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積水
概述
腎積水指尿液從腎盂排出受阻,蓄積後腎內壓力增高,腎盂腎盞擴張,腎實質萎縮,功能減退。腎積水容量超過1000ml或小兒超過24小時尿液總量時,稱為巨大腎積水。
- 就診科別:
- 泌尿外科
- 英文名稱:
- Hydronephrosis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急性腎盂腎炎、膿腎、腎衰竭
- 治療周期:
- 病情不同治療周期不同
- 臨床症狀:
- 腰腹部疼痛、排尿困難、噁心、嘔吐
- 好發人群:
- 泌尿系統及其鄰近組織有病變的人群
- 常用藥物:
- 枸櫞酸氫鉀鈉、D-青黴胺、氧氟沙星、阿莫西林
- 常用檢查:
- 超音波檢查、X線檢查、靜脈尿路造影、逆行腎盂造影、CT掃描、腎功能檢查
急性腎積水
多由輸尿管結石阻塞輸尿管導致,外傷或手術原因引起輸尿管損傷也可導致,多數病人會伴有腎絞痛,少數病人可出現少尿或無尿。
慢性腎積水
起病原因複雜,尿路疾病或鄰近尿路的組織病變,均可引起不同位置的尿路阻塞,最終可導致腎功能損害及腎積水。
病因
腎積水主要由尿路阻塞引起,當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尿液回流或積聚在腎臟內時,便會導致腎盂腎盞擴張、腎內壓力增高、腎實質萎縮、腎功能減退,從而引發腎積水。
輸尿管結石
結石可發生在腎盞、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造成尿路阻塞。
泌尿生殖系統腫瘤
包括腎癌、腎盂癌、輸尿管癌、膀胱癌、尿道癌、陰莖癌、攝護腺癌等。
攝護腺肥大症
攝護腺病理性增大,壓迫尿道造成梗阻,進而導致腎積水。
先天發育異常
如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輸尿管異位開口、輸尿管口囊腫、下腔靜脈後輸尿管等,以及兒童期輸尿管口括約肌發育不健全造成的尿液逆流。
鄰近器官病變壓迫或侵犯
大腸癌、子宮頸癌、卵巢癌、腹膜後纖維化、骨盆腔膿腫等病變,可壓迫輸尿管、膀胱或尿道造成梗阻,引發腎積水。
結核
結核可繼發輸尿管狹窄等造成梗阻,膀胱結核還可破壞輸尿管口的抗逆流機制,造成尿液逆流,進而引發腎積水。
其他
手術、外傷、放療等其他因素導致。
尿路感染
炎症或感染後,腎局部組織改變導致尿路結構改變,造成排尿不暢,最終可引發腎積水。
泌尿生殖系統手術
手術後形成疤痕組織,造成輸尿管、尿道狹窄,便易引發腎積水。
妊娠
妊娠期腎積水較為常見,孕期子宮增大,壓迫膀胱造成,多發生在右側腎,分娩後可消失。
腎積水是常見病、多發病,由於腎積水多為泌尿系統梗阻引發的併發症狀,病因複雜,目前尚缺乏系統的流行病學研究。
泌尿系統及其鄰近組織有病變的人群。
症狀
腎積水症狀多不典型,一般多無症狀,或偶有腰部脹感不適。可出現造成腎積水的尿路阻塞疾病的相應症狀,尤以下尿路阻塞性疾病為甚。
上尿路阻塞
上尿路急性梗阻常常出現腎絞痛、噁心、嘔吐、血尿及腎區壓痛等。上尿路慢性梗阻由於發展常較緩慢,症狀不明顯或僅有腰部隱痛不適。當發展成巨大腎積水時,腹部可出現腫塊,如先天性腎盂輸尿管連接處狹窄引起的腎積水。
下尿路阻塞
主要表現為排尿困難和膀胱排空障礙,甚至出現尿滯留,而引起腎積水出現的症狀常較晚,臨床多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害。
- 腎積水如併發感染,則表現為急性腎盂腎炎症狀,可出現寒戰、高熱、腰痛及膀胱刺激症狀等。如梗阻不解除,感染的腎積水很難治癒,或可發展成為膿腎,腹部有可能捫及腫塊,病人常有發熱及消瘦等。
- 尿路阻塞長時間得不到解除,將導致梗阻側腎功能減退甚至喪失。孤立腎或雙側上尿路完全梗阻時,可出現無尿、腎衰竭。
急性腎盂腎炎
腎積水如併發感染,則表現為急性腎盂腎炎症狀,如出現寒戰、高熱、腰痛及膀胱刺激症狀等。
膿腎
如梗阻不解除,感染的腎積水很難治癒,或可發展為膿腎。腹部可能有可觸及的腫塊,病人常有發熱及消瘦等症狀。
腎衰竭
尿路阻塞長時間得不到解除,將導致梗阻側腎功能減退甚至喪失,出現無尿、腎衰竭,嚴重者可發展為尿毒症。
看醫
輕度腎積水多無症狀,病人多無法發現,待出現腰部疼痛、腹部腫塊等症狀時,通常已發展至中重度腎積水。因此,存在泌尿系統及其鄰近組織病變的病人,若出現類似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 出現腎絞痛、噁心、嘔吐、血尿、排尿困難等症狀,應立即就診。
- 存在泌尿系統及其鄰近組織病變的病人,若出現腰部隱痛不適甚至腹部腫塊,需懷疑存在腎積水,應立即就診。
病人出現腎絞痛、排尿困難等症狀時,可優先去泌尿外科就診。病人為兒童時,也可以去小兒外科就診。
- 之前有做過泌尿系統手術嗎?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及持續時間?(如腰腹部疼痛、排尿困難、噁心、嘔吐)
- 是否出現血尿?
- 有無原發泌尿系統疾病?
- 每日飲水、尿量多少?
尿液常規
貧血可在雙腎積水腎功能減退時出現,通過該檢查可以發現是否貧血,還可看出有無白血球增多,判斷體內有無炎症反應。
腎功能測定
單側上尿路阻塞導致腎積水病人,由於對側的代償,往往腎功能檢查結果不出現異常,如果酚紅試驗與靛胭脂排泄性測定結果顯示有損害,則說明存在雙側腎臟損害。當嚴重的雙側腎積水時,尿流經過腎小管緩慢,大量尿素被再吸收,但是肌酸酐一般不吸收,會出現尿素與肌酸酐之比超過正常的10:1。而當腎臟實質破壞嚴重影響腎功能時,血肌酸酐與內生肌酸酐清除率均將上升。
血液常規
貧血,在雙腎積水腎功能減退時出現。
尿路X線片
顯示增大的腎影,如尿路出現鈣化影提示腎輸尿管有結石造成梗阻。
靜脈尿路造影
了解梗阻的部位及原因,腎盂、腎盞與輸尿管擴張的程度,從腎皮質的厚度與其顯影的密度大致可估計腎功能。大劑量靜脈尿路造影結合電視錄像可動態觀察腎、輸尿管的蠕動功能,以分辨其為機械性還是動力性梗阻,並可對兩側的蠕動功能加以比較,但是腎功能明顯損害為檢查禁忌症。
逆行腎盂造影
對腎功能不佳,靜脈尿路造影顯示不佳者可行逆行造影,了解梗阻部位、病因及梗阻程度,但必須警惕逆行插管造影時將細菌帶入積水的腎臟引起腎積膿,或是由於插管及顯影劑的刺激使梗阻部位的黏膜水腫,加重了梗阻的程度,從不完全變成完全梗阻,故應嚴格掌握適應症及無菌技術。
經皮穿刺腎盂輸尿管造影
對於靜脈尿路造影不理想,逆行造影失敗或不宜行逆行造影者,可在超音波引導下經皮穿刺積水的腎行順行造影,以了解梗阻部位與程度以及梗阻近端輸尿管與腎盂的情況。同時對採集的尿液行細胞學檢查及培養,並可留置導管行尿液引流。
血管造影
凡懷疑梗阻與血管畸形病變有關的病人,按需要可行腎動脈、腹主動脈、下腔靜脈或腎靜脈造影,以了解梗阻原因與血管的關係。從血管造影中,還可了解腎的血供、腎皮質的厚度等。
膀胱尿道造影
適用於雙側腎盂輸尿管積水病人,了解是否有膀胱輸尿管逆流及神經源性膀胱等病變。
超音波檢查
了解腎、輸尿管積水的程度,以及腎實質萎縮的程度,也可初步探測梗阻的部位與原因,並可引導穿刺造影。彩色都卜勒超音波顯像,除上述診斷價值以外,對腎供血、腎實質的血流及剩餘腎功能的評估也有意義。
放射性核素腎圖
主要表現為排泄相下降遲緩,有助於估計雙腎功能及梗阻程度的差別,但不能做定量分析。
放射性核素腎動態顯像
放射性核素經過腎皮質的緩慢傳送在腎盂中有顯像劑積聚。
CT
了解梗阻的部位,有助於對梗阻病因的探測,其中螺旋CT可快速確診上輸尿管結石以及KUB陰性的結石。
經皮腎鏡與輸尿管鏡檢查
直接觀察梗阻部位,可同時完成切片檢查、擴張、內切開、碎石、插管或腎造瘺等治療。
膀胱鏡檢查
直接觀察雙側輸尿管開口及插管收集分側尿液進行腎功能化驗、尿素的定量分析、酚磺酞或靛胭脂的比色試驗,並可從尿量推測腎盂容量,還可經插管行逆行造影。
腎盂內壓測量
正常為1.18~1.47kPa,>1.47kPa提示有輕度梗阻,>2.16kPa提示中度梗阻,>3.9kPa為嚴重梗阻。如在測壓同時注入顯影劑,還可同時拍片或錄像以了解梗阻部位與原因。
磁共振尿路造影(MRU)
能清晰地顯示腎盂和輸尿管的結構、梗阻部位和上尿路積水擴張程度,梗阻積水越重,圖像越清晰,對腎功能嚴重受損的病人亦可採用。
腎積水病人通過體徵、實驗室檢查等相關內容,可進行確診,具體如下:
體徵
可檢查腎區叩痛、腫塊、腹塊等體徵,進一步檢查可確定是否有上尿路阻塞存在。
實驗室檢查
尿液常規出現血尿和蛋白尿,尿素與肌酸酐之比超過正常的10:1。
超音波檢查
經超音波檢查可發現腎臟、膀胱和其他泌尿系統的形態、結構發生異常,有水腫。
腎囊腫
腎囊腫臨床較常見,指腎臟內出現囊腫,囊內常充滿液體,可累及單側或雙側腎臟。一般無明顯症狀,主要可通過CT、超音波與腎積水進行鑑別。
腎結核
腎結核的臨床症狀主要是頻尿、急尿、尿痛,以及血尿、膿尿等。一般是由於結核桿菌通過血管進入腎,導致腎結核,單側病變多見。通過臨床症狀和影像學檢查可以與腎積水鑑別,但需要注意腎結核有時可併發腎積水。
腎腫瘤
腎腫瘤初期一般沒有症狀,隨著腫瘤的增大,可出現腰疼和血尿,通過症狀可鑑別。兩者也可通過影像學檢查進行鑑別,腎腫瘤可在影像學檢查下觀察到腫瘤塊,而腎積水不會出現腫瘤塊。
治療
腎積水是尿路阻塞所致,梗阻時間長短對腎功能的影響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應儘快解除梗阻,去除病因,保護腎臟功能。
- 先天性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可通過開放性、腹腔鏡成形手術治療,以解除狹窄。
- 輸尿管結石引起的梗阻可應用體外衝擊波碎石(ESWL),或輸尿管鏡下或經皮腎鏡下碎石技術,將結石粉碎,上述方法如不成功可開放或腹腔鏡下手術取石解除梗阻。
- 膀胱出口阻塞性疾病(如攝護腺肥大症、膀胱頸攣縮等)引起的腎積水,可通過留置尿管或膀胱造瘺術引流尿液,待腎功能恢復,病情允許情況下,行增生攝護腺切除術等。
溶石藥物
尿酸結石可服用枸櫞酸氫鉀鈉、碳酸氫鈉鹼化尿液,口服 Allopurinol 等方法進行溶石治療;治療胱氨酸結石需要鹼化尿液,同時攝入大量液體,必要時用D-青黴胺和硫普羅寧等藥物。
抗生素
出現感染的病人,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氧氟沙星、阿莫西林。
哌替啶
對於由於疾病引起腎絞痛者,可以給予哌替啶等鎮痛藥物進行治療,可以緩解病人的疼痛症狀。
腎造瘺術
病情危重或不適合其他手術治療者先在梗阻以上部位進行引流,待感染控制、腎功能恢復後,再施行去除病因的手術。
腎切除術
重度腎積水,腎實質顯著破壞或合併嚴重感染,而對側腎功能正常者可行病腎切除術。
置雙J導管
對不適合手術的輸尿管梗阻,可經膀胱鏡放置雙J形導管長期內引流腎盂尿液。
預後
腎積水的預後情況,主要與病人的積水程度、積水病因、梗阻部位、有無感染和腎功能損害等情況有關。去除梗阻病因後,病人一般預後較好。如果出現尿毒症和腎功能損害等併發症,則需要進行長期的治療。
多數情況下可治癒,如果出現腎功能損害和尿毒症等併發症,則無法治癒。
腎積水初期進行臨床干預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若併發腎功能衰竭,則生存壽命會有不同程度的縮短。
腎積水病人多需複診,定期複查腎功能、尿液常規、超音波檢查,具體複診時間需視病情而定。
飲食
腎積水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應清淡少鹽、低蛋白飲食,增加能量攝入,少吃油炸、醃製食品。出現腎功能障礙時,需限制飲水量。
- 忌食高鈉食物,腎積水病人應少鹽飲食,避免鈉含量高的食物,如各種醃製品,包括鹹菜、鹹蛋、臘腸、臘肉等。
- 忌食高草酸食物,草酸鈣為泌尿繫結石主要成分,因尿路阻塞而出現腎積水的病人,禁食菠菜、茭白、各種筍類及茶類等高草酸鹽食物。
- 忌食高普林食物,包括動物內臟、魚卵、香菇等,豆類及豆製品也應少吃或不吃。
- 可食用蘿蔔、薏苡仁、蜂蜜等利尿食物,利於病情恢復。
照護
腎積水病人以改善飲食、生活習慣,合理運動與休息為主要護理內容,手術病人還需注意術後護理,以促進吻合口癒合、機體恢復。
- 病人應注意休息,活動適度,避免腎區受碰撞。
- 預防泌尿系感染,適量飲水,保持外陰部清潔。
- 術後病人及家屬應注意觀察傷口滲血、滲液情況,保持傷口敷料的清潔、乾燥。
- 病人應學會自我監測尿量,觀察顏面、四肢水腫情況。
注意觀察自己每日尿量、尿的顏色及清晰度,注意是否出現腰腹部疼痛、腫塊等。一旦出現異常,入院行尿液常規和泌尿系統都卜勒超音波檢查。
孕期出現腎積水,多發生在右側腎,在妊娠後多可自行緩解。
預防
腎積水多由尿路阻塞所致,因此積極治療原發病有助於預防腎積水,此外,養成良好的排尿、飲食習慣,也有一定的輔助預防作用。
- 當出現泌尿系統疾病時,如泌尿系統結石、攝護腺肥大和尿路感染等,應及時治療。
- 養成良好排尿習慣,不憋尿。尤其夏季注意補水,保證尿道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