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樣體肥大
概述
腺樣體因反覆炎症刺激而發生病理性增生、肥大,並引起相應的症狀者稱為腺樣體肥大。本病常見於兒童,但部分成人亦可發生,常合併慢性扁桃腺炎或扁桃腺肥大。引起鼻堵、張口呼吸的症狀,尤以夜間加重,該疾病通常可進行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手術後預後較好。
- 就診科別:
- 耳鼻喉科
- 英文名稱:
- adenoidal hypertrophy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分泌性中耳炎、化膿性中耳炎、鼻炎、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低通氣症候群
- 治療周期:
- 短期治療
- 臨床症狀:
- 鼻塞、流涕、耳悶、耳痛、咽部不適
- 好發人群:
- 兒童
- 常用藥物:
- 0.5%麻黃鹼、 Cefixime 、阿奇黴素
- 常用檢查:
- 視診、觸診、鼻咽鏡檢查、前鼻鏡檢查、鼻內鏡檢查、X線檢查、CT檢查
病因
腺樣體肥大常見的病因是急、慢性鼻咽炎的反覆發作,鄰近器官如鼻腔、鼻竇、扁桃腺的炎症亦可波及鼻咽部,刺激腺樣體組織增生。
腺樣體肥大多因B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桿菌、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感染致病。常見原因是鼻咽部的炎症,及其鄰近器官和組織的炎症反覆刺激,使腺體發生病理性增生,例如急慢性鼻咽炎、鼻炎、咽炎等疾病,且多與慢性扁桃腺炎、扁桃腺肥大同時存在。
感冒
兒童感冒時機體免疫力下降,且伴有細菌感染,易刺激腺樣體肥大。
炎症
鼻腔、鼻竇、扁桃腺的炎症可波及鼻咽部,刺激腺樣體發生肥大。如慢性鼻竇炎、慢性扁桃腺炎、呼吸道及咽喉感染反覆發作等。
其他
變態反應、胃食道逆流、機體淋巴組織增生活躍等,均可增加腺體樣組織增生的風險。
腺樣體肥大常見於3~5歲兒童,成年人少見,且此病好發於寒冷、潮濕的地區。
兒童
正常生理情況下,兒童6~7歲時腺樣體發育為最大,10歲以後逐漸萎縮,到成人則基本消失。因此兒童一旦感冒或者有鼻炎等疾病反覆刺激腺樣體,比成人更易得此病。
症狀
肥大的腺樣體不同程度的阻塞後鼻孔和壓迫耳咽管,以及下流分泌物對咽、喉和下呼吸道的刺激,故可引起耳、鼻、咽、喉和下呼吸道的多種症狀。常表現為鼻塞、流涕、耳悶、耳痛、咽部不適。
鼻部症狀
鼻塞為該病的主要症狀,由肥大的腺樣體和局部積聚的分泌物的阻塞引起,如伴有鼻炎、鼻竇炎,可加重鼻塞,同時可有流涕等表現。由於鼻塞,病人說話時帶閉塞性鼻音。
耳部症狀
腺樣體肥大可壓迫耳咽管咽口,引起耳咽管阻塞,同時急性鼻咽炎發作可波及耳咽管黏膜。在耳咽管阻塞和炎症存在的情況下,鼻咽部分泌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容易逆行至中耳,產生耳悶、耳痛、聽力下降等症狀。
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狀
因分泌物下流並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咽部不適、陣咳和支氣管炎的症狀。
頜面骨發育異常
可影響通氣,導致張口呼吸,可使頜面骨發育改變,出現腺樣體面容。
- 主要為慢性中毒、營養發育障礙和反射性神經症狀。患兒全身發育和營養狀態差,並有睡眠多夢易驚醒、磨牙、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和性情暴躁等表現。
- 年齡較小的病人可能出現不願進食、餵養困難的情況。
- 該疾病還可能造成吞咽困難。
分泌性中耳炎
腺樣體肥大的病人引起耳咽管阻塞,導致中耳負壓,從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產生耳悶、耳痛等症狀。
化膿性中耳炎
腺樣體肥大病人鼻咽部分泌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逆行至中耳,嚴重者導致化膿性中耳炎,伴有耳悶、耳痛、聽力下降等症狀。
鼻炎
腺樣體肥大病人鼻咽部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刺激鼻部出現炎症,同時腺樣體肥大阻塞後鼻孔引起鼻塞說話時呈閉塞性鼻音,睡覺時發出鼾聲、張口呼吸。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低通氣症候群
腺樣體肥大是兒童OSAHS最常見的病因之一,鼾聲過大和睡眠時憋氣為兩大主要症狀,睡眠期張口呼吸、汗多、晨起頭痛、白天嗜睡、學習困難等也是常見症狀。
看醫
當病人出現腺樣體面容、鼻塞流涕、耳悶、耳痛、咽部不適、陣咳等症狀應及時就醫,可通過醫生給與的視診、觸診、鼻咽鏡檢查、前鼻鏡檢查、X線檢查、CT檢查等確診是否患有腺樣體肥大。
- 當病人表現為腺樣體面容、鼻塞、流涕、耳悶、耳痛、咽部不適、陣咳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 當病人出現發燒、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低通氣症候群、鼻腔反覆感染,並且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影響患兒臉部及身體發育時,應立即就醫。
- 病人應首先考慮到耳鼻喉科就診。
- 如果病人出現發熱等症狀,應及時去發熱門診就診。
- 鼻塞、流涕的情況持續多久了?
- 既往是否有鼻炎、鼻竇炎等疾病史?
- 目前除了鼻塞有什麼症狀?(如耳悶、耳痛、咽部不適、陣咳等)
- 最近是否感冒了?
- 這些症狀持續多久了?
視診
觀察病人是否存在腺樣體面容,由於長期張口呼吸,致使頜臉部骨骼發育不良,上頜骨變長、齶骨高拱、牙列不齊、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即所謂的「腺樣體面容」。
口咽部檢查
觀察咽後壁是否有來自鼻咽部的分泌物附著。
前鼻鏡檢查
當鼻黏膜充分收斂後,觀察患兒是否可見鼻咽部紅色塊狀隆起。
間接鼻咽鏡或纖維/電子鼻咽鏡以及鼻內窺鏡檢查
通過檢查進一步明確患兒是否存在鼻咽頂後壁紅色塊狀隆起,電子鼻咽鏡和鼻內窺鏡檢查圖像清晰,可以觀察後鼻孔的阻塞程度和耳咽管咽口的壓迫情況。
鼻咽部觸診
用手指作鼻咽部觸診,可觸及鼻咽頂後壁處柔軟腫塊。
鼻咽部X線側位片和CT檢查
觀察鼻咽部軟組織是否出現增厚。
- 視診有典型「腺樣體面容」者,診斷較容易。口咽部常見黏膿液從鼻咽部流下,常見齶扁桃腺肥大。
- 間接鼻咽鏡和電子/纖維鼻咽鏡檢查,可見鼻咽頂後壁分葉狀淋巴組織,可有5~6條深縱槽,槽中有時可見膿液或碎屑。若腺樣體較大,可將鼻咽部全部占滿並阻塞後鼻孔,若小兒不能配合檢查可改用觸診。
- 觸診可觸及鼻咽頂後壁處有軟組織團塊,觸診後不易出血,此可與鼻咽部腫瘤相鑑別(腫瘤易出血)。
- X線鼻咽側位拍片及CT、MR掃描可判斷腺樣體的部位及大小,如果腺樣體組織占到通氣道的70%以上,即可診斷為腺樣體肥大。
鼻咽部腫瘤
觸診時易出血,腫瘤表面有糜爛,取切片檢查組織糜爛、無韌性,通過病理可與腺樣體肥大做鑑別診斷。
治療
腺樣體肥大並引起睡眠呼吸中止症者為最佳手術適應證,此外,伴有反覆發作炎症或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和鼻竇炎者,應儘早行腺樣體切除術。
- 注意營養,加強鍛煉,預防感冒,增強機體抵抗力。
- 根據病因可以局部給予生理鹽水進行沖洗。
- 發生急性腺樣體炎時,醫生會根據病人症狀、體徵以及病因進行相關治療。
- 鼻腔滴用0.5%麻黃鹼,可以減輕鼻塞,但不宜長期使用。
- 適當給予抗感染藥物,如 Cefixime ,若存在對 Cefixime 過敏的情況,則改用阿奇黴素。
- 必要時可服用糖皮質類固醇,如鼻噴激素,但要嚴格遵醫囑服藥。
- 病情較輕的病人醫生可能會採用鼻噴激素、白三烯阻斷劑緩解病人腫脹。
- 存在感染的患兒醫生會及時進行抗生素治療。
腺樣體切除術
- 腺樣體肥大並引起睡眠呼吸中止症者為最佳手術適應證,此外,伴有反覆發作或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和鼻竇炎者,應儘早行腺樣體切除術。
- 兒童分泌性中耳炎和鼻竇炎與腺樣體肥大關係密切,腺樣體切除術已成為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鼻竇炎的常規手術,如伴有扁桃腺肥大,可與扁桃腺切除術同時進行。
- 初期腺樣體切除術可使兒童受益,減輕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和學習水平。
- 手術可在表面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進行,傳統的手術方法是腺樣體刮除術和切除器切除術,將腺樣體刮匙或切除器放入鼻咽頂後壁,將腺樣體刮除或切除。
- 全麻下鼻內鏡直視下以腺樣體切割刀頭行腺樣體切除術,或射頻減容術已成為主要的手術方式,其優點是直視下操作避免鄰近組織損傷,同時最大程度的切除腺樣體。
- 射頻技術還有即時止血功能。
預後
正常生理情況下,兒童6~7歲時腺樣體發育為最大,10歲以後逐漸萎縮,因此生理性腺樣體肥大無需治療,增大的腺樣體可逐漸菱縮至完全退化。但是有臨床症狀的病理性腺樣體肥大必須治療,手術治療後預後良好。
腺樣體肥大是一類可以治癒的疾病。
病人需要定期複診,術後半個月複診,如出現創面疼痛、出血、呼吸不順應及時就醫。
飲食
該疾病並無特殊飲食注意事項,正常飲食,合理膳食即可。
照護
腺樣體肥大病人治療後應避免感冒、著涼,術後病人應注意休息。術後避免傷口感染,若出現傷口感染、出血應及時去醫院處理。
- 病人需注意日常防寒保暖,避免受涼感冒,注意少用手揉搓鼻部,減少刺激。
- 適度鍛煉身體,增強機體免疫力。
- 應遵醫囑使用足劑量、足療城的抗生素,不可自主停藥或增減藥量。
病人需定期去醫院複診,三個月到半年複查一次,若術後病人傷口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就醫。
病人在腺樣體切除術後若出現傷口疼痛、感染、出血,應及時去醫院處理。
預防
腺樣體肥大發病機制複雜,所以臨床上無法做到有效預防,預防感冒對腺樣體肥大的防治有一定的好處。病人還需積極適度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
- 日常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受涼感冒。
- 避免經常用力擤鼻子、用力揉搓鼻子,減少對鼻部的刺激。
- 積極適量鍛煉身體,增強機體免疫力。
- 飲食多注意補充營養。
- 避免二手菸的吸入。
- 流感高發季節儘量減少外出,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