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喉乳頭狀瘤

概述

喉乳頭狀瘤是一種來自上皮組織的真性良性腫瘤,由多層鱗狀上皮及其下的結締組織向表面呈乳頭狀突出生長,一般未浸潤基底組織,可單發或多發,是喉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見於兒童,成人也可出現該病,其發病年齡在20歲以上。喉乳頭狀瘤主要是因病毒感染引起,病人初期可出現聲音嘶啞、無法發聲的情況,隨著腫瘤的增大,病人可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等相關症狀。

就診科別:
兒科、耳鼻喉科
英文名稱:
laryngealpapilloma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喉梗阻、喉癌
治療周期:
30天
臨床症狀:
聲音嘶啞、咳嗽、呼吸困難
好發人群:
反覆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兒童、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病人、患有長期慢性疾病或本身抵抗力較弱的人群
常用藥物:
干擾素
常用檢查:
纖維喉鏡、病理組織切片檢查、喉部CT
疾病分類

幼年型喉乳頭狀瘤

幼年型喉乳頭狀瘤表現為多發性,又稱乳頭狀瘤病,一般在出生後6個月至4歲發病。

成年型喉乳頭狀瘤

成年型喉乳頭狀瘤多為單發性,一般在20歲以後發病,中老年多見,平均年齡為50歲,成人也可發生具有幼年型特徵的乳頭狀瘤。

病因

喉乳頭狀瘤的發病,可能與感染人類乳頭狀瘤病毒、喉部慢性炎症刺激、內分泌失調等有關。好發於反覆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兒童、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病人、患有長期慢性疾病或本身抵抗力較弱的人群。

主要病因

病毒感染

喉乳頭狀瘤的病因,現多認為與病毒感染有關,主要是與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中的HPV-6、HPV-11關係密切。此外,亦有與喉部慢性炎性刺激及內分泌等因素有關的報導。

流行病學

喉乳頭狀瘤在國內、外文獻報導中,由於就診人群的差異,占全部喉乳頭瘤的比例亦各異(由3.3%、10%、29%~30%不等)。但多數資料表明幼年型喉乳頭狀瘤中80%發病於7歲之前,多集中於6個月到4歲之內,男性多於女性,成年型喉乳頭狀瘤好發於20歲以上青年。

好發人群

反覆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兒童

兒童反覆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可引起該病。

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病人

存在免疫缺陷的病人其喉部容易感染相關病毒,導致喉乳頭狀瘤的發生。

患有長期慢性疾病或本身抵抗力較弱的人群

若病人糖尿病、腎衰竭等疾病,或本身病人抵抗能力比較弱,喉部也易感染病毒,引發該病。

症狀

由於喉乳頭狀瘤好發於喉部,隨著腫瘤生長會出現聲音嘶啞、咳嗽和呼吸困難等症狀。還可以出現喉梗阻、喉癌等併發症。

典型症狀

聲音嘶啞

屬於該疾病的典型症狀,與腫瘤的生長部位有關,生長在聲門部位的腫瘤會出現聲音嘶啞的症狀。

咳嗽

瘤體生長在喉部,可刺激咽喉以及呼吸道,導致咳嗽。

喉鳴

隨著腫瘤增大,使阻塞氣道,會出現喉鳴的症狀。

呼吸困難

隨著腫瘤增大,使阻塞氣道,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

失聲

隨著腫瘤的增大,對聲帶的影響隨之嚴重,病人可出現失聲。

喉部疼痛

腫瘤可導致喉部出現炎症以及水腫,從而出現喉部疼痛感。

併發症

喉梗阻

腫瘤增大可使喉部氣道變窄,由於喉阻塞可引起缺氧,如處理不及時可引起窒息,危及病人生命。

喉癌

喉乳頭狀瘤有一定的惡變機率,可能會併發喉癌。

看醫

喉乳頭狀瘤屬於良性腫瘤,但是具有一定的惡變機率,建議病人及早就醫,並配合醫生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情的具體情況。

就醫指征

出現以下情況需要立即就醫或撥打119。

  • 出現聲音嘶啞、咳嗽,甚至咳血。
  • 出現喉鳴、呼吸費力、呼吸困難。
就診科別

兒童病人可就診於兒科,成年病人可就診於耳鼻喉科。

醫生詢問病情
  • 因為什麼來就診?
  • 喉部不適症狀持續多久了?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喉鳴等)
  • 是否有以下症狀?(如吞咽困難等症狀)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檢查

視診

觀察病人喉乳頭情況,看是否存在喉乳頭狀瘤。

喉鏡檢查

對年齡較大能合作的兒童行間接喉鏡檢查,既能進行喉部觀察又能採取切片檢查,可見喉部大小不等的乳頭狀腫瘤,呈蒼白、粉紅或暗紅色,質脆,易出血。

喉部CT或磁振造影檢查

可見黏膜增厚,伴有聲帶邊緣突起,一般無淋巴結腫大。

病理組織切片檢查

組織切片切片檢查是最可靠的診斷依據。

診斷標準
  • 病人出現聲嘶、咳嗽、喉鳴、呼吸困難等典型症狀。
  • 喉鏡檢查可見喉部大小不等的乳頭狀腫瘤,呈蒼白、粉紅或暗紅色,質脆,易出血。
  • 在進行組織學檢查後對切片進行鏡下觀察,觀察腫瘤細胞的形態結構後即可作出診斷。
鑑別診斷

喉部惡性腫瘤

臨床症狀也可以表現為喉部異物感、吞咽疼痛、吞咽不暢等和喉乳頭狀瘤相類似的症狀,可通過喉鏡以及病理組織切片檢查進行鑑別。

口腔菜花

菜花也是由人類乳突病毒所致的皮膚黏膜良性贅生物,可通過喉鏡以及病理組織切片檢查進行鑑別。

治療

喉乳頭狀瘤的治療方式很多,包括手術治療、雷射治療、藥物治療及免疫治療等,但外科手術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治療周期
一般治療周期為30天。
藥物治療

干擾素能夠抗病毒、抑制細胞增殖、調節免疫以及抗腫瘤,可以有效殺滅人類乳突病毒,促使病人復健。

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療辦法,通常是在喉鏡下行鐳射雷射腫瘤切除術,該手術可以局限在黏膜層,最大限度保護腫瘤之間的正常黏膜。若瘤體較大,應考慮氣管切開行切除手術。

預後

喉乳頭狀瘤為良性腫瘤,兒童期喉乳頭狀瘤罕見惡變報導,但至今尚無根治方法,直接喉鏡下切除復發率高,注意進行長期隨訪,成年期喉乳頭狀瘤具有一定的惡變機率。

能否治癒

喉乳頭狀瘤無法徹底根治,具有一定的復發率,部分可發生惡變。

能活多久

如果喉乳頭狀瘤未發生惡變,一般不影響自然壽命。

複診

手術後4~6個月進行複診,以便初期發現復發跡象。

飲食

喉乳頭狀瘤病人術後注意清淡飲食,給予半流質飲食,以免刺激喉部黏膜,禁忌辛辣、刺激的食物。

飲食調理
  • 清淡的半流食,如小米粥,待黏膜消腫,可改為清淡的易消化飲食。
  • 禁忌油膩、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刺激手術切口,延遲癒合。
  • 忌粗糙、乾燥、纖維多、難嚼難咽食物。

照護

病人術後注意傷口清潔,防止傷口發炎感染,保護喉部黏膜,預防喉部組織沾黏,如不大喊大叫,不抽菸、喝酒,不吃刺激性食物,最大限度保護喉部。

日常護理
  • 抗病毒和抗感染藥物要遵照醫囑服用,若出現嚴重發熱、乏力、頭痛等不良反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 病人應該多吃富含維他命的蔬菜、水果,可增強自身免疫力、降低術後復發率。
特殊注意事項

接受手術的病人需注意好傷口的衛生,保持傷口的乾燥,避免傷口感染。

預防

喉乳頭狀瘤可能和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以及咽部慢性炎症刺激有關,所以要積極預防病毒感染以及炎症刺激。

初期篩檢

4歲左右兒童如果有咽部不適,可儘早就醫篩檢。

預防措施
  • 平時注意清淡飲食,少吃油膩、辛辣食物,減少對喉部的慢性刺激。注意飲食衛生,防止感染致病菌。
  • 適當鍛煉,增加身體抵抗力。
  • 平時多飲水,戒菸、戒酒。
  • 注意個人衛生,積極預防人類乳突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