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膜炎
概述
結膜炎是指因為細菌、病毒、衣原體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以及物理和化學刺激、過敏反應等導致結膜出現炎症的一類疾病。其中急性感染性結膜炎具有傳染性,急性期病人應注意進行隔離治療,避免到公共場所,以免引起群發性感染事件。其他類型結膜炎,如過敏性結膜炎等則不具有傳染性。
- 就診科別:
- 眼科、急診科、感染科、兒科
- 英文名稱:
- conjunctivitis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眼內炎、角膜潰瘍
- 治療周期:
- 1~4週
- 臨床症狀:
- 結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眼睛異物感、流淚、畏光
- 好發人群:
- 兒童、免疫力低下者、不注意眼部衛生、過度用眼者
- 常用藥物:
- 氧氟沙星滴眼液、 Ganciclovir 眼用凝膠、 Tobramycin 滴眼液、 Olopatadine 滴眼液
- 常用檢查:
- 結膜抹片、結膜刮片、結膜切片檢查
- 根據病因可以分為感染性、免疫性、化學性或者刺激性、全身疾病相關性、繼發性和不明原因性的結膜炎。
- 根據結膜炎的發病快慢,可以分為超急性、急性或亞急性、慢性結膜炎。一般將病程少於三週的稱為急性結膜炎,超過三週的稱為慢性結膜炎。
- 按結膜對病變反應的主要形態,可分為乳頭性、濾泡性、膜性或假膜性、疤痕性和肉芽腫性結膜炎。
病因
結膜炎最常見的病因主要是由於微生物感染所致,分為細菌性(如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淋球菌等)、病毒性(如腺病毒、單皰病毒)或衣原體,偶見於真菌和寄生蟲感染。也可能是因為免疫性變態反應與全身狀況相關內因所致。
致病微生物
最常見的結膜炎是由於微生物感染導致,分為細菌性(如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淋球菌等)、病毒性(如腺病毒、單皰病毒)或衣原體,偶見於真菌和寄生蟲感染。
物理刺激和化學損傷
如光、風沙、煙塵或有毒氣體等也可以引起結膜炎。
其他原因
部分結膜炎是由於免疫性變態反應與全身狀況相關內因導致,如肺結核、梅毒等,鄰近組織炎症蔓延也可引起結膜炎。
- 工作和生活環境的衛生條件差。
- 感冒、發燒、腹瀉等疾病導致機體抵抗力低下。
- 戶外活動時接觸花粉、蟎蟲、毛髮等過敏原。
- 嬰兒分娩經過產道時接觸污染的紗布、棉棒,或者產道有菌感染。
- 周圍人群患有結膜炎症。
- 使用護膚品不當。
- 辛辣、刺激飲食,菸酒過度、長期熬夜。
- 長時間視疲勞,經常用手揉眼睛或者不規範佩戴角膜接觸鏡。
- 結膜炎的致病原因相對較複雜,所以類型繁多,在各年齡階段都有可能發病,不受時間和區域性限制,可以在全世界範圍引起廣泛流行。
- 變態反應性結膜炎發病有一定的季節性,多見於春夏季,秋冬季緩解。
兒童
主要是由於兒童免疫力比較低,容易出現感染的現象,導致疾病出現。
不注意眼部衛生、過度用眼者
如果習慣性用手揉眼睛或者長時間的用眼過度,也會導致該疾病的出現。
免疫力低下者
如果免疫力比較低下的人群,導致該疾病的出現。
症狀
結膜炎症狀比較明顯,不同類型的結膜炎在症狀上略有不同,但病人常會出現眼睛發紅、乾澀、眼癢、疼痛、異物感、怕光、分泌物多、流淚等症狀,未波及角膜者視力一般不受影響。
結膜充血
該症狀是急性結膜炎最常見的體徵,表現為結膜的血管擴張,但不會滲血,也不發生細胞浸潤。
結膜分泌物增多
主要表現是在清晨醒來,病人的眼瞼處經常出現被分泌物黏住的情況,可以根據分泌的性質來確定疾病。
眼睛異物感
主要是表現出經常眨眼睛的現象發生,病人會感覺到眼部好像有異物存在。
流淚
眼部總是會出現流眼淚的現象發生,主要發生在白天,夜間較少。
畏光
眼睛會出現怕光的現象,不能面對強光,不能看過亮的電視屏幕、手機屏幕、電腦屏幕等。
- 如果是存在細菌性和病毒性結膜炎的病人,還可能會表現出咳嗽、鼻塞、咽喉疼痛等症狀。
- 過敏性結膜炎病人多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
- 比較嚴重的病人會出現發熱、腹瀉、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眼內炎
超急性結膜炎嚴重者可併發角膜潰瘍和穿孔,繼而發展成眼內炎,導致眼球萎縮失明。
角膜潰瘍
急性卡他性結膜炎容易引起角膜周邊潰瘍,出現卡他性角膜潰瘍。
看醫
結膜炎部分為自限性疾病,如果結膜出現充血程度較輕,可以觀察三天,自行緩解無需就醫。超過三天以上的結膜充血,同時分泌物較多,症狀逐漸加重需要及時就醫。
病人出現眼睛異物感、搔癢、流淚不止等症狀時,需要及時就醫,以避免病情進展,遷延不愈,導致更為嚴重的併發症。
病人如果出現了眼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淚等症狀,應該及時到眼科、急診科、感染科就診。如果是兒童出現症狀,還可以前往兒科就診。
- 眼睛局部症狀有哪些?
- 近期是否有感冒發燒、熬夜、上火等病史?
- 周圍人是否有相類似的症狀或者結膜炎表現?
- 每年是否有定期發作的特徵?
- 既往是否用過局部眼液,是否有明顯改善?
體格檢查
配合光學儀器觀察病人的眼部是否存在乳頭、濾泡、水腫、結節、潰瘍等病變。
結膜刮片
革蘭染色和瑞氏-姬姆薩染色,初步確定病原菌種類和結膜炎症反應特點,如果以嗜中性白血球的浸潤為主,常提示細菌或衣原體感染;如單核球增多或出現多核巨細胞,可能是病毒性感染;如上皮細胞胞漿內有包涵體,並有淋巴球、漿細胞,則提示衣原體感染。
結膜抹片
採集結膜囊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有助於病原學的診斷和指導治療,如考慮是衣原體或病毒感染,可做實驗室病原體分離或應用PCR技術幫助診斷。
病原體抗原檢查和血清抗體檢查
前者能夠檢測單純皰疹病毒以及衣原體,後者可具體診斷病毒性結膜炎。
結膜切片檢查
久治不愈或反覆發作的結膜炎病人應檢查明確是否存在腫瘤性疾病。
血液檢查
通過血液檢查可以確定病人是否存在白血球、血球、嗜中性白血球升高等現象,可明確病人是否繼發全身性疾病。
腺病毒抗原快速檢測
通過檢查可以確定病人是否存在病毒性結膜炎,同時也可以更好的避免抗生素濫用的現象發生。
診斷時需要詢問病史,仔細觀察結膜炎局部病變外,還要了解流行病學方面的情況。
- 臨床症狀和主要體徵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診斷依據,病人的自覺症狀有異物感、燒灼感、發癢、分泌物增多、疼痛、畏光、流淚等。體徵有結膜充血、乳頭增生、濾泡形成、結膜水腫、偽膜或真膜、肉芽腫、假性眼瞼下垂等。
- 結膜分泌物抹片和刮片確定有無細菌感染,必要時可以做細菌和真菌培養以及藥物敏感試驗。可以依次考慮衣原體或者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做分離鑑定。另外,可以做螢光免疫酶免疫測定,檢測病原體的抗原。血清學的檢查有助於診斷病毒性的結膜炎,尤其是單皰病毒性結膜炎。
- 結膜分泌物做抹片檢查時,不同的致病菌細胞的形態與類型有區別,有助於臨床診斷。
角膜炎
角膜即黑眼珠部分出現炎症反應,較結膜炎嚴重,往往會導致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疼痛、眼睛怕光、流眼淚等症狀,主要可以通過實驗室檢查、眼科檢查來鑑別診斷。
色素膜炎
往往和自身免疫和外傷感染有關,出現前房炎症反應,有的還會造成虹膜後沾黏,主要通過實驗室檢查、眼科檢查來確定疾病。
治療
結膜炎以局部點眼液為主,可以用抗生素類的滴眼液,因為結膜炎在臨床上做細菌培養相對較少,所以一般選用廣效性抗生素類或磺胺類的藥物為宜,而糖皮質類固醇類眼液對變態反應性的結膜炎效果較好。抗病毒類的藥物可以選用 Ganciclovir 等眼用藥物治療。
細菌性結膜炎
推薦使用廣效性類的抗生素,例如氧氟沙星滴眼液、 Tobramycin 滴眼液,確定病原體後使用敏感抗生素,可有效縮短病程。
病毒性結膜炎
使用抗病毒類的滴眼液,如 Ganciclovir 眼用凝膠、 Acyclovir 眼藥水。
過敏性結膜炎
建議使用抗過敏類的滴眼液,如 Sodium Cromoglicate 滴眼液、 Olopatadine 滴眼液,還可以使用抗組織胺藥、非類固醇消炎滴眼液緩解眼部症狀。
衣原體性結膜炎
需系統給藥,如利福平、四環素、紅黴素等,急性期或嚴重病人多需要全身應用抗生素治療。
結膜炎不需要手術治療,只有當結膜炎造成比較嚴重的組織損傷及併發症時,可以考慮用手術,例如沙眼導致眼瞼下垂或者瞼內翻睫毛倒插,可以通過手術矯正。
預後
只要積極的進行治療,多數病人可以治癒,不會留下後遺症。如果是病毒性結膜炎或者細菌性結膜炎,多數病人可以通過藥物在一週左右的時間治癒疾病,輕度病人也可以不做特殊治療。如果是慢性結膜炎病人,可能無法自愈。
絕大部分的結膜炎可以治癒,少數如衣原體結膜炎,病程周期長,可能出現併發症。
結膜炎病人進行規範的治療,一般不影響自然壽命。
結膜炎通過及時足量用藥以後大部分能夠痊癒,不需要複診。如果持續用藥在3~7症狀無明顯緩解,需要複診。複診主要目的是檢查結膜症狀控制情況,是否病程發展浸潤到角膜及鄰近組織,是否需要增加藥量。
飲食
結膜炎病人應注意避免進食辛辣、刺激飲食以及易過敏食物,避免飲酒,增加維他命的攝入量,尤其是富含維他命A的食物。
- 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薑、胡椒、洋蔥、茴香等。
- 禁食肥膩的食物,如羊肉、豬肉等。
- 宜進食含有胡蘿蔔素和富含維他命A的食物,如胡蘿蔔、綠葉蔬菜、魚肝油等。
照護
眼睛出現結膜炎以後一定要做好護理工作,不僅可以有利於疾病的恢復,也能減輕眼部不適症狀,避免疾病進展出現嚴重併發症。
- 保持眼睛局部清潔,可以使用生理鹽水或者3%的硼酸洗液,將眼部分泌物沖洗乾淨,使疾病更快恢復,避免交叉感染出現。
- 遵醫囑規律用藥,根據不同類型的結膜炎選擇正確藥物,及早干預,減輕症狀,縮短病程。
- 平時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接觸傳染,儘量單獨準備臉盆和毛巾,不要與別人混用,使用流動水洗手、洗臉。
- 患病期間不建議使用隱形眼鏡,會影響治療效果,影響復健進程。
- 暫時避免參加公共活動以及游泳。
- 在疾病治療治療期間,病人最好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抽菸、喝酒。
若結膜分泌物增多,變渾濁、黏稠,眼睛感覺刺痛、紅腫,應立即就醫。
預防
部分結膜炎有強烈的傳染性,主要傳播方式是接觸傳染,所以加強預防對於避免該疾病的蔓延流行十分重要。控制並消滅傳染源、加強個人衛生與防護,可有效預防結膜炎。
- 當有結膜炎流行時,在公共場所要注意個人衛生,例如游泳館、浴池、公用車輛時做好手部衛生。
- 注意個人衛生,大多傳播途徑是接觸傳染,主要是通過病人的眼-手-物-手-健眼,或者患眼-水-健眼的方式傳播,所以要勤洗手,注意手部衛生,多用肥皂流動水洗手,不要用手觸碰眼睛。
- 如果是存在過敏性結膜炎的病人,在平時一定要避免接觸過敏原,防止疾病復發。
- 減少使用眼部化妝品,如睫毛膏、眼線筆、眼影等,不與他人共用眼部化妝品或護理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