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併梅毒
概述
梅毒是由蒼白密螺旋體感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性傳播疾病,發生在妊娠期的梅毒即為妊娠合併梅毒,既可以是病人懷孕前形成,也可以是孕婦在妊娠期間感染所致。
- 就診科別:
- 產科、皮膚性病科
- 英文名稱:
- Pregnancy with syphilis
- 是否常見:
- 否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流產、早產、死胎、死產
- 治療周期:
- 間歇性治療,一般不超過1個月
- 臨床症狀:
- 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結炎、全身皮膚黏膜損害
- 好發人群:
- 不潔性生活者、性伴侶有梅毒感染者、吸毒者、愛滋病感染者
- 常用藥物:
- 苄星青黴素、普魯卡因青黴素
- 常用檢查:
- 暗視野顯微鏡檢查、血清學檢查、腦脊髓液檢查
初期梅毒
可分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初期潛伏梅毒。該類型梅毒一般是指病程在兩年以內。
末期梅毒
可分為三期梅毒(皮膚、黏膜、骨骼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經性梅毒、末期潛伏梅毒。該類型梅毒一般病程均大於2年。
病因
妊娠合併梅毒的病因目前尚未十分明了,當梅毒螺旋體感染人以後,機體反應性地產生細胞介導免疫和抗體介導的體液免疫,具有重要的免疫病理作用。
細胞免疫-細胞因子的作用
研究表明T淋巴球介導的細胞免疫對梅毒螺旋體具有重要作用,且細胞因子在免疫應答和炎症反應中的多種生物學活性作用亦非常重要。白血球介素等細胞因子參入了機體免疫,導致梅毒的發病。
體液免疫
梅毒螺旋體感染人體後,機體反應性產生的體液免疫血清中有二類抗體,一類為抗密螺旋體的特異性制動抗體,另一類抗體為反應素,這兩種抗體具有重要的免疫病理作用。
不潔性生活
不潔性生活是感染梅毒的主要原因,梅毒幾乎都是由性生活接觸引起。梅毒病人是傳染源,傳播性強、感染率高,通常在感染後7~60天發病。
自身免疫力低下
非性接觸傳染,主要是接觸梅毒病人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腳布、腳盆、衣被,甚至廁所的馬桶圈等,均可傳染。
外傷感染
梅毒病菌可經皮膚或黏膜上的小破裂傷口侵入體內,潛伏數日,病菌繁殖到足夠的數目便開始發病。因此,要謹慎對待破裂的傷口。
通過母體傳播
患有梅毒的準媽媽可以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引起胎兒宮內感染,多發生在妊娠4個月以後,導致流產、早產、死胎或分娩胎傳梅毒兒。
妊娠合併梅毒的準確發病率尚不清楚。孕婦梅毒血清約2%陽性,而先天梅毒發生率為1.2‰。孕婦梅毒的發生率與吸毒、HIV感染及因經濟受限或意識低下而缺乏產前檢查等有關。隨著孕婦梅毒感染發生率的增加,一歲內的先天性梅毒亦較前增加4倍。
性接觸為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占95%,其餘還可經過母嬰傳播、血液傳播等情況。沒有經過治療的病人,在感染後一年內最具有傳染性,隨病期延長,傳染性逐漸減弱,病期超過4年者基本沒有傳染性,偶爾可以經過接觸污染衣物等間接感染。少數病人通過輸入傳染性梅毒病人的血液而感染。
- 不潔性生活者。
- 性伴侶有梅毒感染者。
- 吸毒者。
- 愛滋病感染者。
症狀
妊娠合併梅毒屬於孕期特殊併發症,由於時期的特殊性,故症狀可分為孕婦表現和胎兒表現兩種。
- 孕婦初期表現為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結炎、全身皮膚黏膜損害(如梅毒疹、扁平疣、脫髮及口、舌、咽喉或生殖器黏膜紅斑、水腫和糜爛等),末期表現為永久性皮膚黏膜損害,並可侵犯心血管、神經系統等多種組織器官而危及生命。
- 胎兒初期表現為皮膚大皰、皮疹、鼻炎或鼻塞、肝脾臟腫大、淋巴結腫大,末期表現為楔狀齒、鞍鼻、間質性角膜炎、骨髓炎、神經性耳聾等。
梅毒螺旋體感染可通過胎盤而感染胎兒,導致胚胎發育異常,從而導致流產、早產、死胎、死產。
看醫
妊娠合併梅毒的治療原則是初期明確診斷,及時治療,足藥量,足療程。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同時性伴侶也應接受檢查和治療。
- 如果有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結炎、全身皮膚黏膜損害等症狀隨時就診。
- 如果產檢提示梅毒螺旋體陽性,應立刻對症治療。
- 已經確診妊娠合併梅毒者,應立即就醫。
大多數病人於產科就診,部分病人可於皮膚科就診。
- 目前都有哪些症狀?(如硬下疳、皮膚出現紅斑、水腫和糜爛等)
- 有沒有淋巴結腫大發炎?有的話,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 最近有沒有接觸過患有梅毒病的人?
- 之前有沒有做過檢查?或服用過什麼藥?
- 既往有沒有其他疾病史?
暗視野顯微鏡檢查
初期梅毒皮膚黏膜損害處滲出物可查到活動的梅毒螺旋體。
血清學檢查
螺旋體試驗包括螺旋體明膠凝集試驗、螢光螺旋體抗體吸附試驗。
腦脊髓液檢查
包括腦脊髓液非螺旋體試驗、細胞計數及蛋白測定等。
病史
有不安全的性接觸史、孕產婦梅毒感染史、輸注血液史。
臨床表現
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結炎、全身皮膚黏膜損害等。
血清學檢查
包括梅毒螺旋體試驗、病原體檢查、腦脊髓液檢查,檢查出梅毒螺旋體即可確診。
菜花
菜花為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引起鱗狀上皮疣狀增生病變的性傳播疾病,表現為肛周皮損、外生殖器增生,表面潮濕伴惡臭,醋酸白試驗陽性。行切片檢查檢查時,可見空泡細胞和角化不良細胞。
波文樣丘疹病
波文樣丘疹病為皮膚原位癌,可能有菜花演變而成,跟人類乳突病毒16型感染有關。皮損為散在環狀淡紅色或棕色丘疹及扁平斑疹。
治療
妊娠合併梅毒的治療原則為及早和規範治療。首選青黴素治療有雙重目的,一方面治療孕婦梅毒,另一方面預防或減少嬰兒患先天性梅毒。在妊娠初期治療有可能避免胎兒感染;在妊娠中末期治療可能使受感染胎兒在分娩前治癒。如孕婦梅毒血清學檢查陽性,又不能排除梅毒時,儘管曾接受過抗梅毒治療,為保護胎兒,應再次接受抗梅毒治療。梅毒病人妊娠時,如果已經接受正規治療和隨訪,則無需再治療。如果對上次治療和隨診有疑問,或此次檢查發現有梅毒活動徵象,應再接受一個療程的治療。妊娠合併梅毒不同病期的治療與非妊娠期梅毒治療相似。
孕婦初期梅毒(主要包括一、二期及初期潛伏梅毒)
主要使用苄星青黴素或普魯卡因青黴素治療。
孕婦末期梅毒(包括三期梅毒及末期潛伏梅毒)
主要使用青黴素進行治療。先天梅毒腦脊髓液異常者,可選用肌內注射普魯卡因青黴素;腦脊髓液正常的病人,可選用肌肉注射苄星青黴素,如果該藥物過敏也可選用紅黴素。
神經性梅毒
可使用水劑青黴素先行用藥,之後繼續應用苄星青黴素、普魯卡因青黴素治療。
該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預後
對於妊娠合併梅毒的病人而言,由於受到梅毒螺旋體影響,會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影響病人妊娠結局。研究發現,梅毒螺旋體能夠對胎盤產生直接作用,引起胎盤水腫、胎盤缺血、功能異常。嚴重的會進入胎兒體內,對胎兒皮膚和器官產生影響,從而引起一系列危害,嚴重時甚至會直接導致胎兒死亡。因此,對於妊娠合併梅毒的病人,其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風險要明顯增大,臨床需對這類病人在妊娠期給予積極治療干預,從而改善其妊娠結局。
一般妊娠合併梅毒的病人經積極治療後可以治癒。
積極治療、病情控制良好者,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妊娠合併梅毒治療後,在分娩前應每個月行非螺旋體試驗,抗體高滴度病人治療後三個月如非螺旋體抗體滴度上升或未下降兩個稀釋度,應予重複治療。低抗體滴度病人治療後非螺旋體試驗抗體滴度下降常不明顯,只要治療後非螺旋體試驗抗體滴度無上升,通常無需再次治療。分娩後按非孕婦梅毒隨診。
飲食
妊娠合併梅毒的孕婦,其圍產期大量消耗能量,抵抗力下降,應指導加強營養,少量多餐,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他命、富含礦物質、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
- 避免進食刺激、辛辣食品,酒精或過於辛辣的食品會對胎兒造成刺激,抑制胎兒生長發育。
- 多進食高蛋白食物、水果蔬菜等,可增強免疫力。
- 多補充鐵、鈣等微量營養素,對胎兒發育生長有益。
照護
妊娠合併梅毒的發生對產婦及胎兒均有一定不良影響,如產婦,可誘發死胎、流產、早產等。流產發生率可達35%,且不經治療懷孕,其成功分娩率不足20%;胎兒均為先天性梅毒患兒,影響分娩質量。所以,做好妊娠合併梅毒產婦的護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需要從心理方面、日常生活隔離方面做好護理。
皮膚保養
勤換內衣、被褥,以純棉、寬鬆為宜,更換後的衣被用1:500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再清洗。保持會陰清潔,每日早晚兩次會陰消毒,消毒後用物按照消毒隔離原則處理。
用藥護理
病人在服藥期間,必須謹遵醫囑,堅持初期、足量、正規治療,嚴禁自行停藥、減藥。且在用藥期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要及時與醫生進行聯繫。
妊娠梅毒治療後,對高危人群或梅毒高發地區的孕婦需要在分娩前應每月行非螺旋體試驗,以發現再感染和監測治療效果。梅毒孕婦妊娠期監測很重要,尤其在孕24~26週超音波檢查,注意胎兒有無先天性梅毒徵象,包括胎兒肝脾臟大、胃腸阻塞、腹水、胎兒水腫、胎兒生長受限及胎盤增大變厚等。
孕婦在產檢確診為梅毒時,主要擔心胎兒感染,會出現緊張、焦急、怨恨、委屈等情緒,怕被家人冷落,怕被其他人知道。表現極度痛苦、煩躁不安。可進行知識宣教,以緩解孕婦情緒,調整孕婦心態。
由於病原體可通過產道傳染給新生兒,故要嚴格按照消毒隔離制度處理。
預防
妊娠合併梅毒常引起嚴重的產科合併症、胎兒合併症及新生兒合併症,所以妊娠合併梅毒的預防會直接關係到胎兒及新生兒的預後,因此妊娠合併梅毒的預防很重要。建議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定期孕檢可有效預防此病。
妊娠合併梅毒屬高危妊娠,梅毒對妊娠危害嚴重,梅毒螺旋體可以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因此,對所有孕婦均應在首次產檢時(妊娠前三個月)行梅毒血清學篩檢。妊娠合併梅毒以潛伏梅毒多見,診斷強調血清學篩檢。
加強婚前教育
由於95%的梅毒是通過性接觸傳播,所以應加大婚前教育力度,讓婚前青年了解梅毒的傳播途徑、臨床表現、預防措施及RPR篩檢目的,使其自覺杜絕本病的發生,減少感染的機會。
加強婚後指導
婚後避免不潔的性生活,有反覆流產、不孕者應及時查RPR。
產前檢查注意事項
產前檢查應注意皮膚黏膜、會陰部、肛門等有無皮膚黏膜損害;有無組織器官樹膠腫;心臟神經系統有無受累;以判斷梅毒的病期,協助診斷,以便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