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妊娠
概述
子宮頸妊娠是指受精卵種植在子宮頸內口以下頸管黏膜內的異位妊娠,子宮頸主要由纖維結締組織和少量的平滑肌纖維、血管及彈力纖維構成。因此子宮頸妊娠多在妊娠早中期終止,並且多數以流產為結局。由於子宮頸平滑肌收縮力差,不能閉合局部開放血管,導致不可控制的大出血,部分病人不得不切除子宮,使其喪失生育能力,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 就診科別:
- 婦產科
- 英文名稱:
- Cervical pregnancy
- 是否常見:
- 否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休克、貧血
- 治療周期:
- 一週左右
- 臨床症狀:
- 早孕反應、無痛性陰道流血、貧血
- 好發人群:
- 輔助生殖病人、既往人流病史者、子宮畸形者
- 常用藥物:
- RU486、胺甲蝶呤
- 常用檢查:
- 子宮鏡檢查、骨盆腔超音波、骨盆腔磁共振
病因
子宮頸妊娠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包括胚胎組織與子宮頸組織緊密沾黏附著,難以分離,以及受精卵運行過快、子宮內膜損傷等。
子宮內膜損傷
子宮內膜損傷是最主要的發病因素,由於反覆多次人流、破壞嚴重的刮宮等手術,造成子宮內膜形成疤痕、沾黏帶等病理改變。一旦受孕,孕卵在宮腔找不到立足之地,不得不種植於子宮頸管黏膜之中。
內分泌系統失調
子宮內膜沒有足夠的激素營養支持,不具備孕卵的生存環境,使孕卵在具有著床能力之前,快速通過了宮腔這片「荒涼之地」進入了子宮頸管內著床。
宮腔形態改變
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畸形或患子宮肌瘤等導致宮腔形態改變,干擾了受精卵在宮腔著床。
輔助生殖技術
可能與移植過多或母體的排異反應有關。
炎症
宮腔炎症導致受精卵著床受阻。
子宮內膜受損
干擾了受精卵在宮腔著床。
受精卵在子宮腔以外著床稱為異位妊娠,子宮頸妊娠是異位妊娠的一種。其發病率低,約為1/8600~1/12400,多見於經產婦,輔助生殖者也是子宮頸妊娠發生的高危人群。
輔助生殖病人
可能與移植過多或母體的排異反應有關。
既往人流病史以及口服事後避孕藥者
反覆多次人流、破壞嚴重的刮宮等手術,造成子宮內膜形成疤痕、沾黏帶等病理改變。
宮腔炎症、沾黏、子宮畸形者
干擾了受精卵在宮腔著床。
內分泌失調者
內分泌失調的女性患有子宮頸妊娠機率很大。
症狀
子宮頸妊娠與正常妊娠一樣,會出現月經停止以及早孕反應,另外還可出現陰道流血,故孕婦在妊娠期間應多注意自身身體情況。
停經史及早孕反應
病人因為有妊娠,故也會出現停經與早孕反應。
無痛性陰道流血
最常見的症狀為孕初期,大約6~8週出現陰道流血而無痙攣腹痛。由於子宮頸管狹窄且子宮頸黏膜薄弱,流產時不能刺激宮縮,常表現為無痛性出血。
貧血及難以控制的大出血
因子宮頸黏膜薄弱,子宮頸收縮力弱,若孕囊植入子宮頸肌層,流產時因不能迅速排出妊娠組織,且血竇持續開放,導致陰道流血、失血性休克。
貧血
陰道流血可引起貧血。
休克
嚴重時可表現為突然大量出血以至於休克,甚至可危及生命。
看醫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治療疾病、改善症狀、預防併發症及其重要,要定期進行血HCG和超音波等檢測。對於有疑似疾病臨床表現的病人更應該及時就診,以明確診斷。
- 對於高危人群,定期產檢非常有必要,重視產檢中的超音波檢查。無論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體檢中出現異常,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發現陰道流血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 當出現暈厥、休克、直腸疼痛或有強烈排便欲望時,應立即就醫。
一般去婦產科就診。
- 因為什麼來就診的?
- 陰道流血是間斷性還是持續的?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
- 是否有流產史?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體格檢查
子宮頸膨大,子宮頸外口擴張,內口緊閉,外觀呈紫藍色;在少見情況下,會觀察到子宮頸唇上有妊娠組織,這說明滋養層已侵襲進入子宮頸間質。子宮質軟,形態稍大或正常,與子宮頸形成葫蘆狀,雙側附件無異常。
骨盆腔超音波檢查
超音波檢查是目前初期診斷子宮頸妊娠的首選檢查方法,對子宮頸妊娠具有重要的臨床診斷價值。根據妊娠囊(胎囊型)或腫塊(腫塊型)周圍的血流情況及血流阻力指數,可分為少血流型和富血流型。
骨盆腔磁振造影
評估包括病變的大小和位置、信號強度、增強模式等,對於病灶位置、組織成分及子宮腔內情況更為明確,尤其是與子宮頸峽部妊娠鑑別。其特點為T2加權像上顯示不均質增強信號,T1加權像上顯示內部不規則的高強度信號,邊緣呈低強度信號、不規則增強。這種磁共振提示子宮頸管腔內存在血運豐富團塊,內部可見乳頭狀增強,伴子宮旁血運增加是子宮頸妊娠磁振造影典型表現。
子宮鏡檢查
可見孕囊在子宮頸管內,宮腔形態正常,子宮內膜增厚,呈蛻膜樣改變。由於子宮鏡檢查可能造成嚴重的出血,不推薦使用。需要檢查時,必須在做好充分的手術準備和醫患溝通的情況下實施。
血液常規檢查
可通過紅血球計數提示有無貧血。
血HCG
子宮頸妊娠的HCG水平較低,動態監測其倍增時間,48h值增高常小於50%,因此血HCG的測定在子宮頸妊娠中的診斷價值不大。
病理檢查
病理檢查是最終確定診斷的依據,但只適用於全子宮切除的病人,子宮頸妊娠的病理學診斷標準是宮腔內無妊娠組織。胎盤位於子宮血管進入子宮頸處以下,或在子宮前後腹膜反折水平以下。胎盤與子宮頸緊密接觸,常侵入子宮頸肌層,胎盤種植處可見子宮頸腺體。
- 婦科檢查發現在膨大的子宮頸上方為正常大小的子宮。
- 妊娠產物完全在子宮頸管內。
- 分段刮宮,宮腔內未發現任何妊娠產物。
難免流產和不全流產
子宮大小與孕周相符或稍小於孕周,而子宮頸妊娠子宮多正常大小或稍大於正常。彩色都卜勒超音波顯示子宮頸妊娠的孕囊,多呈典型的圓形或橢圓形,且孕囊周圍有豐富的血流信號,而流產至子宮頸的妊娠,其孕囊周圍無血流信號,孕囊多呈變形皺縮的鋸齒狀。
滋養細胞腫瘤
多伴有肺部或骨盆腔其他部位的轉移灶,且病人多有葡萄胎妊娠史。
子宮血管畸形
該病亦有可能發生無痛性陰道大出血,但病人血的β-HCG呈陰性,血管造影可確診。
治療
子宮頸妊娠的臨床治療方案是個體化治療,但不同的治療方法都有其優點和局限性,臨床治療中需要根據病人的妊娠周數、出血程度及生育狀況等因素,擬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各種保守性治療方法的聯合使用成為子宮頸妊娠的主要治療手段,其治療目的是為了減少出血及保留子宮。
子宮頸妊娠屬於異位妊娠的範疇,因此,治療異位妊娠的藥物和方案都可應用於子宮頸妊娠病人。胺甲蝶呤是一種常用的抗腫瘤藥物,是異位妊娠首選的治療藥物,可以全身用藥和局部用藥,包括超音波引導下給藥。局部用藥時,可用小劑量的胺甲蝶呤局部注射,同時聯合RU486、中藥口服後配合清宮術,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推薦用於孕12週內,血HCG低於10U/L者。
清宮術
子宮頸妊娠在初期明確診斷後,常需聯合藥物、子宮頸局部壓迫填塞、環扎或雙側髂內動脈結紮、子宮動脈介入栓塞等方法後採用清宮術治療。對於急性出血者,清宮術雖能夠快速止血,但對宮腔操作技巧要求較高,術中大出血率高。因此,對於病情穩定病人,可以行子宮鏡下清宮治療。子宮鏡手術具有直視、無痛、微創的特點,可準確定位、清除妊娠組織,並電凝止血達到治療的目的,保留了子宮頸的完整性。
全子宮切除術
全子宮切除術是該病的根治療法,目前此方法只適用於孕周較大、無生育要求的病人,或者上述保守治療失敗後難以控制的大出血,繼發失血性休克時,為挽救病人的生命行全子宮切除術。
射頻消融術(RFA)
RFA是近年來應用於臨床的微創治療新技術,它通過自凝刀將射頻治療源準確定點地介入到人體的局部病變部位,自動精確地控制其治療功率、時間和治療範圍,通過熱效應使局部病變組織蛋白發生凝固、壞死後再行清宮術,去除壞死組織。對於陰道流血少、血β-HCG值不高、妊娠囊小、無胎心搏動者,可單純應用RFA治療。另外,也可聯合保守治療手段進行,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預後
對於初期確診的子宮頸妊娠病例,經過正規的藥物及保守手術治療,預後較好,多數病人仍具有正常的生育功能,少數病人可能會發生不孕。
子宮頸妊娠目前可以治癒。
一般不影響壽命。
治療結束後應隨訪HCG和超音波,直至HCG恢復正常,超音波提示宮內無異常回聲。
飲食
子宮頸妊娠病人應注意膳食多樣化、少食多餐、定時定量,營養飲食,避免不規律進食,多食用粗纖維食物,如穀物、麥片等,還有富含蛋白質食物,流血多的病人還應注意多進食補鐵食物。
- 超重者忌吃油炸、油煎食物。
- 限制飲酒、吸菸,避免降低免疫力。
- 避免服用保健品。
- 可以適當進食阿膠、大棗、糯米、粳米、老雞、生薑等補氣養血的食物,以及菠菜、豬肉、動物肝臟等補鐵生血的食物。
照護
子宮頸妊娠病人需注意患處生殖道清潔,正規護理以促進病人身體恢復速度,避免發生感染。另外,還注意監測陰道流血量。
- 多休息,注重營養飲食,多補充含鐵食物。
- 注意清潔衛生,尤其是患處以及手術切口處清潔,避免感染。
- 注意心理護理,必要時到心理門診諮詢。
- 生活要有規律,保證每日睡眠在8小時以上。
需做血HCG測定、婦科檢查,定期複查超音波,必要時複查子宮鏡。
術後要防止感染,定期隨診,如保留子宮,需嚴格避孕6個月。
預防
預防子宮頸妊娠主要的方法就是減少高危因素,比如多次清宮、子宮內膜炎症等等,積極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定期做產前檢查,包括超音波、血HCG檢查等。
- 注意個人衛生,以防感染。
- 定期產檢,一旦發現非正常的情況就要及時就醫。
- 飲食上應儘量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吃甜食和動物脂肪類的食物。
- 做好避孕措施,避免人工流產、引產。
- 戒菸。
- 有骨盆腔或陰道炎症應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