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
概述
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是由遺傳等原因引起的泌尿系發育畸形,與遺傳相關,主要表現為腹部脹痛、腫塊、漏尿、外陰部滴尿、反覆發熱、膀胱刺激征,嚴重影響病人身心健康。此病為先天性罕見病,因先天性發育異常導致,有臨床症狀的病人首選積極治療併發症,解除輸尿管梗阻和異位開口歸位,必要時可進行副器官切除,預後良好。
- 就診科別:
- 泌尿外科、小兒泌尿外科、感染科
- 英文名稱:
- Duplication of renal pelvis and ureter
- 是否常見:
- 否
- 是否遺傳:
- 是
- 併發疾病:
- 泌尿系感染、排尿困難、尿道口突出物
- 治療周期:
- 7~14天
- 臨床症狀:
- 腰腹部脹痛、腫塊、膀胱刺激征
- 好發人群:
- 無
- 常用藥物:
- 左氧氟沙星
- 常用檢查:
- 輸尿管超音波、泌尿系造影、CT、肝腎功能、尿液常規
將重複腎輸尿管畸形分為附屬型、嵌入型、腎盂積水型、重複腎功能較差型和重複腎功能良好型。
附屬型
根據腎臟的形態學,重複器官呈主次分布,一般副器官有良好功能,無臨床症狀。
嵌入型
重複器官呈重疊分布,可無異常臨床症狀。
腎盂積水型
畸形腎盂積水,臨床上可見腎積水等表現。
重複腎功能較差型
畸形腎盂無功能或功能差,可有單側腎萎縮等表現。
重複腎功能良好型
重複腎功能良好,一般無臨床症狀。
病因
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是胚胎期輸尿管芽過度分支異常,所致的先天性尿路發育畸形性疾病。本病較為少見,母體肥胖、基因突變、遺傳等因素可能誘發。
胚胎期輸尿管芽過度分支異常,胚胎期第六週時,末端深入泄殖孔,向背側突出以盲管,成為輸尿管芽,其頂端為原始生腎組織所包圍,輸尿管芽發展為腎盂,如分支過早,則形成重複的腎與輸尿管。
目前推測重複腎輸尿管畸形發病誘因可能與母體肥胖、基因突變、家族遺傳有關。
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發病率為0.8%,單側畸形病人居多,右側畸形發病率為左側4倍以上,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
症狀
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臨床表現以腰腹部脹痛、腫塊、漏尿、反覆發熱、膀胱刺激征為主,本病一般併發泌尿系感染等疾病。
腰腹部脹痛
因重複腎壓迫,可出現疼痛,向周圍放射,改變體位無緩解。
腫塊
因存在重複泌尿系器官,可在腰腹部觸及腫塊,質軟、活動度好,觸之疼痛。
膀胱刺激症
排尿次數增加,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間0~2次,大於此數據為頻尿,無法憋尿。
輸尿管異位開口
特別是女性開口於膀胱括約肌外,會出現滴尿呈現假性尿失禁。
遺尿
多數自由發生,夜間睡眠中尿床為共同表現,病人睡眠沉重,常尿濕或醒後才察覺。
部分病人可見反覆發熱,因泌尿系感染導致,常為39℃以上高熱,合併腎結石時可能出現尿中帶血。
泌尿系感染
尿路感染又稱泌尿系統感染,是尿路上皮對細菌侵入導致的炎症反應,通常伴隨有菌尿和膿尿,亞硝酸鹽感染試驗為陽性。
排尿困難、尿道口突出物
輸尿管末端囊腫排尿時阻塞膀胱頸部造成排尿困難,女性可有輸尿管囊腫突出從尿道膨出呈現紫葡萄樣物。
腎結石
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是泌尿外科中較為少見的先天畸形,以單側多見。一般無明顯症狀,多為合併其他疾病而偶然發現,由於尿路引流欠佳,易伴髮結石。
看醫
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以腰腹部脹痛、腫塊、漏尿、反覆發熱為主要表現,就醫首選泌尿外科,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選擇治療方式。
- 一旦發現腰腹部脹痛,短時間內不消退,或持續6小時以上,應儘早前往醫院就診。
- 如發現膀胱刺激症,如排尿次數增多,反覆有尿意,排泄時無尿或少尿,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 排尿困難、尿道口有突出物,不要自行處理突出物,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 大多病人優先考慮去泌尿外科和小兒泌尿外科就診。
- 重症感染病人首先前往感染科就診,綜合處理穩定病情明確診斷後再轉相關專科處理。
- 是否做過針對泌尿系的相關檢驗、檢查?
- 是否經歷過與泌尿系相對應的治療?
- 是否進行過手術治療?如做過效果怎麼樣?
- 近期飲食、睡眠、大小便及體重變化情況?
- 是否患有傳染病?是否有家族遺傳性疾病病史?
泌尿系超音波
檢查內部結構,觀察是否有畸形泌尿系器官。
泌尿系造影
檢查異常泌尿系器官是否有血運及是否可正常工作。
CT
斷層掃描,檢查異常器官大小及功能狀況。
肝腎功能
常規進行檢查,為造影檢查做準備。
體格檢查
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體格檢查可見腰腹部壓痛、腎區叩擊痛,部分可觸及腫塊,活動度不大、質軟。
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的診斷主要依靠泌尿系都卜勒超音波、靜脈腎盂造影、尿路CT成像檢查,可直接觀察到異常及重複泌尿系器官。當出現腰腹部脹痛、腫塊、漏尿、反覆發熱,各檢查均可見副器官及異常器官存在,可確診為重複腎輸尿管畸形。
急性膀胱炎
可見菌尿,急性起病,膀胱區叩擊痛,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雙側膀胱無叩擊痛。
慢性腎盂腎炎
時間大於21天,可見菌尿,雙側腎臟區叩擊痛,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雙側腎臟無叩擊痛。
其他腫瘤
雖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可觸及腫塊,但無惡病質及病理切片檢查隱形,CT下無腫塊影。
治療
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的治療主要為消除畸形器官及無功能病變器官,根據病人的檢查結果,決定病人的治療方式,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感染嚴重先抗感染治療為主。
當重複腎輸尿管畸形病人並感染時,醫生會考慮聯合抗生素進行治療,以消除病原體,抗感染治療主要使用左氧氟沙星,兒童選用二代頭孢抗生素。
開放性重複腎輸尿管切除術
經開腹將重複無功能器官切除,但因術中重複輸尿管不完全切除後遺留的殘端,易造成尿液逆流或尿液排空障礙致反覆尿路感染,但包括遠端在內的輸尿管完全切除又可能損傷正常輸尿管、膀胱頸或尿道括約肌等臟器,故其切除方式仍存在爭議。
腎臟部分切除術
此項手術的目的是保護另一半健康腎臟,適用於重複腎中發生嚴重感染或喪失功能的病人,為了避免累及另一半功能維持正常功能的腎臟,醫生會考慮將這一半病腎切除。
輸尿管膀胱吻合術
上位腎功能損傷輕微、輕中度積水、畸形輸尿管擴張不嚴重的病人可採用更為保守的輸尿管膀胱吻合術。
其他
輸尿管囊腫開窗,解除梗阻,大部分兒童可達到良好效果。
預後
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是一種預後情況較好的先天畸形,無任何症狀的病人可不治療,不會產生影響。有症狀者經過及時治療,可獲得滿意療效。
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一般可治癒。
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一般不影響病人的正常壽命,不會對病人的腎臟造成損害。
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病人術後應每隔3個月複查泌尿系超音波一次,持續至少一年觀察是否有泌尿系異常情況,如有泌尿系新發通路存在,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應長期隨訪。
飲食
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的病人可多攝入蛋白質,達到每日推薦攝入量,同時需攝入纖維素。
- 需加強營養,除氮質血症病人外,應加強蛋白質攝入,有利於病情恢復。
- 勿吸菸、飲酒,疾病恢復期間,吸菸、飲酒會延誤病情恢復,酒精易與藥品產生反應。
- 忌甜膩食物、油膩食物,如豬油、奶油、牛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點心等,不利於傷口恢復,並影響治療效果。
- 宜多食用纖維素類食物,如西蘭花等,增加腸胃蠕動。
- 多飲水,保持良好飲水習慣,可稀釋膀胱內尿液濃度,減小刺激。
照護
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的病人,手術後應注意保持傷口乾燥,近期內勿從事重體力勞動,以免傷口崩裂,定期觀察傷口恢復情況,定期進行複查。
- 因感染需要服用左氧氟沙星,須在醫囑建議下服用,定期複查各項常規。
- 注意傷口恢復情況,不適隨診。術後通常需要臥床休息3~7天,隨後可在床上活動肢體或下床適當活動。
- 生活中養成良好習慣,多飲水,勿憋尿。注意個人衛生,勤換內褲,保持尿道口清潔、乾燥。
- 術後病人應遵醫囑逐漸開展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影響傷口癒合;普通病人正常鍛煉即可,但避免強度過大的運動。
- 病人應保持大小便通暢,避免憋尿和用力排便。
病人應注意結石、感染等併發症發生,如發生結石可有腎區叩擊痛,腰腹部絞痛伴噁心,發生感染可出現排尿疼痛,實驗室檢查可見菌尿。
如發生尿道感染時,按醫囑服用抗生素5~7天後若無好轉,應儘快前往醫院複診,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
預防
重複腎盂輸尿管畸形此病為先天畸形,女性懷孕期間應按時做好產檢,積極治療原發病,避免接觸有害物質。
定期體檢,孕期、新生兒常規超音波可發現。
- 女性懷孕期間應避免接觸有害物質,如放射性、重金屬、化學毒物等,防止胎兒發生基因突變。
- 母親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糖尿病、肥胖等,避免發生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