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損傷
概述
腎損傷是指由刺傷、火器傷以及局部直接或間接暴力等致傷因素所導致的腎臟損傷,是一種危重急症。由於腎臟位置較深,周圍有較厚的脂肪墊,有一定的活動度,外有脊柱、肋骨、腹內臟器及肌肉的保護,所以一般不易受傷。但腎實質脆弱,被膜薄,當受到直接或間接暴力打擊時就會發生破裂。依據創傷的程度可分為腎輕度挫傷、腎挫裂傷、腎全層裂傷、腎蒂損傷、病理性腎破裂五種類型。
- 就診科別:
- 泌尿外科、急診科
- 英文名稱:
- injury of kidney|trauma of kidney
- 疾病別稱:
- 腎創傷、腎臟損傷
- 是否常見:
- 否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感染、血尿、腎周膿腫、高血壓、腎積水
- 治療周期:
- 1~2月
- 臨床症狀:
- 皮下瘀斑、疼痛、血尿、腹部腫塊、休克
- 好發人群:
- 20~40歲男性、腎臟疾病者
- 常用藥物:
- Cefuroxime 、維他命K1、 Tramadol
- 常用檢查:
- 體格檢查、腎功能檢查、血尿液常規檢查、影像學檢查
根據腎損傷的嚴重程度分類
腎輕度挫傷
此種損傷只局限於部分腎實質,從而形成實質內瘀斑、血腫或局部包膜下小血泡。若涉及腎集合系統則會引起少量血尿。由於腎臟部位的損傷使腎實質分泌尿液的功能降低,所以會出現少量尿液外漏的情況。一般症狀輕微,可快速癒合。
腎挫裂傷
腎挫裂傷是腎實質挫裂傷,若伴有腎盂、腎盞黏膜破裂,則會出現血尿,但是一般情況下不會引起嚴重的尿外滲,通過正規治療可自行痊癒。
腎全層裂傷
腎實質嚴重挫傷時由外及內達腎盂、腎盞黏膜、腎包膜,此時常伴有腎周血腫和尿外滲。有時腎一極可完全撕脫,或腎完全裂傷呈粉碎狀。這類腎損傷症狀明顯,後果嚴重,均需急診手術治療。
腎蒂損傷
腎蒂損傷是指腎蒂血管撕裂,從而導致大出血甚至休克,如銳器刺傷腎血管可致假性動脈瘤、動-靜脈瘺或腎盂靜脈瘺。通常情況下,對沖傷會使腎動脈在腹主動脈開口處內膜受牽拉而破裂,導致腎動脈血栓形成,從而使腎失去功能。
病理性腎破裂
病理性腎破裂是指受到輕度暴力從而使已有病理性改變的腎破裂,如腎積水、腎囊腫、腎腫瘤、腎積膿等。
根據疾病損傷機制分類
開放性損傷
腎臟部位有如槍彈傷、刀刺傷等明顯的開放傷口。
病理性損傷
多指由於腎積水、腫瘤、結石、慢性炎症等疾病累及腎臟造成的腎損傷。
醫源性損傷
指醫生操作不當或醫患配合不佳造成的腎損傷,常見於腎穿刺等手術過程中。
閉合性損傷
多指由撕裂傷、挫傷等造成的腎部沒有明顯開放傷口的損傷。
病因
腎損傷是指由不同致傷因素導致的腎臟損傷,損傷因素包括墜落、車禍、穿刺以及直接或間接暴力等。其次可由腎積水、腫瘤、慢性炎症等引起的病理損傷造成腎臟損傷。
- 暴力因素是導致腎臟損傷的常見病因,分為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損傷。直接暴力包括物體直接撞擊,如車禍、跌打、擠壓、肋骨或橫突骨折等。間接暴力包括減速傷、墜落傷等。
- 除了暴力損傷所引起的腎損傷外還有病理損傷,如腎積水、腫瘤、結石以及慢性炎症等。
男性發病率較女性多2倍,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多見於20~40歲之間。近幾年,腎損傷的發病率在逐漸升高,全球成人住院病人的急性腎損傷發生率約為21.6%。我國成人住院病人中急性腎損傷的發生率約為0.99%~11.6%。
- 腎損傷大多見於20~40歲男性,此類人群常從事高強度體力勞動或活動,易出現腎損傷。
- 患有腎臟疾病者,如腎發育不全及先天性腎疾病病人易出現腎損傷。
症狀
腎損傷的臨床表現損傷程度有直接關係,腎損傷狀況較輕時不易被察覺,當腎臟損傷較嚴重時,臨床症狀則表現為血尿、疼痛、腹部腫塊、發熱和休克。
血尿
血尿是腎損傷最常見的症狀,主要是腎內小血管破裂所致,最常見的是肉眼血尿,但部分病人做尿液常規的時候,可表現為檢查鏡下血尿。
疼痛
由外力因素所導致的腎組織損傷、出血或尿外滲可引起病人側腰或腹部產生酸痛,當血塊通過輸尿管時一般會出現腎絞痛。
腹部腫塊
腎臟受到損傷會導致血液和尿液外滲,從而進入腎周圍組織,進而使局部腫脹形成腫塊。用手可以摸到上腹部腫塊,按壓時會因刺激腎包膜而出現疼痛感。
皮下瘀斑
外傷會導致皮下出血,一段時間後會形成瘀斑。
發熱
血腫吸收會導致發熱,而部分病人因腎外傷所致腎周血腫、尿外滲易繼發感染,從而出現體溫升高的症狀。
休克
嚴重腎損傷病人會因為失血過多導致四肢冰冷、面色蒼白、體溫下降、血壓下降等症狀,此時病人發生了休克。
腎損傷後併發症主要分為初期和末期兩類。初期併發症主要是在腎損傷6週之內所發生的一些疾病,如繼發性出血,尿外滲,急性腎小管壞死,尿瘺等。而末期併發症主要包括高血壓,腎積水,結石,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功衰竭,動靜脈瘺等。以上併發症大都發生於嚴重腎損傷之後。發病比較危急,人們關注度較高的急性腎損傷常見的併發症包括:
感染
腎臟受到損傷會導致血液和尿液外滲,從而形成腎周血腫、尿外滲進而導致感染。
腎周膿腫
腎組織受損後導致血液和尿液的外滲,血液擴散以及尿液經過泌尿系統局部擴散導致膿腫。
高血壓
高血壓是末期併發症中最常見的,發病率為0.7%~33%。其主要原因是由腎缺血引起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增加,如腎蒂周圍血腫、腎實質廣泛疤痕形成、腎被膜下血腫機化、腎周圍血腫、腎內假性動脈瘤等對腎實質壓迫造成供血不足,從而導致近球細胞及顆粒斑分泌腎素增多而繼發腎素性高血壓。
腎積水
由腎組織損傷導致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或輸尿管周圍沾黏壓迫等原因引起。
看醫
腎損傷的就醫是依照系列檢查後確定傷員的一般情況,腎損傷的範圍和程度,以及其它器官有無嚴重損傷而確定。
- 對於單純腎損傷病人,如無嚴重出血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若平時出現突發性腰痛、血尿、血壓升高、發熱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 腎損傷病人,表現為出血、休克等危急症狀,並伴有明顯的腹膜刺激征時,應立即就醫。
一般建議病人去泌尿外科,若情況危急,則建議去急診科。
- 哪裡不舒服?
- 為什麼會受傷呢?
- 受傷多久了?
- 有發熱嗎?最高多少攝氏度?
- 有無服用藥物及其他治療?
- 有先天性疾病嗎?
- 做過哪些檢查?
- 是否有以下症狀?(如右側腰部脹痛、絞痛、發熱、血尿)
體格檢查
一般首先觀察病人體表有無明顯創傷,並對病人的腎臟進行檢查,從而了解是否有局部壓痛、異常腫塊等症狀。並觀察病人是否存在面色蒼白、血壓下降、四肢冰冷的表現。
尿沉渣顯微鏡鏡檢
該檢查能夠輔助診斷腎損傷,一般通過將病人尿液離心沉澱後,從顯微鏡中觀察沉澱中是否有紅血球,從而判斷病人是否有血尿症狀。
尿液常規和血液常規檢查
尿液常規可以幫助檢查尿液中是否含有大量的紅血球,從而判斷病人的腎臟是否受到損傷。血液常規檢查通過發現血紅素與紅血球比容進行性降低說明有活動性出血,白血球計數升高提示有繼發感染。
腎功能檢查
該檢查通過進行血清肌酸酐測定等,了解反應腎功能變化情況。
影像學檢查
腎臟都卜勒超音波
該檢查可以初步診斷腎損傷。能提示腎損傷的部位和程度,有無包膜下和腎周血腫、尿外滲的情況。
X線平片
可以顯示腎臟輪廓、位置、大小及附近脊柱情況,醫生可以通過一些特徵性的X線表現來初步評估腎損傷的嚴重程度。
CT檢查
一般是確診腎損傷的首選檢查,因為它可以清晰顯示腎實質裂傷程度、尿外滲和血腫範圍,以及腎組織有無活力,並可了解與其他臟器的關係,從而進一步明確腎臟損傷的嚴重程度及部位。
腎動脈和靜脈造影
醫生可以通過造影結果確診動脈有無栓塞情況。可發現腎有無損傷,腎損傷的範圍和程度,但臨床一般不作為首選。
腎損傷的診斷可根據病史、症狀和體徵、尿液檢查和X線尿路造影等而確定。多數病例經過上述步驟或僅從臨床現象和血尿即可肯定腎損傷的診斷。
治療
治療方案應根據腎功能受損害的程度而制定。症狀較輕的病人一般可採取保守治療的方法,即密切監察病人病情的情況下,對病人進行止血、輸血、抗感染、營養支持、止痛等非手術治療。若非手術治療得不到緩解或者病人的病情較重,則需要採取手術治療。而休克的病人應立即輸血和抗休克治療。
Cefuroxime
Cefuroxime 是抗生素的一種,它一般可以起到預防性抗感染的作用,所以病人應初期足量合理應用 Cefuroxime ,以防止繼發感染。
Tramadol
Tramadol 是一種非阿片類中樞性鎮痛藥,它可以有效緩解病人的疼痛。並且被經常用於有劇烈疼痛不能忍受的病人,但服用不能過量,應注意要合理使用。
維他命K1
維他命K1是一種止血藥,能夠幫助病人改善凝血功能,減少其出血。
腎修補術
腎修補術適用於腎裂傷的範圍較局限,整個腎的血液循環無明顯障礙者、創緣整齊者可直接縫合;創緣不整、血運不良者應先清創。若創緣對合有困難者,可用腎周筋膜或可吸收止血材料填充,縫合時可以短時控制阻斷腎動脈有利於減輕縫合張力。
腎部分切除術
腎部分切除術適用於腎的一極嚴重挫傷或一極腎組織已游離且無血運,無保留價值,而其餘組織無創傷或有裂傷可以修補者。腎部分切除後應嚴密縫合,促進切面癒合及防止繼發性出血。
腎切除術
腎切除術既能解除出血原因和感染來源,亦可避免再度手術和末期殘腎的後患,但原則上應盡力保留傷腎。在病情危重需行腎切除時必須證實對側腎功能良好後才能進行。腎切除適應症為無法控制的大出血;廣泛的腎裂傷,尤其是戰時的貫通傷;無法修復的腎蒂嚴重損傷;傷腎原有病理改變且無法修復者,如腎腫瘤、腎膿腫、巨大結石和腎積水。
腎血管修復手術或腎血管重建手術
腎蒂損傷時,在術中應根據傷情,爭取吻合或修補斷裂或破裂的血管,重建腎的血液循環。此類手術應爭取在傷後12小時以內完成,若延遲至18小時以後,手術修復已無意義。
腎動脈栓塞術
腎動脈栓塞術適用於動脈破裂導致出血不止的病人。對其進行腎動脈栓塞術,可以及時止血,防止其出現持續性出血最終導致休克的狀態。
對於無法正常進食的病人,可以適當的對其進行營養治療。可以靜脈補充胺基酸,脂肪,葡萄糖等營養物質,為其機體提供基礎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
輸血治療
對於失血過多的病人,應對其適當的輸血,補充血容量,以免因失血過多而發生休克。而對於休克的病人也需要進行輸血治療,以補充血容量。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一般針對後期出現嚴重腎功能不全的病人。血液透析能夠代償腎臟功能,清除部分機體代謝產生的廢物。
併發症治療
如病人出現腹膜後尿囊腫或腎周膿腫要切開引流;對於動靜脈痿和假性腎動脈瘤應予以修補;輸尿管狹窄、腎積水需施行成形術或腎切除術,如在腎實質內則可行部分腎切除術;持久性血尿可施行選擇性腎動脈栓塞術等。
預後
通常初期發現腎損傷並及時給予治療,大多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一般預後良好。但病情嚴重且未能及時治療時,預後效果可能較差。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病人疾病可治癒,且不易復發。
腎損傷病人如果護理得當,治療及時,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 按照醫囑病人應該每3個月到門診複查一次,複診時要攜帶個人病歷及檢查報告單。
- 複診時可能做腎功能檢查,監測病人腎功能有無異常。
- 如果病人腎功能有異常情況,甚至有所加重,需要及時就診。
飲食
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保證病人機體功能的正常運轉,起到輔助控制病情,維持治療效果,從而起到促進疾病復健的作用。同時病人需要規律飲食,合理膳食,保證機體營養攝入。
- 宜食用高優質低蛋白的食物,如雞蛋、魚、瘦肉、牛奶等。
- 宜多吃富含維他命的食物,如蔬菜,水果。
- 應適當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以保持大便通暢。
- 應該吃低鹽、低鉀的食物,做到清淡飲食。
- 避免油膩、生冷、高鹽、高鉀的食物。
-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 應少吃醃製性食物。
照護
腎損傷病人的護理以術後恢復護理為主,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嚴格護理,積極配合治療,可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 有手術傷口的病人,應按時到醫院複查換藥,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避免傷口感染。
- 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切口撕裂,影響癒合。
- 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引流管扭曲、阻塞或受壓等情況發生。
- 保持良好情緒,樹立治療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密切監督各項生命體徵變化情況,觀察術後切口是否癒合良好,各種不適症狀是否逐漸緩解,有無血尿等情況,一旦出現不適或異常,要及時告知醫生並進行相關治療。
做完手術的病人應時刻保持傷口敷料乾燥清潔,以及引流管通暢。若出現傷口出血不止,化膿等情況,應及時報告醫生。病人在家用藥時應嚴格遵守醫囑服藥,不能自行停藥或減量。同時應該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若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應立即停藥,及時就醫。
預防
嚴格遵守安全法律法規,積極預防整治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同時注意個人安全和自我保護,避免各種外傷情況,不參與打架、鬥毆,也可有效預防該病的發生。
- 注意安全,遵守安全法律法規,不打架鬥毆,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 如有外傷,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應定期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