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頜畸形
概述
牙頜畸形是牙齒、牙弓、頜骨和顱面間的關係不調,是一種發育畸形。其能造成口頜系統的形態和功能異常,也能對全身健康造成影響。極大部分牙頜畸形在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由先天的遺傳因素或後天的環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習慣、替牙異常等導致。此外,也可在生長發育完成後因外傷、牙周病等原因造成牙頜畸形。因而近代牙頜畸形的概念已遠不只是指牙錯位和排列不齊,而是指由牙頜、顱面間關係不調而引起的各種畸形,其不但影響外貌同時也影響功能。
- 就診科別:
- 口腔矯正牙齒科、口腔頜面外科
- 英文名稱:
- malocclusion
- 疾病別稱:
- 錯頜畸形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是
- 併發疾病:
- 蛀牙、牙齦炎、牙周炎
- 治療周期:
- 1~3年
- 臨床症狀:
- 個別牙齒錯位、牙弓形態異常、牙排列異常
- 好發人群:
- 替牙期兒童、牙外傷者、牙周炎病人
- 鑑別診斷:
- 頜臉部腫瘤
- 常用檢查:
- 視診、X線頭影測量
各種牙頜畸形的病因和形成機制各不相同,臨床表現也多種多樣,Angle分類法簡明、易懂,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分類方法:
第一類錯頜-中性錯頜
上、下頜骨及牙弓的近、遠關係正常,磨牙關係為中性關係,即正中頜位時,上頜第一恆磨牙的近中頰尖咬合於下頜第一恆磨牙的近中頰溝內,而畸形主要表現為牙弓前段。
第二類錯頜-遠中錯頜
上下頜骨及牙弓的近、遠中關係不調,下頜及下牙弓處於遠中位置,磨牙為遠中關係。如果下頜後退1/4個磨牙或半個前磨牙的距離,即上下第一恆磨牙的近中頰尖相對時,稱為輕度遠中錯頜關係或開始遠中錯頜。若下頜或下牙弓更加位於遠中關係,以至於上頜第一恆磨牙的近中頰尖咬合於下頜第一恆磨牙與下頷第二前磨牙之間者,則稱為完全遠中錯頜關係。
第三類錯頜-近中錯頜
上下頜骨及牙弓的近、遠中關係不調,下頜及下牙弓處於近中位置,磨牙為近中關係。如果下頜前移1/4個磨牙或半個前磨牙的距離,即上第一恆磨牙的近中頰尖與下第一恆磨牙遠中頰尖相對時,稱為輕度的遠中錯頜關係或開始遠中錯頜。若下頜或下牙弓更加位於近中關係,以至於上頜第一恆磨牙的近中頰尖咬合於下第一、第二恆磨牙之間,則稱為完全的遠中錯頜關係。
病因
牙頜畸形是多種因素或多種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其發生過程可能由單一因素及單一機制在起作用,也可能是多種因素或多種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病因可分為內在的遺傳因素和外界的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在牙源性和骨源性的牙頜畸形上均可表現,環境因素中的口腔不良習慣和替牙故障是牙頜畸形的常見病因。
遺傳因素
可通過兩種途徑影響牙頜畸形的形成,第一種可能是在牙的大小與頜骨大小之間的遺傳性不協調,即牙量和骨量不調,從而產生牙擁擠或者牙列間隙。第二種則可能是在上、下頜大小或形狀之間的遺傳性不協調,這將會導致異常的頜關係。
環境因素
在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隨著牙齒與頜臉部形態的不斷發育與完善,牙頜系統的咀嚼、吞咽、發音、呼吸等口腔功能也在不斷得到發育和發揮。與此同時,口腔功能行使過程中所帶來的各種功能性刺激,反過來會促進牙頜的生長與發育。
下頜發育過度或不足
發育不良可能會造成畸形,並且會表現出遺傳特性。
胚胎發育異常
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環境異常或者存在營養不良、損傷、感染等情況,也可能會造成牙頜畸形。
代謝障礙和內分泌功能失調
慢性營養不良會影響骨骼的正常發育,引起牙頜畸形。
口腔不良習慣
因口腔不良習慣造成的牙頜畸形,約占各類牙頜畸形病因中的1/4左右,牙頜畸形的發生及其程度與不良習慣的作用頻率、持續時間和強度等因素有關,主要的口腔不良習慣,包括吮指習慣、唇習慣、舌習慣、偏側咀嚼習慣、咬物習慣和睡眠習慣。
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礙
牙頜發育過程中的任何全身或局部障礙,都會影響乳牙期及替牙期的正常發育,造成牙的數目、位置、形態以及牙替換等方面的異常,是形成牙頜畸形的常見誘發因素。
牙頜畸形的患病率在國內外的許多報告中差異甚大,其原因可能在於制訂的各調查標準的差異所致。因為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尚未制定統一的牙頜畸形流行病學調查標準,中華口腔醫學會於2000年對全國七個地區的25392名乳牙、替牙和恆牙初期的兒童與青少年,組織了以正常頜為標準的牙頜畸形患病率調查。這次調查統一了調查標準,又是大樣本,因而保證了調查結果的可靠性。調查結果按Angle錯頜分類法進行牙頜畸形的分類統計,調查發現牙頜畸形的發病率是乳牙期為51.84%,替牙期為71.21%,恆牙初期為72.92%。
替牙期兒童
可能因為替牙障礙和先天因素引起牙頜畸形。
牙外傷者
可能會因外力而引起牙齒異常移位。
牙周炎病人
可能因為牙槽骨吸收導致牙頜異常。
症狀
牙頜畸形的主要表現是牙排列不齊、上下牙弓間的(牙合)關係異常、頜骨大小形態位置異常等,每個人表現都有明顯的個體化差異。
個別牙齒錯位
包括牙的唇向錯位、頰向錯位、舌向錯位,齶向錯位、近中錯位、遠中錯位、高位、低位、轉位、易位、斜軸等。
牙弓形態和牙齒排列異常
牙弓狹窄、齶蓋高拱、牙列擁擠、牙列稀疏。
牙弓、頜骨、顱面關係異常
單純前牙反(牙合)、前牙反(牙合)合併下頜前突、前牙深覆蓋合併上頜前突、雙頜前突、顏面不對稱、面下1/3高度不足、前牙開(牙合)等。
咀嚼效率低下
嚴重者可能導致無法咀嚼食物,甚至只能靠流食為主。
語言功能異常
可能會出現口齒不清,發音不準的情況。
蛀牙
牙頜畸形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牙菌斑是致病因素,因為牙頜畸形極易引起牙菌斑的堆積,而且清理較為困難,容易引發蛀牙。
牙齦炎
牙頜畸形引起的牙齦炎主要好發於青少年,表現為牙齦紅腫、出血,尤其是排列擁擠牙齒間隙內的牙齦可成球型凸起,顏色暗紅。
牙周炎
主要好發於成年人牙頜畸形病人,往往從牙齦炎轉變而來,預示著炎症加重,牙槽骨開始出現吸收和真性牙周袋的形成。
看醫
頜骨發育尚未完成階段及時發現牙頜畸形,並及時就醫,完全可以治癒,所以早發現、早診斷,並在最適宜的年齡及時糾正,是本病最好的治療方法。
- 3~9歲患兒如果出現頜骨過於前突或者發育不足等明顯的顏臉部畸形,而且患兒父母本身存在類似問題,提示是遺傳因素引起的,則需要儘快就診。
- 9~12週歲兒童如果出現牙列不齊或和臉部發育畸形,需要及時就診。
- 成年人想要糾正牙頜畸形,改善臉部美觀和減少併發症,建議及時就診。
- 如果發現牙齒出現蛀牙、下頜後縮、嚴重齙牙等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所有病人應到口腔矯正牙齒科就診,如果存在較為嚴重的頜骨畸形,可能需要口腔頜面外科會診手術輔助糾正。
- 直系親屬有沒有相關問題?
- 有沒有不良口腔習慣?(如張口呼吸、舔嘴唇、吮指)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 接受過哪些相關治療?
- 有沒有疼痛感?
視診
檢查牙齒的基本性狀,確定頜骨發育的階段牙齒萌出、替換狀況、重要錯位情況、牙弓的基本形態以及咬合的覆蓋關係,通過前面觀或側面觀來檢查頜臉部的比例、唇部形態。
觸診
由於頜因素是顳顎關節症候群的重要病因之一,所以在牙頜畸形檢查時,要檢查兩側關節區是否有壓痛和其他關節異常。
模型測量
矯正牙齒模型是病人牙、牙弓、牙槽、基骨、齶蓋等形態及上下牙(牙合)關係的精確複製。模型可以彌補臨床上口腔檢查的不足,在模型上可以從前方、側方、後方仔細的觀察病人的牙頜情況,進一步了解病情,通過對模型的測量,可以為最終確定臨床治療計劃提供幫助。
X線頭影測量分析
主要是測量X線頭顱定位照相所得的影像,對於牙頜、顱面各標誌點描繪出一定的線角進行測量分析,從而了解牙頜、顱面軟硬組織的結構,是對牙頜、顱面的檢查診斷由表面形態深入到內部的骨骼結構中去,是牙頜畸形的臨床診斷、治療設計及研究工作的重要手段。
根據口腔常規檢查結合模型分析、X線頭影測量分析即可診斷,牙頜畸形的診斷並不困難,但通過牙弓、頜骨頜面的長、寬、高三維方向數據,確定牙頜畸形分型,才是診斷的關鍵和意義所在。診斷是對資料綜合分析而取得的,因此應包括下列內容:
- 收集全部病史資料和檢查所得,分析形成牙頜畸形的因素和機制。
- 根據牙頜畸形的臨床表現和X頭影測量分析,得出顱面結構及牙頜特徵。
- 通過模型測量分析得出排齊牙列建立正常(牙合)關系所需間隙。
- 通過腕骨X線片分析了解病人生長發育潛能。
頜臉部腫瘤
頜臉部腫瘤多為後天發生,臨床表現可見頜臉部明顯的不對稱,但是通過常規檢查可以判斷出頜臉部的異常,並不是牙頜發育畸形引起,而是腫物壓迫性膨隆導致的。
治療
雖然牙頜畸形病因較複雜,但是在適宜的年齡進行矯治可以完全糾正牙頜畸形。所以治療的時機非常關鍵,一旦錯過了頜骨發育的最佳治療時間,後期治療不僅周期增長,而且還容易復發。因為牙頜畸形多種多樣,病人之間雖存在共性,但是具體表現皆不相同,針對每一位病人都要制定具體個性化治療方案。
牙列擁擠的矯治
矯治的基本原則是應用各種矯正牙齒手段減少牙量或(和)增加骨量,使牙量與骨量趨於協調,同時兼顧牙、頜、面三者之間的協調性、穩定性及顏面美觀。減少牙量的方法包括通過鄰面去釉減小牙的近遠中徑,通過拔牙減少牙的數量,通過矯正扭轉牙減少牙所占牙弓的近遠中空間。增加骨量的方法包括通過開大齶中縫擴展牙弓寬度與長度,通過口外力刺激頜骨及齒槽骨生長改建,通過功能性矯治器刺激頜骨及齒槽骨生長。
雙頜前突的矯治
單純性雙牙弓前突矯正牙齒治療的主要目標是減小上下前牙和上下唇突度,改善側面型和唇閉合功能。同時,在維持磨牙中性關係的基礎上建立好下牙正常排列及咬合關係。臨床上主要通過牙位置的改變達到以上目標,常常需要減數拔牙,並且採用固定矯治器治療。矯正牙齒治療的主要目標與治療單純性雙牙弓前突類似,即減小上下前牙和唇突度,改善側面型和唇閉合功能。
前牙反頜的矯治
由於前牙反頜不經矯治有隨生長逐漸加重的趨勢,初期矯治尤為重要。初期矯治方法相對簡單,且有利於頜臉部向正常方向發育。有的前牙反頜病例矯治很簡單,而為數不少的病例可以伴有牙列擁擠、牙弓寬度和高度不調以及顏面不對稱等,矯治難度較大。因此不少病例要分階段治療,矯治的時間比較長。
前牙深覆蓋的矯治
儘早去除病因,例如破除各種口腔不良習慣,治療鼻咽部疾患,去除咽部增殖腺等。對導致前牙深覆蓋的牙問題進行處理,例如拔除上頜多生牙,糾正上前牙前突並關閉牙間隙,開展下前牙排齊,糾正牙的舌向傾斜和擁擠,上牙弓寬度不足時加以開展等,牙問題的處理相對簡單,一般在短期內可達到矯治效果。
一般矯治和正頜外科手術治療為主,臨床上無藥物可以治療該病。
對於錯過最佳矯治年齡,顱面生長發育基本完成,且伴有嚴重頜骨畸形的成年牙頜畸形病人,單純使用矯正牙齒方法是無法完成矯正的,需要配合外科手術來進行治療才能糾正頜骨的畸形。通過頜骨手術可以改善臉部形態,同時配合手術前後的矯正牙齒治療恢復良好的咬合關係和頜功能,需要矯正牙齒醫生和頜面外科醫生協作下完成,大部分正頜外科手術是採取截斷並移位上頜或下頜骨的方法以矯正頜骨畸形。術前矯正牙齒的目的之一是排齊牙列、平整牙弓、消除頜干擾,便於手術過程中牙弓及頜骨段的移動。
預後
牙頜畸形初期進行矯治,可以避免畸形向嚴重發展,預後較好,不會影響病人臉部骨骼發育。排齊糾正牙的舌向傾斜和擁擠,上牙弓寬度不足時加以開展等,牙問題的處理相對簡單,一般在短期內可達到矯治效果。
牙頜畸形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矯正牙齒治療周期較長,治療期間需要每月複診;如果治療期間,出現戴的矯治器故障或者口腔黏膜損傷,需要隨時複診。
飲食
牙頜畸形往往伴隨著牙列擁擠或者牙間隙過大,容易導致食物殘渣滯留和牙菌斑生成、堆積,與普通人群相比,牙頜畸形病人更容易患上以牙菌斑為主要致病因素的疾病,如牙齦炎、牙周炎或蛀牙,所以飲食上更加需要謹慎對待。
- 病人應避免吃甜食或喝碳酸飲料,減少牙齒出現蛀壞的機率,可以多吃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有助於牙菌般的清除。
- 在接受矯正牙齒治療期間,儘量將蔬菜、水果切成小塊食用,避免啃、咬的動作損傷矯治器。
- 正頜手術期間,病人應以流食和半流食為主,等到6~8週骨骼癒合之後,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 多補充維他命、蛋白質,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照護
牙頜畸形病人治療周期較長,護理的原則主要以保證矯治器的正常使用和控制口腔衛生健康情況為主。病人要遵醫囑進行服藥,並改善生活習慣,特別在矯正及手術後,禁止劇烈活動。
- 牙頜畸形病人要保持良好口腔衛生習慣,刷牙時要格外注意清理擁擠牙齒,或本身有縫隙的牙齒鄰間隙內的牙菌斑。
- 接受矯正牙齒治療的病人一定要按時配戴矯治器,雖然矯治器戴上以後可能會有不適感,但是一定要長期堅持,才會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 正在接受矯正牙齒治療的病人可以使用專用的矯正牙齒牙刷來進行刷牙,同時配合使用沖牙器,將鄰間隙內的食物殘留沖洗乾淨。
- 在矯正期間以及手術後,要避免劇烈運動,可以適當進行咀嚼肌的鍛煉。
矯正牙齒-正頜手術聯合治療存在一定的風險,治療的選擇上需要謹慎,最佳的治療方法還是在頜骨發育階段,提早用多功能矯治器治療,效果最好,而且沒有後遺症和風險。所以牙頜畸形矯治時機是決定預後最關鍵的一部分,患兒家屬要引起重視。
預防
先天牙頜畸形一般婦女在懷孕期間應注意飲食安全,及時補充微量營養素,避免使用致畸藥物,對於後天因素導致的牙頜畸形可以進行一定的預防,避免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出現口腔問題及時就醫。
篩檢年齡和頻率
針對長牙期和替牙期兒童,每年口腔篩檢一次。針對直系親屬有牙頜畸形的兒童,需要每半年篩檢一次。
篩檢方法
牙頜畸形的臨床表現比較明顯,可以通過視診進行篩檢,對於視診篩檢時高度懷疑的病例,可以輔助影像學檢查或者模型分析測量。
- 提高對牙頜畸形的認識和警覺性,當出現替牙障礙或者不良習慣時,及時予以糾正或者就醫。
- 家族中有牙頜畸形的病人,在兒童年齡較小時需要定期觀察,出現臨床症狀或表現,需要及時干預。
- 預防口腔感染或牙齒外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