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中毒
概述
鉛中毒是一種常見的中毒現象,根據攝入量大小、進入途徑、化合物溶解度、工作場所及個人防護條件的不同,可分為急性鉛中毒、急性四乙鉛中毒和慢性鉛中毒,或體內過量鉛負荷中毒。鉛及其化合物的蒸氣、煙和粉塵主要經呼吸道侵入人體,是職業性鉛中毒的主要侵入途徑,也可經消化道吸收攝入量的20%~30%,其中以無機鉛中毒多見。鉛能干擾紅血球紫質代謝,引起溶血及血管痙攣,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絞痛以及神經系統、肝臟、腎臟和血液系統異常,可通過一般處理、驅鉛治療和對症處理三種方法治癒。
- 就診科別:
- 內科、急診科
- 英文名稱:
- lead poisoning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腸阻塞、中毒性肝炎
- 治療周期:
- 驅鉛治療1個月左右
- 臨床症狀:
- 腹絞痛、腹瀉、噁心、嘔吐
- 好發人群:
- 兒童
- 常用藥物:
- 依地酸鈣鈉、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鈉鈣、青黴胺
- 常用檢查:
- 血鉛、尿鉛、診斷性驅鉛試驗
急性鉛中毒
多因誤服,經消化道吸收引起。病人服含鉛化合物4~6小時後,個別長至1週出現噁心、嘔吐,嘔吐物為白色奶塊狀,口內有金屬味、腹絞痛、腹瀉、解黑便、血壓升高,少數病人發生消化道出血和麻痹性腸阻塞。嚴重中毒數日後出現貧血、中毒性腎炎、中毒性肝炎、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變和鉛毒性腦病。
急性四乙鉛中毒
有短期內大量吸入或皮膚吸收所致,潛伏期一般為6小時至11天。輕者有頭痛、頭暈、惡夢、乏力、納差、噁心、嘔吐、關節疼痛;較重者出現自主神經系統症狀,如多汗、唾液分泌增加、血壓下降、脈率緩慢、體溫降低,嚴重者有幻覺、妄想、煩躁、譫妄、全身抽搐甚至瞳孔散大、意識喪失。
慢性鉛中毒
職業性鉛中毒以慢性中毒居多;非職業性慢性中毒可因長期用含鉛錫壺飲酒,服用含鉛中成藥以及環境污染所致。典型表現有腹絞痛、運動和感覺障礙、神經衰弱、貧血和中毒性腎病。
病因
鉛吸收後進入血液循環,主要以磷酸氫鉛、甘油磷酸化合物、蛋白複合物或鉛離子狀態分布全身各組織臟器,最後約有95%的鉛以不溶性的正磷酸鉛穩定地沉積於骨骼系統,僅5%左右的鉛存在於肝、腦、心等器官和血液中。骨鉛與血鉛處於動態平衡中,當血鉛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可引起急性鉛中毒症狀。
環境因素
- 電池製造業、金屬冶煉業、印刷業等是引起鉛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
- 從事與鉛有關的工人工作後,若未能及時將工作服進行更換及淋浴,則有可能將工作過程中黏附在衣物、毛髮上的鉛帶往家中而導致污染。
- 使用煤製品做飯、取暖或室內吸菸、使用含鉛的油漆等均會造成鉛污染。
- 經常食用爆米花、皮蛋、罐裝食品等均可能引起血鉛升高。
- 居住在馬路附近、周圍有工廠、周圍牆皮脫落亦可造成鉛污染。
- 使用含鉛量高的化妝品可使人體吸收鉛量增多
年齡因素
- 消化道作為兒童吸收鉛的主要途徑,較成年人經過呼吸道吸收高出5~10倍。
- 嬰幼兒及少年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在吸收大量營養物質的同時也會進一步加重鉛的吸收情況。
- 兒童胃排空的速度較成年人更快,因此,在胃排空的前提下對鉛的吸收較充盈時高出45%,甚至更多。
- 兒童體內由於各組織器官發育尚未完善導致其排鉛的能力較小,通過大小便排出的鉛僅有65%左右,仍有剩餘35%滯留在體內。
- 長期使用含鉛的學習用品、玩具、護膚品或外用藥膏,吮吸手指、咬鉛筆及不洗手均會導致鉛的攝入量過多。
職業因素
- 工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差,平時不注意個人衛生,工作時間不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 許多企業對職業病防治的意識不強,通常認為雜工、充電工、裝配工等不會接觸鉛塵,故亦未督促工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 個別企業並未配備職業病防護設施,從而導致車間鉛塵嚴重超標。
- 工作場所、廠房設計不合理,當高溫狀態下鉛是以鉛煙、鉛塵等形式彌散於作業場所的空氣中,通風排毒是降低車間濃度的重要措施,但若廠房狹小、沒有大面積的數量多的窗戶,顯然鉛濃度會升高,發病率亦提高。
鉛中毒是一種常見的中毒現象,對鉛金屬的工業化冶煉和使用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導致鉛中毒在我國已是一種職業病和流行病。兒童通過呼吸道及消化道對鉛的吸收率顯著高於成人,學齡前兒童更是發生鉛中毒的高危人群,對兒童的智力及身體發育造成嚴重影響。
- 兒童。
- 鉛礦及含鉛金屬礦開採、加工人員以及鉛製品製作相關人員。
- 蓄電池工業的熔煉作業相關人員。
- 汽車維修工、加油站工作人員及專職駕駛員。
- 經常處於室外的環衛人員、交警等。
- 含鉛量高的化妝品使用者。
症狀
鉛中毒分為急性鉛中毒、急性四乙鉛中毒和慢性鉛中毒,急性中毒病人口內有金屬味、流涎、噁心、嘔吐,嘔吐物常呈白色奶塊狀;急性四乙鉛中毒輕者有頭痛、頭暈、惡夢、乏力、納差,重者有幻覺、妄想、煩躁、譫妄等;職業性鉛中毒以慢性中毒居多,典型表現有腹絞痛、中毒性腦病、周圍神經炎等。
急性鉛中毒
腹絞痛是急性中毒初期的突出症狀,誘因常是飲酒、感染、吃酸鹼食物等。腹絞痛發作突然、劇烈難忍、部位不定、陣陣發作,每次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發作時面色蒼白、焦慮不安、出冷汗,呈蜷曲體位。
急性四乙鉛中毒
「三低征」,即血壓降低、脈率低、體溫低。發作可呈間歇性,間歇期間病人常表情痴呆、動作遲緩,說話含糊或呈木僵狀態。
慢性鉛中毒
腹絞痛、運動和感覺障礙、神經衰弱、貧血和中毒性腎病。
急性鉛中毒
噁心、嘔吐,嘔吐物為白色奶塊狀,口內有金屬味,腹瀉、解黑便、血壓升高,少數病人發生消化道出血和麻痹性腸阻塞,嚴重時可出現貧血、中毒性腎炎、中毒性肝炎和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變和鉛毒性腦病。
急性四乙鉛中毒
頭痛、頭暈、乏力、納差、噁心、嘔吐、關節疼痛,嚴重時多汗、唾液分泌增加。
慢性鉛中毒
垂腕、垂足、躁狂、視力減退、頭暈、乏力、食欲不振、腹脹、便秘等。
腸阻塞
鉛中毒引起的為急性假性結腸阻塞,病人面色蒼白,全身出冷汗,可有嘔吐。檢查無腹脹,可有輕度壓痛,無固定痛點,腸鳴音減弱,常伴有暫時性血壓升高和眼底動脈痙攣,在疼痛期間腹肌可放鬆。
中毒性肝炎
可能為鉛直接損傷肝細胞,也可能是肝內小動脈痙攣引起局部缺血所致。
神經系統
慢性鉛中毒可以影響記憶、反應時間、語言和感覺等功能,對於兒童的影響更為嚴重,會影響智力的發育。
精神障礙
可表現為類思覺失調症和腦衰弱症候群等,缺乏特異性,治療上大量鎮靜劑無效,而驅鉛治療能使症狀緩解,陽性體徵逐漸消失而痊癒。
看醫
當病人出現典型的腹絞痛、噁心、嘔吐等症狀時,且有鉛及化合物接觸史,應及時就醫,通過血鉛、尿鉛等指標測定幫助確診。
- 對於長期暴露含鉛環境中的高危人群,定期檢查非常有必要,隨診治療。
- 出現腹絞痛以及神經系統、肝臟、腎臟和血液循環系統異常,應及時就醫。
- 兒童鉛中毒可以掛兒科。
- 大多病人優先考慮去血液科或內科就診。
- 若病人中毒情況緊急可以掛急診科。
- 是否長期暴露於含鉛環境?
- 是否經常接觸含鉛物品或護膚品?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腹絞痛、噁心、嘔吐等)
- 來醫院之前有沒有服用過其他藥物?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血鉛
鉛中毒時,血鉛濃度的增高出現較早,含量較穩定,不受腎功能影響。正常值上限為2.4μmol/L(0.5mg/L),但血鉛值只可反映體內有害作用的鉛量,不能完全代表體內鉛總量水平。
尿鉛
在一般鉛接觸的情況下,尿鉛可反映血鉛的濃度,也可反映體內總鉛量,但易為環境因素污染,並受尿量和腎功能影響,因而波動較大。正常值上限0.39μmol/L(0.08mg/L)。
診斷性驅鉛試驗
尿鉛的職業接觸限值為70μg/L,診斷值為120μg/L,診斷性驅鉛試驗的尿鉛值為800μg/L或1000μg/24h。在鉛中毒臨床診療中,出現部分病人尿鉛值低於職業接觸限值,而診斷性驅鉛的尿鉛值達到或超過鉛中毒診斷標準的情況,說明可能存在職業性慢性鉛中毒目標疾病的漏診現象,對懷疑為鉛中毒,但尿鉛測定正常者,可進行此試驗。
- 有鉛及其化合物接觸史。
- 有典型的臨床症狀和體徵,如腹絞痛、噁心、嘔吐等。
- 尿鉛或血鉛濃度明顯升高,血鉛≥2.4μmol/L(0.5mg/L),尿鉛≥0.39μmol/L(0.08mg/L)。
腎絞痛
突然發生腰痛,放射到腹股溝內側或生殖器。疼痛十分劇烈,病人煩躁、輾轉不安、出汗、嘔吐,疼痛大多是持續性兼發作性,尿中有紅血球。腹部X線平片可能發現結石,兩者可通過腹部X線檢查進行鑑別。
大細胞性貧血
可見於營養缺乏、妊娠、肝病等情況,病人往往有食欲不振、嘔吐、腹瀉、舌炎等症狀。輕度鉛中毒一般不出現貧血,鉛中毒出現貧血時,多伴有其它鉛中毒徵象,如腹絞痛、肝炎等。血象變化比較明顯,兩者可以通過臨床表現以及血象進行鑑別。
砷中毒性神經炎
急性砷中毒時出現腸胃炎,如果不積極治療,兩周後可發生周圍神經炎。長期食進少量砷也可能發生周圍神經炎。肢體末端疼痛,肌肉有壓痛,以後肢體末端感覺減退、運動麻痹、肌肉萎縮,同時往往伴有皮膚病變。鉛中毒神經炎以手和足伸肌麻痹為主,感覺障礙比較輕,接觸史隨伴症狀、症狀發展規律以及毒物測定,有助於兩者的鑑別。
治療
鉛中毒治療方法以藥物治療、驅鉛治療、飲食治療為主,首先是脫離鉛污染源,其次驅鉛治療,當中毒症狀明顯時可對症處理。
- 污染皮膚宜徹底清洗,吸入中毒者宜迅速脫離有毒環境,口服中毒者應立即洗胃和導瀉。
- 洗胃可用1%硫酸鈉或硫酸鎂,以形成不溶性硫酸鉛而免於吸收。
- 洗胃後灌入活性炭。
- 已吸入毒物可以用牛奶或蛋清保護胃黏膜,並口服硫酸鎂、硫酸鈉導瀉。
依地酸鈣鈉
本藥為驅鉛治療首選藥物,用藥後急性鉛中毒症狀好轉,疼痛迅速減輕,高血壓、體重、食慾恢復也較快,鉛線、貧血、肝炎逐漸消失,慢性鉛中毒的神經衰弱症候群和消化不良在治療期間逐漸好轉。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鈉鈣
本藥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以及藥理作用和依地酸二鈉鈣基本相同,只是本藥和鉛等一些金屬的絡合力更強些。因此,本藥可以加速鈷、鉻、鉛、鋅、鐵等由體內排出。臨床症狀可以改善,尿排鉛量顯著增加,驅鉛效果比依地酸二鈉鈣強。
青黴胺
驅鉛效果不及依地酸二鈉鈣,主要優點是口服用藥,比較方便。副作用有皮疹、頭暈、乏力、噁心、嘔吐等。大量長期服用可發生腎臟病變、白血球減少、血小板減少。服用維他命B6可減輕副作用。
二巰基丁二酸鈉
本藥含有兩個巰基,能與鉛絡合形成絡合物(螯合物)而解毒。二巰基丁二酸鈉從血液中消失很快,迅速由尿排出。副作用毒性較小,有口臭、頭暈、頭痛、噁心、乏力、四肢酸痛。
- 腹絞痛用阿托品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
- 鈣劑可將血中鉛迅速轉移至骨內,解除急性中毒症狀,可用10%葡萄糖酸鈣靜注,或口服乳酸鈣或其他鈣劑,待急性期過後,再做驅鉛治療。
- 若中毒症狀不嚴重,應單獨驅鉛治療,不用鈣劑可避免第二次驅鉛治療,避免使沉積於骨骼中的鉛再度入血,引發高鉛血症的腹痛等症狀。
- 適量輸液及維他命C靜脈滴注,可以起到保肝護肝的作用。
- 當出現急性鉛中毒併發腦水腫時,可以用 Dexamethasone 靜脈滴注或高滲葡萄糖溶液,與甘露醇靜脈注射或滴注,也可用呋塞米靜脈注射,以脫水、利尿、降低顱內壓。
- 抽搐時可靜注 Diazepam 。
預後
鉛中毒非常嚴重,及時採用驅鉛治療等方法可以治癒,預後較好,不及時治療對神經系統、腎臟系統有較大損害,甚至可能損害生命。
及時治療可以治癒,血鉛、尿鉛可恢復至正常範圍,症狀亦可緩解。
鉛中毒如果治療及時,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驅鉛期間每周複診,後可逐步拉長複診時間,嚴重者可住院治療。
飲食
鉛中毒病人建議多食富含維他命、高鈣、高磷食物,如水果、牛奶(早晚各服熱牛奶一杯)、瘦肉,忌食濃茶和酒、油炸、熏制、燒烤、生冷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大量含鉛食物。
- 建議多吃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的新鮮蔬菜、水果,如山楂、奇異果、柑橘、棗、蘋果及青辣椒、番茄等。
- 建議多吃富含蛋白質食物,如魚、肉、牛奶及大豆等。
- 建議多吃富含鈣、磷食物,如糧食、豆類、蝦、骨湯,慈姑、香菇、果仁、蛋類、魚、動物肝、腦類等含磷多。
- 大蒜中的某些有機成分能結合鉛,防治鉛危害。
- 優酪乳含有大量乳酸,能刺激腸胃蠕動,並可阻礙鉛的吸收。
- 提高糖的供應量,抑制鉛在腸道的吸收,同時保肝,維持肝臟正常解毒功能。
- 桔子、檸檬、刺梨、雞蛋、海藻、捲心菜、綠豆、甘草等均有解鉛毒或驅鉛的作用。
- 鉛作業工人忌飲酒和濃茶。
- 避免吃大量爆米花、松花蛋等含鉛食物。
照護
加強對病人的心理疏導,給予高蛋白、高鈣食物,積極配合醫院的驅鉛治療,同時應加強個人衛生。
一般護理
病人臥床休息、適當運動,給予高蛋白、高鈣、高維他命飲食。對出現口腔鉛線的病人注意口腔衛生,進飯後及時用1%醋酸溶液和生理鹽水含漱,每天至少3次,養成睡前科學刷牙的習慣。
驅鉛治療護理
治療護理
鉛中毒病人明確診斷後,儘早給予依地酸鈣鈉等藥進行驅鉛治療,了解驅鉛輸液的目的及有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如頭暈、乏力、關節酸痛、噁心、食慾減退等反應,並準確記錄尿量。靜脈滴注速度不宜超過30滴/分鐘,治療期間密切觀察藥物對血管的刺激及不良反應,並且仔細觀察靜脈穿刺部位皮膚有無紅腫。
飲食護理
驅鉛治療中應及時補充同時驅排出的微量營養素,應多食牛奶、雞蛋及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維他命的食物,以低鹽、低脂飲食為主,禁忌飲酒、濃茶等刺激性飲料。驅鉛治療期間囑每日病人飲水量宜在2500ml左右,以促進鉛的排出,保持尿量在2000~2500ml/24小時左右,記錄尿量,避免對腎臟的損害。對出現血球下降病人,添加芝麻醬、黑木耳、紅棗、桂圓等食物。
- 密切觀察病人有無便秘、嘔吐、腹痛復發等症狀,注意排泄物的性狀及有無血壓的升高。
- 嚴密觀察鉛中毒性腦病的出現,同時注意觀察肝臟和造血系統損害的表現。
- 對腹痛劇烈反覆發作,提示腹絞痛的病人,給予局部熱敷,遵醫囑使用鈣劑或止痛劑,以防發生麻痹性腸阻塞,並觀察療效。
病人缺乏鉛中毒相關知識,同時可能出現症狀無緩解,以及長時間的靜脈輸注、抽血檢查、靜脈穿刺有時一次未成功、出現藥物不良反應、驅鉛治療後血鉛值波動等情況,均會引起病人不良情緒,因此,加強心理疏導非常重要。
首先對病人介紹鉛對人體的危害性和鉛在人體的代謝等知識,使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治療目的,了解血鉛在治療過程中的波動原理,鼓勵病人克服和消除不良情緒,減輕心理壓力,提高對中毒預後的信心,增加病人治療依從性,提高個人防護意識,促進復健。
鉛損害人體各個系統功能,尤其會造成消化、血液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血鉛含量為700μg/L以上有可能導致意識淡漠、抽搐,嚴重者造成死亡。病人防護意識均淡薄,不了解鉛的危害,當出現頭痛、腹痛、腹脹、便秘等中毒症狀後未能及時就診,是病情延誤的原因,故出現鉛中毒現象,應及時赴醫院就診。
預防
鉛中毒的預防應通過開展環境干預、健康教育、檢測篩檢等方式,達到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
- 加強環保意識,避免環境污染進一步加重,排查與脫離污染源是處理鉛中毒的最根本方法。
- 最大程度地避免或減少由於接觸導致的鉛中毒,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勤通風,少吃或不吃含鉛高的食物,避免使用含鉛高的玩具或護膚品。
- 對於已經出現驚厥、智力發育遲緩或行為異常等症狀,經常腹痛及生長速度較慢或存在貧血症狀的兒童,應密切觀察、及時就診。
- 儘量減少在汽車、機動車多的馬路邊散步,減少鉛粒子從呼吸道呼入。
- 長期暴露在鉛環境中的工作者應注意做好防護措施,及時洗澡,勤更換防護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