高蛋白質食物。
  • 除手術期散光病人,其他病人日常飲食可按照喜好進行食用,無絕對禁忌。

照護

散光病人應著重注意用眼護理以及眼部衛生、合理用眼,避免長時間用眼以及不良用眼習慣,養成良好的習慣避免加重病情。

日常護理
  • 日常注意眼部衛生,避免用手揉搓眼部,以防感染細菌引起眼部疾病。
  • 注意用眼時間,避免用眼過長,定時休息眼睛。
  • 避免昏暗情況下用眼,避免長時間看手機、電腦,以防導致視力下降。
  • 配戴眼鏡矯正的病人需要注意眼睛的變化,如感到配戴不適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調整。
病情監測

視力檢測:病人可定期檢測視力,出現視力下降等症狀可及時就醫。

預防

散光的發病原因不同、發病率居高,具有家族史以及曾有眼部疾病或手術的人群需注意散光的發生,以日常眼部護理為主要措施,需注意保護眼睛。

初期篩檢
  • 對於有家族史的人群,可在初期進行檢測,並定期進行檢查。
  • 出現視力下降、視力疲勞、重影的人群,需要儘早到醫院進行檢測。
  • 曾有過眼部疾病以及眼部手術史的病人,需要定期進行檢查。
預防措施
  • 改正不良用眼習慣,避免長時間看電子產品,可在30~40分鐘左右時進行眼部休息。
  • 存在危險因素的人群應定期檢測,以防出現病情變化。
  • 注意眼部衛生,避免用手揉搓眼睛,例如游泳等運動需配戴泳鏡,防止引起眼部疾病。
  • 保證看書時間和姿勢合理,距離保持在30~40公分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