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早洩

概述

現代醫學對早洩的定義是一個逐步演變的過程,目前還沒有一個十分準確的定義。不同學術組織或專家對早洩的定義不同,但定義中大多涉及三個共同的因素,即排精潛伏期短、排精控制能力差、性滿足程度低,並將早洩分為原發性早洩和繼發性早洩兩種類型。

就診科別:
男科、泌尿外科
英文名稱:
premature ejaculation
疾病別稱:
排精功能障礙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勃起功能障礙、焦慮
治療周期:
長期持續性治療
臨床症狀:
排精過快
好發人群:
慢性攝護腺炎病人、包皮過長者、包皮炎病人、尿道炎病人
常用藥物:
Fluoxetine 、 Paroxetine 、 Sertraline 、氯 Imipramine
常用檢查:
陰莖生物感覺閾值測定、陰莖背神經軀體感覺誘發電位、陰部運動神經誘發電位、交感神經皮膚反應試驗、骶反射弧試驗
疾病分類

原發性早洩(終身性)

原發性早洩是長久的,第一次性生活開始就有早洩現象的出現。婚後較為明顯,對性生活不滿意者可通過手術治療提升。

繼發性早洩(獲得性)

病人曾經有過成功的性經驗,繼發性早洩相對於原發性早洩,有一定的原發病,從而引起早洩症狀。常見的原發病有攝護腺炎、精囊炎、尿道炎、副睪丸炎等。

變異性早洩

指短的陰道內排精潛伏期的不規律出現,並伴有排精控制能力下降的主觀感受。

主觀性早洩

早洩樣排精功能障礙是指男性實際經歷或主訴早洩,心理或人際關係問題可能是潛在原因,不應被視為病理性症狀。

病因

傳統觀點認為早洩大多是心理性原因。近年來研究發現,這類病人還存在陰莖感覺高度敏感,或由於包皮陰莖頭炎和攝護腺炎等疾病誘發。

主要病因

目前早洩的病因還不清楚,一般認為早洩的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如對自己的性能力持懷疑態度、莫名其妙的焦慮、怕失去愛情或婚姻,以及青少年時慣用手淫,內心充滿愧疚,總以快速達到高潮為目的等。夫妻感情不和睦或性知識缺乏等原因也可導致,如女方配合差,僅以滿足男性為宗旨;女方不接受性生活要求,對性交缺乏興致,男方迫於要求快速結束房事;夫妻感情不融洽,對配偶厭惡;性知識缺乏,擔心性行為有損健康,加劇身體的固有疾病等。另外,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均與早洩相關。

誘發因素
  • 病人大多因憂慮、不安或某些精神症狀而出現早洩。
  • 早洩病人陰莖頭感覺較正常人過于敏感,性交時的性刺激的敏感程度過高,排精反射的閾值過低而發生的早洩。
  • 早洩病人陰莖頭感覺神經的興奮性較正常人高,因此陰莖頭的誘發電位潛伏期較正常人短,以至容易發生早洩。
  • 在慢性攝護腺炎、包皮過長、包皮炎、尿道炎等情況下易發生早洩。
  • 病人存在將勃起功能障礙,急於防止勃起失敗而迅速排精,在排精後無法迅速再次勃起,產生的焦慮會加重早洩的症狀。
流行病學

早洩的發病率約占成年男子的1/3,中年以上男性發病率為24.9%~59.5%,原發性和繼發性早洩的患病率分別約為2%~5%和20%~30%。

好發人群

慢性攝護腺炎、包皮過長、包皮炎、尿道炎病人易發生早洩。

症狀

早洩病人無法控制排精時間,即對排精失去控制能力,病人在早洩後會產生對自身消極的影響,如苦惱、憂慮、挫折感和避免性生活等。

典型症狀

原發性早洩

自從性生活開始就有早洩,占早洩病人的大多數。多表現為排精總是發生在陰莖進入陰道一分鐘以內,不能全部進入陰道。

繼發性早洩

經過一段時間的正常性生活以後發生的早洩,多與功能勃起障礙或其他繼發性疾病有關。病人多表現為約3分鐘內排精,且無法控制排精時間。

其他症狀

有消極的個人後果,如憂傷、煩惱、沮喪和避免性的親密接觸,對自己的性能力持懷疑的態度,莫名的焦慮,怕失去愛情或婚姻。

併發症

早洩可使男性產生較大心理壓力,病人長期處於焦慮狀態下,可能會導致勃起功能障礙甚至性功能下降等。

看醫

臨床對於早洩病人的治療,根據病人症狀的輕重程度、有無治療意向等方面,可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治療方式因人而異。

就醫指征

對於出現排精總是發生在陰莖進入陰道1分鐘以內,或不能全部或幾乎全部進人陰道後延遲排精等情況,需及時就醫。

就診科別

當病人總出現排精過快時,可考慮至男科或泌尿外科就診。醫生會詳細詢問病史,對性生活進行調查,可對早洩做出初步診斷,藉助一些實驗室檢查,如陰莖生物感覺閾值測定、陰莖背神經軀體感覺誘發電位、骶反射弧試驗等可進一步確診是否為早洩。在診斷同時,會與其他性功能障礙進行鑑別,如勃起維持功能障礙、遺精等。

醫生詢問病情
  • 因為什麼來就診的?
  • 可以延遲排精嗎?
  • 第一次發生早洩是什麼時候?
  • 是不是經常早洩?
  • 早洩影響你們之間的感情嗎?
  • 勃起硬度怎麼樣?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檢查

陰莖生物感覺閾值測定

利用生物感覺閾值測定儀測定陰莖微振動感覺閾值,了解陰莖感覺敏感度的方法。

陰莖背神經軀體感覺誘發電位

通過刺激陰莖背神經,而記錄脊柱和頭皮的體感誘發電位。

陰部運動神經誘發電位

運動神經誘發電位用於評價從大腦至靶器官(陰莖球海綿體肌)傳出通路(錐體束)功能。

骶反射弧試驗

該試驗用以評價陰部神經和骶神經(S2~4)的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的功能。

交感神經皮膚反應試驗

該試驗用於評價生殖器官皮膚交感傳出神經的功能。

體格檢查

可排除繼發於勃起功能障礙、慢性攝護腺炎以及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疾病的可能。

診斷標準

早洩診斷需要判定兩個主要指標:

  • 第一個主要指標為陰莖插入陰道後的排精潛伏期或性交持續時間及排精隨意控制能力。
  • 第二個主要指標為病人及配偶的性生活滿意程度。
鑑別診斷

勃起維持功能障礙

早洩病人常主訴性交時間短,需要與勃起維持功能障礙鑑別。如果經常發生排精前陰莖疲軟,應診斷為勃起功能障礙。勃起維持功能障礙是勃起不佳、硬度不夠、性生活時間短。而早洩是性生活從開始到排精時間少於三分鐘,兩者均屬於男性性功能障礙。

陽痿

陽痿有一種表現是堅而不久,即性生活開始時陰莖勃起堅硬但沒有排精中途萎軟,當與早洩鑑別。早洩亦是性生活時間短,陰莖很快萎軟。但早洩的病人陰莖勃起功能正常,只是排精過早,是排精後勃起陰莖的自然消退而已,非勃起障礙。而陽痿的堅而不久則不是不反應期所致,是勃起障礙。

遺精

遺精是非所願的排精,當與早洩鑑別。早洩排精很快,往往也是非所願排精,但早洩是性生活時排精,而遺精則是在非性交狀態下的排精。

治療

臨床對於早洩病人的治療,根據病人症狀的輕重程度、有無治療意向等方面,可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治療方式因人而異。早洩的精神和行為治療較為重要,練習放鬆或使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有助於緩解早洩。

治療周期
根據病人治療效果及程度不同,治療時間長短不一,早洩需長期持續治療。
藥物治療

局部藥物治療

如利多卡因-丙胺卡因霜,使用局部麻醉作用的軟膏可降低陰莖頭敏感性,有利於延長早洩病人的排精潛伏期,大量用藥可能會導致陰莖無法勃起。

5-羥色胺重吸收抑制劑

包括 Fluoxetine 、 Paroxetine 、 Sertraline 和氯 Imipramine 等藥物。用於臨床上治療早洩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頭痛、噁心、口乾、腹瀉、性慾減退、勃起功能障礙,同時長期服用還會降低男性精蟲活動力和質量。

三環類抗憂鬱藥

如氯 Imipramine ,是第一個用於治療早洩的抗憂鬱藥,氯 Imipramine 的主要副作用有噁心、疲勞、眩暈、口乾,且發生率較高,因此其臨床應用受到限制。

手術治療

有臨床上性功能障礙手術治療方法有陰莖背神經阻斷術或者陰莖假體植入術等,對改善早洩問題有一定的效果,臨床上不常用。

心理治療

早洩心理治療主要是指行為療法,包括終止開始訓練、陰莖擠壓訓練、漸進性感覺集中訓練、手淫訓練和配偶騎跨陰道內靜止訓練等。行為療法要求病人單獨重複刺激陰莖直至中等興奮而停止,如此反覆數次後再行排精。這些訓練的目的是使病人掌握在達到中等程度的興奮後,開始降低其興奮度。這些訓練方法應充分取得配偶的理解與配合,夫妻雙方應建立合作、親密和信任的良好關係。

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早洩是個體化治療,是辨證論治,根據個人的不同的症狀、病情來針對的治療,所以它針對性是比較強的。臨床當中也是以中藥或者是結合針灸的外治方法聯合起來用,對於早洩來說,中醫治療有很多方法。首先要通過辨證論治入手,可以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結合針灸、推拿、灸物理療法等,相對來說中藥治療占首位,使用最多,而且效果也是可以的。

預後

能否治癒

大多數早洩病人可以改善症狀,得到治癒,會獲得較滿意的性生活。

能活多久

配合醫生積極治療,早洩一般不會影響病人的自然壽命。

飲食

飲食調理

早洩病人應多吃溫腎壯陽或滋補腎陰的食物,如韭菜、山藥、牛羊肉、豬腰子、海產品等。平時多進行身體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戒酒。並定期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照護

早洩病人的護理涉及多方面,如用藥、運動、心理等,且病人和性伴侶也需要多加磨合,不可急於求成。

日常護理
  • 建議在醫師指導下開展運動,循序漸進,並長期堅持。
  • 注意藥物用量,嚴格遵醫囑服用,如出現病情變化,及時去醫院就診。

預防

大多數早洩原因不明,所以目前並沒有有效的預防措施,但建議男性要注意個人衛生,定期體檢,避免患有各類男科疾病,同時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不要有過大壓力,以上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發生早洩的概率。

預防措施
  • 堅持體育鍛煉、避免進食過多刺激性食物。
  • 平時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攝護腺炎的發生。體檢時發現甲狀腺或骨盆腔疾病時,應及早就醫,可避免疾病進一步發展。
  • 及時宣洩自己的情緒,不要長期壓抑,使自己產生過大壓力。
  • 與伴侶做好溝通,學習相關健康性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