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
概述
蛀牙是在以細菌為主的多種因素下,牙體硬組織發生慢性進行性破壞的一種疾病。一般情況下病情進展較緩慢,不危及病人生命。病情嚴重時可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病等一系列併發症,影響全身健康。
- 就診科別:
- 口腔科
- 英文名稱:
- dental caries
- 疾病別稱:
- 蛀病、蛀牙、蟲牙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牙髓炎、根尖周病
- 治療周期:
- 短期治療
- 臨床症狀:
- 牙齒表面呈白堊色、牙齒刺激性酸痛、蛀洞
- 好發人群:
- 不注重口腔衛生者、長期高糖飲食者、抗蛀能力較差者
- 常用藥物:
- 75%氟化鈉甘油糊劑、10%硝酸銀、氨硝酸銀
- 常用檢查:
- X線牙片、蛀損組織化學染色、光纖維透照檢查
根據蛀牙的臨床表現,可按其進展速度及病變深度等進行分類。
按病變進展速度分類
急性蛀
又稱濕性蛀,多見於兒童或青年人,蛀牙呈淺棕色,質地濕軟,病情進展較快。
慢性蛀
又稱乾性蛀,臨床上多見。蛀牙呈黑褐色,質地較干,進展緩慢。
繼發蛀
蛀牙治療後,由於充填物邊緣或窩洞周圍牙體組織破裂,形成微滲漏,或因治療時未將病變組織除乾淨導致。
按病變深度進行分類
淺蛀
僅限於牙齒表層,發生於牙冠部者為釉質蛀,發生於牙頸部者為牙骨質蛀。位於牙冠的淺蛀又可分為窩溝蛀和平滑面蛀。
中蛀
蛀壞已到達牙本質淺層,蛀洞形成。
深蛀
蛀洞深、大,到達牙本質深層。
按病變發生的組織和部位的分類
釉質蛀
發生在釉質的蛀,由於釉質的主要成分是無機礦物磷灰石,脫礦是釉質蛀的主要病理表現。
牙本質蛀
病變發展到牙本質的蛀,由於牙本質成分中含有較多的有機質,因而致蛀過程不同於釉質,既有礦物的溶解,還有膠原蛋白的溶解。
牙骨質蛀
多見於中老年病人因牙周病暴露的牙骨質表面。
根蛀
發生在暴露的牙根表面的蛀,多見於中老人,一部分是由於病人患牙周病而導致牙根較早暴露,另一部分是由於牙周組織的生理性退縮導致牙根暴露。
窩溝蛀
發生在牙齒點隙溝裂處的蛀,這種情況多與窩溝的發育和解剖有關,常見於牙齒萌出的頭幾年。
平滑面蛀
發生在頰舌平滑面的蛀,常見於唇頰面的牙頸部,是由於菌斑聚集未能及時清潔所致。
鄰面蛀
發生在牙的近遠中面的蛀,兩牙相鄰的部位是最不易清潔的位置,因而更易患蛀。
病因
導致蛀牙發生的因素很多,目前公認的四個主要因素包括口腔致蛀菌群、敏感宿主、必須具備細菌代謝的底物,特別是蔗糖,以及有足夠的作用時間,此即蛀牙病因的四聯因素理論。
細菌
口腔中的主要致病菌為變形鏈球菌,其次為某些乳酸桿菌和放線菌。在牙菌斑存在的條件下,細菌作用於牙體組織,導致蛀牙的發生。
食物
蔗糖等糖類食物在口腔中可作為細菌的代謝底物,口腔中有許多細菌具有利用糖類代謝產酸的功能。由於在牙菌斑中糖代謝生成的主要有機酸是乳酸,這些細菌又可稱為產乳酸菌。產乳酸菌在生物界具有許多有益功能,如分解發酵乳類製品,有利於人類消化。口腔中產乳酸菌生成的乳酸,一方面在維持口腔生態平衡中可能存在有益的一面,另一方面如果得不到及時清除,在菌斑中滯留則導致牙齒持續的脫礦。一些口腔細菌具有利用糖合成多聚糖的功能,包括細胞內多糖和細胞外多糖,前者可以為細菌本身貯存能量,後者則作為菌斑的基質。在所有的糖類物質中,蔗糖最有利於細菌產酸和形成多糖,因此蔗糖被認為具有最強的致蛀性。
宿主
牙齒自身的結構、礦化和在牙列中的排列、牙齒表面物理化學特性、唾液的質和量等多種因素代表了機體的抗蛀力。窩溝處聚集的菌斑不易清除,同時窩溝本身常有礦化缺陷,因而更易患蛀。
時間
由於蛀牙的發生必須是局部的酸或致蛀物質聚積到一定濃度,並維持足夠的時間,所以蛀牙發病的每個過程均需要一定時間。
嬰幼兒乳牙發育
乳牙的礦化程度較恆牙低,而年輕恆牙發育尚未完成,表層鈣化不足、晶體形成不完全、表面多微孔、耐酸性差,因此蛀壞極易透過表層向深部進展。發育不良或鈣化不良的牙齒,甚至可見尚未完全萌出就已出現蛀壞。
老人牙齒萎縮
由於年齡增長牙齦開始菱縮、牙齒根面外露,這使細菌得以聚集,常常造成根面蛀。
我國近十年來,蛀牙發病率不斷增加,乳牙患蛀高峰約在5歲左右,恆牙患蛀高峰約在15歲左右。蛀牙主要見於學齡前兒童和青少年,特別是不注重口腔衛生的人群,男女比例無差異。
- 不注重口腔衛生者,如沒有刷牙習慣或堅持不好的人。
- 長期高糖飲食者,如喜歡吃甜品或奶茶飲料的人。
- 抗蛀能力較差者,如牙齒不整齊的人。
症狀
蛀牙的臨床表現可以概括為患牙色、形、質的變化和病人感覺的變化。正常的釉質呈半透明狀,牙本質的顏色為淡黃色。正常牙齒的顏色主要是透過釉質顯現出來的牙本質色,釉質表面應該光滑、無色素沉澱。
牙體硬組織的顏色初期為白堊色,此時病人一般沒有臨床症狀。
牙體硬組織顏色中期為棕黃色或黑褐色,此時病人在食用冷、熱、刺激性食物時有一過性的刺痛感。
牙體硬組織中的無機成分脫礦和有機成分被破壞分解,牙體組織疏鬆、軟化,最終發生缺損形成蛀洞,此時疼痛明顯。臨床上病人多數就診於末期。
- 蛀牙容易併發炎症,如根尖周炎症、牙髓炎症。嚴重時還可能作為病灶,引起遠隔臟器感染或者導致菌血症或者敗血症等。
- 牙髓沒拔乾淨,留在根尖一點可能還會引起疼痛,醫學上又稱為殘髓症。
看醫
當進食冷、熱、辛辣等食物時,牙齒有酸痛感或者直接發現牙齒有蛀洞必須及時就醫。因為蛀牙是進行性疾病,如不及時治療將造成嚴重後果。對於高危人群,如不注重口腔衛生、愛吃酸性或甜食者等要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 對於高危人群,定期口腔檢查非常有必要,一旦發現牙齒的顏色、質地改變,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在體檢或其他情況下出現牙齒疼痛、牙齒顏色改變,高度懷疑蛀牙時,應及時就醫。
- 已經確診蛀牙的病人,若出現牙髓疼痛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蛀牙病人優先考慮去口腔科就診。
- 平時刷牙姿勢是否正確?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進食酸冷食物時牙齒有無疼痛)
- 是否有以下症狀?(如發熱、牙齦紅腫、疼痛等症狀)
- 之前是否有出現過口腔問題,當時是否接受過治療?
- 平時飲食習慣如何,是否喜歡吃甜食?
視診與探診
於醫院就診時,醫生首先會觀察牙齒是否已經發生變色,有無蛀洞形成。若有蛀洞形成,需要進一步對蛀洞進行檢查,探測出蛀洞的大小及深度,同時判斷有無穿髓的現象。
X線牙片
X線牙片是診斷蛀牙的重要依據,但檢查結果正常並不能完全排除蛀牙的可能。蛀損部位的密度一般顯示較周圍正常組織低,但是X線片所顯示的病變範圍一般都小於臨床上實際的脫礦範圍。
光纖維透照檢查
光纖維透照檢查主要用於蛀牙的初期診斷。
蛀損組織化學染色
鹼性品紅可以使變性的膠原組織和細菌著色,從而有助於區別正常的牙本質組織。根據這種原理有商品化的蛀蝕檢知液用於臨床指導去腐過程,對於初學者有一定幫助。
蛀牙多數根據臨床症狀及牙齒的顏色、質地的改變進行診斷。正常牙齒的顏色為淡黃色、無色素沉澱。蛀牙的顏色初期呈白堊色,進一步著色還可以呈棕黃色或黑褐色,還可以看到或探到蛀洞。在探診時洞底比正常牙組織軟,X線片可以發現病變部位的密度比周圍正常組織明顯降低,即可診斷為蛀牙。
牙齒過敏症
本病是指當進食酸甜、冷熱食物以及刷牙、咬硬物時牙齒酸痛症狀,用探針在牙面滑動可找到過敏區,但是牙齒無蛀洞,而蛀牙可以發現蛀洞。
慢性牙髓炎
本病症狀為不定期自發痛、激發痛及食物嵌塞痛,且疼痛有延續性,有輕度叩痛,而蛀牙的症狀是初期無明顯表現,中末期牙齒受刺激時才出現酸痛,刺激消失後症狀消失。
治療
蛀牙的臨床特點決定了其治療方案的特殊性。由於蛀牙的初期表現主要為礦物鹽溶解,臨床無症狀,一般不易發現,蛀牙又是進行性發展的疾病,不能通過組織再生自行修復,所以蛀洞必須由受過專業的口腔醫師修復。
75%氟化鈉甘油糊劑
主要用於初期蛀牙病人,75%氟化鈉甘油糊劑可滲入牙齒硬組織中,使硬組織中的氫氧磷灰石變為氟磷灰石,從而增強硬組織的抗酸能力並能改變唾液的pH值。
10%硝酸銀
其作用主要是在牙齒表面形成保護層,避免牙齒進一步損害。
去除蛀損感染的組織,保護正常牙髓組織不受損害,儘可能保留健康的牙體組織、修復蛀損、恢復功能和美觀是治療蛀牙需要遵循的基本生物學原則。手術治療主要用於末期蛀牙病人,用手術的方法去除蛀壞組織,製備形成一定的洞形,然後選用適宜的修復材料修復缺損部分恢復患牙的形態和功能。具體方法包括:
銀汞合金充填術
應用銀汞合金充填術修復牙體組織缺損的方法。充填前要求徹底去除蛀壞的牙體組織,並製作一定的洞形,利用洞形的壁和形狀,通過摩擦和機械鎖扣作用使充填體獲得固位。為了獲得足夠的抗力形對抗咀嚼過程的各種力,充填體還必須有一定厚度和強度。
複合樹脂直接黏接修復術
指以複合樹脂為填充材料修復牙齒缺損的技術,複合樹脂最突出的優點是美觀,可以與牙齒達到近似的顏色,另外,它可以與牙體組織形成黏接固位,是目前較為理想的修復材料,適用於前牙和大面積蛀損牙齒的修復。
嵌體修復術
當牙體組織缺損較大時可進行嵌體修復,嵌體是一種嵌入牙體組織內部,恢復牙體缺損形態和功能的冠內固位體。嵌體具有機械性能優良和美觀的特點,可以較好恢復咬合面形態和鄰面接觸關係,消除食物嵌塞。
窩溝封閉
對於已有的蛀洞,首診時就應儘可能去淨蛀壞組織,以封閉材料暫時封閉窩洞停止蛀的發展,然後再根據具體情況修復蛀損的牙齒。
再礦化療法
對於已經脫礦的牙釉質可以使用礦化製劑再次礦化,以達到恢復硬度,終止或消除牙齒蛀壞。該療法適用於初期蛀牙,牙齒表面光滑者。
預後
蛀牙經過積極正規的治療後,一般預後較好,但若得不到治療,最終的結果可能會導致牙齒喪失。
蛀牙導致的牙齒硬組織破壞通常不能治癒,但通過修復治療可以恢復牙齒的形體和生理功能,維持正常生活。
蛀牙為常見病,且治療效果較好,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蛀牙的複診一般間隔應在6~12個月時間。對於個別高危人群,應3個月複診一次。複查時除了檢查口腔衛生和患蛀情況之外,還應檢查病人執行口腔保健計劃的情況。
飲食
蛀牙病人要儘量少食高糖食物,如糖果、糕點、含糖飲料等,容易加劇蛀牙發展。另外,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堅硬食物也要少食,以免加重牙齒損害。建議病人多食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及水果,利於控制牙菌斑。
照護
蛀牙病人應重視口腔清潔,養成每日早晚進行口腔清潔、飯後漱口的習慣,選擇合適的牙刷,刷牙時做到「面面俱到」。進行窩溝封閉的病人應在半年後進行複查,觀察封閉劑的保留情況。
重視口腔清潔
做到每天早晚進行口腔清潔、飯後漱口的好習慣。刷牙是主要清除菌斑的方法,教育病人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牙刷。牙刷的刷毛和刷頭應該自由地到達全部牙齒的各個牙面,刷毛的硬度要適度,建議病人使用合格的保健牙刷。向病人解釋刷牙的主要目的是清潔暴露在口腔中的各個牙面,要讓病人對自己牙齒的排列和各個牙齒的牙面數有基本的了解,做到刷牙時「面面俱到」。
在進行窩溝類固醇治療半年後應進行複查,特別是兒童,必須要觀察封閉劑的保留情況。如果出現脫落,必須重新做窩溝封閉。
預防
由於蛀牙的病因較為明確,蛀牙有特異而有效的預防方法。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對預防疾病發生或避免疾病進一步加重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蛀牙篩檢的年齡和頻率
對於蛀牙發生高危人群,宜及早開始進行患蛀情況篩檢。一般從12歲開始,每年進行口腔檢查。
蛀牙篩檢的方法
觀察牙齒的顏色或質地是否發生改變。
- 掌握正確刷牙姿勢,堅持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必要情況下進飯後均可進行一次刷牙。
- 定期檢查牙齒,如有不適及時至醫院就診,便於及時發現問題,避免蛀牙的形成及發展。
- 建議兒童不要與成人共用餐具,避免感染可能導致蛀牙的細菌。
- 適時聽從醫生建議,進行溝窩類固醇治療,將溝窩與外界隔絕,避免溝窩內牙菌斑的形成,可有效防止溝窩發生蛀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