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搏過速
概述
心搏過速指每分鐘心率超過100次,心搏過速分生理性、病理性兩種。生理性心搏過速是指跑步、飲酒、重體力勞動及情緒激動時心率加快,且排除病理性心搏過速的情況;病理性心搏過速是指高熱、貧血、甲狀腺亢進、出血、疼痛、缺氧、心臟衰竭和心肌症等疾病引起心搏過速。心搏過速具體可分為竇性心搏過速、房性心搏過速、心房撲動、快速型心房顫動、室上性心搏過速、室性心搏過速、心室撲動、心室顫動,多見於老人、焦慮 、過度勞累、重症感染、心臟病病人、嚴重基礎疾病人群。如果心跳過快以至於不能維持有效的血液循環時,可以出現心悸、胸悶、胸痛、頭暈、黑矇、暈厥、意識障礙等症狀。目前以藥物和手術治療為主。心搏過速病人的預後主要與導致心搏過速的病因是否能夠被有效控制、誘因是否可以徹底去除有關,目前多數病人經及時有效的治療可使疾病得到控制,取得良好的預後。
- 就診科別:
- 心內科
- 英文名稱:
- Tachycardia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腦中風、心絞痛、心臟衰竭、心源性休克、猝死
- 治療周期:
- 長期藥物治療
- 臨床症狀:
- 心悸、胸悶、胸痛、頭暈、黑矇
- 好發人群:
- 老人、過度勞累者、重症感染者、心臟病病人、嚴重基礎疾病人群
- 常用藥物:
- 美托普洛、 Propafenone 、 Verapamil
- 常用檢查:
- 血液常規、電解質、甲狀腺功能、血氣分析、BNP測定、心電圖、食道電生理檢查、心臟腔內電生理檢查、心臟超音波、胸部X線片
按照心臟衝動起源不同分為:
室性心搏過速
簡稱室速。快速的心臟衝動起源於心室,可能影響心臟向外泵血,導致大腦和其他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可導致多臟器衰竭或者暈厥。
房性心搏過速
簡稱房速。房性心搏過速常發生於患嚴重器質性心臟病和洋地黃中毒的病人,發作短暫或持續數月。當房室傳導比例變動時,聽診心律不恆定,第一心音強度發生變化,也可見於呼吸系統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動脈栓塞導致的心房負荷過重。
竇性心搏過速
可見於貧血、發熱、乏氧、重症感染、甲狀腺功能亢進、心臟衰竭、心肌症、急性心肌梗塞等病理情況,也可見於運動、飲茶、酒、咖啡後、情緒激動後、焦慮等生理情況下, 多為繼發性原因。當發現竇性心搏過速,需要尋找可能的原因。
交界性心搏過速
心臟衝動起源於房室交界處,多見于洋地黃中毒 。
其他
心房撲動、快速型心房顫動、心室撲動、心室顫動。
病因
心搏過速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常見病因分為遺傳性和後天獲得性。
遺傳性因素
已有研究證明某些心臟結構和功能正常者發生的「特發性心律失常」與遺傳因素有關;目前已明確的遺傳性心律失常包括兒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搏過速;部分心房顫動和預激症候群病人也有基因突變位點。
後天獲得性因素
生理因素
運動、情緒激動、飲酒、喝濃茶或咖啡等。
器質性心臟病
冠心病、心臟瓣膜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症、心肌炎和心臟衰竭等。
全身性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嚴重貧血、電解質不平衡、酸鹼中毒等。
- 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貧血、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疾病可導致心搏過速。
- 吸菸、大量飲酒、大量喝濃茶或咖啡、吸毒可誘發心搏過速。
- 精神緊張或焦慮者可誘發心搏過速。
心搏過速具體類型較多,其發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也有所不同。對於心房顫動,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整體人群患病率為0.7%,8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7.5%;陣發性室上性心搏過速患病率為0.25%,如果治療及時,其死亡率很低;預激症候群的發病率為0.15%。
老人
由於老人的心臟功能在逐漸的退化,所以容易發生器質性病變,最後導致心搏過速。
焦慮 、過度勞累病人
常常由於過度勞累導致病人出現心臟病變,導致心搏過速的發生。
嚴重基礎疾病人群
擁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可能會因為病灶轉移到心臟部位,導致發生心搏過速。
症狀
心搏過速可具體分為不同類型,不同類型的心搏過速具有不同的症狀。如果心跳過快以至於不能維持有效的血液循環時,可以出現心悸、胸悶、胸痛、頭暈、黑矇、暈厥、昏迷等症狀。
心率過快或心律不整可出現心悸、自覺停跳感,伴發胸悶、氣促、氣短等不適;如果心率過快導致血流動力學改變,可出現血壓下降、活動耐量下降,伴發頭暈、黑矇及暈厥。
呼吸困難、胸痛、暈厥、昏迷等。
腦中風、心絞痛、心臟衰竭、多臟器衰竭、心源性休克、猝死。
看醫
心臟是維持生命的重要臟器,一旦出現體檢發現或出現心前區不適等症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以明確病情。
- 病人體檢或進行心電圖檢查出現心搏過速,需及時就醫治療。
- 出現心悸、頭暈、呼吸急促或發現脈搏增快時需及時就醫。
- 除了心悸症狀,出現持續性呼吸困難、胸痛甚至暈厥時,提示病情嚴重,需儘快撥打119送急診科就診。
優先考慮就診於心內科。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心悸、胸痛、暈厥等)
- 症狀有無變化?從什麼時候開始?每次開始有無明顯的原因(如勞累、情緒激動)及每次持續的時間?
- 症狀出現後有無伴隨症狀?(如呼吸困難、頭暈、黑矇等)
- 是否到醫院就診過?做過哪些檢查(如心電圖)?治療(平時吃的藥)及效果怎麼樣?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
- 平時是否吸菸及吸菸的量?是否喝濃茶或咖啡?
- 父母、兄弟姐妹是否有心臟方面的疾病?有無猝死的家族史?
血液常規
主要查看病人是否貧血。
電解質
是否存在電解質不平衡,包括低血鉀症、高血鉀症等。
甲狀腺功能
當病人甲狀腺功能亢進時,亦可出現心搏過速。
血氣分析
查看病人是否存在呼吸功能障礙,當病人存在低氧血症時可出現心搏過速。
BNP測定
是心臟衰竭的常用指標,心臟衰竭病人易合併心房顫動。
心電圖
可用於心搏過速發作期的診斷。主要包括常規心電圖、動態心電圖。
食道電生理檢查
可記錄心房和心室活動,並進行心房快速起搏或程序電刺激,常用於鑑別室上性心搏過速的類型;食道電生理檢查還能清晰的識別心房和心室電活動,確定房、室電活動關係;明確不典型預激症候群。
心臟腔內電生理檢查
可以確診心律失常及其類型,並明確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與發生機制;治療心搏過速;判斷病人是否易於誘發室性心搏過速,有無發生心源性猝死的風險。
心臟超音波
可以了解心臟的結構及功能,如瓣膜情況、心臟大小、心臟運動及血液流動等情況。
胸部X線片
可觀察病人心臟大小及輪廓,亦可了解病人肺部情況。
- 病人出現典型的心搏過速發作時的症狀和體徵,如心悸、胸悶、胸痛、頭暈、黑矇等。
- 病人存在其它危險因素,如吸菸、高血壓、糖尿病、喝濃茶、焦慮。
- 實驗室檢查結果為心電圖顯示心搏過速。
生理性心搏過速
生理性心搏過速常在跑步、飲酒、重體力勞動及情緒激動時才出現心律加快,病人本身無其他疾病。通過心電圖等檢查,可發現並無異常,即可與病理性心搏過速進行鑑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人有常年咳嗽、咳痰的症狀,查體可見桶狀胸,行血氣檢查和胸部CT可鑑別。
治療
心搏過速病人的治療關鍵為積極糾正心搏過速誘因、治療原發病。其治療以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且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建議就醫行系統診治。
- 注意糾正誘因並治療原發病。
- 避免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避免過度飲酒、吸菸、喝濃茶和咖啡。
- 因器質性心臟病、肺部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引起的心搏過速,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治療心搏過速的藥物種類多樣且作用機制複雜,需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不同類型的心搏過速需要使用不同的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美托普洛、 Propafenone 、 Verapamil 等。
- 心臟電復律,病人發作期時,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且出現血壓下降等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情況下使用。
- 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內科導管消融治療和外科手術,因每種治療方式均有其適應證,建議就醫後詳細諮詢醫生。
預後
心搏過速病人的預後主要與導致心搏過速的病因是否能夠被有效控制、誘因是否可以徹底去除有關,目前多數病人經及時有效的治療可使疾病得到控制,取得良好的預後。如果未經及時有效的治療,長期心搏過速可破壞心臟功能,出現心臟衰竭、心臟驟停甚至猝死等併發症。
心搏過速病人經及時有效的治療,一般能夠治癒。
經及時有效的治療使疾病得到控制的病人,一般不影響正常壽命。合併器質性疾病病人出現的心搏過速,需要根據原發疾病決定是否影響壽命,反覆發生室性心搏過速情況有猝死風險,嚴重影響壽命。
飲食
避免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
飽和脂肪酸能升高膽固醇,多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膽固醇,比如肥肉、羊肉、豬肉等動物脂肪含有的飽和脂肪酸較高。
避免吃高熱量的食物
比如乳酪、巧克力、糖果、奶油蛋糕等。
避免吃過鹹的食物
心臟衰竭的病人要嚴格控制食鹽攝入量,食鹽攝入過多會引起水鈉在身體瀦留,增加心臟負擔。食鹽的攝入量應小於6g/天,食鹽攝入過多會引起水鈉在身體瀦留,增加心臟負擔,出現心臟供血不足。
照護
心搏過速的病人要注意日常護理治療,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菸酒,適度運動,避免過量的咖啡及濃茶的攝入,低鹽低脂飲食,營養均衡,如出現心臟衰竭,嚴格控制鈉鹽和水的攝入量,積極治療已有的心血管疾病,如有不適,及時就診。
口服用藥
了解藥物的作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定期複診。
生活習慣
戒菸戒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濃茶,避免長期熬夜。
飲食
低鹽低脂飲食,如伴有心臟衰竭,需注意減少鈉鹽和水的攝入量。
運動
經醫生評估心功能情況,根據其建議的運動強度、運動方式進行鍛煉。
治療心搏過速的藥物可能會導致心率過慢,不可自行調整藥物用量,服藥期間需要自我監測血壓和心率,並定期複診。
預防
40歲以上定時體檢,可動態監測心電圖變化;若有心悸等不適,及時就診。
此病的預防包括營養均衡、低鹽低脂的飲食習慣,保持健康的體重,戒菸、戒酒、避免過量攝入咖啡因,保持輕鬆積極的心態,積極治療已有的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