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腫大
概述
甲狀腺腫大是不同原因導致的甲狀腺體積的增大,主要是由於碘缺乏所導致,且青年女性多見,多發生於高山缺碘地區。臨床表現為脖子粗大、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等。若發現脖子變粗或衣領變緊,且不時伴有疼痛,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病情愈加嚴重,引發其他併發症。一般情況下,病人按照醫囑進行治療,預後再經過飲食調理,可治癒。
- 就診科別:
- 內分泌科
- 英文名稱:
- thyromegaly
- 疾病別稱:
- 大脖子病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是
- 併發疾病:
- 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
- 治療周期:
- 長期間歇性治療
- 臨床症狀:
- 頸部粗大、吞咽梗阻感、呼吸困難
- 好發人群:
- 碘缺乏者、長期吸菸者、遺傳缺陷者、頸部放射史者
- 常用藥物:
- 左甲狀腺素鈉、碘化油、碘酸鉀
- 常用檢查:
- 甲狀腺激素檢查、甲狀腺相關抗體檢測、超音波檢查
地方性甲狀腺腫
誘發因素為碘缺乏,比較常見,甲狀腺增生或萎縮的區域出血、纖維化、鈣化,也可能出現自主性功能增高和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多發性小結節增生或多發性大結節增生。
散發性甲狀腺腫
外源性誘發因素為食物中的碘化物、致甲狀腺腫物質和藥物等;內源性誘發因素是兒童先天性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較為少見,嚴重者可能出現甲狀腺機能低下。
病因
甲狀腺腫大以缺碘導致的代償性甲狀腺腫大為主,環境因素、遺傳因素以及疾病均可導致甲狀腺腫大。主要好發於遠離海洋或處於山區的缺碘地區和家族中有甲狀腺亢進遺傳史者,也有部分病人是由於平時食物和用藥中有抗甲狀腺物質抑制激素合成,進而導致甲狀腺腫大。
碘缺乏
碘缺乏是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於碘攝入不足或者碘需要量增加,未經及時治療,病變繼續發展,可逐漸形成結節性甲狀腺腫。
甲狀腺疾病
如甲狀腺炎、甲狀腺腫瘤,均可導致甲狀腺腫大。葛瑞夫茲氏症是甲狀腺亢進引起甲狀腺腫大的主要原因,常為雙側對稱性瀰漫性腫大,無壓痛,吞咽時上下移動。
垂體腫瘤
促甲狀腺垂體腫瘤會分泌大量TSH,導致甲狀腺腫大。
其他原因
部分食物如胡蘿蔔類中含有致甲狀腺腫物質(硫脲類),部分食物如黃豆、白菜中含有可抑制甲狀腺激素合成的物質。藥物中的磺胺類、秋水仙素等均可抑制甲狀腺素的合成而導致甲狀腺腫。
長期使用某些藥物
如磺胺類、秋水仙素等,這些藥物中有抗甲狀腺物質抑制激素合成,從而導致甲狀腺腫大。
據資料顯示,全世界大約有10億人生活在缺碘地區,而我國所占比例為37.4%。病人人數較多,且多為青年女性。但隨著加碘食鹽的普及,我國發病情況出現明顯好轉,發病率顯著降低。
缺碘元素者
由於住所地處山區或遠離海洋,長期對碘元素的攝取量不夠,從而引發甲狀腺腫大。
頸部放射史者
由於放射線導致機體對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引發甲狀腺腫大。
甲狀腺亢進家族史者
由於遺傳因素,先天性對甲狀腺激素產生有缺陷,引發甲狀腺腫大。
自身免疫疾病史者
其因自身免疫力低下,易患病。
症狀
甲狀腺腫大病人會出現焦慮、易緊張、情緒起伏大、心跳加快、肌肉無力、心律不整的現象,部分病人還會出現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等症狀,可能會引起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等嚴重併發症。
頸部粗大
頸部粗大是本病最明顯、最常見的症狀,葛瑞夫茲氏症導致的甲狀腺腫大常為對稱性,亞急性肉芽腫性甲狀腺炎可為不對稱性,壓痛明顯。
吞咽困難
由於甲狀腺腫大壓迫到食道,導致進食慢,吞咽食物困難。
呼吸困難
由於甲狀腺腫大壓迫到氣管,導致呼吸不順,呼吸困難。
由於甲狀腺腫大壓迫到聲帶,可導致發音不暢、聲音嘶啞。
甲狀腺癌
部分甲狀腺腫大可進展為甲狀腺結節,極少數甲狀腺結節具有惡變的可能性,從而導致甲狀腺癌。
甲狀腺結節
地方性甲狀腺腫持續進展可發展為甲狀腺結節,以中年女性較為多見。部分病人會感覺頸部疼痛、咽喉部異物感或存在壓迫感。
看醫
病人出現頸部粗大、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的症狀,需要到醫院內分泌科就診,就診時如實回答醫生提出的問題,以便於醫生對病情進行鑑別判斷。在初步的問診和探診後,根據病情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 發現頸部變粗時,應及時就醫。
- 出現頸部變粗,伴有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 病人優先考慮去內分泌科就診。
- 若病人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可到急診科就診。
- 頸部腫大出現多久了?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
- 是否有以下症狀?(如頸部腫大、頭暈、聲音嘶啞、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等症狀)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 使用過藥物治療嗎?
體格檢查
醫生可通過視診和觸診來觀察病人有無頸部腫大等症狀,並對其伴隨性症狀也進行相應的檢查。
超音波檢查
精確掃描出甲狀腺的大小,以及與鄰近組織關係,方便醫生判斷病人是否患有甲狀腺腫大。
甲狀腺核素掃描
檢查甲狀腺結節功能,間接推測甲狀腺結節良惡性情況。
甲狀腺功能檢查
檢測血清中各指標的含量,從而評估病人甲狀腺功能是否異常,一般甲狀腺腫大病人,甲狀腺功能表現為正常。
血清抗體檢測
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和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是診斷自身免疫甲狀腺炎,尤其是橋本氏甲狀腺炎的主要指標。
甲狀腺癌腫瘤標誌物檢測
包括甲狀腺球蛋白、降鈣素和癌胚抗原,檢查是否是甲狀腺癌導致的甲狀腺腫大。
血碘以及尿碘檢查
檢查血液、尿液中碘的含量,判斷甲狀腺腫大是否是由碘缺乏導致。
- 甲狀腺腫大典型症狀:脖子變粗,可伴有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等。
- 超音波顯示甲狀腺呈不同程度的腫大,通過核素掃描、甲狀腺功能檢查以及尿碘等檢查可明確甲狀腺腫大的具體原因。
治療
甲狀腺腫大本身一般不需要治療,主要是改善碘營養狀態。對甲狀腺腫大明顯者可以試用左甲狀腺素鈉,對甲狀腺腫明顯、有壓迫症狀者應採取手術治療。一般病人採取保守治療,嚴重病人採取手術治療,7~21天可治癒。
若病人是由於缺乏碘元素所致,需根據醫囑,改變飲食結構,適量攝取碘元素,如加碘食鹽、海帶等,避免食用會引起甲狀腺腫大的食物。一般每個月去醫院複診一次,抽血查看各方面指標是否正常,對病情進行跟蹤觀察。
左甲狀腺素鈉
為甲狀腺激素類藥物,用於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的長期替代治療,也可用於單純性甲狀腺腫、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等。
碘化油
碘化油是一種有機碘化合物,可用於防治地方性甲狀腺腫。在婦女懷孕前塗抹碘化油,可保證母體在整個妊娠過程都能提供足夠的碘元素,從而防止甲狀腺腫大等相關疾病。
碘酸鉀
可用於缺碘人群預防甲狀腺腫和地方性克汀病等碘缺乏疾病,甲狀腺亢進和對碘過敏者禁用。
甲狀腺手術通常是切除甲狀腺的部分組織,緩解甲狀腺的腫大,一般在甲狀腺壓迫氣管、食道,影響正常工作生活時才會採取手術治療。此外,如果是甲狀腺癌導致的甲狀腺腫大,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術後輔以內分泌治療以及放射性核素治療。
放射性核素治療
毒性多結節性甲狀腺腫和自主功能性甲狀腺結節伴甲狀腺亢進,適用與放射性碘-131治療。
中醫以辨證論治為基礎,對於不同病人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案,常用的治療方法有中藥治療、按摩等。其以消腫散結、活血化瘀為主要治療原則進行治療,還可通過按摩扶突穴,起到理氣化痰、清熱疏風的功效。
預後
甲狀腺腫大病人的預後,取決於具體病因。如果是缺碘導致者,無症狀者無需治療,且預後良好。如果是甲狀腺癌導致者,部分病人生命可能受到影響,其需要根據醫囑定期複查。
如果是缺碘導致且無症狀者,則注意補碘,可治癒。如果是甲狀腺癌導致者,大部分可以達到臨床治癒。
大部分病人的生命不受影響,僅有少數甲狀腺癌導致者,生存時間可能受到影響。
在甲狀腺腫大治療結束後,病人應該繼續追蹤治療,遵醫囑定期複診。通過抽血,查看相關指標是否正常,如監測尿液碘含量、甲狀腺功能、甲狀腺都卜勒超音波等。
飲食
甲狀腺腫大病人的正確護理,可以促進腫大症狀減輕,注意營養均衡,合理膳食,改善碘元素的攝入量。
-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濃茶、咖啡、白酒等,其會刺激交感神經,使神經系統處於興奮狀態,不利於甲狀腺腫大病人的病情。
- 宜多食用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羊奶、牛肉、牛奶,有助於病情的恢復。
- 宜多吃具有消結散腫作用的食物,包括菱角、油菜、芥菜、奇異果等。
- 宜多吃具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如香菇、蘑菇、木耳、核桃、薏仁、紅棗、山藥和新鮮水果等。
- 碘缺乏導致的甲狀腺腫大,可使用加碘鹽,多進食海產品。
照護
甲狀腺腫大病人需要合理作息,三餐規律,保持平和的心緒,適當運動。不要過於緊張,合理穿衣,裸露出頸部,並減少對頸部的負重,以免加重病情,同時也要預防各種感染。
- 生活起居有規律,合理安排每天的工作或學習,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 保持情緒平和,避免精神負擔,以免加重病情。
- 合理運動,合理的運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免疫力,注意選擇散步等比較舒緩的運動。
- 不要著涼,冬季寒冷,甲狀腺腫大病人由於患病的影響,抵抗力是很低。因此要注意避免著涼,以免因受涼引起感冒、風濕、肌肉痙攣等。
- 儘量穿寬鬆的上衣,少戴領帶、領結、項鍊等頸部裝飾品。
甲狀腺腫大病人複診時抽血查看各項指標是否趨於正常,注意平常飲食和穿著,少熬夜,注意頸部是否還有變粗跡象。還要注意是否出現疼痛感、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等症狀,出現不適,及時去醫院就診。
甲狀腺腫大病人要預防各種感染,以防感染讓病情得不到更好的控制,因此要預防感染。一旦發現感染徵兆,則應及早控制。有懷孕計劃的婦女,應先和醫師商量決定時機和是否需調整治療方法。
預防
甲狀腺腫大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主要是缺碘導致。因此,日常生活中注意碘元素的攝入,避免接觸大劑量的放射線,定期體檢,可有效預防甲狀腺腫大。
- 注意碘元素的適量攝取,普通人群每天推薦攝120μg碘,孕婦應選含碘量較高的碘鹽和食物。
- 有甲狀腺亢進家族遺傳史者,每年定期做常規檢查,查看是否有甲狀腺腫大的跡象。
- 少抽菸,適量飲酒,並適當運動,以增加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