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症
概述
蠶豆症是紅血球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的一種類型,是由於紅血球內先天缺乏G-6-PD的遺傳性疾病。進食蠶豆、蠶豆製品、接觸蠶豆花粉或某些藥物時,可以引起紅血球破壞加速,產生嚴重的急性溶血性貧血,若不及時搶救治療可危及生命。發病季節多在3~5月,即蠶豆成熟的季節,目前尚不能治癒,為終身疾病。
- 就診科別:
- 血液內科
- 英文名稱:
- favism
- 疾病別稱:
- 胡豆黃、蠶豆黃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是
- 併發疾病:
- 器官衰竭、膽紅素腦病
- 治療周期:
- 終身間歇性治療
- 臨床症狀:
- 黃疸、發熱、噁心、嘔吐
- 好發人群:
- 兒童、南方地區居民、家族遺傳蠶豆症病史者、G6PD酶缺乏者
- 常用藥物:
- Dexamethasone 、氫化可的松、維他命E
- 常用檢查:
- 血液常規、生化乳酸脫氫酶測定、尿液常規、螢光斑點試驗、高鐵血紅素還原試驗
中國醫學科學院分型
重型
具有以下任何一項者:
- Hb(血紅素)<30g/L。
- Hb31~40g/L,尿隱血(+++)以上。
- 伴有嚴重併發症,如肺炎、心臟衰竭、酸中毒、肝炎、精神異常、偏癱或雙眼同向斜視等。
中型
具有以下任何一項者:
- Hb31~40g/L,尿隱血(++)以下。
- Hb41~50g/L。
- Hb>51g/L,尿隱血(+++)。
輕型
- Hb>51g/L,尿隱血(+++)以下。
病因
蠶豆症是紅血球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酶)缺陷症的一種臨床類型。由於患兒的紅血球中缺乏G6PD酶,進食蠶豆、蠶豆製品或接觸蠶豆花粉後,會引起紅血球破壞加速,產生急性溶血性貧血。
遺傳因素
本病是由於G6PD基因突變所致,為X連鎖不完全顯性遺傳,男性發病多於女性,而女性雜合子發病與否取決於其G6PD缺乏的細胞數量在細胞群中所占的比例,在臨床上有不同的表現,故稱為不完全顯性。
- 蠶豆症的發病時間通常在夏季,即蠶豆成熟的時間,蠶豆症病人幾乎都是大量食用了新鮮的蠶豆及蠶豆製品而導致發病。
- 嚴重的蠶豆症病人吸入或接觸蠶豆花粉,也會導致發病。
- 哺乳母親食用蠶豆後給嬰兒哺乳,也可引發嬰兒蠶豆症。
- 蠶豆症是人類常見的遺傳性溶血性疾病,本病遍及世界各地。
- 估計全世界有3億以上病人,但各地區、各民族間的發病率差異很大。高發地區為地中海沿岸國家、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等。
- 此病主要見於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雲南、海南、廣東、廣西、福建、四川、江西、貴州等省的發病率較高,北方地區較為少見。
-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好發於男性,多見於9歲以內兒童,3歲以下病人占70%,其中男性占90%。
- 蠶豆症成人病人比較少見,但也有少數病例至中年或老年才首次發病。
- 發病季節多在3~5月蠶豆成熟季節。
- 男性。
- 兒童。
- 南方地區居民。
- 有家族遺傳蠶豆症病史或G6PD酶缺乏者。
症狀
蠶豆症大多起病急驟,一般在食蠶豆或其製品數小時至數天後(大多在1~2小時內)發生急性溶血症狀,如面色蒼白、身體疲勞、噁心、腹痛等,嚴重者會出現腎衰竭。
- 主要表現為急性血管內溶血,貧血嚴重,黃疸顯著伴有有血紅蛋自尿。
- 輕者僅有輕度溶血,不伴黃疸和血紅素尿。
- 重者在短期內出現溶血危象,表現為迅速貧血,伴有黃疸和血紅素尿。由於紅血球大量溶解時其分解產物對機體的作用,常出現畏寒、發熱、噁心、嘔吐、口渴、腹痛、腰痛等。血紅素尿的出現提示溶血嚴重或溶血仍在繼續。尿色呈醬油色、濃茶色或血色。
- 極重型病情發展迅速,嚴重貧血、黃疸、明顯血紅素尿、神志不清、抽搐甚至出現休克、急性腎衰竭等。
某些嚴重的病人甚至會休克,偶然也會導致死亡發生。
器官衰竭
因G-6-PD缺乏誘發的嚴重急性溶血性貧血,導致紅血球破壞過多,如不及時處理,可引起肝、腎或心功能衰竭。
膽紅素腦病
新生兒時期蠶豆症可出現溶血、黃疸,繼而引起嗜睡或昏迷的腦病表現,嚴重者可出現腦性麻痺等神經系統疾病。
看醫
大量食用蠶豆、母親食用蠶豆導致嬰幼兒1~2天內發病,出現厭食、疲勞、低熱並伴有噁心以及不定時腹痛,隨後因為溶血而出現全身黃疸者,以及疑似蠶豆症臨床表現的病人應該及時就診以明確診斷。
- 病人接觸蠶豆及蠶豆製品後1~2天內,出現疑似蠶豆症臨床表現者應及時就醫。
- 病人在蠶豆地玩耍過、接觸或吸入蠶豆花粉後,出現疑似蠶豆症臨床表現者應及時就醫。
- 蠶豆症患兒母親食用蠶豆製品、服用禁忌藥物,經母乳餵養,患兒出現疑似蠶豆症臨床表現者應及時就醫。
- 成人蠶豆症一般去血液內科就診。
- 兒童患病可在兒科或兒童血液科就診。
- 因為什麼來就診的?
- 出現哪些症狀?(黃疸、發熱等)
- 家族是否有蠶豆症病史?
- 近期有食用過蠶豆或蠶豆製品嗎?有在蠶豆地玩耍過,或接觸、吸入蠶豆花粉嗎?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 近期服用過什麼藥物嗎?
G-6-PD篩選及定量測定檢查
高鐵血紅素還原試驗
G-6-PD活性正常者,還原率在75%以上;中間缺乏值為31%~74%;嚴重缺乏值為30%以下。
螢光斑點試驗
G-6-PD活性正常者10分鐘內出現螢光;中間缺乏值10~30分鐘出現螢光;嚴重缺乏值30分鐘不出現螢光。
硝基四氮唑藍(NBT)紙片法
G6PD活性正常者濾紙片呈紫藍色,中間缺乏值濾紙片呈淡紫藍色,嚴重缺乏者濾紙片仍呈紅色。
G-6-PD定量測定
測量結果低於正常值40%有診斷意義。
血液常規
血紅素下降、紅血球下降,網織紅血球升高,紅血球內可見海因小體。
尿液常規
顏色改變,呈醬油色、濃茶色,尿膽素陽性、尿潛血陽性。
生化乳酸脫氫酶測定
通過測定生化乳酸脫氫酶,可發現明顯升高。
- 半個月內有食用蠶豆史。
- 急性溶血性貧血表現:乏力、面色蒼白、黃疸,部分有血紅素尿。
- 實驗室診斷標準:G-6-PD測定證實紅血球G-6-PD缺乏。
需同時符合上述三項方可診斷蠶豆症。
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與G-6-PD缺乏性溶血臨床表現相似,可根據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鑑別診斷。
藥物性溶血
能引起G-6-PD缺乏者溶血的藥物很多,容易與蠶豆症溶血混淆。故G-6-PD缺乏者使用藥物時要特別謹慎,通過詢問病史、通過檢查進行鑑別診斷。
治療
蠶豆症起病急,溶血一般持續1~2天或10天不等,發病期間密切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包括溶血是否控制、貧血是否改善、有無併發症等,及時進行對症治療。
- 去除誘因,需要停食蠶豆及其製品。
- 擴充血容量、糾正水電解質失衡和酸鹼平衡失調。
- 貧血較輕者不需要輸血,去除誘因後溶血大多於一週內自行停止;貧血較重時,可輸注G-6-PD正常的紅血球。
- 密切注意腎功能,如出現腎功能衰竭,應及時採取有效措施。
- 自由基清除劑的應用,維他命E和硒等抗氧化劑對慢性溶血病例似有一定效果,尚有待進一步證實。
腎上腺皮質激素
主要是免疫抑制作用,應爭取初期、大量、短程用藥。危重病例,如高熱、劇烈頭痛、昏迷和休克出現時可使用 Dexamethasone 或氫化可的松。
抗氧化劑
應用維他命E和硒等抗氧化劑穩定紅血球膜。
蠶豆症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輸血
輸血或輸濃縮紅血球是最有效的治療措施,能迅速恢復血容量、補充紅血球、恢復或保持機體血液循環的平衡性及生理功能。根據臨床症狀及血紅素值,調整輸血情況。
補液
應多飲水或輸入液體,以改善微循環,維持有效血循環,促進腎臟排酸及排血紅素尿功能。但應防止急性腎功能衰竭,併發急性腎功能衰竭時,應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對症處理
蠶豆症如合併感染可加重溶血,高熱、缺氧和心率加快可出現心臟衰竭等,故應積極處理併發症,避免使用對腎臟有損害作用的藥物。
預後
蠶豆症目前還無法治癒,但是有效且規範的治療可減輕或消除蠶豆症症狀,能夠維持正常的生活質量。
蠶豆症為終身疾病,目前尚不能治癒。
蠶豆症病人如果護理得當、治療及時,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蠶豆症治療剛開始,建議每個月複查一次,病情穩定可半年複查一次;若治療後兩年內未復發,可減少複查次數。
飲食
蠶豆症病人要立即停食蠶豆、蠶豆製品及具有氧化性的藥物,宜進高蛋白、高維他命、高熱量、易消化的低脂食物,要鼓勵患兒多飲水,一方面可以補充水分,另一方面可促進代謝產物及毒物的排泄。
- 禁食蠶豆或其豆製品。
- 多攝入含抗氧化劑豐富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番茄、胡蘿蔔、油菜、芹菜、黃瓜等。
- 多吃富含蛋白質食物,如豬肝、魚、瘦肉等。
- 多喝水,促排毒,保持口腔清潔。
照護
對於已經得知自身具有蠶豆症患病史的病人,應該在日常的生活中,禁止食用蠶豆,避免與其花粉接觸,要做到防治結合。一旦發現病人具有以上蠶豆症病症,應該馬上入院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口服用藥
遵醫囑根據各類治療蠶豆症藥物的作用用藥,注意用藥劑量、用法以及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
一般護理
發病期嚴格臥床休息,避免活動,病房保持安靜、溫濕度適宜,並注意保暖,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病室空氣新鮮,避免呼吸道感染。加強皮膚保養,避免抓傷,保持口腔清潔。
家屬和病人應留意神志、生命體徵、藥物反應,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給予處理;觀察貧血的進展情況,定時測量血紅素量,及時補充損失的紅血球,糾正貧血。觀察尿量及顏色變化,當出現尿少或尿閉,預示可能出現溶血性尿毒症,應及時到醫院處理。
- 平時用藥必須慎重,能引起G-6-PD缺乏者明顯溶血的藥物有磺胺、乙醯磺胺、磺胺吡啶、新明磺、呋喃西林、 Furazolidone ,以及抗瘧藥伯氨喹啉、氯喹、撲瘧母星等。可能引起溶血的藥物還包括複方阿斯匹靈、小兒退熱片、去痛片、七厘散等,上述藥物均不宜服用。
- 食用蠶豆製品、接觸花粉後出現厭食、疲勞、黃疸、低熱,並伴有噁心以及腹痛等症狀,要立刻就醫。
預防
G6PD缺乏者應避免進食蠶豆及其製品,忌服有氧化作用的藥物。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預防疾病發生,或避免疾病進一步加重有益處。
蠶豆症篩檢的年齡和頻率
有蠶豆症家族史的兒童,宜及早開始進行蠶豆症篩檢。蠶豆症高發地區、高危人群宜定期近行蠶豆症篩檢。首次篩檢結果正常者,宜每年重複篩檢一次。
蠶豆症篩檢的方法
血液常規發現紅血球、血紅素下降,且網織紅血球升高;尿液常規發現顏色異常、尿膽素陽性、尿潛血陽性;G6PD定性和定量測定,判斷G6PD是否缺乏以及缺陷程度。
- 有家族蠶豆症史者,應該禁食蠶豆及蠶豆製品、避免吸入蠶豆花粉、避免接觸蠶豆種植地。
- 蠶豆症高發地區的人要進行定期篩檢。
- G6PD缺乏者應禁食蠶豆及蠶豆製品、忌服有氧化作用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