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尿道損傷

概述

尿道損傷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損傷,男性尿道因其解剖特點容易受傷,可分為前尿道損傷和後尿道損傷。根據損傷性質可分為挫傷、撕裂傷或完全斷裂,也分為開放性與閉合性損傷等。尿道損傷處理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可發生嚴重併發症。

就診科別:
泌尿外科
英文名稱:
injury of the urethra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休克、尿道皮膚瘺、尿失禁、性功能障礙
治療周期:
長期持續性治療
臨床症狀:
血尿、尿道疼痛、排尿困難、尿外滲
好發人群:
從事體力勞動的青壯年、泌尿系統感染的病人、探險的旅行者
常用藥物:
頭孢地尼、多巴胺
常用檢查:
直腸指診、逆行尿路造影檢查、骨盆X線檢查
疾病分類

尿道內損傷

絕大多數是在應用經尿道器械操作或排出異物時發生損傷,少數性變態、酒醉或精神病人用發針、鐵絲、玻璃干之類異物插入尿道而引起損傷,誤注入某些化學藥物,如硝酸銀、硫酸銅、石炭酸等可引起化學灼傷,經尿道行電切除術時可致尿道電灼傷。

尿道外暴力損傷

這種損傷較尿道內損傷為多見,可為貫通傷或閉合傷,前者主要見於戰場,尿道被火器或利器所穿破,受傷部位大多在球、膜部,海綿體部和攝護腺部則少見。閉合性尿道損傷在戰時和平時均可見到,會陰部騎跨傷或踢傷時受損部位多見於球部和膜部尿道,伴骨盆骨折,時常伴攝護腺部尿道損傷。

病因

尿道損傷的病因較多,有外傷、車禍、戰傷及醫源性損傷。隨著機動車輛的增多,交通事故所致的尿道損傷不斷增加,該疾病好發於從事體力勞動的青壯年和泌尿系統感染的病人。

主要病因

開放性尿道損傷

動物咬傷、切割傷、槍擊傷、彈片傷及爆炸傷,常合併會陰部軟組織損傷、陰囊及其內容物的損傷。

會陰部跨騎傷

由高處墜落,會陰部騎跨於硬物上或會陰部受直接暴力致尿道球部損傷。球部尿道位於恥骨聯合下方且固定,受外力作用後尿道被擠壓於恥骨聯合與硬物之間,造成尿道挫傷、部分或完全斷裂。

醫源性損傷

因使用膀胱鏡、尿道鏡、金屬尿道探子、電切及冷刀切開等操作方法不當或操作粗暴所致。可發生於尿道的任何部位,有尿道狹窄病變者更易發生損傷。

後尿道損傷

是下尿路損傷最嚴重的一種外傷,多由於車禍及骨盆擠壓傷所致,90%以上的病人合併有骨盆骨折,骨盆肌折合併後尿道損傷者達4%~25%。骨盆骨折後骨盆的穩定性受到破壞,恥骨支骨折移位引起後尿道撕裂,或由於恥骨支、坐骨支骨折移位直接刺傷尿道導致尿道損傷。

流行病學

尿道損傷多見於男性,以青壯年居多,女性尿道損傷少見,約占3%,具體的發病率暫無準確的流行病學數據。

好發人群

從事體力勞動的青壯年

青壯年經常搬動、騎跨或從事高空作業等,容易造成尿道損傷。

泌尿系統感染的病人

泌尿系統感染容易在膀胱鏡檢查過程中由於操作方法不當致損傷。

探險的旅行者

探險途中各種兇險動物咬傷尿道引發損傷。

性變態者

用發針、鐵絲、玻璃干之類異物插入尿道而引起損傷。

精神病病人

精神病病人用異物插入尿道引發損傷。

症狀

尿道損傷根據損傷程度和損傷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不太相同,典型的的臨床表現為尿道滴血與血尿、疼痛與排尿困難,嚴重者還會出現血腫及瘀斑、尿外滲等症狀,該疾病可併發有休克、感染、尿道皮膚瘺、尿失禁以及性功能障礙。

典型症狀

尿道滴血與血尿

為尿道損傷最常見的症狀,前尿道損傷表現為在不排尿時即有鮮血自尿道口滴出,但出血量的多少,並不能反映尿道損傷的程度。

尿道疼痛

損傷部位常有疼痛及壓痛,排尿時疼痛常向周圍放射。

排尿障礙

因損傷致局部水腫、疼痛、外括約肌痙攣、尿道斷裂等,可造成排尿困難甚至發生尿滯留。

其他症狀

血腫、瘀斑

尿道損傷時可出現血腫及瘀斑,並可延至周圍,周圍皮膚呈青紫色。

尿外滲

是尿道損傷的嚴重病變,常發生於尿道破裂或尿道斷裂,因頻繁排尿致使尿液從裂口滲出形成尿外滲,其範圍隨損傷部位不同而異。

併發症

休克

特別是嚴重的骨盆骨折引起的後尿道損傷或合併其他內臟損傷時,常因損傷廣泛大量失血、疼痛發生休克。

泌尿系感染

尿道損傷未及時消毒,細菌逆行性進入陰道內部引發泌尿系統感染。

尿道皮膚瘺

尿道損傷使生殖器官與泌尿系統之間形成異常通道,表現為漏尿。

尿失禁

後尿道損傷易造成尿失禁,應積極尋找病因做相應處理。

性功能障礙

嚴重的尿道損傷合併陰道損傷和感染,導致性功能障礙。

看醫

當病人出現尿道滴血與血尿、尿道疼痛、排尿困難、血腫或瘀斑、尿外滲等症狀時,應及時到泌尿外科就診,做體格檢查、逆行尿道造影檢查、影像學檢查確診。如有慢性感染病史,應及時跟醫生溝通,明確病因,對症治療。

就醫指征
  • 病人出現滴血與血尿、尿道疼痛、排尿困難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病人出現血腫或瘀斑、尿外滲時應及時就醫。
就診科別

當病人出現排尿困難、血尿、尿外滲等情況時,需要及時去泌尿外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這種滴血尿、尿道疼痛症狀持續多長時間了?
  • 因為什麼原因造成的尿道損傷?
  • 從事什麼工作的?
  • 之前用過什麼藥物嗎?
  • 之前有過尿路感染病史嗎?
需要做的檢查

體格檢查

直腸指診

骨盆骨折合併後尿道斷裂,合併有骨盆擠壓痛,直腸指診可觸及浮動和上移的攝護腺。

試插導尿管

多不能進入膀胱,如導尿管很容易插入膀胱並導出清亮尿液,表明尿道損傷較輕或只有較小的破裂,膀胱無損傷,若插入過程受阻,則尿道已斷裂,此時不可反覆插管。

逆行尿道造影檢查

表現為尿道連續性中斷或表現為顯影劑外滲,是首選檢查方法。

影像學檢查

骨盆X線片、超音波和CT檢查,主要是用來確定病人是否存在盆骨骨折等情況,可以排除損傷。

診斷標準

一般根據病人的病史、症狀與體徵和體格檢查即可診斷。

病史

仔細詢問受傷經過,是騎跨傷還是擠壓傷。

症狀和體徵

尿道損傷後有無血尿、排尿障礙、疼痛、血腫、尿外滲、尿滯留或休克表現,同時檢查會陰、陰囊、有無淤斑、血腫和尿外滲。

體格檢查

肛門檢查觀察直腸前壁是否飽滿,直腸有無破裂;尿道造影提示尿道連續性中斷;導尿管插入情況,若尿道完合破裂,導尿管插至破裂處不能前進。

鑑別診斷

膀胱破裂

膀胱壁發生裂傷,尿液和血液流入腹腔所引起的以排尿障礙、腹膜炎、尿毒症和休克為特徵的一種膀胱疾患。其症狀多表現為急尿、尿痛、血尿等等,患有膀胱破裂的病人也會感覺到極大的痛苦,應根據尿液常規以及各種輔助檢查來鑑別診斷。

尿道狹窄

尿道狹窄是泌尿系統常見的疾病,是由先天性原因、炎症及外傷等因素導致尿道管腔狹小,主要表現為進行性漸進性排尿困難、尿線變細、排尿淋漓等。而尿道損傷一般可見血尿和尿外滲,應根據體格和輔助檢查來鑑別診斷。

治療

尿道損傷的治療原則是壓迫止血、抗休克以及防止感染等,根據病人損傷程度儘早施行手術治療。同時應明確病因,積極治療,合理用藥,防止併發症發生。

治療周期
該病需要長期持續性治療。
一般治療
  • 病人尿道內化學灼傷應立即用生理鹽水沖洗。
  • 應儘早將導尿管插入膀胱,引流尿液,並最大限度的減少尿外滲。
藥物治療

頭孢類抗生素

在臨床上,主要可以口服頭孢地尼等頭孢類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效果就比較好。但抗生素必須要在明確有病菌感染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不能盲目濫用。

雲南白藥

具有化瘀止血、解毒消腫的功效,尿道損傷病人如果只是輕微滲血,可以口服雲南白藥,具有一定的止血效果。極少數病人服藥後導致過敏性藥疹,孕婦禁用。

多巴胺

該藥是一種α、β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藥,用於治療出血性休克。藥物必須合理使用,避免濫用。多巴胺的不良反應有噁心、嘔吐、頭痛和呼吸困難,一旦嚴重,緊急就醫。

手術治療

尿道鏡下尿道手術

損傷小、恢復快、療效好、併發症少,適用於無膀胱破裂的前尿道和後尿道損傷。

恥骨上膀胱造瘺及尿道吻合術

球部尿道完全斷裂,做會陰清除血腫、尿道端端吻合,並做恥骨上膀胱造口使尿流改道;後尿道斷裂,若條件允許,應爭取斷端第一期吻合或行手術對合兩斷端,然後氣囊導尿管牽拉,同時做恥骨上膀胱造瘺或尿道會師術。如全身條件差,先行恥骨上膀胱造口,3~6個月以後再做尿道修補。因尿道損傷滲出的血液或尿液易導致感染,恥骨上膀胱造瘺是減少創傷部位尿液滲出的方法,可以避免尿道操作,減少尿道的進一步損傷。

預後

尿道損傷無論用哪種方法修復都會有疤痕收縮而致尿道狹窄之可能,手術後的定期尿道擴張有時也未必有效,但一般沒有嚴重併發症是可以治癒的,不會影響自然壽命。此外,尿瘺也是常見的併發症,針對該疾病的病人,建議3~6個月進行複查。

能否治癒

尿道損傷一般沒有嚴重併發症都可治癒。

能活多久

一般如果無合併其他系統疾病時,尿道損傷不影響自然壽命。

後遺症

因手術治療修復後可見疤痕收縮,導致尿道狹窄。

複診

一般病人術後3~6個月複查即可,期間一旦症狀加重,應及時就診。

飲食

尿道損傷病人飲食上應均衡營養,宜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飲食調理
  • 宜多吃富含蛋白質多的食物,比如雞蛋、牛奶和羊肉等。
  • 宜多吃新鮮水果蔬菜,比如香蕉、蘋果、油桃等。
  • 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包括咖啡、可樂、酒、醋、辣椒、酸味水果等。

照護

尿道損傷病人日常生活中需注意衛生清潔,避免引起外傷的一系列動作,家屬應對精神病人加強護理。

日常護理
  • 注意清潔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避免外傷,比如摔傷、刀傷和撞擊傷。
特殊注意事項

對於精神有異常的尿道損傷的病人,家人應加強看管力度,防止再次發生損傷。

預防

尿道損傷預防原則應減少外傷,注意生活安全。對於醫源性外傷應小心、仔細的操作,以避免損傷。同時要潔身自好,注意衛生清潔。

預防措施

對於尿道外傷性因素,病人首先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防止尿道受到外界暴力因素打擊,如進行打籃球、踢足球或者跨欄運動時,一定要防止尿道受到壓迫或者撞擊,否則容易引起尿道斷裂、尿道流血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