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
概述
燙傷是由高溫液體、高溫固體或高溫蒸氣等所致的損傷,屬於常見病。臨床上一般分為三類,即輕度燒傷、中度燒傷、重度燒傷等,燙傷多見於兒童。燙傷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皮膚紅腫、水泡,以及疼痛,及時治療一般預後良好。若治療不及時,容易造成疤痕增生、感染,嚴重者可導致休克。
- 就診科別:
- 急診科、燒傷科
- 英文名稱:
- scald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休克、感染、疤痕增生
- 治療周期:
- 長期持續性治療
- 臨床症狀:
- 皮膚紅腫、水泡、疼痛
- 好發人群:
- 嬰幼兒、青少年、老人、糖尿病病人、皮膚感覺功能障礙的病人
- 常用藥物:
- 復健新液、新潔爾滅液、破傷風抗毒素
- 常用檢查:
- 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
一般根據燙傷程度分為四類。
輕度燙傷
面積在9%以下的二度燙傷。
中度燙傷
總面積在10%~29%之間的二度燙傷,或三度燙傷面積不足10%。
重度燙傷
燙傷面積在30%~49%,或三度燙傷面積在10%~19%之間,或燙傷面積不足30%,但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全身情況較重或已有休克;較重的複合傷;中、重度吸入性損傷。
特重燙傷
總面積在50%以上;或三度燙傷面積20%以上。
一般根據損傷深度不同可分為四類。
一度燙傷
傷及皮膚顆粒層。
淺二度燙傷
傷及真皮淺層,保留部分生發層。
深二度燙傷
傷及真皮深層,殘留部分網狀層。
三度燙傷
傷及皮膚全層,甚至深部骨骼、肌肉。
病因
燙傷的病因種類繁多,主要與熱油、熱湯以及熱蒸汽有關,好發人群是嬰幼兒、老人、青少年、糖尿病病人以及皮膚感覺功能障礙的病人。同時熱熨斗、熱燈泡、熱的廚房用具、摩托車排氣筒,以及冬天用的暖手寶、熱水袋等熱物體也會誘發燙傷。
熱油
油溫是相對較高,如果被滾燙的油燙傷皮膚後,很容易導致皮膚壞死甚至感染。
熱湯
熱湯溫度較高,容易引起人體皮膚不耐受,從而引發一系列燙傷症狀。
熱蒸汽
不小心碰到了這些水蒸氣碰到皮膚也會繼續液化,由於水蒸氣液化的時候會放出大量的熱,就首先會被水蒸氣本身的溫度燙傷,隨後還會因為水蒸氣液化放出大量的熱,再次造成更嚴重的燙傷。
熱電熨斗、熱燈泡
都屬於溫度比較高的電子設備,因此容易誘發燙傷。
熱的廚房用具
炒菜做飯用的鍋容易遇火油點燃,從而躲避不及時誘發燙傷。
火鍋用的酒精
酒精膏易點燃,躲避不及時誘發燙傷。
冬天用的暖手寶、熱水袋
都屬於溫度比較高的物體,容易睡著後不易察覺,誘發燙傷。
目前缺乏具體的流行病學數據,但此病比較常見,且農村病例多且傷情重,男性明顯多於女性。
嬰幼兒
嬰幼兒表達能力欠佳,如家長未能細心照顧,則很容易導致低溫燙傷。
老人
老人免疫功能差,容易手腳冰冷,更喜歡用保暖產品取暖。但是他們的皮膚隨年齡增長而變薄,皮膚張力、感覺功能、對外保護作用、對周圍環境溫度調節功能差,再生機能降低或減弱,皮膚血運減慢,因此對低溫刺激反應較低,在低溫的持續作用下易致燙傷。
青少年
青少年正處在學習的黃金時期,思想過度集中或精神過於疲勞,均可導致對溫度的敏感度降低,也是低溫燙傷的高發人群。
糖尿病病人
因為血管神經病變,對熱損害感知和防禦能力低下,容易發生低溫燙傷。
皮膚感覺功能障礙的病人
脈管炎病人,截肢、癱瘓病人,中風後遺症病人等特殊人群因局部皮膚感覺功能減退或障礙,也是低溫燙傷的高發人群。
症狀
燙傷的臨床表現與其分度有關,一般燒傷程度越低,症狀越輕。典型症狀有皮膚紅腫、水泡和疼痛等,如果嚴重的燒傷,則會造成病人休克或死亡。
一度燙傷
局部紅腫,有疼痛和燒灼感,皮溫稍增高,3~5天後局部由紅色轉為淡褐色,表皮皺縮脫落癒合。可有短時間色素沉澱,不留疤痕。
淺二度燙傷
局部紅腫,有大小不一水泡,內含黃色或淡紅色血漿樣液體或蛋白凝固的膠凍物。去除水泡腐皮後,可見創面潮紅、脈絡狀或顆粒狀擴張充血的微血管網,傷後1~2天更明顯。創面質地較軟,溫度較高,疼痛劇烈,痛覺敏感。
深二度燙傷
局部腫脹,或有較小水泡。去除表皮後,創面微濕、微紅或紅白相間,觸之較韌,感覺遲鈍,溫度較低,拔毛感疼痛。可見針孔或粟粒般大小紅色小點,傷後1~2天更為明顯,如無感染,一般3~4週可自行癒合。
三度燙傷
皮膚壞死、脫水後形成焦痂,創面蠟白或焦黃,甚至炭化,硬如皮革,乾燥,無滲液,發涼,針刺和拔毛無痛覺。可見粗大栓塞的樹枝狀血管網,以四肢內側皮膚薄處較為典型。
皮膚泛白
因為燙傷之後表面的皮膚細胞已經壞死,經過治療之後慢慢恢復,因為新長出來的皮膚比較嬌嫩,色素沉澱比周圍的皮膚組織少,所以就會出現發白的現象。
表皮剝脫
屬於表皮壞死,慢慢掉落,被新生組織代替。
皮膚潰爛
創面深嚴重會造成組織壞死,如果處理不當,嚴重時刻發生潰爛,長時間無法癒合。
休克
初期可引起休克、腦水腫及腎臟衰竭或心臟衰竭,若合併吸入性損傷,可引起呼吸道梗阻、窒息,最終導致死亡。
感染
燒傷面積較大,創面感染可引起膿毒血症,導致全身性感染,危及生命。
疤痕增生
後期併發症為疤痕增生,引起關節部位功能障礙、畸形,常見手部功能障礙。兒童處於生長發育階段,手部疤痕牽扯可引發畸形,嚴重者導致關節脫位等。
看醫
當病人出現被燙傷後,需立即用冷水沖洗,若不能緩解,出現紅腫、表皮剝脫、水泡以及皮膚發白等情況時,應該及時去急診科、燒傷科就診,並進行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
- 燙傷病人皮膚疼痛、紅腫的情況下,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燙傷病人出現水泡時應及時就醫。
- 當嚴重燙傷合併感染性休克時應立即就醫。
- 優先考慮去急診科。
- 出現皮膚紅腫、疼痛的症狀時去燒傷科。
- 什麼原因造成的燙傷?
- 燙傷大概到現在多長時間了?
- 現在燙傷的皮膚有痛覺嗎?
- 之前對什麼藥物過敏嗎?
- 現在身體有什麼不舒服嗎?
體格檢查
醫生會根據病人燙傷的皮膚狀態、病人精神狀態來判斷燙傷處於哪種程度。
實驗室檢查
應做血、尿以及便常規、血電解質、pH值、肝腎功能,以此來判斷血項指標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感染,可以排除其他併發症,同時判斷病人是否存在電解質不平衡,若存在應及時補液、導尿,肝腎功能檢測結果是否出現肝腎損傷,從而對症治療.
依據外傷史及局部皮膚變化,即可做出診斷。一度燙傷,表現為紅斑性,皮膚變紅,並有火辣辣的刺痛感;二度燙傷,表現為水泡性,患處產生水泡;三度燙傷,表現為壞死性,皮膚剝落;四度燙傷,表現為嚴重皮膚壞死,甚至引起病人嚴重感染以及其他系統損害等。
治療
燙傷的治療根據燙傷程度以及病情發展階段進行相應的治療。輕微燙傷一般低溫處理和塗抹藥物即可,而中重度燙傷應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對症治療。
輕度燙傷
病人應立即將傷處浸在涼水中進行「冷卻治療」,有降溫、減輕餘熱損傷、減輕腫脹、止痛、防止起泡等作用,如有冰抉,把冰決敷於傷處效果更佳。「冷卻」30分鐘左右就能完全止痛,隨後用雞蛋清或萬花油或燙傷膏塗於燙傷部位,3~5天便可自愈。
中重度燙傷
病人應首先檢測血壓及呼吸等生命體徵,檢查病人有沒有吸入性損傷或其他系統損傷,並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和檢查相應實驗室檢查,給予補液、導尿等治療,同時使用破傷風抗毒素和抗生素預防破傷風及感染。對於呼吸困難者應給予氣管切開插管或者呼吸機輔助呼吸。
復健新液
常規清創後用優碘棉球消毒創面及周圍皮膚再用鹽水棉球擦拭乾淨,給予復健新液浸濕的紗布塗敷創面,油紗布覆蓋,無菌紗布和繃帶包紮。燙傷創面使用復健新液疼痛輕,癒合時間短,癒合後色素沉澱輕微,使用方便,價格適中,病人易於接受,對臨床治療有重要意義。
新潔爾滅液
用於燙傷創面消毒處理,先剃除傷區及其附近的毛髮,剪除過長的指甲。創面周圍健康皮膚用肥皂水及清水洗淨,再用0.1%新潔爾滅液或75%酒精擦洗消毒。
破傷風抗毒素
對於燙傷後造成的皮膚潰破,有預防感染的作用,孕婦慎用。
手術去痂
切痂植皮
將深度燒傷的皮膚連同皮下脂肪一起於傷後初期切除,主要用於三度燙傷及手與關節等功能部位的深二度創面治療。
削痂植皮
在燙傷初期用輥軸取皮刀將深度燙傷的壞死組織削除,使之成為健康或近乎健康的創面,然後用皮片覆蓋,達到封閉創面的目的。主要適用於深二度燙傷。
植皮術
對於面積較大的疤痕,可以選用植皮手術,植皮必須在病人自己身體上取皮,植多大的皮,就要取多大的皮。植皮手術效果可靠,但是也有皮片顏色差異,疤痕攣縮等缺點。不大疤痕也可以採用皮瓣手術或皮膚擴張器手術,效果更好,但技術要求更高。植皮術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點狀植皮、微粒皮移植、網狀皮移植、自體植皮、異體植皮等。
燙傷可使用水火燙傷膏或水火燙傷膏加化腐生機散等進行藥物脫痂,但此法極少採用。
預後
燙傷的預後與燙傷的深度、面積和是否合併併發症有關。當輕微燙傷時,一般預後良好,當中重度燙傷時,同時合併併發症,死亡率明顯增高,預後較差。輕微燙傷一般無後遺症,中重度燙傷會遺留疤痕,嚴重燙傷癒合後,建議一個月後複查。
部分輕微燙傷,一週即可治癒。中度燙傷,如果合併併發症,一般治癒時間持續較長。當重度燙傷時,死亡率明顯增高,一般不能治癒。
燙傷可以分為三度,輕度燙傷幾天就可以恢復。中度燙傷癒合時間在2週左右,這個一般會留下疤痕。重度燙傷癒合時間在3~4週,會留下較深的疤痕。一般積極及時治療,都會有很長的生存期,若嚴重燙傷合併併發症造成感染性休克,病人死亡率明顯增加。
輕微燙傷一般無後遺症。中重度燙傷會遺留疤痕,目前任何治療都不可能將已經形成的疤痕徹底去除並使其恢復到傷前水平,任何治療都只是最大程度改善疤痕。
一般燙傷如果沒有疤痕就不需要複診了,如果嚴重燙傷後期癒合傷口,複診時間一般在一個月左右。
飲食
燙傷病人恢復期內儘量多吃清淡食品,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不吃發物,禁食辛辣刺激食物,保證合理膳食的前提下均衡營養,以便得到更好的恢復。
- 宜食清淡食品,促進傷口恢復,比如豆製品、瘦豬肉、青菜蘿蔔等。
- 宜食新鮮水果和蔬菜,補充機體所需維他命,利於恢復,比如香蕉、蘋果、馬鈴薯和青菜等。
- 忌食發物,發物會延緩傷口癒合時間,比如狗肉、鹿肉、羊肉、鯉魚、海鮮等。
- 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易造成傷口加重,比如辣椒、辣醬、洋蔥、胡椒粉等。
照護
燙傷病人平時要多加強家屬對其護理,保持樂觀心態,積極應對治療,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下,保證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生活。
- 對於已經結痂的創面,應保持完整和乾燥,防止感染。
- 對於發生在身體部位的創面,需要精心護理,勤翻身、使創面充分暴露。
重度燙傷病人一旦出現感染性休克的症狀,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燙傷的病人保持樂觀心態,積極應對治療。
燙傷的病人平時堅持使用彈力衣物壓迫燒傷後遺留的疤痕,可以減輕疤痕增生。
預防
燙傷預防需要在日常生活細節中注意,注意熱水袋、熱水的使用、熱水器的使用改變能引起燙傷事件的不良行為,以及防止沒有完全認知能力的兒童接近易造成燙傷的工具。
- 寒冷的冬季使用熱水袋保暖時,熱水袋外邊用毛巾包裹,手摸上去不燙為宜。注意熱水袋的蓋一定要擰緊,經檢查無誤才能放置於包被外,要定時更換溫水。
- 給寶寶洗澡時,應先放冷水後再兌熱水,水溫不高於40℃。熱水器溫度應調到50℃以下,因為水溫在65~70℃時,兩秒鐘之內就能嚴重燙傷寶寶。
- 暖氣和火爐的周圍一定要設圍欄,以防孩子進入;將廚房的門上鎖,不要讓寶寶輕易進入廚房。
- 改變容易引起意外燒燙傷的生活不良習慣,比如不在床上吸菸,正確使用電熱裝置等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也要時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