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耳鳴
概述
神經性耳鳴又稱感音神經性耳鳴,通常為高音調如蟬鳴的耳鳴,這種耳鳴是人的主觀感受,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聲源或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可伴有耳聾、眩暈、頭痛等其他症狀,並且是持續性的耳鳴,可分為感音性(源於耳蝸)、周圍神經性(源於聽神經)及中樞神經性耳鳴。
- 就診科別:
- 耳鼻喉科
- 英文名稱:
- Sensorineural tinnitus
- 疾病別稱:
- 感音神經性耳鳴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無
- 治療周期:
- 短期治療
- 臨床症狀:
- 耳鳴、耳聾、眩暈、頭痛
- 好發人群:
- 壓力過大的人群
- 常用藥物:
- 利多卡因、銀杏葉片、甲鈷胺
- 常用檢查:
- 純音測聽、耳鳴測試、聲阻抗、內耳CT
通常根據病因可分為以下三大類,可分為感音性(源於耳蝸)、周圍神經性(源於聽神經)及中樞神經性耳鳴。
感音性耳鳴
最常見,主要是耳蝸病變或功能異常導致,因耳蝸對於聲音的形成十分關鍵。
周圍神經性耳鳴
病因未明,可能與聽神經變性有關。最典型的聽神經瘤病變,可以以耳鳴為首發症狀。
中樞神經性耳鳴
由中樞聽覺徑路病變或功能異常引起,可發生於腦幹、大腦聽覺皮層及其神經纖維。
病因
了解神經性耳鳴的病因,需先明確是何種類型神經性耳鳴。該疾病目前認為發病原因是由於耳蝸、聽神經以及中樞聽覺徑路病變或者功能異常引起的疾病。
感音性耳鳴
最常見,多數與藥物引起的耳毒性耳鳴、老年性耳鳴有關。
周圍神經性耳鳴
病因未明,可能與神經纖維的變性引起纖維間交互傳遞,或神經纖維傳遞變慢有關。
中樞神經性耳鳴
腫瘤、血管性異常、局部炎症、多發性硬化等侵及聽徑路者皆可發生耳鳴。
以下情況均可誘發該疾病的發生:
- 心理因素、睡眠障礙。
- 不良用耳或職業暴露,如用耳機聲音過大、佩戴時間過久等也可誘發耳鳴。
- 老人隨著年齡增長出現老年性耳聾。
- 頭部或耳部遭受創傷。
- 服用藥物導致中毒性聽力損失。
- 耳蝸病變、腫瘤、梅尼爾氏症以及耳硬化症等疾病。
神經性耳鳴無特定發病人群,多發生於壓力過大的人群,心理因素、睡眠障礙、藥物因素、血管因素也可作為影響因素。該疾病是臨床常見病,發病率較高,可高達71%,其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老人發病率相對較高,可達33%。
神經性耳鳴無特定發病人群,多發生於壓力過大的人群。
症狀
神經性耳鳴病人常伴有聽力損失,耳鳴的嚴重程度及發生率與聽力損失有明顯關係。病人主要出現不同程度的耳內異常聲音,嚴重者會影響工作及休息。
病人能聽到音色、音調。聲量大小不同的耳鳴,可持續出現也可間斷出現,病人常自述為海潮聲、蟬鳴聲、哨聲等。
部分耳鳴病人會出現聽力下降、眩暈、頭痛等症狀。
看醫
神經性耳鳴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影響生活工作時往往被忽略,而症狀明顯時往往影響生活,對於有疑似神經性耳鳴臨床表現的病人應該及時就診,以明確診斷。
- 當出現耳鳴、耳聾時應當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 當出現耳鳴、眩暈、頭痛時應當及時就醫,進行檢查。
神經性耳鳴到耳鼻喉科就診即可。
-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耳鳴?
- 耳鳴是持續還是間斷的?
- 耳鳴的強度和音調如何?
- 有無耳部疾病病史?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耳聾、眩暈、頭痛等)
- 是否有全身疾病?
- 是否有以下症狀?(如失眠、憂鬱等症狀)
耳部常規檢查
耳內鏡檢查外耳道、耳膜是否有異常。
聽力學檢查
純音測聽、聲阻抗、耳鳴音調和響度匹配檢測、耳鳴後效抑制和最小掩蔽級檢測,及其他聽力學及電生理檢查。
前庭功能檢查
當病人耳鳴,並且出現眩暈時,醫生可能會進行此項檢查,用以判斷有誤前庭病變。
耳鳴相關測試
包括耳鳴音調的頻率匹配、耳鳴響度匹配、耳鳴可掩蔽性測定、耳鳴的殘留抑制等,用以檢查病人的耳鳴嚴重程度。
影像學檢查
內耳CT及磁振造影,通常醫生只會在考慮腫瘤性病變時採取此項檢查。
- 病人出現典型症狀,感到耳內出現異常聲音感覺。
- 通過專科檢查排除其他病變,並通過耳鳴相關測試明確耳鳴嚴重程度,即可確診該疾病。
生理性耳鳴
由於血液循環、肌肉運動及耳咽管開放造成的耳鳴。多在極度安靜的情況下聽到,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反射性耳鳴
因顳頜關節失調、咬合不良等引起,對病人進行查體和影像學檢查就可以與神經性耳鳴進行鑑別。
治療
神經性耳鳴的治療方法有幾類,主要為藥物治療、中醫治療(針灸)、綜合治療(隱蔽治療及聲刺激治療、耳鳴習服治療、生物反饋治療)以及心理學治療,由於耳鳴為病人的主要症狀,心理學治療的作用通常不可忽視,部分病人還可佩戴聽力輔助設備。
在進行藥物治療時,醫生一般會在短期給予病人藥物對症治療,利用綜合性的治療方法仍然為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病人需遵醫囑進行用藥,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
擴血管營養神經類藥物
可以應用銀杏葉片、甲鈷胺等進行治療。
抗焦慮藥
如安定、 Chlorpromazine 、 Estazolam 、 Doxepin 等,可以緩解病人的精神症狀,有效改善病人的耳鳴。
局部麻醉藥物
如利多卡因,通過阻滯聽覺傳導通路的過度異常興奮活動,從而減輕耳鳴症狀。
血管擴張劑
可以利用 Flunarizine 、 Nimodipine 等藥物進行治療。
肌肉鬆弛劑
可應用 Eperisone 進行治療。
本疾病無需手術治療,如果已經明確是由腫瘤性病變引起,可考慮行手術切除腫物。
行為認知療法
包括注意力訓練、放鬆訓練、認知重建和行為改變,改變病人對耳鳴的反應。
掩蔽治療
掩蔽治療是利用掩蔽器產生一種與病人耳鳴聲音頻率相近的掩蔽信號,以掩蔽和抑制耳鳴,堅持治療有治癒可能。
高壓氧治療
提高病人的血氧含量,改善聽覺感受器的缺氧損害,促使耳蝸與聽神經的功能恢復。
佩戴治療耳鳴及助聽器輔助設備
主要用於對於耳鳴治療有效人群以及伴有聽力下降的病人。
預後
神經性耳鳴病人及時治療預後較好,多數病人在治療後可將耳鳴症狀控制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水平;如果不進行控制該疾病,可能會嚴重影響病人生活。
大部分病人可以治癒。
神經性耳鳴不影響遠期壽命。
神經性耳鳴病人可以每間隔3~6個月做聽力學檢查,以動態觀察其變化。
飲食
該疾病並無特殊飲食宜忌,合理飲食即可。
照護
神經性耳鳴病人注意定期複查,不要過分緊張,以免加重病情,注意休息,並注意保持性格開朗,不易暴怒生氣,並避免勞累,不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要開朗積極。
- 患有此類疾病的病人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過分緊張,不宜暴怒,要保持性格開朗。
- 病人在生活中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不要熬夜,要戒菸、戒酒、適度運動。
聽力學檢查
神經性耳鳴病人可以每間隔3~6個月做聽力學檢查,以動態觀察其變化。
神經性耳鳴病人要放鬆心情,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轉移注意力來調整心情,不要過分緊張。
神經性耳鳴病人要注意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往往該類病人有焦慮、憂鬱、失眠等症狀。同時選擇安靜、舒適環境工作、生活,遠離噪音刺激。
預防
神經性耳鳴的病因有很多,部分病因明確,多數與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有關。預防需要能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心情開朗,避免不良情緒,出現不適時及時就醫,及早明確診斷,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造成病情進展加重。
需要病人家屬及病人注意自身的身體變化,及時發現是否有焦慮、憂鬱等不良情緒,及時進行調整,出現其他不適比如梅尼爾氏症時及時就醫,發揮預防的作用。
- 勞逸結合,避免不良情緒,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情。
- 及時治療梅尼爾氏症等疾病,避免病情加重,出現神經性耳鳴。
- 使用耳機時,聲量不要過大,日常遠離噪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