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生殖器皰疹

概述

生殖器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泌尿生殖器及肛門皮膚黏膜,而引起的一種炎症性、復發性疾病,是一種較常見的性傳播疾病。本病尚無徹底治癒的方法,反覆發作常給病人帶來生理上和身心上的痛苦。孕婦患有生殖器皰疹後,可引起胎兒宮內HSV(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和新生兒皰疹,影響優生優育。

就診科別:
皮膚性病科、婦科
英文名稱:
genital herpes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皰疹性腦膜炎、播散性皮膚感染、骨盆腔炎、子宮附件炎、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
治療周期:
初發病人療程約7~10天
臨床症狀:
生殖器集簇性水泡、紅斑、疼痛
好發人群:
15~45歲性活躍期男女
常用藥物:
Acyclovir 、 Valaciclovir 、 Famciclovir 、 Penciclovir
常用檢查:
病毒培養、細胞學方法、免疫學檢測、分子生物學檢測、血清學檢查
疾病分類

生殖器皰疹在臨床上主要分為原發性、復發性和亞臨床型三種類型,臨床症狀的輕重及復發頻率,受病毒型別和宿主免疫狀態等因素影響。

原發性生殖器皰疹

即首次感染HSV-1或HSV-2。潛伏期為2~14天,平均3~5天。皮損為簇集或散在的小水泡,2~4天後破潰形成糜爛或淺潰瘍,隨後結痂自愈,可自覺疼痛。常伴腹股溝淋巴結腫痛、發熱、頭痛、乏力等全身症狀,病程一般為2~3週。

復發性生殖器皰疹

指原發性生殖器皰疹皮損消退後1~4個月內病情復發,皮損一般於原部位出現。皮損類似於原發性生殖器皰疹,但病情較輕,病程較短,發疹前常有前驅症狀(如局部燒灼感、針刺感或感覺異常等);病程一般為7~10天;可間隔2~3週或月余復發多次。男性同性戀者可累及肛門、直腸,表現為局部疼痛、便秘、里急後重、肛周潰瘍等,乙狀大腸鏡檢可見直腸下段黏膜充血、岀血和潰瘍。

不典型和亞臨床型生殖器皰疹

50%的HSV-1感染者和70%~80%的HSV-2感染者缺乏典型臨床表現,是生殖器皰疹主要傳染源。其不典型皮損可表現為生殖器部位的微小裂隙、潰瘍等,易被忽略。

病因

生殖器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泌尿生殖器及肛門部位皮膚、黏膜而引起的一種慢性易復發的難治癒的疾病,染病的主要途徑是性傳播,還與垂直傳播和間接傳播有關。

主要病因
  • 性交或身體接觸時,病毒可直接接種於包皮、龜頭、子宮頸、外陰、肛門和口咽黏膜表面,也可通過生殖器或肛門皮膚黏膜摩擦後出現的微小裂隙及損傷處,進入易感者的皮膚黏膜。感染細胞周圍出現多形核細胞和淋巴球浸潤,從而引起表皮局灶性炎症和壞死,出現原發感染的症狀。
  • 本病可以通過母嬰傳播,如產婦患有本病,在生產時可感染胎兒。
  • 少數人通過接觸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感染本病。
誘發因素
  • 有不潔性生活。
  • 多個性伴侶。
  • 性伴侶感染病毒。
  • 不注意生殖器部位的衛生。
  • 分娩時嬰兒經產道感染。
  • 觸碰或者使用感染者的生活用品後,造成交叉感染。
流行病學

生殖器皰疹已成為全球最常見的性病之一,好發於15~45歲性活躍期男女,近年來發病率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

傳播途徑

生殖器皰疹的傳染源為生殖器皰疹病人和無症狀的病毒排放者。

性接觸傳播

為主要的傳播途徑。

垂直傳播

嬰兒主要經產道感染,亦有經宮內感染。

間接接觸傳播

少數可以通過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感染。

好發人群
  • 15~45歲性活躍期男女。
  • 有不潔性生活史、多個性伴侶以及不注意私密處衛生的人群,易感染生殖器皰疹病毒。

症狀

初發生殖器皰疹在初次感染中大部分為隱性感染,初次感染恢復後多數轉為潛伏感染,復發性生殖器皰疹在原發性生殖器皰疹皮損消退後又復發。不典型及亞臨床生殖器皰疹局部表現輕微,也可無表現。其他特殊人群感染生殖器皰疹的表現不一,且本病伴有許多併發症。

典型症狀

初發生殖器皰疹

因為初次感染中大部分為隱性感染,初次感染恢復後多數轉為潛伏感染,因此初次臨床發作只是HSV(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後發生的可以識別的發作,並不意味著首次感染。

原發性生殖器皰疹

即首次感染HSV-1或HSV-2,潛伏期為2~14天(平均3~5天);局部表現重、持續時間長;典型表現為外生殖器部位廣泛對稱性分布的多發性紅斑、丘疹、水泡,逐漸演變為膿皰、潰瘍,然後結痂癒合,自覺局部疼痛、搔癢、燒灼感,多伴腹股溝淋巴結腫痛、發熱、頭痛、乏力等全身表現,痛程一般為2~3週,血清HSV抗體檢測陰性。

非原發性生殖器皰疹

大多數病人既往有過HSV-1感染(主要為口唇皰疹),近期又發生生殖器HSV-2感染。與原發性生殖器皰疹相比,本組病人臨床表現持續時間較短、皮損癒合較快、全身表現較少見。

復發性生殖器皰疹

指原發性生殖器皰疹皮損消退後1~4個月病情復發,皮損一般於原部位出現,類似原發性生殖器皰疹,但病情較輕,病程較短,發疹前常有前驅症狀(局部燒灼感、針剌感或感覺異常等),病程一般為7~10天。可間隔2~3週復發多次,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少,女性症狀較男性略重。

不典型及亞臨床生殖器皰疹

不典型生殖器皰疹

約占HSV(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60%,其特點是病人無自覺症狀,局部表現輕微,常表現為裂隙、裂紋或細小線狀潰瘍、非特異性紅斑、丘疹、毛囊炎等不典型表現;血清學試驗HSV抗體陽性,過去曾出現過或隨後出現生殖器皰疹臨床表現。

亞臨床生殖器皰疹

屬真正無表現的生殖器皰疹,約占HSV(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20%,有病毒復活和排毒,可發展為臨床復發。

妊娠期生殖器皰疹

臨床表現與非孕婦病人相似。母嬰垂直傳播多數出現在胎兒通過產道時,可造成新生兒感染,導致自發流產和早產或死胎。妊娠初期若感染HSV(單純皰疹病毒),胎兒常常有先天性畸形和智力低下。

新生兒HSV(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新生兒皰疹約70%由HSV-2引起,易侵犯皮膚黏膜、內臟和中樞神經系統,是一種嚴重系統性疾病。多見於早產兒,常發生於出生後數天至一個月內。表現為發熱、低體溫、昏睡、進食、黃疸、發紺、呼吸困難及循環衰竭等;病情兇險,如不治療,病死率高達50%以上,或導致嚴重後遺症。

併發症

中樞神經系統併發症

包括皰疹性腦膜炎、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橫斷性脊炎和神經根病。

播散性HSV(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包括播散性皮膚感染、肝炎、肺炎、關節炎等。

HSV(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局部蔓延

引起骨盆腔炎、子宮附件炎、無菌性攝護腺炎。

合併感染

如女性初發生殖器皰疹的病人約14%合併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合併愛滋病毒感染等。

看醫

定期體檢非常有必要,患病時優先考慮皮膚科就診,若生殖器皰疹治癒後再次出現症狀,應及時複查。診斷時依據病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査結果而定,實驗室檢查結果是確診疾病的金標準,及時就醫可早發現、早治療。

就醫指征
  • 對於高危人群(性活躍期的男女、有不潔性生活史的人、有多個性伴侶的人、患有生殖系統疾病的人),定期體檢非常有必要。無論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體檢中出現病毒感染的指標,無論是否有表現,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在體檢或其他情況下發現病毒感染的指標非正常,並出現生殖器部位有紅斑、集簇性水泡,並伴有疼痛感時,高度懷疑生殖器皰疹,應及時就醫。
  • 已經確診生殖器的病人,若出現水泡破潰、搔癢加劇,症狀嚴重時應立即就醫。
  • 若生殖器皰疹治癒後,再次出現生殖器局部燒灼感、針剌感或感覺異常時,應及時複查。
就診科別
  • 大多病人優先考慮就診皮膚科。
  • 若病人出現其他併發症,如皰疹性腦膜炎、骨盆腔炎、子宮附件炎等時,應先去相應的科別,如神經內科、婦科等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因為什麼來就診?
  • 是第一次出現這種症狀嗎?
  • 什麼時候開始有症狀的?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生殖器部位有集簇性水泡、紅斑、搔癢等症狀)
  • 是否有以下症狀?(如生殖器部位刺痛、水泡破潰,發燒、併發感染等症狀)
  • 既往是否患過這個疾病?
  • 多久之前有過性生活?
  • 性伴侶是否健康?
需要做的檢查

病毒培養

從水泡底部取材進行組織培養分離病毒,為目前最敏感、最特異的檢査方法,為HSV(單純皰疹病毒)檢測的「金標準」。缺點是時間長,需5~10小時,且對實驗室條件要求很高。

細胞學方法

對皮損刮片做巴氏染色,可査到特徵性的核內包涵體及多核巨細胞。

免疫學檢測

HSV(單純皰疹病毒)抗原檢測

是最常用的快速診斷方法,陽性是近期感染HSV,其敏感性是病毒培養法的70%~90%,時間只需1~2小時。

HSV(單純皰疹病毒)抗體檢測

檢測HSV-lgM與HSV-IgG兩種抗體,HSV-IgM抗體陽性,說明近期發生HSV感染;HSV-IgG抗體陽性,說明曾經有過HSV感染。

分子生物學檢測

核酸雜交技術

使用DNA雜交技術檢測HSV-DNA片段,敏感性與特異性相當於檢測抗原的免疫螢光法,但操作比較複雜,實驗要求較高,不能普遍應用。

PCR技術

釆用HSV(單純皰疹病毒)基因組中比較特異的一段基因序列,作為引物和待檢標本進行擴增,檢測待檢標本中的HSV-DNA敏感度高,特異性強,可作為初期診斷,且對無症狀HSV攜帶者與潛伏感染的檢測有意義。

血清學檢查

包括中和試驗、間接免疫螢光試驗、免疫印跡試驗、ELISA、補體結合試驗以及被動血凝試驗等。近年來發展的型特異性血清診斷方法為採用HSV型特異性的糖蛋白G為抗原,檢測並區分血清中的抗HSV-1與抗HSV-2抗體,理論上特異性血清學診斷方法是發現亞臨床感染和潛伏感染HSV(單純皰疹病毒)的最好方法,缺點是無法區分口唇感染和生殖器感染。

診斷標準
  • 依據病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査結果而定。
  • 有不潔性交史,而且在生殖器部位出現疼痛性皮膚紅斑和原發性水泡時,臨床即可做出診斷。
  • 臨床診斷只能發現HSV-2感染者的20%左右,許多HSV(單純皰疹病毒)感染者缺乏典型的疼痛、多發性小水泡和潰瘍性皮損,故實驗室檢査結果為確診的金標準。
鑑別診斷

根據皰疹形態、致病病毒、主要症狀、病史等特點診斷並不困難,主要與其他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生殖器潰瘍疾病常相鑑別:

硬下疳

一般為單個圓形潰瘍,境界清楚,周邊稍隆起、質硬,無疼痛或觸痛,伴有無痛性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暗視野顯微鏡檢査可見梅毒螺旋體,梅毒血清學試驗多陽性。部分病人可同時有生器皰疹和梅毒硬下疳,常先有生殖器皰疹的水泡疹,皰疹將消退時出現硬下疳。

軟下疳

潰瘍較深,邊緣不整齊,表面分泌物多,周圍可有衛星狀病變,常伴化膿性腹股溝淋巴結炎。抹片顯微鏡檢査和細菌培養可檢出杜克雷嗜血桿菌,實驗室檢査査不到HSV(單純皰疹病毒)。

貝賽特氏症

是一種以血管炎為基礎的慢性多系統疾病,75%的病人可出現口腔、生殖器潰瘍。其生殖器潰瘍大而深、持續時間長,可出現皮膚結節性紅斑、毛囊炎,常伴有眼色素膜炎和頭痛、頭暈、意識障礙、精神異常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實驗室檢査査不到HSV(單純皰疹病毒)或梅毒螺旋體等。

外傷性生殖器潰瘍

常有局部損傷史,皮損單發,無固定形態,沒有集簇樣水泡,表面可為出血樣或化膿樣,査不到HSV(單純皰疹病毒)。

其他

生殖器部位的帶狀皰疹、接觸性皮膚炎、念珠菌病、固定性藥疹、膿皮病等皮膚病的皮損,有時與生殖器皰疹的皮損相似。可從病史、體格檢査和實驗室檢査等方面加以鑑別。

治療

按照生殖器皰疹的症狀選擇治療方式,若無症狀或亞臨床HSV(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無需藥物治療;有症狀者的治療主要是系統性抗病毒治療和治療合併感染等,並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輔助心理用藥。

治療周期
生殖器皰疹無法徹底治癒,初發的生殖器皰疹病人經對症治療,療程一般為7~10天。
藥物治療

系統性抗病毒治療

初發生殖器皰疹

常用藥物為 Acyclovir 、泛 Acyclovir 、 Valaciclovir ,口服7~10日。

皰疹性直腸炎、口炎或咽炎

適當增大劑量或延長療程至10~14日。

播散性HSV感染

指原發感染症狀嚴重和損害廣泛者,可給予 Acyclovir 靜脈滴注,療程為5~7日或直至臨床表現消失。

復發性生殖器皰疹

發作時的抗病毒治療,最好在出現前驅症狀或皮損出現24小時內開始用藥,如 Acyclovir 、 Valaciclovir 、 Famciclovir 口服。

頻繁複發(每年復發>6次)者

可採用長期抑制療法, Acyclovir 、泛 Acyclovir 、 Valaciclovir 口服,需長期給藥,療程一般為4~12月。

免疫缺陷或HIV/AIDS(愛滋病毒)感染者的生殖器皰疹

可適當增加藥物的劑量持續給藥,直至臨床症狀緩解。如使用 Acyclovir 或 Famciclovir 治療後,皮損或症狀持續存在,應懷疑此HSV(單純皰疹病毒)已產生耐藥,可改用膦甲酸鈉靜脈滴注治療直至臨床症狀緩解,皮損局部外用1%西多福韋凝膠,也可能有效。

孕婦生殖器皰疹

孕婦患生殖器皰疹是否可用 Acyclovir 等藥物尚有爭議,病人是否要求用藥很重要。目前主張孕婦初發生殖器皰疹可口服 Acyclovir 治療;有產後併發症可能危及生命者,應靜脈滴注 Acyclovir 治療。對於頻繁複發或新近感染的孕婦生殖器皰疹病人,在近足月時,可通過 Acyclovir 治療以減少活動性損害的出現。對於有復發性生殖器皰疹病史,而近足月時無復發現象的孕婦,可不進行治療。

新生兒皰疹

在妊娠後期感染HSV孕婦所生的新生兒,獲得皰疹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建議做 Acyclovir 預防性治療。可以用 Acyclovir 靜脈滴注。

局部處理

皮損局部可採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溶液清洗,痛劇者給予止痛藥。若繼發細菌或真菌感染,可加用抗生素或抗真菌外用製劑。要保持患處清潔、乾燥。皮損處還可外搽抗病毒藥劑,如5% Acyclovir 乳膏、1% Penciclovir 乳膏、3%膦甲酸鈉軟膏、1%西多福韋凝膠等,但單獨局部外用藥物的療效遠遠低於系統性治療。

預後

生殖器皰疹目前還無法治癒,但是有效且規範的治療,能夠減輕或消除生殖器皰疹的症狀、維持正常的生活質量,通常預後較好,但要注意防止復發。

能否治癒

生殖器皰疹目前尚不能完全治癒。

能活多久

如果生殖器皰疹病人護理得當、治療及時、病情控制良好,一般不會影響病人自然壽命。

複診

本病比較容易控制症狀,但是易反覆,需在復發時及時複診。

飲食

生殖器皰疹的病人應注意膳食多樣化、清淡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類食物,避免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避免食用與藥物有不良反應的食物。

飲食調理
  • 宜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各類穀物。
  • 謹慎食用辣椒、蔥、洋蔥等辛辣食物。
  • 謹慎食用海鮮、牛羊肉等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
  • 少抽菸,最好戒酒。

照護

生殖器皰疹病人的護理以促進病人症狀恢復正常並保持穩定為主,還需避免發生感染或在感染發生時能被及時發現和處理等。

日常護理

口服用藥

了解各類抗病毒藥物的作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指導病人正確服用。

衛生

注意保持個人衛生,尤其是生殖器部位的衛生,儘量保持其乾燥。

注意休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機體免疫力。

特殊注意事項

病人性生活方面,要在醫生指導下開展性生活,避免頻繁性生活和不潔性生活。

預防

生殖器皰疹的預防工作要從平時做起,做好疾病篩檢,提高安全意識,加強自我保護,與病人保持安全距離,從而切斷傳播途徑,預防疾病傳播擴散。

初期篩檢
  • 定期做全方位的身體檢查,做好疾病篩檢。
  • 個人與伴侶在結婚前都做婚前體檢,確保身體健康。
  • 有疾病感染症狀或者身邊有患病親屬時,及時去醫院做病毒檢查。
預防措施
  • 開展健康敎育,改變性行為方式,避免婚外性行為,杜絕多性伴,避免無保護的性接觸。
  • 提倡使用安全套,在無症狀期可減少HSV(單純皰疹病毒)的傳播,但皮損出現時性交,即使使用安全套也可發生HSV(單純皰疹病毒)的傳播。
  • 強調病人將病情告知其性伴,取得性伴的諒解和合作,避免在復發前驅症狀或皮損出現時發生性接觸,或更好地採用屏障或保護措施。
  • 告知病人本病復發的常見誘因,避免心理緊張、憂鬱或焦慮等不良情緒。強調生活的規律性,通過避免復發誘因等減少復發。
  • 向所有育齡病人(包括男性病人)講明新生兒HSV(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及母嬰傳播的危險性。原發性感染的孕婦如分娩時仍有活動性損傷,建議做剖宮術,以防新生兒感染。
  • 初發生殖器皰疹病人應積極治療,抗病毒治療可縮短病程,抗病毒抑制療法可減少或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