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畸胎瘤
概述
卵巢畸胎瘤是婦科常見卵巢生殖細胞腫瘤,是來源於多功能胚胎細胞異常增殖的腫瘤,有兩個或三個胚層多種成熟組織構成,主要含外胚層組織,包括皮膚、皮脂腺、毛髮,部分有牙齒及神經組織,此外亦可見中胚層組織,如脂肪、軟骨等,極少有內胚層組織。
- 就診科別:
- 婦科、腫瘤科
- 英文名稱:
- ovarian teratoma,OT
- 疾病別稱:
- 卵巢皮樣囊腫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卵巢畸胎瘤蒂扭轉、腹膜炎
- 治療周期:
- 1週
- 臨床症狀:
- 下腹部腫塊、不適感、疼痛
- 好發人群:
- 20~40歲育齡期女性
- 鑑別診斷:
- 單純性囊腫、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 常用檢查:
- 婦科超音波、骨盆腔CT、磁振造影
根據卵巢畸胎瘤的良、惡性分為以下兩類: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是卵巢最常見的良性生殖細胞腫瘤,約占卵巢腫瘤的10%~20%。腫瘤為中等大小,呈圓形或卵圓形,壁光滑、質韌。多為單房,腔內充滿油脂和毛髮,有時可見牙齒或骨質。囊壁內層為復層鱗狀上皮,囊壁常見小丘樣隆起向腔內突出,稱為頭節」。腫瘤可含外、中、內胚層組織。偶爾向單一的胚層分化,形成高度特異性畸胎瘤,如卵巢甲狀腺腫,分泌甲狀腺激素,可出現甲狀腺亢進症狀。多數病人初期沒有症狀,在影像學檢查中或手術時偶然發現。有的表現為腹痛、腹部腫塊、腹脹。
卵巢未成熟性畸胎瘤
屬惡性腫瘤,占卵巢畸胎瘤的1%~3%。腫瘤多為實性,可有囊性區域,含2~3胚層。腫瘤由分化程度不同的未成熟胚胎組織構成,主要為原始神經組織。腫瘤的惡性程度根據未成熟組織所占比例、分化程度及神經上皮含量而定。該腫瘤的復發及轉移率均高,但復發後再次手術可見未成熟腫瘤組織具有向成熟轉化的特點,即惡性程度的逆轉現象,這是其獨有的特徵。
病因
卵巢畸胎瘤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極為複雜,至今未完全闡明。目前,醫學界對卵巢畸胎瘤發病機制尚存在一定爭論,但有兩個學說最為常見,其一是單性生殖學說,其二是全能細胞學說。
總體來說,卵巢生發上皮細胞的異常分裂、中胚層上皮細胞的持續性增殖,均可促進卵巢畸胎瘤的發生。
單性生殖學說
該學說認為原始生殖細胞受到相關刺激後誘發的不典型分裂形成的單性生殖是卵巢畸胎瘤的主要發病機制。
全能細胞學說
該學說堅持卵巢畸胎瘤的發病機制與來自胚胎初期階段的原始異常組織的自我分化本能存在極大相關性,當這些具有極強分化能力的「全能細胞」出現不協調生長或發育失常時,其將脫離整體組織並形成畸胎瘤。
- 有畸胎瘤手術史,在病理學類型方面,含有骨質成分及中樞神經系統成分多者更容易誘發。這可能是因為骨質成分及中樞神經系統成分在腹腔環境中增生活躍,殘留後更易於復發。
- 卵巢畸胎瘤通常發病年齡早,大部分病人為未婚未育或仍有生育要求婦女,保留卵巢功能的腫瘤切除術為卵巢畸胎瘤的主要手術方式,也容易誘發復發。
卵巢畸胎瘤的發病群體主要為20~40歲的育齡期女性,卵巢良性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為常見卵巢良性腫瘤之一,其發病數量占卵巢原發性腫瘤的10%~20%,占生殖細胞腫瘤的85%~97%,惡性發生率0.17%~3%。
卵巢畸胎瘤好發於20~40歲育齡期女性。
症狀
卵巢畸胎瘤多無明顯症狀,在體檢或例行婦科超音波檢查時發現有骨盆腔腫塊。
成熟畸胎瘤
腫瘤較小時多無明顯臨床症狀,大多是體檢時偶然發現。腫瘤增至中等大時,感到腹脹或腹部可捫及腫塊,邊界清楚。若腫瘤長大充滿盆、腹腔,即可出現壓迫症狀,如頻尿、便秘、氣急、心悸等。約10%病人由於腫瘤破裂、扭轉或出血出現急腹痛。
未成熟畸胎瘤
初期常無症狀,末期主要症狀為腹脹、腹部腫塊、腹水及胃腸道症狀。腫瘤若向周圍組織浸潤或壓迫神經,可引起腹痛、腰疼或下肢疼痛,若壓迫骨盆腔靜脈,可出現下肢水腫。末期可表現為消瘦、嚴重貧血等惡病質症象。
卵巢畸胎瘤蒂扭轉
卵巢畸胎瘤多發生於20~40歲的女性,可單側或雙側發病。同時卵巢畸胎瘤具有組成成分特殊、活動度相對較大、易出現並蒂扭轉現象等特點。卵巢畸胎瘤內容物存在重量偏心特點,蒂扭轉是最常見的併發症,發生率為16%,而且卵巢腫瘤蒂扭轉來源於畸胎瘤的概率最大。卵巢畸胎瘤蒂扭轉後可出現急性下腹一側疼痛,屬於急診,需要進行急診手術治療,蒂扭轉長時間未能緩解可引起一側附件缺血性壞死。
腹膜炎
卵巢畸胎瘤出血多繼發於卵巢畸胎瘤破裂,卵巢畸胎瘤蒂扭轉導致靜脈回流受阻,瘤內高度充血或血管破裂,致瘤體急劇增大。卵巢成熟畸胎瘤破裂後,常致劇烈腹痛,伴噁心、嘔吐,有時導致腹腔內出血,可伴發腹膜炎及休克。
看醫
卵巢畸胎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鑑別卵巢腫瘤良惡性質、保留生育功能、預防術後復發極其重要,尤其對於好發人群20~40歲的育齡期女性,要定期進行血糖篩檢。對於有疑似卵巢畸胎瘤蒂扭轉臨床表現的急腹症病人更應該及時就診,以挽救卵巢功能。
- 對於高危人群,定期體檢非常有必要,重視體檢中的婦科超音波檢查。無論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體檢中出現骨盆腔腫塊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在體檢或其他情況下發現骨盆腔腫塊,高度懷疑卵巢畸胎瘤時,應及時就醫。
- 已經確診卵巢畸胎瘤的病人,若突然出現下腹部一側的疼痛不能緩解,應立即就醫。
如果病人出現了下腹部腫塊、不適感、疼痛、腸道症狀等情況時,需要及時前往婦科、腫瘤科就診。
- 是否存在骨盆腔腫塊?發現多長時間了?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下腹部壓迫症狀、下腹部疼痛等)
- 症狀持續了多久?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 是否接受過相關檢查或者治療?
婦科超音波
婦科超音波檢測是發現卵巢畸胎瘤的主要檢查手段之一。卵巢畸胎瘤的聲像圖特徵主要有三種,其中類囊型是三種聲像圖中最為少見的一種,以囊性腫物為主要表現,單房或有少量的分隔,表面較厚,內部可見密集點狀強回聲,施加壓力後光點可移動。類實性腫物類型較為少見,其主要影像表現為附件區存在實性腫物存在,囊壁明確,仔細看可知在囊內有很多不均勻的點狀回聲,且內部含有牙齒、骨骼、毛髮等呈現點片狀的強回聲,探頭加壓後會有一定程度的移動。
骨盆腔CT或磁振造影
隨著CT以及磁振造影成為腹部病變的重要檢查方法,卵巢畸胎瘤的術前檢出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研究表明CT與磁振造影在卵巢腫瘤診斷的準確性、敏感性、特異性方面並無明顯差異且各有特點。CT掃描簡便快捷,對鈣化、脂肪敏感,結合增強掃描可以很好地評價軟組織成分,而磁振造影對脂肪、軟組織、囊變解析度高,但對鈣化顯示欠佳。
- 詳細的病史採集(強調家族遺傳史詢問)。
- 臨床症狀,骨盆腔腫塊、下腹脹痛及全面的體格檢查(包括婦科檢查)。
- 影像學檢查,婦科超音波以囊實性腫物為主要表現,內部可見密集點狀強回聲,施加壓力後光點可移動。由於腫物內有牙齒或骨骼等成分,超音波檢查會表現為特異性的強回聲伴聲影,骨盆腔CT或磁振造影有助於診斷。
- 腫瘤標誌物檢測,包括癌抗原125(CA125)、CA199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 最終診斷需要依靠手術切除後病理學結果來確診。
單純性囊腫
卵泡囊腫、黃體囊腫、卵巢冠囊腫等,可統稱為單純性囊腫。一般內部透聲好,無明顯光點,超音波表現為宮旁附件區囊性腫物,壁薄,內無回聲。而卵巢畸胎瘤表現為單房狀瘤內無回聲時,可見囊壁局限性增厚,伴回聲增強。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一般會有經痛症狀或非經期下腹隱痛。骨盆腔超音波表現為囊內密集點狀回聲,但其內也可出現帶狀間隔及團塊狀稍高回音,囊壁厚而毛糙,較高回音較多沉積在中後部,呈絮狀,較鬆散,加壓探頭或隨訪可見形態改變。卵巢畸胎瘤的團塊狀高回音更緻密,通常表現為強回聲、清晰邊界並常伴聲影。
腹腔積水
如果存在腹腔積水,會導致病人在平臥時腹部兩側突出如蛙腹,叩診腹部中間鼓音,腹部兩側濁音,移動性濁音陽性,主要可以通過超音波檢查鑑別疾病。
慢性骨盆腔炎
可能是由於病人存在流產或產褥感染病史,會表現出發熱及下腹痛,婦科檢查附件區有腫物及組織增厚、壓痛、片狀腫物達盆壁,可以通過影像學檢查確診疾病。
治療
手術治療仍然是卵巢畸胎瘤的主要治療方式,術後根據分期和分級決定是否補充化療,預防畸胎瘤的復發。
該疾病一般無需藥物治療。
隨著微創技術的普及,卵巢畸胎瘤手術以腹腔鏡為主要手術途徑,而手術途徑選擇也是影響卵巢畸胎瘤復發的因素之一。與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具有手術切口小,對組織損傷及骨盆腔內環境干擾小,手術併發症少,減輕病人手術痛苦,恢復時間及住院日短等優勢。因此,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切除術已成為卵巢成熟畸胎瘤首選的手術治療方法。患側附件切除術也是卵巢畸胎瘤可選擇的手術方式,依據病人年齡、腫瘤大小等因素綜合考慮。由於有敏感的化療方案,年輕病人大多數可以選擇保留生育功能的手術方案。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為惡性卵巢腫瘤,術後根據分期和分級決定是否補充化療,預防復發。常用BEP或EP化療方案,規範的化療對病人預後至關重要。常見藥物有5- Fluorouracil 、去氧氟尿苷、硫鳥普林等。
預後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為卵巢良性腫瘤,預後良好。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為惡性腫瘤,術後根據分期和分級決定是否補充化療。絕大多數病例對BEP方案化療敏感,5年生存率在90%以上,但兩者均存在術後復發的風險。
大部分卵巢成熟性畸胎瘤能夠治癒,少部分病人術後可復發,尤其是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預後良好,一般不影響自然壽命;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經過BEP方案化療,5年生存率在90%以上。
成熟畸胎瘤術後半年複查超音波檢查,以後每年複查一次。未成熟畸胎瘤術後2年之內,每3個月進行一次超音波檢查;第2~5年,每6個月複查一次;5年後每年複查一次。
飲食
卵巢畸胎瘤病人應注意膳食多樣化,多進食高蛋白、高營養、均衡飲食,減少辛辣刺激等食物的攝入。
- 宜清淡、高蛋白、高纖維飲食,如魚、蝦、瘦肉等食物的補充。
- 多進食蔬菜及穀類,少進食含脂肪類食物。食用Omega-3脂肪酸和亞麻油、深海魚油、海藻等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食物和蔬菜多者,可降低卵巢惡性腫瘤風險。
照護
手術切除為目前臨床上治療卵巢畸胎瘤的首選方式,能夠有效根除畸胎瘤,但因手術本身即為一種應激源,治療期間易給病人生理及心理造成損傷。因此,做好對病人護理干預的重視,儘可能提高護理管理質量非常必要。通過改善病人情緒狀態,指導飲食調整,做好圍手術期準備,能有效提高病人配合度,有利於術後恢復。
- 了解焦慮、憂鬱等負性情緒的存在情況及嚴重程度,通過心理暗示和鼓勵、家屬陪伴和配合安慰等方式穩定其情緒。
- 給予病人高蛋白、維他命含量豐富的膳食,增強其機體抵抗力,避免食用生冷、酸辣、堅硬、難以消化的食物。
術前準備
術前禁食12小時、禁飲6小時,常規灌腸。
術後體徵護理
病人送至病房後平臥位或半臥位,腹腔鏡手術術後4~6小時下床可活動。
預防
由於卵巢畸胎瘤病因不明,目前還沒有特異而有效的預防方法。但定期體檢對監測卵巢畸胎瘤的發生及復發具有重要意義。
育齡期婦女應每年進行一次婦科超音波篩檢。
- 健康飲食,適當運動,避免熬夜、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