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腺病毒肺炎

概述

腺病毒肺炎是由腺病毒引起的肺炎,一般通過呼吸道傳染。主要病理改變為支氣管和肺泡間質炎,重者病灶互相融合,氣管支氣管上皮廣泛壞死,引起氣道阻塞、肺實質嚴重炎性改變。往往病情嚴重,病程遷延,易造成肺功能損害及其他系統。

就診科別:
呼吸內科
英文名稱:
adenoviral pneumonia
疾病別稱:
腺病毒性肺炎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肺不張、肺氣腫、休克
治療周期:
14天
臨床症狀:
發熱、咳嗽、咳痰
好發人群:
兒童、免疫力低下者、免疫缺陷者
常用藥物:
雙氯芬酸鉀、 Ribavirin 、 Acyclovir 、西多福韋
常用檢查:
胸部影像學檢查、超音波檢查、血液常規檢查

病因

腺病毒肺炎北方多發,起病急、症狀重,稽留高熱多,頻繁咳嗽,常有陣發性喘憋,肺部病變廣泛,易形成大片實變區,易併發心臟衰竭及細菌感染。其發病原因為腺病毒的感染導致肺部炎症,兒童通過接觸感染,生活在北方的病人易發本病。免疫功能低下、貧血等也容易誘發本病。

主要病因
  • 腺病毒感染引起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腺病毒具有41個血清型,可以引起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等多系統感染。其中以呼吸系統感染更為常見,目前認為3型及7型腺病毒是引起腺病毒肺炎的主要血清型。
  • 腺病毒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或者直接接觸傳播、糞口傳播引起,主要以兩歲以下的嬰幼兒更為常見。兒童缺乏有效的抗體,因此更容易引起腺病毒感染,導致腺病毒肺炎。
誘發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可增加重症腺病毒肺炎的發生。年齡小於七歲、慢性疾病、移植後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可增加重症腺病毒肺炎的發生的風險。

貧血

貧血是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危險因素,加強營養的調理,增強免疫力,可減少重症腺病毒肺炎的發生。

患有基礎疾病

如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易誘發此病。

與病患接觸

無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接觸已感染的病人易誘發此病。

流行病學

腺病毒肺炎於我國很多地區有報導,病原為腺病毒,國內以3、7、11型為主,其他型少見,不同年分引起肺炎的腺病毒型別不同。多見於六個月至兩歲的嬰幼兒,北方冬、春兩季多見,具有流行性。

傳播途徑
  • 飛沫傳播:是呼吸道感染腺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
  • 接觸傳播:手接觸被腺病毒污染的物體或表面後,未經洗手而觸摸口、鼻或眼睛。
  • 糞口傳播:接觸腺病毒感染者的糞便。
好發人群

兒童

腺病毒肺炎常發生於六個月至兩歲的小兒。

接觸已感染的病患

腺病毒肺炎常呈群體暴發性,在接觸已經感染了腺病毒肺炎的病人後易致病。

生活在北方的人群

受氣候等因素影響,腺病毒肺炎的發病中,北方發病較南方多見。

患有基礎疾病

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

症狀

腺病毒肺炎在臨床上和其他病毒性肺炎症狀相似,均有發熱、咳嗽、咳痰、咽痛、咽充血、扁桃腺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典型的腺病毒肺炎一般表現為高熱,體溫大多在38.5℃以上,且熱程較長。常見的體徵包括咽充血、扁桃腺腫大,肺部多無乾濕囉音、偶可聞及哮鳴音及濕囉音,胸腔積水及肝臟腫大。

典型症狀

呼吸系統症狀

發熱、咳嗽、咳痰、咽痛、咽充血、扁桃腺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典型的腺病毒肺炎一般表現為高熱,體溫大多在38.5℃以上,且熱程較長,常見的體徵包括咽充血、扁桃腺腫大,肺部多無乾濕囉音、偶可聞及哮鳴音及濕囉音,胸腔積水及肝臟腫大。B55型腺病毒感染的特徵性表現為急性發熱,體溫一般在38~40℃,乾咳、咽痛,咽部充血明顯,病人一張嘴便可發現咽部「一片紅」,俗稱「血盆大口」,同時有淋巴濾泡增生,病人扁桃腺增大並有白色分泌物。

肺外症狀

涉及心、肝、腎、消化道及神經系統,表現為肝脾臟腫大、腹痛、腹瀉、嘔吐、煩躁、嗜睡等。部分病人還可出現明顯呼吸困難、面色發紺、胸悶、心跳加速、血壓下降等情況,伴有神經精神症狀。表現為程度不一的失眠、煩躁、易怒,需警惕發展為重症肺炎。

併發症

呼吸衰竭

表現為氣促、鼻翼扇動、三凹征、喘憋及口唇發紺,血氧飽和度(SpO2)<90%,PaO2<60mmHg,PaCO2>50mmHg。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

以頑固性低氧血症為特徵,缺氧症狀用鼻導管或面罩吸氧等常規氧療方法無法緩解;影像學為雙肺瀰漫性滲出,肺部有細濕囉音;血氣分析初期多為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呼吸性鹼中毒,隨著病情加重,PaO2/FiO2進行性下降,由於ARDS末期無效腔通氣增加,出現CO2瀦留,表現為呼吸性酸中毒。

縱隔氣腫或皮下積氣

易發生於黏液栓形成塑型以及壞死物阻塞氣道的患兒或合併氣喘的患兒,呼吸困難加重或存在頑固性低氧血症者應考慮。

胃腸功能障礙

可出現腹瀉、嘔吐,嚴重時出現中毒性腸麻痹和胃腸衰竭。可併發消化道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大。

中毒性腦病或腦炎

表現為一般情況差,精神萎靡,或嗜睡、易激惹,有時煩躁與萎靡相交替,重者出現驚厥及昏迷。

膿毒症

腺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膿毒症,除引起肺部嚴重感染和損傷外,還可引起肺外器官損傷和功能障礙。當循環、神經、血液、消化等肺外系統功能障礙時需考慮合併膿毒症的可能,病死率可顯著增加。

看醫

腺病毒肺炎病人出現咳嗽、呼吸困難、面色發紺等症狀時需要及時就醫。可就診於呼吸內科,並做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但要與細菌性肺炎、肺結核等進行鑑別。

就醫指征
  • 有咳嗽、咳痰症狀及時就診。
  • 有呼吸困難、面色發紺者,需及時就診。
  • 已經確診腺病毒肺炎者,應立即就醫。
  • 病人突然出現高熱,體溫在38℃左右時需要及時到醫院就醫。
就診科別
  • 若兒童出現發熱、咳嗽、咳痰、咽痛、咽充血、扁桃腺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可去兒科就診。
  • 若成年病人出現發熱、咳嗽、咳痰、咽痛、扁桃腺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可去呼吸內科就診。
  • 若病人接觸過確診的腺病毒肺炎病人,出現發熱、咳嗽、咳痰、咽痛、扁桃腺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可去感染科。
醫生詢問病情
  • 因為什麼來就診的?
  • 咳嗽、咳痰程度及痰液性狀?
  • 目前有呼吸困難的症狀嗎?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 出現上述症狀有採取過什麼緩解措施嗎?
需要做的檢查

實驗室檢查

血液生化檢查

提示有肝腎功能損害,其中肝功能異常,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尤其是乳酸脫氫酶升高以及血白蛋白降低為特點。

凝血檢查

表現為凝血功能異常、血小板降低。

血液常規檢查

若合併細菌感染,可導致白血球計數升高,外周白胞計數可正常、升高或降低,淋巴球比例下降,單核球比例升高。如果嗜中性白血球升高,淋巴球降低並伴有明顯的血小板降低,提示病人感染嚴重。

心肌酵素學檢查

腺病毒感染可引起心肌酵素不同程度的升高,應常規做心肌酵素學檢查,以排除心肌炎的診斷。

痰培養

可排除繼發細菌感染。

影像學表現

腺病毒肺炎的特點是壞死性氣管炎和肺泡炎,肺的組織病理學特徵包括彌慢性肺炎、支氣管上皮細胞的壞死、單核球浸潤的毛細支氣管炎和透明膜的形成等。

X線檢查

表現為單側或雙側肺實質浸潤影,分布不均勻,右上肺或左下肺較常見。

胸部CT檢查

以多肺葉受累的肺實變為主要特徵,密度常較高、邊緣模糊、強度均勻,其內可見空氣支氣管征,並伴多發的斑片影、絮狀影或毛玻璃影,病變嚴重者可累及雙肺。亦可有肋膜增厚和少量胸腔積水,嚴重者可出現縱隔氣腫、氣胸和皮下囊腫及縱隔淋巴結腫大。

腹部超音波檢查

提示肝脾臟腫大。

病理檢查

病毒分離和血清學鑑定

可以診斷是否感染腺病毒,但不適用於發病初期的診斷。

抗原檢測

取鼻咽分泌物、痰液及肺泡灌洗液,進行腺病毒抗原檢測,可檢測出抗原。

PCR檢測

可對病毒定量分析,預測病情嚴重程度。

診斷標準
  • 發病前與帶病確診病人有過密切接觸。
  • 持續高熱,稽留熱或弛張熱型,咽峽炎,結膜炎和麻疹樣的皮疹。
  • 中毒症狀重,初期即有嗜睡。
  • 肺部體徵出現較遲,一般在高熱4~5天後可聽到濕性囉音。
  • 經抗生素治療無效。
  • 在肺部體徵不明顯時,X線檢查已出現片狀陰影。
  • 血白血球總數較低,絕大多數病例從不超過12.0×10^9/L,嗜中性白血球多小於0.7,嗜中性白血球的鹼性磷酸酶及四唑氮藍染色較化膿性細菌感染時數值低下。
鑑別診斷

細菌性肺炎

主要包括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流感嗜血桿菌、綠膿桿菌等肺炎,常見症狀為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狀加重,並出現膿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血液常規檢查有白血球升高,細菌學檢查可見致病菌;而腺病毒肺炎病毒分離可分離出腺病毒。

肺炎支原體肺炎

是由於感染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肺部及呼吸道的炎症,主要表現為咽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持續或陣發性劇烈咳嗽,起病緩慢;而腺病毒肺炎起病較急,持續性高熱。

肺結核

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臨床表現為低熱、盜汗、乏力、納差、消瘦、女性月經失調、咳嗽、咳痰、咳血、胸痛、不同程度胸悶或呼吸困難,結核菌素試驗陽性;而腺病毒肺炎無結核菌素試驗陽性。

治療

目前,腺病毒肺炎仍無特效藥物,腺病毒肺炎的治療主要是抗病毒治療。另外,對於出現的發熱、呼吸困難等症狀進行對症治療,最後需要預防細菌性肺炎等併發症的出現。

治療周期
本病的治療周期大約在14天。
一般治療

多休息、多飲水、避免勞累,加強營養支持,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

藥物治療

Ribavirin

Ribavirin 為一種強的單磷酸次黃普林核苷脫氫酶抑制劑,阻礙病毒核酸的合成,具有廣效性抗病毒活性,對DNA和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但對處於傳播腺病毒高發期的病人,效果不明顯。

西多福韋

西多福韋是一種新型的胞嘧啶核苷膦醯基甲醚衍生物的廣效性抗病毒藥物,能抑制DNA病毒的複製,在感染的細胞內通過形成二磷酸核苷類似物,與正常的核苷競爭性整合入病毒DNA,最終導致核酸鏈的延伸終止,在體外試驗中有很好的抗腺病毒活性,是很好的藥物治療劑。

糖皮質類固醇

糖皮質類固醇可用於重症腺病毒肺炎合併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病人,X線胸部X光片檢查顯示多發或大片陰影、短期內進展迅速,或嚴重中毒症狀(熱性痙攣、昏迷、休克、40℃以上的持續高熱等)。具體劑量可根據病情及個體差異調整,應同時給予制酸劑和胃黏膜保護劑,並注意骨缺血性改變和繼發感染,如細菌和(或)真菌感染,結核病人須警惕原已穩定病灶的復發和播散。

免疫調節治療

胸腺肽、干擾素、丙種球蛋白等能提高機體抵抗力,加速清除呼吸道中腺病毒,促進疾病恢復,可酌情使用。丙種球蛋白可調節腺病毒肺炎免疫功能,加速清除呼吸道中腺病毒,從而促進疾病恢復並改善預後。不良反應包括皮膚潮紅、噁心、嘔吐、頭痛、呼吸急促等。干擾素噴霧吸入治療腺病毒肺炎,對改善發熱、喘憋症狀療效顯著。

抗凝藥物

如低分子肝素,可預防、緩解病人出現血栓的症狀。

抗生素

如左氧氟沙星、阿奇黴素等,主要是預防感染,減少細菌性肺炎出現的可能性。

手術治療

支氣管鏡手術

主要是將壞死組織去除,還可刷取、灌洗、清洗黏液栓,以達到暢通氣道的目的。但重症病人一般身體情況和臟器功能較差,可能對支氣管鏡操作的耐受性低,應當慎重選擇該方法。

其他治療

吸氧

緩解病人呼吸困難的症狀。

血液淨化

腺病毒肺炎病人合併急性腎損傷時,可選擇血液淨化治療。

體外膜肺氧合(EMCO)

重症病人經機械通氣或其他治療無改善,可選擇EMCO進行治療,幫助維持生命。

預後

腺病毒肺炎病情重、病程長、肺內肺外併發症多,易合併其他病原體感染。且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式,救治難度大,嚴重影響兒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輕症不會影響自然壽命,重症可能會影響自然壽命,需要定期複診。

能否治癒

本病經過正規治療後可以治癒。

能活多久

輕症腺病毒肺炎不會影響自然壽命,重症腺病毒肺炎可能會影響自然壽命。

複診

建議出院後一個月複查血生化等指標及肺部CT檢查。

飲食

腺病毒肺炎病人需要保證營養物質攝入,所以在飲食干預的過程中需要格外的注意,儘量保證飲食足夠的清淡,同時還要食用含多種維他命的食物。需要保證其每天攝入的熱量,促使攝入的熱量達到基礎代謝標準,在出現高熱時,尤其要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取,堅持少量多次口服原則。

飲食調理
  • 提高飲食中纖維素的含量,鼓勵病人多吃蔬菜、水果,對腹外疝初期的病人,應進食易消化、清談的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隨之加食新鮮水果,如香蕉、梨等。
  • 病人用藥治療後出現食慾亢進、代謝失調,需指導病人控制食物攝入,給予低脂、低糖、高蛋白、高鈣飲食,避免加重治療相關不良反應。
  • 由於病人會經歷長時間高熱,對身體能量的消耗十分巨大,所以推薦在飲食上儘可能少食用脂肪類食品如肥肉等,多食用高蛋白的食品,如雞蛋、牛羊肉、魚蝦等。同時可增加水果、蔬菜的食用量,補充水分。

照護

腺病毒肺炎病人日常需要採取隔離措施,避免交叉感染,還要針對高熱進行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不要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定期前往呼吸專科檢查。

日常護理

採取隔離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腺病毒肺炎為呼吸系統流行病,抵抗力弱的病人極易感染,減少探視,避免交叉感染。病室每日上午、下午分別開窗通風半小時以上,保持空氣新鮮。

高熱護理

持續高熱是腺病毒肺炎的特徵之一,發熱時機體代謝增加,耗氧量增加,給予溫水擦浴等物理降溫方法。結合口服布洛芬,肛塞雙氯芬酸鉀栓等退熱劑交替使用,多飲水,少食多餐,提供足夠的蛋白質、維他命飲食,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呼吸道管理

病室環境

保持病室安靜、整潔、空氣新鮮,室內溫度18~20℃,相對濕度50%~55%,每天開窗通風半小時以上。並用移動式空氣消毒機消毒一小時,有利於氣體交換,從而改善呼吸道症狀。

咳嗽、咳痰的護理

劇烈的刺激性咳嗽,對症治療不能緩解是本病的重要臨床表現之一。支氣管壁壞死脫落細胞及炎性滲出物充滿支氣管管腔,刺激支氣管壁咳嗽反射區,出現頻繁咳嗽、咳痰,出現咳憋,可置於側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

特殊注意事項

病人不要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及時增減衣物、患兒適當加強體格鍛煉,增強免疫力,定期前往呼吸專科複查。

預防

腺病毒肺炎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疫苗或許是較有效的預防措施,其他預防措施主要是增強營養、注意休息、冬春季節注意保暖,避免接觸可能患病的人,如果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一定要及時醫院就診。

初期篩檢

在秋冬季節,高危人群如果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行肺部CT檢查及抽血檢查。

預防措施

增強營養

提高免疫力,有助於預防腺病毒肺炎。

注意休息

避免熬夜、過度勞累。

季節

由於腺病毒肺炎好發於冬春季,所以在該季節內應格外注意,避免著涼、避免熬夜,儘可能減少免疫力減退的情況。

避免接觸可能患病的人

儘可能避免接觸已經患腺病毒肺炎或懷疑患腺病毒肺炎的病人。

地區

由於地區氣候等因素影響,北方地區發病較南方多,所以北方人應更加警惕腺病毒肺炎的發生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