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ts病
概述
Coats病系外層滲出性視網膜病變,通常侵犯單眼,偶為雙側。病程緩慢,呈進行性。本病初期不易察覺,直到視力顯著減退,出現白瞳症或廢用性外斜時才被注意。Coats病主要通過藥物、手術或雷射治療進行改善,本病預後較差,一般都會影響視力。
- 就診科別:
- 眼科
- 英文名稱:
- coats' disease
- 疾病別稱:
- 外層滲出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微血管擴張症
- 是否常見:
- 否
- 是否遺傳:
- 是
- 併發疾病:
- 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眼球萎縮
- 治療周期:
- 長期間歇性治療
- 臨床症狀:
- 視力下降、斜視、白瞳
- 好發人群:
- 青少年男性
- 常用藥物:
- 糖皮質類固醇、雷珠單抗
- 常用檢查:
- 視力檢查、血膽固醇檢查、螢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術檢查
病因
Coats病的病因不明,可能與感染有關,兒童和青少年發病可能是因先天視網膜小血管異常所致,成年病人的病因則比較複雜,可能與內分泌失調和代謝障礙有關。本病好發於青少年男性,可由炎症刺激誘發。
感染
有學者認為與炎症、梅毒、結核或弓形蟲病等有關,但絕大多數病人找不到感染源。
其他因素
近年多數作者認為兒童和青少年Coats病多是先天性小血管異常所致,螢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病理組織學檢查都可發現血管的改變。而成年病人的病因則比較複雜,可能與內分泌失調和代謝障礙有關。有人發現本病病人類固醇物質分泌量超過正常,糖耐量曲線延長,表明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故認為本病可能與內分泌失調和代謝障礙有關。
炎症可能是導致本病的誘因,但炎症來源一直未能確定。
Coats病不常見,大約占同期住院病人的0.08%。本病好發於男性,男性占78%。男女之比為13∶1,大多數為兒童和青少年。
青少年男性抵抗力低,並且容易接觸感染源,最終導致該病。
症狀
Coats病初期無自覺症狀,可發展到視力下降、斜視、白瞳以及典型的眼底改變,嚴重病人可出現視網膜剝離的症狀。本病可併發有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眼球萎縮。
症狀
初期無自覺症狀,直至視力顯著下降或瞳孔出現黃白色反射,或眼球外斜視引起注意而就診。
體徵
典型的眼底改變為視網膜滲出和血管異常。視網膜滲出呈白色或黃白色,位於血管下視網膜深層,也可部分遮蓋血管,並可隆起高達數個屈光度。滲出附近常可見點狀發亮的膽固醇結晶小體及點狀、片狀出血。病變區的血管明顯異常,血管擴張迂曲,管壁呈囊樣、枝形或花圈狀等異常形態,並可伴有新生血管或血管間交通支。
Coats病嚴重病人可出現整個視網膜剝離,脫離半球形,呈灰暗的淺棕色或淺綠色。
Coats病可併發有玻璃體積血以及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末期可以合併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最終可導致眼球萎縮。
看醫
青少年發生先天性小血管異常以及視力下降、斜視、白瞳症時,需要及時到眼科就診,做視力檢查、血膽固醇檢查、螢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術檢查確診。本病需要與視網膜母細胞瘤、家族性滲出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進行鑑別。
- 青少年發生先天性小血管異常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出現視力下降、斜視、白瞳症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本病所有病人都應去眼科就診。
- 視力下降、白瞳症、斜視等症狀出現了多久?
- 家族中是否有類似病例?
- 是否在其他醫院進行檢查或治療?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 今年多大年齡了?
眼底螢光血管造影(FFA)
在Coats病的診斷及治療方面有重要作用。視網膜血管異常的病變區小動脈和靜脈遷曲擴張,管壁呈囊樣、梭形或串珠狀瘤樣改變。血管通透性增加,染料滲漏,末期呈現片狀強螢光。亦可見微血管無灌注注區及周圍的微血管擴張,微血管瘤形成,部分可見視網膜新生血管性團狀強螢光。脫離區視網膜血管迂曲及聚焦不良。末期濃厚的視網膜滲出灶可顯示視網膜大、中血管的淺淡遮蔽螢光。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
在疾病發展中對黃斑水腫程度,渗出性視網膜剝離等觀察起到了一定作用,頻域OCT可以更清楚見察Coats病病病人視網膜每一層的結構變化。
CT檢查
Coats病初期滲出位於視網膜內,CT可見眼環增厚,當出物增多,形成渗出性視網膜剝離時,可較好顯示視網膜下液的形態。
血膽固醇檢查
對於成人病人可進行血膽固醇檢查,觀察是否有增高。
根據病人年齡、單眼發病、出現原因不明的血管變直、扭曲、囊樣擴張或串珠狀改變伴廣泛滲出,FFA顯示異常血管明顯漏,不難診斷。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有早產兒和出生低體重病史,多為雙眼發病,當發生白瞳症時,已發生增生膜牽拉視網膜剝離。
視網膜母細胞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常見的白症,較易與Coats病混滑。視網膜母細胞瘤玻璃體內常見灰白色片狀、塊狀渾濁,眼底可見視網膜灰白色實性隆起,有衛星樣結節,腫隆起處血管擴張,有時繼發青光眼。超音波波顯示其內為弱回聲或中強回聲,磁振造影檢查在T呈高信號,T2呈低信號,增強時腫瘤明顯強化。而 Coats病為視網膜大量廣泛黃白色出,瘤樣增生位於視網膜下。視網膜剝離的近周邊處有串珠狀動脈瘤、微血管瘤和微血管異常,超音波波檢查脫離的視網膜下有細弱、均勻、可移動的點狀回聲。Coats病的視網膜下液結晶在磁振造影檢查T長T2均為高信號,增強時無強化。
家族性滲出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
本病也可能出現大量黃白色視網膜滲出和滲出性視網膜剝離。但本病一般有家族史,雙眼發病,初期視網膜無血管區和血管異常位於周邊視網膜,以顳側最明顯。可見顳側赤道部視網膜血管走行變直,分支增多,且在赤道部以前突然中止,血管末端形成扇形邊緣。而 Coats病多為單眼,血管異常可發生在眼底任何部位,以血管串珠狀擴張、血管白鞘、異常血管吻合及大量黃白色出為特徵。
治療
Coats病初期病變可行雷射光凝或冷凍治療,已發生滲出性視網膜剝離者行玻璃體切除、視網膜復位及眼內雷射光凝可挽救部分患眼,糖皮質類固醇、雷珠單抗等藥物對病情改善也有一定效果。本病需要進行長期間歇性治療改善。
糖皮質類固醇
可用糖皮質類固醇,減輕水腫,使病情暫時緩解,不能控制病情進展,但是效果不確切。
雷珠單抗
近年嘗試使用抗VEGF藥物例如雷珠單抗玻璃體腔注射,對於減輕滲出有一定療效。
- 病變嚴重者若有前膜形成和視網膜剝離,可做玻璃體切除術和視網膜切開去除視網膜下滲出,保留部分視網膜功能和視力。
- 病情非常嚴重、視力非常嚴重,併發繼發性青光眼且眼痛難忍的病人可行眼球摘除術。
雷射光凝療法
雷射療法對初期病例效果較好。對視網膜血管病變區進行光凝可使異常血管閉塞,滲出減少。用光凝治療後大多數病例病情停止進展,還可保留部分視力。
冷凍療法
可單獨使用或與雷射合併使用,對該病有一定效果。
預後
Coats病一般不能治癒,僅可通過治療改善症狀,延緩發展,但本病一般不影響自然壽命。本病如治療不及時,可出現永久視力損失的後遺症,病人一般出院後要遵醫囑複診,如出現典型症狀時需立即就診。
Coats病不能治癒,但是通過治療延緩病情的進展。
本病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Coats病若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可能會出現永久性視力損失。
病人出院後應定期複診,如果再次出現視力持續下降或白瞳症,應立即就醫。
飲食
coats病無需特殊飲食調理,平時多攝入優質蛋白質,合理搭配營養元素,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可以多攝取含維他命C和維他命E的食物。
照護
Coats病病人日常要注意注意眼部的衛生,勞逸結合,規律作息,避免用眼過度。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本病病人要注意避免眼部外傷以及眼部疲勞。
- 保持環境安靜、整潔,避免光線刺激,避免接觸煙塵環境。
- 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用眼過度。
-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個人衛生用品要分開。
- 給予病人關心和支持,增加病人治療疾病的信心。
- 遵醫囑定期複查,發現異常及時就診。
- 術後避免眼睛進水,避免污物進入眼睛。若異物進入眼睛,避免用手揉眼,可用清水清洗。
- 遵醫囑按時滴用眼藥水,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 儘量避免眼部受撞擊等外傷。
- 儘量避免用眼疲勞,注意用眼衛生。
預防
Coats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確,因此無法進行特異性的預防,但可針對患有先天性小血管異常的患兒通過視力檢測進行篩檢。
對於患有先天性小血管異常的患兒,應注意Coats病的篩檢。
本病暫無特異性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