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舌繫帶過短

概述

舌繫帶俗稱舌筋,即孩子張開口翹起舌頭時在舌和口底之間的一薄條狀組織。正常舌繫帶可以使舌頭活動自如,舌尖能自然地伸出口外,或向上舔到上齒齦。而舌繫帶過短是指孩子出生後舌繫帶沒有退縮到舌根下,導致舌頭不能伸出口外,舌尖不能上翹。如果在兒童期舌繫帶過短,往往會影響語言的發育。

就診科別:
兒科、口腔科
英文名稱:
ankyloglossum
疾病別稱:
攀舌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具有相關性
併發疾病:
牙齦炎、口腔潰瘍、口腔頜面發育異常
治療周期:
手術短期治療
臨床症狀:
吮吸困難、伸舌時舌尖成「W」形、體重增長緩慢
好發人群:
嬰幼兒
常用藥物:
阿莫西林、克林黴素膠囊
常用檢查:
口腔視診

病因

舌繫帶過短可能是先天發育不良,也可能是局部慢性刺激、感染或外傷後疤痕形成的結果。

主要病因

先天性因素

孩子的舌繫帶發育不正常,或者有唇齶裂等先天性畸形,可出現舌繫帶過短的現象。

遺傳因素

舌繫帶過短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舌繫帶過短的患兒也有家族史,說明其與遺傳有一定的關係。

其他因素

如有局部慢性刺激、感染或外傷後疤痕,也可能導致舌繫帶過短。

流行病學
  • 舌繫帶過短髮病率的年齡差異明顯,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降低。
  • 舌繫帶過短是一種口腔常見疾病,發病率約為6%,與性別無明顯關係。
好發人群
  • 具有舌繫帶過短家族史的嬰幼兒。
  • 患有齶裂唇等先天性畸形疾病的患兒。

症狀

舌繫帶過短的症狀可以直觀的觀察到,例如患兒舌頭伸出短、舌尖呈「W」形等,也可能出現一些伴隨症狀,例如咀嚼慢、吞食多,嬰幼兒時期吸奶挑剔、體重增長緩慢等。

典型症狀

舌頭不能正常自由地前伸,舌頭伸出口腔的部分不及正常兒童的長,而且舌前伸時舌尖因被舌筋牽拉而出現凹陷,舌尖呈「W」形,張口時舌尖不能上翹,不能舔到上齒齦或伸過上唇。

其他症狀
  • 母乳餵養時可以發現患兒吮吸困難,不能很好的含住乳頭,吸奶時較挑剔,體重增長緩慢。
  • 舌繫帶過短可能會導致下門牙間出現縫隙,導致母親在哺乳過程中出現乳頭疼痛症狀。
  • 年齡稍大後影響正常發音,尤其是發「R」、「L」音困難。
  • 舌繫帶過短者由於舌頭活動空間小咀嚼有難度,表現為吃飯時會咀嚼得很慢,吞食比較多。
併發症

牙齦炎

舌繫帶過短如不及時治療,可導致牙齦發炎等口腔問題。

口腔潰瘍

隨著牙齒的萌出,患兒吸吮時,舌繫帶會與下前牙摩擦,從而發生潰瘍。

口腔頜面發育異常

舌尖運動受限而不能抬到口腔頂部,可能會導致嬰兒式吞咽的持續,可引起開合,最終造成口腔頜面發育異常。

看醫

舌繫帶過短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好轉,但如果情況較嚴重則需要及時就醫治療,以免影響小兒的咀嚼功能和發音。

就醫指征

如果發現小兒出現吮吸困難、吸奶挑剔、伸舌時舌尖呈「W」形且舌尖伸出過短、體重增長緩慢時,需要及時就診。

就診科別

一般病人優先考慮去兒科就診,也可以去口腔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家族中有無舌繫帶過短的病人?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吮吸困難、體重增長緩慢、舌體不能自由前伸等)
  • 目前餵養情況如何?
  • 孩子發音情況如何?能不能順利的發出「L」和「R」音?
  • 有沒有受過什麼外傷?
需要做的檢查

口腔視診

可以在口內很清楚的看到,口底黏膜和舌體之間是否有比較堅韌的結締組織相連,是否妨礙舌體充分的運動。醫生通過檢查幼兒的舌頭、嘴唇和牙齒,以及用壓舌板檢查舌頭的活動範圍等方式,來判斷舌繫帶過短。

診斷標準
  • 當伸舌時為「W」形,舌前部中央呈凹陷,或伸舌時舌尖為「W」形凹陷,舌體不能自由前伸,前伸時抵達口外長度不足,無法捲舌或捲舌受限,舌體向兩側運動受限,舌尖向上不能完全抵達顎部,或不能與上頜牙弓接觸,即可診斷為舌繫帶過短。
  • 也可以在口內很清楚的看到,口底黏膜和舌體之間有比較堅韌的結締組織相連,妨礙了舌體的充分的運動,通過這些方面來判斷舌繫帶過短。如果在兒童期舌繫帶在過短的患兒,往往會影響語言的發育。
鑑別診斷

舌繫帶過短的診斷比較明確,無需進行鑑別診斷。

治療

一旦發現寶寶存在舌繫帶過短情況,需要積極進行治療,以免影響其語言發育。一般無需藥物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後可預防性應用抗感染藥。

治療周期
舌繫帶過短手術治療後一般一週左右會恢復正常。
藥物治療

舌繫帶過短以手術治療為主,一般無藥物治療,但術後可以預防性使用一些消炎、抗感染藥物,如克林黴素膠囊、阿莫西林等。

手術治療
  • 如果孩子的舌繫帶過短比較明顯,舌頭緊貼在口底,不能伸出,不能活動,建議及早做舌繫帶延長手術,以便減輕後期影響。
  • 如果孩子的舌繫帶過短不是十分嚴重,三歲之前可以暫時觀察,等孩子牙齒萌出後,舌繫帶的附著位置會逐漸移向口底,有一部分孩子舌繫帶過短的情況就會解除;三歲後如果不能恢復正常,但發音等功能沒有受到影響,可不必做舌繫帶延長術;如果孩子存在捲舌音、舌音發不好等問題,就需要儘快做舌繫帶延長術。術後觀察1~3個月,如果孩子發音恢復正常,就不必進行語音訓練;如果發音改善不明顯,建議進行語音訓練。

預後

一般經過手術治療之後,舌繫帶過短的情況可以明顯改善。舌繫帶過短改善以後,發音的清晰度以及口腔的運動能力都會明顯好轉。

能否治癒

舌繫帶過短經過手術治療通常可以治癒,並不會對以後的語言發育以及整體的發育水平造成不良的影響。

能活多久

本病一般影響語言功能,不會對壽命造成影響。

複診

舌繫帶過短手術後7天後可以複診,查看傷口癒合情況。如果期間出現異常情況,如傷口滲血不止,病人出現發熱等,需要及時複診。

飲食

舌繫帶過短病人主要是注意手術治療後的飲食,飲食最好由流食到普通,不要吃刺激性過強、太熱或太硬的食物,以更利於手術切口的恢復。

飲食調理
  • 術後前3~4天基本以流食為主,如稀飯或麵條等一些比較細軟容易下咽的食物。
  • 手術3週以後恢復普通飲食,也有主張術後禁止經口進食,僅以鼻飼維持營養,直至拆線。
  • 不能吃太熱、太硬的食物,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感染髮炎。
  • 恢復期可以多食用番茄、苦瓜、牛肉、雞蛋等利於傷口癒合的食物。

照護

對於舌繫帶過短的病人,如果進行手術後,要注意減少舌的活動,注意口腔衛生,注意觀察有無滲血和發炎,適當口服抗生素,使其儘快恢復。

日常護理
  • 手術後儘量少說話,減少舌的活動,因為舌體活動太多可導致縫線過早的脫落,影響傷口的癒合。
  • 要注意口腔衛生,每天進食後需用淡鹽水漱口,對口腔進行清潔,適當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
  • 對於年齡較大的病人,要禁止吸菸、喝酒,出門儘量戴口罩,拆線痊癒後要加強練習捲舌音。
病情監測

術後傷口需要監測有無滲血,可以定期到醫院檢查,清潔消毒傷口,觀察傷口癒合情況。

預防

舌繫帶過短主要是先天發育不良引起,屬於一種先天性疾病,一般無法進行預防。

初期篩檢

如發現幼兒出現吮吸困難、吸奶挑剔、伸舌時舌尖呈「W」形且舌尖伸出過短、體重增長緩慢、發音不清晰時,或者家族中存在舌繫帶過短的家族史,應儘早帶孩子來醫院檢查看是否存在舌繫帶過短。

預防措施

舌繫帶過短雖然無法預防,但有家族史者可以重點注意,家長可以糾正孩子的說話和發音,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語言學習環境。在教孩子說話時要以實物為主,要多對孩子進行提問,可以刺激大腦,促進語言功能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