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黑變病
概述
皮膚黑變病是一種主要發生在臉部的灰褐色色素沉澱病,多表現為不規則排列的灰紫色到灰褐色的色素沉澱斑,包括瑞爾黑變病、摩擦黑變病、焦油黑變病、女子顏面黑變病、惡病質性黑變病、神經皮膚黑變病、泛發性獲得性黑變病及進行性肢端黑變病,可嚴重影響病人外貌美觀。
- 就診科別:
- 皮膚科
- 英文名稱:
- Melanosis
- 是否常見:
- 否
- 是否遺傳:
- 部分遺傳
- 併發疾病:
- 慢性皮膚炎
- 治療周期:
- 長期間歇性治療
- 臨床症狀:
- 臉部不規則色素沉澱斑
- 好發人群:
- 中年女性、焦油工人
- 常用藥物:
- 氫醌霜
- 常用檢查:
- 組織病理學檢查
瑞爾黑變病
多見於中年婦女。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與光敏感有關,如使用含有光敏感物質的化妝品或B群維他命缺乏都能引起光敏而發病。皮損分布在額、顴部、耳後、頸側、臂部及其他曝光部位。皮損呈淡棕色、銅紅色、灰褐色或紫褐色,網狀排列,粉塵樣外觀。
摩擦黑變病
由於長期反覆機械性刺激致局部皮膚色素沉澱,又稱Kobner型黑皮病。本病好發於體型消瘦女性。由於受到反覆強力摩擦和壓迫等機械性刺激所致。色素沉澱多局限於鎖骨、肋弓、肩胛、脊柱、肘、膝及脛前等易受摩擦的骨隆起處,表現為瀰漫分布的網狀、淡褐色到暗褐色斑。
焦油黑變病
一種職業性皮膚病,是指長期暴露於焦油及其衍生物所致的接觸性皮膚炎和隨後出現的皮膚色素沉澱。光敏性與光毒性反應是本病的重要發病機制。暴露部位為面、頸部,特別是眶周和顴顳部,以及手和前臂背麵皮膚,表現為瀰漫性或網狀的青灰色到暗褐色色素沉澱。
女子顏面黑變病
由化妝品成分所引起的女性臉部色素沉澱反應,黃種人居多。皮損表現為深褐色、藍黑色或黑色斑,呈瀰漫性或斑片狀,主要分布於頰部,重者擴及整個顏面,可伴有不同程度搔癢。
惡病質性黑變病
本病系指重度惡病質狀態者的瀰漫性色素沉澱。可見於極度飢餓、吸收不良症候群、慢性肝功能和腎衰竭、淋巴瘤和其他惡性疾病引起的重度營養不良造成的惡病質狀態。
神經皮膚黑變病
本病系指色痣合併中樞神經系統黑素細胞浸潤,故又稱神經、皮膚、成黑素細胞增多症候群。病因未明,有認為是由於胚胎期神經嵴發育異常,屬常染色體遺傳。尚無有效療法。
泛發性獲得性黑變病
本病色素沉澱以軀幹部最明顯,多在出生後1年內累及全身。尚無特殊治療。
進行性肢端黑變病
本病多見於膚色較深的種族,病因不明,多認為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色素沉澱始於嬰兒期或童年,常見於出生後2-6個月年齡。尚無滿意療法。
病因
皮膚黑變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極為複雜,至今未完全闡明。不同類型其病因不盡相同,環境因素,如光敏性、光毒性反應參與其發病,還有職業因素也會導致發病,好發於中年女性。
光敏性與光毒性反應
多數病人有光敏性物質接觸史(如某些工業流程中的煤焦油及其衍生物、某些化妝品中的礦物油及烴類化合物等),日光照射後可在暴露部位發生皮膚黑變病。
遺傳因素
部分黑變病屬於染色體遺傳疾病,在出生後不久即可出現。
其他因素
某些黑變病可能與維他命缺乏、營養不良,以及性腺、垂體、腎上腺皮質等內分泌功能失調有關。
化妝品
化妝品中的某些香料、防腐劑和乳化劑是引起皮膚過敏的主要變應原,引起臉部炎症反應後導致色素沉澱。
機械性刺激
反覆機械摩擦或壓迫,可使暴露部位出現色素沉澱。
職業因素
長期暴露於焦油及其衍生物,可致接觸性皮膚炎,從而引起皮膚色素沉澱。
皮膚黑變病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多見於中年女性。
- 中年女性。
- 使用劣質化妝品的人。
- 焦油工人。
症狀
皮膚黑變病多見於顏面、額部及頸部、四肢與後背等處。皮損可表現為不規則排列的色素沉澱斑,灰紫色到黑褐色,境界不清,日曬後加重,可能會產生丘疹、痤瘡等。嚴重者皮損彌散於四肢,更有甚者出現神經症狀,危及生命,輕症者亦可無任何症狀,本病通常具有損容性。
表現為不規則排列的色素沉澱斑,灰紫色到黑褐色,境界不清。
焦油黑變病可伴發毛囊性丘疹和黑頭粉刺狀的痤瘡樣反應。
慢性皮膚炎,皮膚黑變病病人皮損反覆發生,可併發慢性皮膚炎,出現皮膚乾燥、脫屑,加重色素沉澱。
看醫
皮膚黑變病病人若出現皮疹,如灰紫色或黑褐色色素沉澱斑,需要及時去皮膚科就診,做進一步的檢查,本病注意與黃褐斑、扁平苔蘚、艾迪生病相鑑別。
- 若出現灰紫色或黑褐色色素沉澱斑,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已經確診皮膚黑變病的病人,若出現皮疹範圍進一步擴大,應立即就醫。
- 大多病人優先考慮去皮膚科就診。
- 若病人出現其他嚴重不適反應或併發症,如神經皮膚黑變病出現神經症狀,如癲癇、頭暈等,可到相應科別就診,如神經內科或者急診科等。
- 因為什麼來就診的?
- 皮疹發現多久了?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皮疹疼痛、搔癢等)
- 最近接觸過什麼容易致敏的東西嗎?
- 是做什麼工作的?
組織病理檢查
鏡下常見組織病理可見表皮角化過度及毛囊性角栓,棘細胞層可以輕度萎縮,基底層液化變性,黑色素增加。真皮的微血管擴張,嗜黑素細胞存在於真皮的淺部,血管周圍有細胞浸潤,主要是淋巴球。
光斑貼試驗
有助於確定致敏物,部分病人脫離致敏物接觸後,病情可明顯好轉。
- 有典型皮膚黑變病症狀,不規則排列的色素沉澱斑,灰紫色或黑褐色,境界不清。
- 組織病理切片檢查顯示基底層液化變性,黑色素增加,即可確診。
黃褐斑
好發於臉部兩側額部的淡褐色或淡黑色斑,邊界清楚。成年女性多見。組織病理檢查顯示錶皮色素增多,真皮有較多的噬黑色素細胞,通過皮膚鏡與組織病理切片檢查可與皮膚黑變病鑑別。
扁平苔蘚
為扁平多角形發亮丘疹,呈紅色或紫色,其上是一層光滑發亮的蠟樣薄膜,外有細的白色條紋,通過典型症狀以及皮膚鏡可與皮膚黑變病鑑別。
艾迪生病
色素沉澱於全身,以暴露部位和皮膚皺褶處明顯,臉部色素常不均勻,且無炎症表現。與本病通過組織病理切片檢查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檢測即可鑑別。
治療
皮膚黑變病的治療原則是消除誘因,根據病人情況選擇合適用藥,以局部用藥為主,避免接觸刺激性化學物品,根據病情選擇維他命類藥物或者脫色劑,必要時可使用激素治療。
維他命類藥物
可口服維他命C、維他命E、維他命A。
糖皮質類固醇
炎症期皮損處可外用糖皮質類固醇,必要時還可短期口服少量激素,控制炎症期病變。
外用藥
皮損處可外用2%~5%氫醌霜、複方熊果苷乳膏等。
本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預後
經過有效規範的治療,病人皮膚的色素沉澱可明顯改善,本病部分病人可以治癒,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皮膚黑變病為病因複雜的疾病,類型繁多,部分病人可治癒,部分難以治癒,如惡病質性黑變病、神經皮膚黑變病等。
部分病人自然壽命不會受到影響,而惡病質性黑變病、神經皮膚黑變病病人壽命會受到明顯影響。
病人平時注意觀察自身皮損的狀態,出現擴大、加深的情況,及時就醫複診。
飲食
皮膚黑變病病人的飲食調理,主要是合理、均衡的搭配各種營養物質,保證維他命的攝入,注意戒菸、戒酒,禁忌辛辣飲食。
- 飲食宜清淡,富含蛋白和維他命,如各種蔬菜、水果以及雞蛋、牛奶等。
- 不宜食用辛辣、生冷、油膩食物,以免腸胃消化不良,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
照護
遠離致敏物,減少或避免日光暴曬,保持皮損乾燥、潔淨,避免刺激,保持心情舒暢,以免加重病情。病人注意觀察自身症狀,症狀反覆發作者,要在醫生指導下明確致病原因,對因治療。
- 減少或避免日光暴曬,出門可使用遮陽傘或者防曬霜,保持心情舒暢,適當進行運動。
- 了解各種外用藥的作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正確使用。
- 避免搔抓皮膚,以免發生色素沉澱。
病人注意觀察自身症狀,觀察皮疹有無消退或加重的情況。
預防
部分皮膚黑變病病因明確,可針對病因進行預防,如遠離致敏物,避免日光暴曬,避免皮膚刺激,可有效避免皮膚色素的沉著。
- 遠離致敏物,減少或避免日光暴曬,避免皮膚刺激。
- 合理膳食,富含蛋白質、維他命以及纖維素。
- 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避免熬夜、勞累。
- 適當進行運動,加速新陳代謝。