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性流產
概述
先兆性流產是指妊娠28週前出現的少量陰道流血,常為暗紅色或血性白帶,無妊娠囊排出,隨後出現陣發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大多數病人經過休息和治療後可得以緩解,能夠繼續妊娠,少部分病人病情不能緩解,最終發展為流產。
- 就診科別:
- 產科
- 英文名稱:
- threatene dabortion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大出血、失血性休克、貧血
- 治療周期:
- 2~3週
- 臨床症狀:
- 停經、少量陰道流血、暗紅色或血性白帶、陣發性下腹痛
- 好發人群:
- 高齡產婦、習慣性流產史、合併內科疾病的孕婦
- 常用藥物:
- 黃體素、維他命E、甲狀腺素片
- 常用檢查:
- 超音波檢查、體格檢查、血HCG水平
先兆性流產根據孕周不同可以分為初期先兆性流產和末期先兆性流產,前者一般發生在孕12週以前,後者一般發生在孕13~28週。
病因
先兆性流產是婦產科常見的症狀,不但對孕婦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脅,且後續娩出的新生兒也可能出現一些不良情況,其病因包括胚胎因素、母體因素、父親因素和環境因素。
胚胎因素
胚胎或胎兒染色體異常是初期流產最常見的原因,約占50%~60%,中期妊娠流產中約占1/3。
母體因素
疾病因素
孕婦患全身性疾病,如貧血、感染、心臟衰竭,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高血壓等有可能導致流產。子宮發育異常,如雙子宮、單角子宮、子宮中隔等,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瘤、子宮腔沾黏等,也可影響胚胎著床發生流產。
內分泌因素
女性內分泌功能異常,如甲狀腺機能低下、糖尿病、黃體功能不全、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高催乳素血症等也可導致流產。
感染因素
弓形蟲、風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以及解脲脲原體和沙眼衣原體感染,可導致先兆性流產風險增加。
其他因素
如免疫功能異常,具有吸菸、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遭遇重大應激刺激等,均可導致流產。
父親因素
精子的染色體異常也可導致先兆性流產。
環境因素
過多接觸甲醛、苯、氯丁二烯,放射線等化學物質也可引起先兆性流產。
情緒緊張、壓力過大、勞累、生病以及性生活等,會對孕婦身體狀況產生不利影響,可誘發先兆性流產。
先兆性流產是妊娠過程中最常見的臨床症狀之一,其發生率可達20%~25%,不僅對孕婦身心造成較大危害,而且對胎兒及新生兒的健康也有很大影響,已經成為嚴重影響婦幼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 高齡孕產婦,年齡越大,發生先兆性流產的風險會增加。
- 部分有習慣性流產的孕婦。
- 合併內科疾病的孕婦。
- 有子宮肌腺症或者子宮肌瘤疾病的女性,可因腫瘤等影響,造成先兆性流產。
- 自身免疫功能異常的女性,如孕婦患有紅斑性狼瘡等,會使自身免疫力降低,增加流產的風險。
症狀
先兆性流產的病人一般在懷孕28週之前可出現腹痛、少量陰道流血等症狀,病情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大量陰道流血,引起感染等嚴重併發症。
停經
女性有停經史,並已確定為宮內孕。
陰道流血
有少量陰道流血,常為暗紅色或為血性白帶,但有時可達4~5天,甚至1週以上。
腹痛
可出現陣發性下腹痛或是腰背痛,有下墜感。
部分先兆性流產的病人會有早期破水、陰道排液的臨床表現,可發展為難免流產。
大出血、貧血、出血性休克
如果陰道流血量增多、下腹痛加劇,沒有及時到醫院就診,可能會導致大出血以及貧血和出血性休克的症狀。
感染
在先兆性流產的基礎上,出現早期破水,可能會併發感染,引起子宮內膜炎、腹膜炎等。
看醫
先兆性流產屬於產科常見疾病,診斷並不困難,一旦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就診,確診後及時治療,避免症狀加重,發展為難免流產。
懷孕的女性按時做產科檢查,出現下腹痛或是陰道異常出血時,需要及時到醫院做檢查。
病人需就診於婦科或產科。
- 上次檢查情況如何?末次月經時間?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流血、腹痛、頭暈、乏力、發燒等)
- 如有陰道流血,持續時間是多久?
- 既往有無剖腹產史和流產史?
- 是否有其他基礎疾病?
超音波檢查
根據妊娠囊的形態,有無胎心搏動,確定胚胎和胎兒存活。如僅見胎囊而遲遲不見胎兒或有胎兒而遲遲不見胎心出現,均可能提示預後不良。
血HCG檢查
初期妊娠時血HCG水平有倍增時間,可連續測定血HCG,如每48小時血HCG水平升高不到65%,則提示妊娠預後不良。
體格檢查
檢查可見病人子宮頸口未開、羊膜囊未破裂、子宮大小都與停經月份相符,尿妊娠試驗陽性。月份較大的先兆性流產,需要檢查子宮頸機能。
先兆性流產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多能確診,必要時可結合輔助檢查。
- 停經史,首先通過有停經史,確定為宮內孕。
- 妊娠28週以前有陰道少量出血,或伴輕度下腹痛、腰酸下墜。
- 婦科檢查子宮大小與停經月份相符,宮口未開。
異位妊娠
典型症狀為停經、腹痛與陰道流血,一般陰道出血不超過月經量,少數病人流血量較多,類似月經。若為輸卵管妊娠,患側下腹部按壓有明顯的疼痛;將子宮頸輕輕上抬可引起劇烈疼痛,醫學上稱為「子宮頸舉痛」;子宮一側或其後方可觸到腫塊,大小、形狀、質地常有變化,邊界多不清楚,觸痛明顯。實驗室檢查HCG陽性,超音波檢查可見子宮腔內沒有妊娠囊,在宮旁可發現妊娠囊或不均質回聲團。通過臨床症狀和輔助檢查,可進行鑑別。
葡萄胎
停經後陰道流血為最常見的症狀,在陰道流血之前可有陣發性下腹痛。妊娠嘔吐出現時間一般比正常妊娠早,症狀嚴重且持續時間長。血清HCG水平異常升高,超音波檢查提示子宮大於相應孕周,無妊娠囊或胎心搏動,宮腔內充滿不均質的光亮點,呈「落雪狀」或「蜂窩狀」。通過臨床症狀和輔助檢查,可進行鑑別。
治療
先兆性流產的病人要臥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必要時給予對胎兒危險小的鎮靜劑。黃體功能不全導致的先兆性流產,可以注射或口服黃體素,口服維他命E保胎。甲狀腺機能低下的病人,可以小劑量口服甲狀腺素片。
地屈孕酮
適用於初期先兆性流產以及末期先兆性流產,可口服用藥,也可肌肉注射用藥。
黃體素
只適用於黃體不全或孕酮水平低的病人,並可給葉酸及維他命E,以促進胚胎發育。
甲狀腺素片
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病人可每日口服甲狀腺素片,治療期間要定期檢查血HCG值的變化,隨訪觀察超音波檢查胎兒發育的情況。
對於先兆性流產保胎治療效果不好或是無效,或是陰道流血量大,腹痛較為明顯,流產不可避免時,需要進行清宮術或是刮宮術,將殘留組織進行清除。
除了休息和服藥外,更重要的是給孕婦精神安慰、安定情緒、解除思想顧慮、生活有規律、加強營養等。經過治療及休息後,如胎兒存活,一般可繼續妊娠。
預後
如果先兆性流產臨床症狀逐漸加重,出血逐漸增多,可進展成為難免流產。如胚胎正常,引起流產的原因被消除,則出血停止。這時無子宮收縮,妊娠可以繼續,通常預後良好。
無法確定,需要動態觀察。部分病人經過治療可繼續妊娠,少數病人可發展成難免流產。
若積極治療可正常分娩,不會影響壽命,但若治療不及時有可能會造成生命危險。
經治療要定期複查血HCG和超音波,以明確保胎措施是否有效。
飲食
孕婦除了要臥床休息進行保胎治療外,還需注重飲食調理,要注意營養供給。對於已經流產的女性要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維他命和無機鹽的食品,尤其要補充足夠的鐵,消除貧血症狀。此外,多吃瘦肉、雞蛋、雞、鮮魚、動物肝臟、乳、豆製品、大棗、新鮮的蔬果。
- 孕婦宜進清淡、易消化食物,適合食用富含維他命的新鮮水果、蔬菜及含有粗纖維的糙米、豆類等食物,以增加腸蠕動,並適當進食有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蜂蜜、芝麻、核桃等。
- 鼓勵孕婦多飲水,特別是每日清晨空腹飲淡鹽水一杯,以保證大便通暢,以防便秘引起腹壓增加而加重流產症狀。
- 少食多餐,有利於食物消化吸收、減輕腹脹。食物多樣化,可改善孕婦食慾。
照護
先兆性流產期間除了要積極進行治療和注意飲食調理,還要注意護理,包括臥床休息、規律作息、注意個人的清潔衛生,有助於孕婦身體調理。
規律作息
孕婦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保證睡眠質量。生活作息時間要規律,經常熬夜的病人在工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儘量做到早睡早起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清潔衛生
孕婦應勤洗澡、勤換內衣,但不宜盆浴,沐浴時不要著涼。要注意會陰部清潔,可每晚用潔淨溫水清洗外陰部,有出血要勤換衛生巾,預防感染。
臥床休息
孕婦在病情穩定情況下,進行適當床上活動,避免外出活動,當陰道流血停止或腹痛消失病情穩定後,可下床活動,但活動量要適宜。
觀察陰道出血情況,同時還要觀察是否有組織物排出。若發現病情嚴重,出血量增多,下腹有明顯的疼痛感,且有組織物排出時,則應該帶上排出的組織及時就診。女性在懷孕期間,還應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了解胎兒情況,及早發現異常情況,及早治療。
不可亂用藥物
孕婦出現先兆性流產後,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不可盲目服用保胎藥。引起先兆性流產的原因較多,用藥前必須要查明原因,有針對性的用藥。因此,服用保胎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避免接觸有感染性的病原
孕婦自身抗感染能力較低,若接觸了有感染性病原,很容易被感染。平時應減少接觸寵物,接觸動物身上的病原菌,不僅會引發先兆性流產,還會致使宮內感染,或造成胎兒先天畸形或先天性缺陷。所以喜歡養寵物的孕婦要格外注意,少接觸寵物並保持周邊環境衛生。
預防
先兆性流產嚴重可影響孕婦的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因此要積極預防先兆性流產。懷孕前要進行篩檢,懷孕後注意休息、少做劇烈運動、遠離輻射污染、保持心情愉悅。
- 備孕前查體排除以母體因素影響的先兆性流產。
- 反覆流產的女性妊娠前需要檢查染色體。
- 合理膳食、三餐規律,宜清淡飲食,不吃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孕婦控制好糖分、鹽分的攝入量,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壓等的發生率,預防先兆性流產的發生。
- 孕婦不可吸菸、酗酒,不可長期熬夜,懷孕前三個月內免性生活。
- 工作環境不宜過冷或是過熱,有輻射和危險的環境要調離。
- 孕婦要定期體檢,了解自身和胎兒的健康情況。
- 積極治療糖尿病、貧血等基礎疾病,保證妊娠時身體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