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缺損
概述
虹膜缺損是指先天性虹膜發育不良或正常虹膜的缺如,通常是由於病人胚胎發育時神經外胚層和中胚層發育障礙,從而導致病人眼部的多種結構發育異常。虹膜缺損多伴有各種眼疾,比如白內障、青光眼、角膜硬化症等。本病目前無法治癒,預後較差,嚴重者可喪失視力。
- 就診科別:
- 眼科
- 英文名稱:
- irideremia
- 疾病別稱:
- 虹膜缺如
- 是否常見:
- 否
- 是否遺傳:
- 是
- 併發疾病:
- 白內障、青光眼
- 治療周期:
- 終身治療
- 臨床症狀:
- 畏光、視力減弱、斜視、眼球顫抖
- 好發人群:
- 有家族遺傳性虹膜缺損病史的人群、有輻射接觸史的人群
- 常用藥物:
- Atenolol 、美托普洛、 Acetazolamide
- 常用檢查:
- 磁振造影檢查、眼部檢查、遺傳學檢查
- 視力減退虹膜缺損,多伴有眼球顫抖、角膜血管翳、青光眼等。
- 視力較好虹膜缺損,有明顯的虹膜缺損症狀。
- 虹膜缺損伴有Wilms瘤或其他泌尿生殖系統的異常。
- 伴有精神發育遲緩的虹膜缺損。
病因
虹膜缺損屬於葡萄膜的先天異常,多與初期胚眼的發育過程中胚裂閉合不全有關。除此之外,環境因素也是引起虹膜缺損出現的致畸因素。
神經外胚層發育障礙
神經外胚層發育障礙導致虹膜不發育,伴或不伴有其他外胚層缺陷,比如視網膜、黃斑發育異常、瞳孔肌缺如等。
中胚層發育障礙
中胚層發育障礙導致晶狀體血管膜的晶狀體囊-瞳孔血管未萎縮而殘留阻礙視杯緣的生長,中胚層向前延伸長入外胚層與視杯緣時,表現為前房周邊的一條窄帶,阻滯外胚層向前生長,結果導致虹膜發育不良或虹膜缺損。
環境
環境中接觸放射性輻射、化學、物理性污染時容易致畸。
接觸輻射史
接觸放射性物質作為虹膜缺損的環境致畸因素。
接觸化學性污染
接觸鉛、汞等重金屬化學性污染容易致畸。
虹膜缺損是一種遺傳性的疾病,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先天性虹膜缺損的發病率估計在1:64000~1:96000,約2/3病人有家族遺傳史,外顯率很高,另1/3為散發病例。
有家族遺傳性虹膜缺損病史的人群
虹膜缺損是家族遺傳性疾病,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所以有家族遺傳性虹膜缺損的後代容易患有虹膜缺損。
有輻射接觸史的人
環境中的輻射、化學性、物理性污染都可以作為虹膜缺損的致畸因素。
症狀
虹膜缺損病人臨床症狀各異,但通常都有畏光、皺眉、眯眼睛的表現,伴隨視力減退、斜視、眼球顫抖等症狀,部分病人還可出現青光眼、白內障、腎母細胞瘤、精神發育遲緩等症狀。
眼部症狀
虹膜缺損病人可有畏光、皺眉、眯眼及各種眼部異常引起的視力低下;伴黃斑中心發育不良的虹膜缺損可導致眼球顫抖。視網膜周邊部偶見瀰漫性退變。間或有小眼球、斜視等明顯的先天異常。較多病人因進行性角膜、晶狀體混濁或青光眼而失明。
眼外症狀
還可伴發周身的骨骼畸形,如顏面骨發育不良、多指(趾)、爪形足和身軀矮小等。偶發外耳畸形,有時還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發育障礙及泌尿生殖系統異常等。
晶狀體異位
由於懸韌帶的節段性缺失,可能產生晶狀體異位、晶狀體脫位等。
黃斑和視神經發育不良
眼底螢光血管造影可見黃斑區血管連續性差、視神經發育不良、視力減退。
角膜硬化症
部分病人初期有周邊角膜血管翳、角膜與晶狀體沾黏的情況,使透明的角膜出現灰白色的混濁,可使視力模糊、減退。
白內障
大多數病人伴發白內障,並有進展傾向。
青光眼
青光眼大多在青春期前發生,殘留的虹膜逐漸向前覆蓋到小梁網,功能小梁被阻擋,眼壓逐漸升高,導致青光眼。
看醫
虹膜缺損是一種少見的先天異常性疾病,可伴隨有多種眼部疾病,對病人的視力、生活質量影響較大。一旦發現病人有大瞳孔、進行性視力減退、畏光、眯眼睛等症狀時應該及時就醫、及時處理。
- 出現畏光、眯眼睛、視力減退情況,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出現視物模糊、神經智力發育遲緩,應立即就醫。
病人應考慮去眼科就診。
-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症狀的?具體有哪些症狀?
- 家族中有類似疾病病人嗎?
- 眼睛以前受過外傷嗎?
- 以前有做過眼睛相關檢查或者手術嗎?
- 除了眼部不適身體還有別的不適症狀嗎?
眼部檢查
進行常規眼前、後節的檢查,還應進行眼前節和眼後節的螢光血管造影,以檢出虹膜和黃斑外觀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虹膜睫狀區異常和中央凹無血管區異常的病變。
磁振造影檢查
磁振造影檢查病人是否有腎母細胞瘤併發。
遺傳學檢查
對家族遺傳性病人進行基因檢測,檢測虹膜缺損病人屬於何種遺傳類型、何種基因突變。
- 病人具有遺傳性虹膜缺損家族史。
- 病人出現畏光、眯眼睛、斜視、視力減退等典型症狀。
- 眼部檢查中,虹膜缺如或虹膜缺損,眼部結構異常。
虹膜角膜內皮症候群
該病是由角膜內皮異常所引起的一組疾病,臨床症狀有角膜水腫、角膜內皮膜增生、房角沾黏、虹膜萎縮性改變和繼發青光眼,通過裂隙燈檢查、角膜內皮顯微鏡檢查、房角鏡檢查等可鑑別診斷。
Axenfeld-Rieger症候群
該病因神經脊細胞發育受阻所致,臨床症狀主要為角膜後胚胎環、虹膜異常、青光眼、視力下降及牙齒和骨骼發育缺陷,如牙齒發育不良、牙齒缺損、臉部畸形、短頭顱等,通過裂隙燈檢查、房角鏡檢查等可鑑別診斷。
虹彩炎
該病初期表現也有畏光、眯眼睛、皺眉以及視力減退等,但病因多以眼外傷、細菌、病毒、結核、麻風等多見,無遺傳傾向,以此可鑑別。
治療
虹膜缺損目前尚無明確治療策略,臨床上的治療主要以對症治療及相應併發症的治療為主,且需要終身治療。
出現畏光、眯眼睛等症狀的病人,可以考慮配戴有色眼鏡或角膜接觸鏡。除此之外,初期配戴有色角膜接觸鏡還可達到減輕眼球顫抖的作用。
對於伴隨有青光眼的病人可以首先用藥物控制眼壓,比如β受體阻滯藥( Atenolol 、美托普洛)、碳酸酐酶抑制藥( Acetazolamide ),若藥物控制不理想,可考慮手術治療。
- 對於伴隨角膜硬化症病變病人,可以初期給予人工淚液以及抗炎藥物,延緩病程的發展,隨著疾病的發展,絕大多數病人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角膜移植等。但因為虹膜等眼部結構異常,手術成功率並不高。
- 對於伴隨白內障病人,可以考慮予以手術摘除白內障並植入人工水晶體,但相比於一般的白內障病人,手術難度更大、風險更高,可能加重青光眼及角膜上皮損傷等。
- 對於伴隨有青光眼的兒童病人,建議預防性行前房角切開術、小梁切開術、引流閥植入術等,治療效果一般較好。
虹膜缺損病人伴隨有晶狀體異常,尤其是晶狀體脫位者將會發生大的屈光不正,因此必須謹慎地使用睫狀肌麻痹劑後檢查屈光,將所有的屈光不正均予以矯正。
預後
虹膜缺損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眼內異常疾病,目前尚無完全有效的根治方法,預後較差,嚴重時將導致病人喪失視力,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
虹膜缺損病人通常不能完全治癒。
積極治療,防治併發症,通常不影響病人壽命。
視網膜剝離
虹膜缺損多伴隨眼部結構異常,如視網膜萎縮變形或者玻璃體牽拉形成視網膜裂孔,液化的玻璃體經裂孔進入視網膜下腔,使視網膜剝離。
視神經萎縮
累及視神經的炎症、缺血、營養性發育不良,都可以導致視神經萎縮。
虹膜缺損病人應該定期去眼科複診,做眼底、眼壓、視力等檢查,明確有無合併青光眼、白內障等疾病,檢查有無眼部其他結構的受累,視力有無進行性減退等。
飲食
虹膜缺損病人多伴隨有眼部其他疾病,比如白內障、青光眼等,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上應該注意多吃富含維他命的食物,以保護眼睛,嚴禁吃辛辣、刺激、油膩、含咖啡因類的食物,同時注意不要一次性過度攝入水分。
- 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及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因為此類食物容易損傷刺激肝臟、腎臟,不能涵養雙目。
- 多吃富含維他命的蔬菜、水果,如橙子、檸檬等,因為維他命可以參與眼內的氧化還原反應,可以有效的預防外部光線和氧對於眼睛的損害。
- 忌油膩食物,如肥肉、動物肝臟等,因為這些食物會使病人血液呈高黏滯狀態,眼部血液流動較正常人緩慢,眼部結構供血障礙產生異常症狀。
- 忌過度攝入水分,飲水應少量多次,一次不要超過500ml,防止眼內壓的升高加重眼部症狀。
照護
虹膜缺損病人多為兒童,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以及多伴隨有不同程度的視力受損,所以家屬以及醫務工作者應該給予全面細心的疾病護理、日常生活護理,以最大程度延緩疾病的進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 規律進行適當強度的鍛煉,具體的鍛煉計劃可以諮詢眼科醫生。
- 平常睡覺時應該使用楔形的枕頭,使頭稍稍抬起,角度大約呈20度,可以降低睡眠時的眼壓,保證眼部血液循環,防止疾病的進展惡化。
- 若病人的視力已經受損,可以使用一些輔助工具來提高視力,如使用大字號的印刷品、改善照明、使用電子助視器等。
- 加強用眼衛生,平時不用手揉眼,不用不潔手帕、毛巾擦眼,洗臉、洗頭髮、洗澡時避免髒水流入眼睛。
- 病人應保證睡眠充足且有質量,有失眠症或神經衰弱者應用鎮靜安眠藥或中成藥調理。
- 保持身心愉悅,心胸要開闊,遇到不順心的事或煩惱的家庭瑣事要注意控制情緒,要學會多與家屬朋友溝通自己的心裡所想。
- 白天外出時可以配戴隔絕紫外線的太陽眼鏡,防止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
虹膜缺損病人大多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視力受損,視力受損的病人常有悲觀、憤怒的情緒,而情緒的波動會對眼壓產生影響,導致病情更加惡化,因此家屬要給予病人足夠的關懷和疏導,醫務工作者也應多與病人交流溝通。
虹膜缺損病人可合併有泌尿系統疾病,所以病人應該每半年做一次眼科及泌尿系統的磁振造影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在5歲之前虹膜缺損兒童病人易合併腎母細胞瘤,所以病人應該每半年做一次腎臟的掃描檢查,避免惡性腫瘤的發生。
預防
虹膜缺損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基因突變為一大病因。除此之外,環境中的化學性、放射性、物理性污染也為一大致病因素。所以應該提高產前診斷技術,預防遺傳患兒的出生,以及加強環境的管理。
對於有家族遺傳性虹膜缺損病史的孕婦,在孕期應按時規範進行產檢,有條件者可以進行基因檢測,嚴密監測胎兒有無發育異常,以預防遺傳患兒的出生。
- 避免近親結婚,婚前應進行嚴格體檢。
- 提倡優生優育,孕婦注意定期產檢,可通過產前診斷技術預防患兒的出生。
- 備孕期嚴禁接觸放射性輻射、有毒化學物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